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1 / 1)

重笙 心漁 4245 字 1個月前

點,摸黑坐在「太平」前,上手彈起了這支今天晚上已經重複許多遍,爛熟於心的曲子。

曲子不長,她很快彈完,一時間隻覺心跳如擂鼓,半晌「啊」的一聲跳到床上去打了個滾兒,低聲嘟囔:「不用睡了,這哪裡還睡得著!」

這天是建昭三十年的八月二十三,天剛濛濛亮,奉京城就顯出異乎尋常的熱鬧來。

老百姓紛紛聚集到從奉京西門到皇城的幾條街道上來,一個個喜氣洋洋,好似過大年一樣。

對他們來說,要想佔個既能親眼目睹獻俘大軍,又不被驅趕的好位置殊為不易。

而那些權貴少爺富家子弟就一點都不著急,獻俘禮要到快中午才開始,大軍進城還早,在那之前,他們還有別的事情要忙。

今天早上,孤雲坊開了玄音閣秋試團戰前三甲的賭局,吸引了不少紈褲子弟趕去押注。

必須要快啊,等過了午,賭局會暫停,一直到傍晚前五甲定下來之後再重新開局,那時候賠率又會大變樣。

像符鳴符詠就帶著家丁早早趕去,分頭把重注押在了譚三、譚四先生兩隊上,想了想,兩人難得意見一致,又各押了文笙這隊五百兩。

大家是朋友嘛,雖然不怎麼看好,也總要支持一下。

不過因為往年京城最大的紈褲李承運沒有現身參賭,押在文笙他們這隊上的賭注少得可憐。

辰巳之交,西門外號炮聲響,打下虎頭灘大捷的主將紀南棠接到皇命,率眾副將及三千兵馬押著這一戰活捉的敵方將領進城。

東夷主將是大首領晏山的弟弟,已經在戰場上自盡身亡,俘虜中身份最高的是他的兩個兒子,因是晏山的親侄子,大梁朝廷非常重視。

建昭帝專門下旨,著紀南棠用心看管,千萬不要出現意外,一定要將他二人押來京裡受審。

這支人馬軍容整肅,眾將領俱是甲冑在身,囚車護在隊伍中間。

街道兩旁全是官兵,不準老百姓靠前。

高處的亭台樓閣擠滿了看熱鬧的人,文笙同杜元樸、李曹幾個也在其中。

李曹笑著叫道:「顧姑娘,你來看,中間騎黑馬的那個就是將軍。」

文笙伸長了脖子看,什麼嘛,離那麼遠,又有頭盔擋著,根本看不清楚模樣。

大軍再往前,將經過英台大街接近皇城禦道。

而禦道兩旁刀矛如林,皇城前的廣場上,文武大臣按班就緒,仗馬、步輦擺放整齊,更有百名玄音閣的樂師準備好了金鐘鼓樂,隻等時辰一到,建昭帝出現在皇城城樓上,接受得勝還朝的將領們獻俘。(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二章 紀大將軍

日近中天,鐘鼓齊鳴。

樂師們奏出來的鐘鼓樂聲響徹大半個皇城。

莊嚴肅穆的樂聲令文武百官和眾官兵不由自主心生臣服之念,向著城樓的方向拜倒。

一頂黃羅傘蓋出現在城樓之上,建昭帝身著明黃龍袍,在眾多禦前侍衛的簇擁下,坐在了禦座上。

少頃樂聲停下,群臣起身,便有禮部的官員出列宣讀聖旨。

聖旨褒獎了此次參與虎頭灘大捷的眾將士,對司馬符良吉、統兵將領紀南棠等人皆有封賞。

符良吉等人上前接了旨。

那官員提了提氣,高聲喊到「獻俘」,廣場上的眾多護軍和紀南棠帶回的三千兵士隨之高呼,聲震長空。

真正夠資格在此刻露麵的俘虜隻有三十來個,這些人身穿囚服,手腳帶著沉重的鐵鐐,在上百名孔武有力的侍衛押解下,進入廣場,到了城樓前,被強按著跪倒。

符良吉向建昭帝奏報了虎頭灘大捷的戰況,一一說明這些俘虜的身份,重點提了提晏山的兩個侄子,並請示該當如何處置。

雖然早便知道跪在最前麵的兩人是東夷大首領晏山的親侄子,建昭帝仍是居高臨下打量了一番,吩咐那兩人:「抬起頭來。」

那兩人欲待不聽,旁邊負責押解的侍衛已拽著他們的頭髮,迫使其仰起臉來。

在建昭帝和文武群臣的印象中,東夷尚未開化,那裡的人要麼矮小如侏儒,要麼長得像惡鬼,沒想到晏山這兩個侄子雖然披頭散髮形容狼狽。細看模樣,竟然都生得頗為俊秀。

兄弟二人雖然沒有趁機叫罵,但或怒目圓睜,或麵帶不屑,顯然對於戰敗被擒還不怎麼服氣。

建昭帝在心底哼了一聲,下旨將所有的俘虜移交刑司看押議處。

同東夷斷斷續續打了幾十年,還是第一次抓到對方這麼高身份的人物。嚴加審問。想必可以自他們的嘴裡獲知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最起碼也要把東夷潛在大梁的諜報頭子,那個臭名昭著的鬼公子挖出來。

包括那兄弟倆在內。眾俘虜又被侍衛們強按著向建昭帝行了叩拜禮,而後由刑司的官吏們接手押解出去。

獻俘禮畢,大樂奏響,建昭帝心情極佳。整個人好似年輕了十幾歲,吩咐賜宴此次得勝而歸的將領們。兩位皇子以及文武大臣們作陪。

這場被載入《大梁書》的聖朝盛典文笙沒有資格到場,隻是後來才從旁人口裡聽說。

在當時,她已經同將軍府的諸人告別,回去會合了譚瑤華、鍾天政幾個。準備出發去玄音閣進行下午的團戰。

看到鍾天政,她就想起昨晚兩人的爭吵,想起她說的「彈這個曲子要看心情。你在我眼前,我心裡堵得慌。自然就彈不出來」,心中不禁好笑。

當著眾人,鍾天政到沒給她臉色看,神色有些淡淡的,文笙想了想,乾脆也不告訴他那個好消息,準備等到了台上再嚇他一跳。

呆會兒建昭帝要帶著群臣到場,玄音閣這邊已經做好了接駕的準備。

兩院院長譚大先生、譚二先生俱都現身,同樂台四周空出老大一片地方,正中擺著禦座,兩旁是給臣子們準備的座椅。

除了打團戰的十支隊伍,其他樂師在接駕之後,都需留在十餘丈之外觀戰。

結果皇宮裡這頓禦宴耗時太長,快到寅時,建昭帝才在群臣的簇擁下姍姍來遲。

等到聖駕臨近,譚大先生、譚二先生率眾樂師跪迎,文笙在人群裡悄悄抬頭,卻發現跪在她身邊的鍾天政也在偷看。

不等看到走來的建昭帝和群臣,他兩人先對視了一眼。

文笙暗想:「建昭帝雖然是他的大仇人,可上回在絲桐殿就已經見過了,他在看誰,不會也是將軍吧?」

就見建昭帝麵帶喜意,步履穩健,兩位皇子一左一右伸手虛扶,走在大皇子外側的是司馬符良吉,而二皇子身邊卻跟了一位身穿大紅官袍的武將。

此人看上去大約三十五六歲的模樣,麵色微黑,除了這身官袍和一看就是飽經風吹日曬的膚色之外,真是哪哪都不像個能征慣戰的武將。

既沒有麵帶煞氣,身材也不如何魁梧,走在二皇子身旁,步子不大,透著一股從容。

再看麵相,五官端正,雙目有神,但這人顴骨稍平,加上兩道長眉眉尾有些下垂,令他整個人看上去非常和善。♀思♀兔♀網♀

便在此時,文笙看到二皇子側頭不知與他說了句什麼,這人回以一笑,笑容溫和親切,竟頗有些書生氣。

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紀南棠,她一直想見,卻沒有機會見到的紀大將軍。

同文笙想像中的那人還真有些不同。

這時候文笙突然想起戚琴曾誇紀南棠是「十幾曾得國士譽,二十文武振朝綱,誰人不讀南棠句,誰人不識紀將軍」,這其中雖然可能不乏誇大,但能寫幾筆肯定是真的。

回頭定要找了他的大作好好拜讀一下,看都寫的什麼。

建昭帝落座,叫眾人平身,賜座文武大臣,特意將紀南棠安排在了他的下首。

譚大先生和譚二先生上前請旨,建昭帝簡單問了問今天考試的內容,聽到是十甲排位戰的第一天,頗感興趣,叫樂師們趕緊上台去比試,又留譚氏兄弟在旁,好隨時解說一二。

譚睿博笑道:「聖上,這第一場是由為臣三弟所在的隊伍和南院的一支隊伍一爭高下,南院這支隊在春試時排在第七位。」

建昭帝一聽雙方實力如此懸殊,便道:「那這場怕是沒什麼看頭。上回大比你兩個兄弟那場才叫精彩,朕記得足足戰了有一個多時辰。南棠,你長年不在京裡,怕是沒見識過我大梁樂師的團戰吧。」

一旁的紀南棠聽皇帝點了他的名字,連忙欠身道:「聖上說得是,臣隻是聽說過,一直沒有機會親身感受,實是好奇得很。」

這時候,同樂台上兩隊八位弟子已經準備就緒,隻等開場鼓一響,便即開戰。(未完待續)

ps:感謝四月微雨送心漁和氏璧。破費破費。

第二百一十三章 十甲排位第一天(四月微雨和氏璧+)

果叫建昭帝說中,這兩支隊伍實力相差懸殊,第一局兩邊上場的都是弟子,南院這邊還多撐了幾合才敗下陣,第二局開始沒多久,譚三先生便在捉對廝殺中將對方直接踢出局,而後四打三,飛快結束了戰鬥。

連下兩局,第三局取消,進入下一場。

譚睿博陪在建昭帝身邊,為他和群臣介紹剛才出場的幾位樂師。

第二場是危星劍、費長嵐等人對戰春試第十名的南院米景煥那隊。

這回兩隊水平相差更大,米景煥的鼓在大梁也算是頗為有名的了,對上危星劍簡直毫無還手之力。

接連兩場,戰敗的都是南院的隊伍,譚二先生譚睿德神色坦然自若,建昭帝指了他笑道:「睿德這般沉得住氣,真有大將之風,瞧這模樣,接下來你的南院肯定是有殺手鑭。」

譚睿德躬身道:「臣沉不住氣也沒法子,團戰每年都輸,臣都習慣了。」

群臣俱笑,譚睿博便笑著介紹接下來上場的這兩隊,若是不出意外的話,應是南院的隊伍獲勝,不僅因為他的四弟在其中,其他幾位也都是南院頂尖的樂師。

春試的第三名對第八名。

建昭帝皺了皺眉,問譚氏兄弟:「有沒有雙方水平接近些,叫人提前猜不出勝負的比賽?朕和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