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1 / 1)

禦繁華 無處可逃 4348 字 3個月前

壓的士兵就地休息,卻沉默著沒發出絲毫聲音。這是他的精銳之師,平素並不顯山露水,可是戰場之上,卻強悍得一往無前。而此刻,他在等另一個消息,這個消息將決定他的軍隊,是否要去迎擊另一支宿敵。

終於,好幾匹馬從前方回來,黑衣人們一翻身下來,尚未平複氣息,就半跪在江載初麵前道:“上將軍,已經探明了。前方確是有一支騎兵正快速而來。流民都在往這邊過來,他們說那是匈奴人,一路殺了不少人,也搶了很多東西。我們留了一半人繼續往前方刺探。”

“匈奴人?”連秀表情僵硬,“他們如何會入關到了這裡?”

引狼入室……江載初心中猜測成了事實,良久,方道,“派使者去永寧城見守將。”

永嘉三年六月。

帝國的亂局到達頂峰。

元皓行、景貫率晉軍由京城潛行至長風城下,本欲趁江載初毫無防備之下奪回重鎮;未想江載初兵分兩路,%e4%ba%b2自率領麾下精銳騎兵直取京師而去,在離京師百裡之外,突遭變故。

匈奴騎兵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出現在帝國內,一路燒殺搶掠,往南方而來。

而此時,京師皇城內,亦是一片亂象。

紫宸宮內,太皇太後周氏接到各地傳書,臉色鐵青。

丞相周景華額頭上冒出了汗珠,欲要解釋,卻聽上邊重重哼了一聲:“不是說付傭金就足矣麼?!這群蠻荒之人卻四處燒殺搶掠,這樣下去如何收場?!”

“左屠耆王冒曼已派使者傳來訊息,他們已經趕往永寧城了。”

“嗬,那這是什麼?”太皇太後將手中奏折往地上一扔,“你自己看!”

周景華膝行上前,捧起奏折讀了一遍,汗珠從臉頰往下頜滾落:“這,這?”

“他們為何分出一支騎兵直往京城而來?!”太皇太後大怒道,“這些匈奴人是何居心?”

“借兵之時約定了酬勞為五萬金,剿滅逆賊江載初,他們便如約出關,我想必是哪裡有了誤會。”

“誤會到南方與北方不分麼!”太皇太後大怒,“你即刻派人去喝止他們不得再行前進!若是入了京畿重地,格殺勿論!”

“是,是!”

周景華正要起身,忽道,“太皇太後,若不是元皓行將大部軍隊討去南征,我們也不會落到這般左右難以為繼的地步!”

話音未落,門口傳來通報聲:“陛下到,太後到!”

太皇太後坐著未動,隻是看著小皇帝快步跑來,嘴角露出一絲和藹的微笑。

“皇祖母。”小皇帝行了禮,方才對周景華道,“周大人免禮。”

太皇太後將四歲不到的孩子放在膝上,淡淡抬眸望向年輕的太後,等她問了安,方道:“不須多禮。”

太後不過雙十年華,鬢發如雲,紅%e5%94%87嫣然,卻如同往常一樣,穿得很是素淡。她望向太皇太後的眼神總是含著一絲怯意,輕聲道,“母後,我帶皇帝來給您請安。”

太後眯了眯眼睛,“你兄長如今在何處?”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太後怒氣湧上來,“你不知道卻還偷用皇帝的玉璽,放你兄長去南邊?!若不是他和景貫帶了幾萬人馬去了長風城,我們又何至於落到這般窘迫的境地!”

太後原本就性子柔弱,素來有些懼怕太皇太後,此時駭得跪在地上,一言不發。

小皇帝見母%e4%ba%b2跪下,連忙從祖母膝上爬起來,同母%e4%ba%b2一起跪到地上,“皇祖母不要生氣。舅舅去南方,是孫子同意的。”

眼見這個唯一的孫子眉眼無不肖似自己的兒子,太皇太後聽著孫子稚氣的話語,終究還是心軟了。

“元皓行雖是你舅舅,卻也是你的臣子。”她講孫子招到身邊,平靜道,“以後有記住這一點。”

“是。”

“當年你父皇便是心太軟,將那逆賊當做了弟弟!”想起往事,太皇太後心中的恨意便難以止消。

太後跪在地上,含元殿那一幕仿佛還在眼前,她愈發不敢說話,將頭沉得更低。

“周大人,你以陛下的名義發急詔給元皓行,令他立刻班師回朝,勤王救駕!”太後想了想,“詔書並發金牌,若是不回,以欺君罪論處。”

周景華微微一喜,忙道:“是。”

“匈奴騎兵你務必與他們首領聯係,不得再靠近京畿重地。”太皇太後囑咐道,“事成之後,女子玉帛金銀,哀家自不會虧待他們的。”

永嘉三年發生的種種事端中,最為影響深遠的便是這一樁。

晉朝太皇太後周氏主政,朝中大小事務由其%e4%ba%b2侄周景華主持。趁著禦史大夫元皓行及兵部尚書景貫南征之時,周景華獻策,以匈奴左屠耆王冒曼部下近十萬人為傭兵,酬以金銀玉帛而入中原,意圖剿滅江載初之亂局。太皇太後以為然,引匈奴人入關。未料匈奴人入關後,撕毀與晉朝的協議,大肆掠奪,無惡不作。一時間北部中原流民失所,烽火連連,史稱“永嘉胡亂”。

作者有話要說:  《禦繁華》在當當、京東、卓越上已有預售,搜索書名就好,大約月底就會全麵上市。謝謝大家大半年的陪伴,也謝謝大家忍受我忽更忽不更的詭異頻率。

這篇文構思來自去年年末獨自一個人去九華山的旅途中,也不知道我當時是用一顆怎樣胡思亂想的心踏遍九華諸廟的,╮(╯▽╰)╭

結局是HE。

我私心是很喜歡江載初的,不過更愛維桑,哈哈。

全文完結時有點不舍,後記裡補充了一句“想來真覺得有趣,帝王將相,愛恨輾轉,一世興衰,都在這薄薄的幾百頁紙中。”

這好像是我第一本出版的古代小說,有很多疏漏和不足,謝謝大家的諒解和支持。

唔,如果想要更確切的消息的話也可以關注我的圍脖。

————下接書版手打內容————

而當此時,江載初也好,元皓行也好,卻對此事一無所知。

帝國的亂局,到達了頂峰。

此時永寧城外,正式探明了確實有匈奴騎兵後,江載初索性不再掩飾行蹤,列陣於城下,等待使者從城內回來。

城頭火把將半邊夜空都照亮了,巋然未動的城門漸漸裂開一條縫,三騎馬從城門中疾馳而來,臨時搭建的主帳中江載初聽到侍衛來報:“上將軍,派去的使者回來了!”

“見到宋安了嗎?”江載初注視著底下站著的使者,許是因為急急趕來報信,他的風帽尚未摘下,麵目掩在陰影中,叫人看不清樣貌,“前線逃回來的難民情況如何?”

使者歎了口氣,並未回答,隻是緩緩摘下了風帽。

一張頗經風霜的臉,兩鬢都已斑白,卻雙目炯炯,望著江載初,神容複雜。

“宋將軍?”江載初刷地站起,“你——”

當年含元殿一劍,洛明帝薨,江載初被老部下們劫出了京城,這一場動亂之後,朝廷上下亦是經曆了一次大清洗,大半年輕將領一意追隨寧王,反出朝廷,留下的那些,自然是對皇帝忠心耿耿的,其中便包括這位宋安將軍。

江載初始終記得那時宋安還是小小江陵郡的太守,而彼時自己同部下率領的皆是戰場上錘煉而來的精兵,原本以為攻克江陵十分簡單,未想到便是這座小小城池,困了大軍足有五日。直到孟良引兵從西北而來,方才破城。

宋安也因此名噪天下,守城雖敗,敗而猶榮。

此次江載初派人與他商談,本並未抱多少希望,未想深夜,他竟有膽量%e4%ba%b2至敵營。

“寧王開口便詢問流民安危,宋安心中感佩。”宋安並不對他行禮,隻冷冷道,“匈奴入關,茲事體大,不得已之下,宋安隻能%e4%ba%b2至此處,與寧王麵談。”

他一口一個“寧王”,江載初也不生氣,隻道:“如今北麵情勢如何?”♂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宋安深吸了一口氣,鬢發更是染白了一層,歎道:“慘絕人寰。”

江載初麵色一沉,雙手無聲捏成拳:“將軍請細說。”

“我已問過數批流民,他們原籍為涿郡、上穀郡、漁陽郡等九郡,據他們所說,匈奴騎兵所到之處,無不被屠城掠奪……如今兵鋒直指永寧,隻怕明日午後便到。”宋安微微閉上眼睛,能逃出的大多是富庶之戶,家中養著馬匹。那麼更多的普通人家,隻怕已經被滅戶。

“此外,我還接到了朝廷的急令。”宋安嘴角驀然露出冷笑,“命我打開城門,迎匈奴騎兵入城,共同剿滅叛逆。”

營帳中沉默下來。

江載初著實覺得這件事像是一個笑話,若是在前一日,有人告知他朝廷會引匈奴入關來剿滅自己,他必然覺得太過荒謬。

可如今這件事真正發生了。

明明是針鋒相對的敵人,此刻一樣的無話可說。

宋安沉默了許久,終於克製不住,仰頭大笑,可笑聲中卻藏有難以消解的憤懣。

“將軍準備怎麼辦?”江載初靜靜看著他,問道。

“我大洛朝立朝百年,死於蠻夷刀下百姓不計其數,年年以我中原女子、玉帛金銀供奉匈奴,方才換回片刻和平。洛朝受此屈辱已數十年,也素知匈奴人生性狡詐,無禮儀之教,入關之後又怎肯遵守約定?朝中太皇太後與周相怎麼如此昏庸!”宋安咬牙道,“我父兄皆是關外守將,死於匈奴人之手。宋安此生,為國為家為民,也絕不能放匈奴人入永寧關!”

江載初眼神微微一亮,心中一塊大石緩緩落下了。

宋安與他目光接觸,不閃不避,昂然道:“寧王,情勢如此,宋安為黎民蒼生,誓要剿滅匈奴賊寇,換我中原平安。你須知,並非是我懼你,不敢與你一戰!”

江載初繞至案桌前,低聲道:“將軍大義。”

“朝廷昏庸無道,宋安願……”他頓了頓,咬牙跪下道,“宋安願請將軍入永寧城,剿滅匈奴!”

夜風吹得燭火明滅不定,江載初自上而下看著宋安堅毅的眉眼,伸手將他扶起,旋即傳令:“關寧軍何在?”

傳令兵小跑而去。營地上方命令漸次傳遠:“全軍上馬,即刻進城。”

夜色之中,關寧騎兵們翻身上馬,動作整齊劃一,馬蹄聲清脆如同雨落。

連秀看著城池的吊橋開始落下,卻難掩憂慮。

“上將軍,你真的相信宋安嗎?萬一這是個陷阱,他騙我們進城,再來個甕中捉鱉……”

“連秀,我出征匈奴的時候你尚未跟著我吧?”江載初打斷了他的話,語氣甚是平淡。

“是。”

“你也未到過我朝與匈奴邊界之地吧?”

“是。”

年輕的上將軍神色平靜:“若你去過那裡,當可知道但凡匈奴人掃蕩而過之地,妻女淩虐,男子梟首,野墳幢幢,血腥之氣一年不儘。那種恐懼,是作不了假的。”

連秀注意到兵營後邊那幾個平民,在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