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1 / 1)

舌尖上的中國 CCTV 4228 字 2個月前

南最具標誌性的香料—花椒。這種原產中國植物果實,食用時以每秒五十次的頻率產生輕微刺痛,觸發神經。這種口感,中國人稱之為麻。

大婁山,土家族人懂得如何栽培出最好的朝天椒,其辣度可以達到五十斯高維,這意味著需要用50萬倍的水才能徹底稀釋它的辣味。辣椒從美洲傳入中國後,迅速生根發芽,逐漸取代本土的辛香料, 成為美食的主角。

兩種食材最終彙聚於一座城——重慶。

已是最熱的季節,但重慶人熱衷於一種溫度更高的美食。張平用妻子的名字開了一間火鍋店,依靠這間小店他們有了穩定的生活,有了下一代。深夜十點漂浮在城市上空的麻辣鮮香尚未散去,悶熱的樓道口,張平開始炒料。重慶“朝天紅”,河南“新一代”混在一起,前者辣味最勁,後者富含辣紅素,賦予火鍋豔麗的色澤。牛油能有效吸收辣椒和花椒的味道,這是重慶火鍋另一個秘密武器,豆瓣和豆豉讓湯汁濃稠,薑末的辛香則使辣味的層次更加多元。茂汶大紅袍麻味濃烈,金陽青花椒香氣外向。比原料正宗更重要的是張平的雙手,不停翻炒,香味物質滲入油中,再經過烹煮,芳香素進一步釋放。10年來,張平隻相信自己,1個通宵,3大鍋底料,供自家店5天的量。

除了底料的秘密,火鍋的味道還歸功與重慶人對食材的神奇處理。

黃喉是牛或豬的主動脈,有一層難以撕裂的膜,影感響口感。帶有摩攃力的手套,小心翼翼地將這層膜撕下,熟練工人一天可以處理一千根。毛肚,取自牛的第3隻胃,重慶人隻選擇葉瓣部分,它足夠薄且麵積巨大,表麵能吸附大量調料,口味濃重。短暫汆燙後,口腔瞬間感受到的滑加上牙齒發力後的爽脆,讓人上癮。除此之外,羊腸,胗花,耗兒魚,午餐肉等平民食材都在重慶火鍋中相逢,並化腐朽為神奇。

一般相信,現代的火鍋,最初是隨北方遊牧民族傳入中原,並催生出不同的形製。北京的涮肉火鍋,羊肉細薄如紙,吃的是嫩;雲南的菌子火鍋,菌菇清甜鮮美,吃的是香;潮汕的牛肉火鍋,牛肉丸筋道多汁,吃的是韌。火鍋最集中的體現了中國人對於熱鬨對於團圓的向往。但是,誰都比不上重慶人對火鍋的摯愛。山城裡,遍布2萬多家火鍋餐廳,每30個重慶人就有1個從事於火鍋相關的職業。花椒和辣椒的香豔相逢,不僅是味蕾和神經之間電光火石般的碰撞,也是亞洲和美洲之間越洋聚首,兩種奇妙的香料,攜手闖蕩江湖,不僅塑造了重慶火熱的盛夏味道,也讓麻辣火鍋染紅大半個中國。

食物飄洋過海而來,彙聚一處,人類遷徙更是給食物帶來巨大變數。

深圳,中國最年輕的的城市。新移民們帶著不同的習俗再次相遇,當家鄉口音逐漸消失,地方飲食風味之間的邊界也開始模糊起來。有人說,深圳是一個沒有鄉愁的城市,但這座新城也有著古老的原住民。下沙村民正在舉行祭祖儀式。伴隨祭祀的,是一場宴席。近5000公斤食材,從采購到烹飪,絕非輕鬆,它依賴全族人的團結協作。各家分工清洗切配,十幾種食材同步進行,在這個大型廚房,將近30個村民投入這場烹飪行動。門鱔、魷魚、支竹、蘿卜、生蠔,各類食材都在緊張製作中。清淡的蘿卜鋪於底層,口味濃重的海鮮、肉類逐層而上,既尊重幾何原理,又符合美食邏輯。盆菜,眾所食物分而烹飪再彙聚一盆,味道相互滲透。每張桌上雖然隻擺了一盆菜,卻滿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族群宗%e4%ba%b2理念。食物和人心此刻正為團圓而凝聚。深圳人把下沙村民稱為原住民,但其實他們是800多年前才定居於此的。大約同一個時期,他們另一些祖輩把南遷的終點選在了與故土一水之隔的江南。

曆史上中國的宋王朝因戰遷都,賦予杭州中原的味道。

西湖醋魚,草魚剖成雌雄兩片,雄片下至第三刀時在腰鰭處斬斷。魚身下入沸水,汆熟後放入醬油、料酒,加白糖、濕澱粉和醋,推攪成濃汁,這便是糖醋風格的杭州名菜。

同樣是糖醋味,北方的開封把鯉魚炸透,白糖、香醋、薑末、料酒,勾加流水芡。出鍋後放上龍須麵,以麵蘸汁,這是中原人的做法。從點心上也能領略開封與杭州的關聯。開封灌湯包,經過多次演變,確立了現在的形態。包子皮用死麵製作,是麵癱需要經過三次貼水,三次貼麵,使麵皮筋韌光滑,不漏湯,不掉衣。反複摔打,直至麵團發白發亮,達到色白筋柔的標準。以水和餡,使包子內部充滿湯汁,同時保證口感清爽。手指飛快,幾秒內,18個褶,這需要五年以上的訓練。杭州小籠包拷貝的是古代開封的工藝。豬皮凍剁細,與餡料混合,皮凍遇熱化為汁水,這正是小籠包湯汁豐盈,口感濃鬱的奧秘。

學者把杭州稱作中原在江南的語言飛地,依據是杭州話中突兀的兒化音,一種食物,片兒川,最能說明這一切。不起眼的鋪麵,不繁華的地段,然而食客絡繹不絕。這家麵館至今隻有7張桌子,每日僅營業半天,一年固定放兩個月暑假,這仍然沒有抵消杭州人對這碗片兒川的熱情。每天麵館營業結束,顏寶福都要裡裡外外擦拭一遍。這種堅持,也體現老顏對食材的選擇上。每天5點,麵館開始忙碌,豬膘肉熬豬油,煮麵保持濃香。一年四季,筍的出產總有青黃不接的時候,但為了筍與人的持續相逢,老顏會跑遍杭州周邊,儘可能把最合時宜的竹筍請到熱氣騰騰的碗裡。雪菜要用頭茬菜。葉子和菜梗的比例也要老顏%e4%ba%b2自把關。筍片與雪菜都是江南味道,一白一青,一鮮一酸,緊跟時令。在湯頭中短暫汆熟的麵條顯然是北派麵習慣的延續。

無論多麼驚心動魄的曆史進程,落在食物上都是不露聲色的簡單。 ↑思↑兔↑文↑檔↑共↑享↑與↑線↑上↑閱↑讀↑

對待傳統,開封人有著近乎頑固的執著。新修的古城,仿古的巡遊不僅為了吸引遊客的眼球,也隱含了他們的驕傲。

如果說近千年來“坊市”結構確立了城市的雛形,那麼上海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現代城市的標本。這座城市的口味與它的曆史身份一樣複雜。精致、時髦又充滿著市井氣息。170 多年前,上海開埠,西餐連同西方文化強勢進入,一度成為“摩登時代”的高雅象征。但上海人從來都有辦法縮短與食物的距離。羅宋湯,炸豬排,最終被同化為上海人自己的味道。周永樂在國外生活多年,見識過歐美餐飲的不同流派,但內心裡,他最懷念的仍 然是兒時的上海式西餐。肉錘拍打,使肉質變得鬆軟。拍鬆後的肉排要過三關,浸蛋液,裹麵粉,如此反複。第三遍浸蛋液時,裹上長顆粒的麵包糠,這樣炸出來的豬排才不會滲入太多油分,口感外脆裡嫩。吃上海炸豬排,一定要配辣醬油,酸甜帶辛,能有效中和油膩。辣醬油,其實是英國舶來品,是一種可以迅速調製的料汁,在廣東,有一種非常相似的調味品。喼汁,是廣式茶點春卷和牛肉球的標配。而中式醬油則是發酵工藝的產物。大豆洗淨煮熟,撒上米曲黴菌種幫助發酵,裝入大型竹匾中,讓水分揮發,最後加粗鹽封缸。在陽光雨露的滋養下,曆時半年,才能製成品相完美的醬油。

一些人在外灘的西餐廳,懷念著老上海風情。另一些人則遠赴千裡之外,尋訪第二故鄉。

1966 年,董翠華 16 歲,第一次踏上西去的列車。那時,10 萬上海青年奔赴新疆從事農業生產。新疆,中國的最西端,這裡有著最久遠的食物傳播史,世界各地的食材和香料在此彙集。哈米提的家人正準備午餐,羊肉清燉,放入擀製的麵條,這種肉類與麵食的組合,叫納仁。一份上佳的納仁,一定要在最後撒上洋蔥。自傳入之日起,洋蔥就深受當地人的喜愛,並有了“皮牙子”的昵稱。如今,大航海時代引入的物種也傳播到這裡,成就了戈壁灘上最大麵積的辣椒種植。不同地域的食材,為一種美食的誕生提供了條件。整%e9%b8%a1剁件,青紅椒、土豆切塊,糖炒至焦黃,放入%e9%b8%a1塊,依次加入川味中標誌性的辣椒,甘肅人鐘愛的土豆,再用先炒後燉的中原做法,讓肉和菜相互浸潤。鮮美的%e9%b8%a1湯與土豆中的澱粉形成豐盈的湯汁,最後放入陝西特色的褲帶麵,五味俱全。大盤%e9%b8%a1不斷變化融合,滿足著不同籍貫勞動者的味覺需求。新疆的大盤,不僅承載著香料和食材,還見證了各族群的智慧在美食上的碰撞。緊鄰沙灣的石河子,清代還是個兵屯開墾的小村落。上世紀中葉,來這裡參與開發建設的人數以百萬,使這個地域的飲食風俗極大豐富。45 小時,4100 公裡,當年董翠華需要花費 4 天 4 夜。大盤%e9%b8%a1,烤包子,架子肉,馬腸子,拉條子,曾伴隨著她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農場的沙土路,已經被整潔的馬路取代,久彆重逢,第二故鄉在時間的作用下催生著無數變化。曆史,對於旁觀者是一段故事,對於%e4%ba%b2曆者,卻是切身的喜悅和感傷。回到上海,董翠華%e4%ba%b2自下廚,知青的聚會少不了大盤%e9%b8%a1。美食是借口,是由頭,更是他們同甘共苦的味覺記憶。一種食物,連接起留下他們足跡的兩個故鄉。

在時代的浮沉中,中國人習慣用食物縮短他鄉與故鄉的距離。60 多年前,國民黨政權撤退到台灣,駐軍家屬被安置在眷村。南門市場,如今仍能看到各種口味的混雜。四川的豆腐香腸,浙江的金華火%e8%85%bf,上海的桂花糕。不同人群,快速融合,為美食創新提供了可能,眷村牛肉麵應運而生。牛肉選牛腱心,帶筋,含高量的膠質,燉煮後,口感彈牙。油鍋煸炒薑、蔥,放入豆豉與豆瓣醬,把整鍋料倒入牛骨湯,便是牛肉麵的湯頭。腱子肉切大塊,燉煮入味。麵在沸水中稍煮片刻,儘量保持韌性。在台灣,有許多牛肉滿被冠以川味的名號,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富饒的天府之國。燊海井,自貢市內唯一保留的傳統井鹽作坊。天車,是開采中獨有的設備。自貢是四川烹飪牛肉傳統最悠久的地方,在缺少電力機械的年代,牛是最主要的動力來源。這裡有著 2000 多年的製鹽史,從近千米深的地層下抽取鹵水,再將鹵水運 送至灶房。中國人對於大豆的轉化智慧在這裡同樣適用。鹵水雜質頗多,加入磨好的豆漿,鹵水中的鈣離子與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固體,反複幾次,直到雜質去淨。現在需要時間發揮作用,白色結晶慢慢顯現,持續加熱,水落鹽出。鹽工的飯食十分粗放,尤其燒牛肉,和台灣的做法神似。豆瓣醬、乾辣椒、花椒爆香,倒入事先汆燙好的牛肉和蘿卜,小火慢煨,當然,絕不能忘記加鹽。自己%e4%ba%b2手製出來的鹽可以激發、調和出牛肉與蘿卜的鮮甜。井鹽的生產為川菜提供了味覺基礎。紅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