第115頁(1 / 1)

雖沒明說,卻點出了他拿著康熙的俸祿,兩淮鹽務依然一團糟。此乃他的失察,屍位素餐。

曹寅再無心吃茶,神色鬱鬱,怔怔把玩著手上的茶碗蓋。

李光地見狀,亦沒再做聲,不緊不慢吃著茶。

沒一會,齊佑進了屋。曹寅如同筆直的劍,嗖一下往上拔起身,驚了對麵的李光地一跳。

齊佑接過得高遞來的熱布巾擦拭手臉,隨和地道:“都坐吧,無需多禮。”

曹寅謝恩後坐下,李光地正伸手過去拿茶壺,被他飛快一把搶了過去。

李光地掀起眼皮看了眼,手轉向了旁邊的點心碟子,撿了塊綠茶酥慢慢吃。

齊佑接過曹寅遞來的茶水,頷首致謝,吃了兩口茶,挑選起桌上的點心。他看李光地在吃綠茶酥,跟著撿了塊吃,順便招呼曹寅:“你也吃些,不管合不合胃口,先吃飽要緊。”

曹寅不知其意,聽到齊佑這般說,就撿了塊咬了一小口。

綠茶酥做得甜,比起慣常吃的,幾乎無法入口,曹寅強硬撐著吃了兩塊下肚。

吃完點心,齊佑再喝了半碗茶,呼出口氣,說道:“稅銀之事告一段落了,總算能歇口氣了。”

曹寅猛地抬眼看向齊佑,一時沒能理解他話裡的意思。

既然稅銀之事告一段落,齊佑是否就要回京城去交差,江南兩淮的官場,跟著就告一段落了?

曹寅直覺沒這麼簡單,光鹽場那邊的官員,都尚未處置。

果然,齊佑看向他,肅然說道:“王家那邊的事情處置之後,接下來就是涉及到此事的官員了。尤其是鹽場那邊,裡外勾結,監守自盜,實在是罪大惡極。如今他們被軍營看管著,你前去接手過來,你一定好生辦理此案,還兩淮百姓一片清朗的天!”

曹寅嘴張了張,最終垂下頭應了。

齊佑緊盯著曹寅,繼續道:“先前揚州的官員來找過我,我與他們說了幾句話。至於我說了什麼,你應當很想知道。我也沒什麼好瞞你的,我告訴他們,伸手收取過好處的,都趕緊將銀子吐出來,收歸戶部國庫。裡麵涉及的官員實在太多,不僅僅是揚州,還有江寧,蘇州等地。你鹽場那邊處理好之後,涉及進鹽務中的官員,你再一一處置。”

曹寅聽得後背直發涼,放在桌下的手不受控製抖了抖。

來了,終於來了!處置了鹽商,終於輪到了江南官場!

驀地明白過來,齊佑讓他多吃幾塊點心的意思。

要他處置平時來往,關係千絲萬縷的官員,曹家不知得得罪多少人,他如何再吃得下去飯!

齊佑吃了口茶,歎了口氣,語氣變得緩和了幾分,顯得很通情達理道:“隻你一人還不夠,總督阿山作為兩江父母官,他總要出一份力。這樣吧,你去找他給你搭把手。”

曹寅竭儘全力穩住心神,說道:“王爺,我知道肯定有官員參與其中,可證據呢?我不敢與王爺相比,隻一句話就讓他們聽話,趕緊掏出罰銀啊!何況,阿山大人乃是封疆大吏,他哪能聽我指派,恐怕得皇上親自下旨方可。”

李光地坐在一旁,此時不由得看了曹寅一眼。他話中有話,不外乎在說齊佑也沒權吩咐阿山辦事。

再看向齊佑,他神色自若,李光地鬆了口氣,繼續不動聲色坐著。

齊佑喚來得高吩咐了幾句,很快,得高進了後院,捧著個匣子出來。

齊佑接過匣子打開,從裡麵拿了本賬冊,隨手扔在了曹寅麵前:“你看看。”

李光地見厚厚的賬本眼生,與曹寅一樣,心一提,眼神緊盯住了賬本。

曹寅下意識感到不妙,怔忪片刻,拿起賬本一看,臉刷一下白了。

賬本上記錄的官員名字,幾乎能將揚州官府的官員一網打儘,再加上幾個江寧府的添頭。

上麵不僅有曹家,亦有阿山。

齊佑說道:“你就拿著這個去找阿山。”

曹寅全身一陣冷,一陣熱。

齊佑既然手上有了賬本,肯定還有其他的實證。想要狡辯的,先看看王家的下場。

從另一方麵看,齊佑既然將這件事交給了他,包括阿山在內,能不能將自己摘出去,端看他們在此事中的作為了。

曹寅勉強安了些心,手緊握著賬本,眼底閃過一絲冷意。

齊佑給了他這麼好的機會,這次定得讓阿山好好脫一層皮!

李光地將曹寅變幻不定的神色瞧在眼裡,再看向齊佑,情不自禁多了層佩服。

先前齊佑安慰他不要擔心其他官員,他真不是信口開河。若不是留有後手,就是料事如神。

讓曹家與阿山這兩個天子心腹去鬥,由他們親手處理自己的下屬親信。

齊佑這一手,實在是太妙了。李光地感到痛快淋漓,恨不得大飲幾杯。

齊佑對曹寅說道:“他們吐出來的銀子,你要清點好,做好賬。”

曹寅沒了彆的辦法,悶聲說道:“王爺,若是他們不願意給,估計要耗費些功夫,還請王爺耐心等待。”

齊佑不以為意地道:“無妨,能收到多少是多少。不給的,就按照律法處置。”

曹寅愣住,點頭應是。猶豫了下,說道:“王爺,此次涉及到的官員實在太多,若全部按照律法處置,得有朝廷那邊的旨意。還有,若將他們都抓了起來,衙門就得空了。”

這倒是,當官的都抓完了,衙門豈不是沒了人當差。李光地一聽,跟著看向了齊佑,眼含擔憂。

齊佑淡淡地道:“豎起招兵買馬旗,自有當兵吃糧人。當年的萬曆帝,可是幾十年不上朝,衙門裡也沒人當差。如今不過空缺幾天而已,還能替朝廷省不少俸祿。”

說多錯多,反正主意不是他拿,出事有齊佑擔著。加上曹家也在裡麵,曹寅不敢再說話了,起身告退。

李光地等曹寅一走出門,就迫不及待問道:“王爺,您真打算將犯事兒的都拿下了?他們要是聯手起來,恐皇上也不會答應啊!”

齊佑笑著問道:“李大人,今年剛科考完,你管著吏部,應當比誰都清楚,京城已經有多少人等著派官吧。”

李光地猛然瞪大了眼,他怎麼沒想到這點!

如今朝廷衙門的現狀是,不缺官員,隻缺官職!

雖是如此,李光地一想到他們都沒做過官,還是憂心忡忡說道:“京城等著候官的雖多,從縣令做起還好,一下派到了知府等位置上,他們能做好嗎?”

齊佑臉上的笑意更甚,帶著幾分調侃,問道:“李大人,一出仕就做到知府知州的,比比皆是啊。你看曹寅以及阿山的履曆,他們都能做好,其他考過科舉的,有何處不行呢?反正都是先做人,再做事。論寫折子,公函,讓他們不用師爺隨從代勞,親自動手,與這群人讀書人比,他們肯定比不過。”

無論是阿山還是曹寅,兩人都未曾考過科舉,卻不耽誤他們平步青雲。

如今衙門的職權就那幾樣,讀書,教化,治安,收稅。至於本地的發展,基建等各種事情,不在他們的考核範圍內。

能考過科舉出仕的,至少在寫公函,按照律令規矩做事上,比起寫八股文簡單太多了。

齊佑說得還客氣了些,做官先做人。做人並非易事,得做到上麵有人。最好能直達天聽,做到了康熙的心腹,就能位極人臣。

李光地想到權臣們的履曆,他拚了一輩子,起落沉浮,自認為還算官運亨通。一旦與之相比,著實差得太遠。

思及此,李光地神色黯然,說道:“是我想左了。”

沉默了下,齊佑說道:“李大人,吏部那邊事務繁忙,京城的考生還等著你。你收拾一下,押送一部分稅銀回京。考生們估計已等得不耐煩了,你回去好生與他們說,告訴他們揚州這邊的實情。順道給他們醒醒神,讓他們要好好當官,當好官。”

李光地呆了呆,猛然吃驚地看向齊佑,迎著他平靜無波的目光,又緩緩垂下了頭。

也是,齊佑從不打誑語,做一步,何止往前看了三步。他定是預料到康熙為了穩定,不會讓江南官場鬨得不可開交,更不會讓衙門空置。

隻讀書人以及候官的人,卻巴不得所有的官位都空出來。

一旦他們知道揚州乃至江南的官員貪腐,能空出如此多的位置,還是肥差。康熙不處置,他們馬上會鬨起來。

江南一帶乃是富庶之地,朝廷上下,不知多少官員盯著。加上他們推波助瀾,康熙不同意也得同意。☉思☉兔☉在☉線☉閱☉讀☉

李光地沉%e5%90%9f了下,終是歎息一聲,說道:“我惟願,過幾年之後,他們還記得當初的那份熱忱。”

齊佑沒有回答,也無法作答。

隻靠著道德遠遠不夠,法製的重要性就在於此。

在眼下講法製,就等於講笑話。

康熙作為君王,高度集權,是他帶頭,將大清可憐的法律框架打得稀爛。

李光地感慨的是,哪怕江南換了一波官員,過兩年又回故態複萌。

體製如此,換湯不換藥。

齊佑灰心了下,很快就又打起了精神。

鹽稅一改,戶部有了錢,官員加俸祿的事情就很快能執行,高薪養廉。

待到回京之後,將火耗之事搞定。官員少攤派,他們少了犯罪的理由,百姓得益。

這邊,李光地剛離開揚州沒幾日,齊佑正在擬定重新發放鹽票。康熙比犯事官員履曆加起來還厚的急信,來到了他麵前。

第九十九章

前朝被各方勢力推波助瀾, 吵得不可開交。

九阿哥閉門不出,稱病不起。

四貝勒那邊傳了信回來,有了荷葉他們的幫助,指出了河工上的問題。

以前的河道修得是表麵光, 等於拿金粉糊牆, 表麵看上去光彩奪目, 內裡卻是一團糟。

壓根就不穩固的河堤, 一發大水就衝垮了。

工部的官員不承認,互相推諉, 急著將自己摘出來。

康熙真正發了火, 誓要追查清楚。查來查去,伸出去撈銀子的手太多,數都數不過來。

他的親信們,幾個兒子,除了齊佑之外, 多多少少都沾了些。

九阿哥沾得最多, 從修河道徭役的每日補貼,到石方土方, 他都有份。

太子與直郡王哥倆不對付,當著康熙的麵, 勉強維持著客氣。背過身去,直跟那鬥雞似的,不是顧忌著身份, 估計能直接動手打起來。

直郡王借著九阿哥還錢之事,對於康熙給太子幾十萬兩的補貼, 酸話小話不斷。

誠郡王也借了銀子, 他倒聰明, 趁機跑來向康熙借錢,好去還給戶部。

九阿哥那邊一見誠郡王的舉動,病立馬痊愈了。他有樣學樣,跑來向康熙借錢,說是家中揭不開鍋了。

康熙想到九阿哥的所作所為,開始氣不打一處來。見他跪在麵前,跟霜打的茄子樣蔫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