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1 / 1)

殿下 石頭與水 4247 字 6個月前

。”

徐尚書身為吏部尚書,向史太傅解惑,“楊將軍乃武進士出身,累功至三品武將,今年四十歲,正當壯年。臣聽聞他的女兒定給了鄭大將軍的長子,他二人還是姻親哪。”

“正是如此。”榮晟帝笑,“所以朕想楊卿也不是外人,讓他暫且試一試。若不成,再讓鎮北回去就是了。”

刑部李尚書也曾任一地督撫掌一地軍政,但於邊疆軍略,委實說不上精通,遂未發言。

方禦史看向顏相,首輔一直沒說話。

榮晟帝先問,“方卿,你意下如何?”

方禦史一向簡潔實誠,“臣無掌兵經曆,不懂軍略,不敢擅論軍政。”

榮晟帝笑,“隨便說說嘛。”

對於不了解的事,方禦史有一種字斟名酌的謹慎,“邊將是宿衛邊關和平的,隻要是能守住邊關,不論姓鄭還是姓楊,都可以。不過我朝東南西北四邊守將,東南沿海多屬水軍暫且不提,西南主以當地守軍防範夷族。最精悍的邊軍便是嘉平關與鎮北關兩支邊軍,陛下為何提攜鄭鎮北,他年輕力壯,正當為國戍邊。要說品階,如今在朝的薑駙馬論爵位論功績,都要勝於鄭鎮北。陛下若設太尉一職,臣舉薦薑駙馬。”

刑部李尚書眼前一亮,“對呀,薑駙馬倒是比鄭鎮北更合適的人選。”

榮晟帝早有準備,“朕想過了,也親自相請,姑丈年紀大了,婉拒了朕。”

方禦史剛硬的很,“為朝廷效力,隻要有一口氣,就不該推卻。”

榮晟帝搖手而笑,“朕總要看嘉平姑媽的麵子。”

方禦史也就無話了。

李尚書對君上揚起一抹忠心無二的笑意,“這也是沒法子的事了。”

最後,榮晟帝方看向一語未發的顏相,“顏相,你以為呢?”

“臣以為太尉之事要從長計議,眼下楊暉尚無掌鎮北關之力。”顏相言簡意賅,“有沒有太尉,兵權依舊在朝廷,在陛下手裡。陛下,臣看過楊暉每一場戰事,凡有大戰他都是做為輔將殺敵。他能獨掌大軍嗎?他能守住鎮北關嗎?我們明明的現成的最好人選,為何要退而求其次呢?”

“不給他掌大軍的機會,他永遠不能獨掌大軍?不給他守關的機會,就不會知道他有沒有守關的能力。將領是一步步曆練出來的,朝廷應該給將領機會,沒有機會,就不會有名將。”榮晟帝道,“就是鎮北這些年,也未嘗沒有敗績。”

“鄭鎮北當然有敗績,但他敗是小敗,勝是大勝,這些年,他沒有讓渤海國犯邊一步,牢牢將這些人擋在鎮北關外!”顏相的語氣如同他的態度一樣溫和堅定,沒有絲毫退縮,“我朝與渤海國已承平十年之久,沒有大的戰事,但這幾年渤海國一直有人偽裝成邊關悍匪騷擾邊境。陛下,此事斷不可小覷。

這說明渤海國不懼挑釁我朝,說明他們對自己的戰力有信心,但戰事不能輕易開啟,因為要等待良機,因為我朝在鎮北關的十萬精兵並非擺設!

若此時我朝更替領兵大將,這就是現成給對方遞上機會。

陛下,沒人會放過這種時機的。

一旦換將,必有大戰。”

榮晟帝平生最厭煩的無非一個“鄭”字,他忍耐多年,如今好容易不必忍了,人就是這樣,一旦輕鬆,就露出輕佻來。他輕輕哼出一個氣音,“那依顏相說,不論如何也不能換掉鄭鎮北了?”

“可以換,但不是現在,也不是楊暉此人。因為臣在他身上看不到勝算。臣身為首輔,反對陛下調離鄭鎮北之策。”

顏相於內閣多年,他性情溫和,鮮有這樣激烈的表態。除了齊尚書,內閣諸人都看傻了。榮晟帝更是氣的說不出話,正當此時,齊尚書打斷顏相的話,“顏相,你雖為首輔,也是陛下之臣。你當然可以反對陛下的提議,陛下也欣賞你的直言敢諫,但這是陛下的朝廷,陛下的內閣,調鼎天下之人,是陛下。”

他含笑看向榮晟帝,姿態恭敬又溫順,“陛下是仁善之主。陛下,事有反對者很正常,哪怕這個人是當朝首輔。臣支持陛下,臣以為陛下考慮周全,設置得當,目光深遠,不失為聖君之計。

陛下,臣支持您。”

要說內閣中榮晟帝最討厭的就是齊康,一直不喜歡,都不想多看一眼。故而齊康一直沒說話,榮晟帝也沒理他。

榮晟帝未料到,齊康主動表示支持。

不隻榮晟帝,禦前諸人齊齊看向齊康,包括顏相。

不同的是,顏相隻輕輕瞥一眼便移開了視線:論對時機的把握,天下鮮有能在齊康之上的人吧。

其餘人的眼神中充滿不可置信,齊康你不是太後一黨麼?

你怎麼突然倒戈支持起陛下了?莫不是擔心官位不保改投陛下了?還是說今兒這是在遞投名狀?

連榮晟帝都在想齊康是不是想獲得朕的信賴。

齊康順著榮晟帝的意思,輕而易舉的取得禦前會議的主導權,最先點名素有“當朝第一搶功小能手”之稱的刑部李尚書,“李尚書,你支持陛下麼?”

李尚書屬於有立場但不多的類型,斟酌著說出既能表現出閣臣地位又符合陛下心意卻又不顯諂%e5%aa%9a之語,“臣以為,倒不妨不試。如陛下所言,反正鄭大將軍依舊在朝,若遼北有事,隨時可派他去支援。而且,隻是令楊將軍暫領大將軍之位。合不合適的,還得看他的實績。”

榮晟帝鬆口氣,“朕就是此意。”

齊康繼續問,“黎尚書,你支持陛下麼?”

兵部黎尚書顯然也想繼續坐在兵部尚書的寶座上,齊康已向陛下投誠,他比李尚書更乾脆,“臣也以為,不妨一試。”

齊康點名角落中的翰林掌院吳學士,“吳學士呢?”

吳學士自從數年前折戟於公主之後就一直在內閣是小透明,此時聽到齊尚書點名,連忙道,“陛下所言,甚是有理。”

齊康繼續問,“鐘尚書,您說呢?”

新任戶部鐘尚書剛回直隸回朝,他如今謹慎許多,“我隻掌過直隸軍務,邊防之事,不敢多言。”

點過這幾個立場不堅定的,齊康已得四票,穩占必勝之局。他繼續問,“方禦史的意思呢?”

方禦史可不是上述幾位,“設太尉之事無妨,但顏相所言未嘗沒有道理。我們都知道,顏相並非危言聳聽之人。”

的確,顏相為首輔這些年,一向善於聽取大家意見。太後掌權時,對方禦史、史太傅這樣有些固執的同僚一向多有回護。

要命的是,顏相還有一個傳聞中的綽號:不會犯錯的首輔。

就是說做首輔這些年,顏相的判斷從未出錯。

這也是顏相能穩居首輔之位的原因,因為實力在諸人之上。

齊康看向位在內閣之上的秦太師,“秦太師,安一安方禦史的心吧。”

秦太師也向來不喜齊康,但此時政事要緊,秦太師道,“一則鎮北關易守難攻是天險,楊暉領兵素有穩健之名,我們據關隘之險,居城池之堅,守關總能守得住。二則,鄭家三代人世守鎮北,就是我們為官,外官最長不過十年也要調任的。這次既是想煆練新將領,也有讓鄭家在朝任官的意思。並不是要浪費他們的軍略才乾,在鎮北關掌的是鎮北兵馬,於朝,是統籌天下兵馬,與我平起平坐。”

秦太師將話說到明麵,何況太尉之職的確官高俸厚,且帝都風流錦繡,遠非遼北苦寒能比。誰也不能說這樣的安排委屈了鄭家。

方禦史對秦太師的敬仰更在顏相之上,既然秦太師這樣說,他略做權衡,頜首,“那不妨一試。隻是臣以為,顏相顧慮亦在情理,鎮北關以守關為要,切不可冒進。”①思①兔①網①

秦太師道,“正是。”

方禦史這樣的剛直之人都投了讚成票,剩下的徐尚書隻做自己職司之內的表態,“軍務非臣所擅,將領升遷以軍功為準。臣會親自盯緊鎮北諸將戰功的。”

榮晟帝,“此乃卿份內之事。”

“太傅大人,您的意思呢?”齊康最後問向史太傅。

史太傅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鎮北關那邊讓守將小心些也就是了。”J

齊康輕鬆的掌握著禦前會議的節奏,他挑釁挑的抬起下巴,居高臨下的問顏相,“我們大家的意見,顏相都聽到了。現在,顏相的意見呢?”

顏相巋然不動,對著榮晟帝躬身一禮,“請陛下允臣辭官。”

大家沒料到顏相激烈至此,史太傅更是直接失聲勸道,“顏相,不至於此!”

方禦史也說,“這也不過是政見不同,有我等小心看著,太師更是老成謀國之人,想來鎮北關無甚大礙。”

顏相謝過同僚關懷,他正色望向榮晟帝,目光平靜到好像剛剛說要辭去首輔之位的人並不是他。顏相道,“首輔是執行陛下政令主張的人,是上輔佐天子,下順遂萬物,外鎮撫四夷,內親附百姓,使各官員各得其所各得其位之官。首輔是陛下的腹心中的腹心,故,首輔必要與陛下心神合一,君臣同心,才能完成陛下的誌向。

如今臣反對陛下對朝政的主張,與陛下有不可調和的分歧。臣是個極端固執之人,不認同的事是不論如何也做不好的。

正是為陛下為朝政著想,臣才要主動辭去官位。”

顏相是個絕不會失態的人,哪怕要辭去相位,哪怕反對榮晟帝的政令主張,他也不會做出激烈的反對。他是一個如此溫和並富有古君子風度之人,甚至令榮晟帝情不自禁的生出一些不舍之心。

齊康讚同,“陛下就成全顏相苦心,用首輔之位向天下表明陛下泰山一般不可撼動的意誌吧!”

既然禦前議事,榮晟帝想來早有決斷,可他此時愈發踟躕,齊康笑道,“陛下真是太心軟了。陛下,臣子隻有合用不合用的分彆,即便賢如顏相,不合用的時候也請您毫不猶豫的做出舍棄吧。因為一個不合用的人,隻會耽擱朝政,貽誤百姓。陛下若不舍,不妨賞顏相些黃金田地,令他在民間做個富家翁,靜靜欣賞陛下執政的盛世,然後下半輩子都在後悔中度過吧。

竟然錯過陛下這樣的賢明君主。即便是顏相也會後悔吧?

臣真是迫不及待的想看到那一日呢。”

大家對於齊康竟然在禦前說出如此賤言簡直目瞪口呆,這什麼“黃金田地”“富家翁”“下半輩子在後悔中度過”“迫不及待想看到那一日”,也太直接了吧!

秦太師卻是不想看到心愛弟子離開朝堂,冷瞥齊康一眼,“齊尚書的話格外多啊。”

“陛下麵前,臣暢所欲言。”齊康點破秦太師的私心,“太師您不會認為一個與內閣意見相背的人還可以統馭內閣吧?即便顏相與您私交甚篤,眼下政務,還請您公私分明著些,方不負陛下倚重。”

“你還真是見誰咬誰啊。”

“那也不是。其實像太師您這樣的新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