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1 / 1)

時喧諸於口。

徐靖臉上掛起僵硬的笑容,乾巴巴地對應青說:

“應,應城主這是到揚州城來散心了?”

塗西奉沒想到迎麵會和這人撞上,他摸著腰間佩劍警惕著。

阿青抬眼瞥了徐靖及他身後的部隊收回了目光沒說話。

氣氛一時間有些凝滯。

半響,徐靖突然驚醒,自己這是擋了她的路了?

思及比此,他立馬揚手對後麵的士兵道:

“讓路!”

接著是一聲整體化一的甲胄響聲,士兵向兩邊移動,讓開了中間的路。

阿青這才率塗西奉等人騎馬慢悠悠地從中穿過。

等到人走遠了,徐靖身邊一副將忍不住道:

“將軍,那應青她可是屠……”

“噤聲,沒有證據之事不可妄言。”

徐靖銳利的目光看過去,厲聲嗬道。

隨後又看著前麵的路說:

“先去看看城中還有沒有活人。”

“是。”

副將應聲道。

可此時徐靖念及平日裡聞肇對應青的態度,心道,揚州出事不管和應青有沒有關係,他都要先將此事給摁下去,等聞肇自己來處理。

徐靖心中忍不住歎道,這真是走了什麼狗屎運,聞肇居然能碰上應青這麼個異端。

阿青回到住的地方後,立馬沐浴更衣,換下血跡斑斑的衣服。

隨後在休息一晚後,他們第二日就啟程上路回應城了。

臨走那天徐靖還好聲好氣把人送出了城。

雖說那日他察覺揚州城百姓死絕,又陡然見應青等人渾身是血的出現,難免生出懷疑。

甚至到現在徐靖都心中存疑,懷疑這事是阿青所為。

畢竟以她的性子,能力想要做到這一切輕而易舉。

她也是真能做出這樣的事來的。

應青的離經叛道,出手狠辣他可是親自領教過的。

隻是後來發現的寧遠侯的屍體又讓徐靖產生了另外一種猜測。

總之,這事是真的捅破了天了。

任何猜測都能有,可是就是不能說出口,話一旦出口,那就是惹出大事了。

徐靖接手這麼一個爛攤子,頭發都快愁白了。

他一邊讓人封鎖消息,展開調查,一邊給聞肇去信。

看著空蕩蕩到處還屍首的徐靖整天唉聲歎氣的,就差沒直奔京城到聞肇麵前哭訴了。

徐靖那邊不好過,另一邊阿青卻安安穩穩回了應城,在路上,塗西奉對於徐靖的態度也很驚異。

此人明明覺得他們有問題,居然還是如此客氣恭敬,也不多言,更未將消息外泄。

這是因為聞肇另有打算,還是對阿青忌憚頗深?

關於這個問題,他也試探地問過阿青,不過除了得到嫌棄的眼神,並無其他了。

塗西奉訕訕地收回好奇的目光,不敢再多問了。

阿青這應是看出來了,他其實真正想問的是,阿青和聞肇現在到底是什麼關係。

眼瞅著聞肇就要登基為帝了,那他們城主呢?應城又該如何自處。

但見阿青那個眼神,塗西奉又覺得確實沒什麼必要多問了。

回到應城後,阿青的日子還是該怎麼過就怎麼過,仿佛揚州一行並未在她心底留下任何印記。

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剛剛趨於平和的天下,突然傳出了一則駭然聽聞的消息。

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傳遍天下,人儘皆知。

天下皆傳,應城城主應青覬覦藏身揚州的寧遠侯手裡的私鹽生意,不惜屠殺滿城百姓,隻為找到寧遠侯。

此消息一出,一時之間天下嘩然。

屠城,這是何等喪心病狂之人才能做出的事來。

塗西奉此時不在城中,但當日回城時,他第一時間便將此事來龍去脈告知了杭拾甫。

現在事情爆發,他立刻就向阿青稟告了。

阿青喝著酒,等他說完了,隻眼波流轉看向他,說:

“慌什麼,該什麼就乾什麼,不用搭理。”

來之前杭拾甫心裡止不住的發慌,怕出大事,可此番見阿青如此鎮定的模樣。

心也仿佛一下子定住了。

他也清楚事情已經發生了,與其慌張不知自處,不如靜待其發展。

如此杭拾甫也不再打擾阿青的閒情逸致,他退下了。

回去以後,他暗中讓人觀察城中百姓對此事的反應,然後再做打算。

同時應城的百姓也聽說此事。

隻是比起外界譴責的聲音。城中大多數的百姓都保持了緘默。

無論如何,應城是城主保下來的,所以他們永遠都會站在城主這一邊。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傻子,拋開其他不說,阿青無緣無故怎麼回跑去滅了揚州。

就是為了那私鹽也不可能。

應城財力豐厚,私鹽是賺得多,但確實沒必要這麼興師動眾。

因此,應城百姓都對此事的真實性存疑。

應城百姓的反應令杭拾甫等人鬆了一口氣,他們管轄內的百姓的擁躉抵得上外界萬千的詆毀。

或許有一點連他們自己都未有察覺,應城的百姓包括他們自己其實從很早以前就已經將阿青當做某種信仰。

所以無條件信任她,無條件跟隨她。

他們狂熱地敬愛著她,縱使因此與天下為敵也在所不惜。

甚至在這一日,已經有人悄悄摸出了當初守城時的兵器。

要是真有一戰,應城百姓不懼生死!

這樣的話擲地有聲地響徹在應城百姓心中。

除了應城,京都如今也為此事動蕩不已。

此時聞肇剛剛將天下全部平定,也將當初大寧的一些遺臣請了出來。

這些遺臣大多數剛正不阿,乾實事都算是能臣。

當初大寧破敗這些臣子不得已回了家。

現在聞肇正是用人之際便將人請了出來,準備重新啟用。

雖說這些臣子心痛舊朝破滅,但念及聞肇也算是出生名門,且善待於他們,更為重要的是,陶瓚出山了。

聞肇和陶瓚兩人糾葛頗深有著積怨舊仇,但最後也不知道兩人到底達成了什麼樣的共識。

陶瓚居然願意拖著年邁病弱的身子,助聞肇一臂之力,讓其坐穩江山。

可以說,陶瓚一出,聞肇想要的舊臣自然沒什麼二話。

要知道陶瓚雖然行事激進,得罪了不少人。

但是此人在天下百姓文士間都有好名聲,文臣也都唯他馬首是瞻。

聞肇缺人,也需儘快穩定天下,所以陶瓚他必須得弄出來。

不過文臣多迂,且是又倔又迂,因此這段時間和聞肇手底下的武將已經吵了不少架了。

而現在眾臣聚在一起又因為揚州城一事吵起來了。

一留著山羊胡,花白頭發的文臣氣得吹胡子瞪眼,也顧不上什麼文人儀態了,扯著嗓子喊到:

“照你這麼說,揚州被屠,這事就這麼揭過了,不給死去揚州百姓一個交代,不給全天下一個交代?”

郭槐脾氣也不好,早先有聞肇的交代還耐著性子好聲好氣地跟這群人說。

結果沒想到這群倔驢,一個比一個牛,說的不聽。

郭槐耐心也耗儘了,比嗓門大是吧,他郭槐就沒怕過哪個:

“我說張大人,你能不能不要胡攪蠻纏,我什麼時候說過不給百姓一個交代了?

我說的是,此事先容後,容後,等我們調查清楚了再說。”

“容後容後,怎麼容後?現在百姓群情激憤,要拿罪魁禍首問罪。

這事已經捅破了天去了,再拖下去,失了民心。到時全天下都會傳是我們包庇禍首。”

那山羊胡的張大人不甘示弱,嗓子提得更高了,而其他文臣也紛紛點頭稱是。

郭槐聽著隻覺得腦袋裡劈裡啪啦的,疼得厲害。

所以他就不喜歡這些老匹夫,又倔又不聽勸。

他也心裡幽怨,這破差事,聞爺倒是躲開了讓他來和這群老倔驢糾纏。

郭槐耳朵嗡嗡的,最後實在忍不住了,大吼一聲:“行了!”

他是上過戰場見血的將軍,身上自有一股煞氣,這猛然間眉毛一豎,吼起人來,倒是把這些文臣給唬住了。

郭槐不耐煩地說:

“張大人,你們口口聲聲要處置,那行,你去,你們都去。

我現在就給你們備馬,去應城。去不去?”╩思╩兔╩文╩檔╩共╩享╩與╩線╩上╩閱╩讀╩

此話一出,文臣們頓時就蔫了。

那應城裡的那位,幾年前可是在京城皇宮裡攪生攪死,在場的都親眼見過。

那樣的人,可不是靠著幾分書生意氣就敢往前湊的。

也不是看著嘴皮子就能拿下的。

郭槐看人總算不鬨騰了,心裡也鬆了一口氣,臉上的神情也緩和了。

這些文臣雖然看著挺討厭的,講起道理來也是一套一套的。

但他們也是真一心為民請命的好官,就是人迂了一點。

所以才會在接到揚州被應青屠城的消息後,這般激動,忍不住跑來求見聞肇要處置禍首。

“各位大人,還是先回去等消息吧,徐靖現在就在揚州城,他會早日將事情調查清楚。

主上也不會放過屠城那等惡徒的。”

他的話裡帶了幾分安撫之意。

幾位文臣互相看了一眼,而後也認下了他這番話。

隨後就要先告辭離開了。

臨走前,剛剛和郭槐爭得臉紅脖子粗的張大人,這會兒卻拱手彎腰誠懇道:

“我等就先離開了,剛剛下官言辭激烈,冒犯了將軍,還請將軍見諒,原諒一二。”

“還請郭將軍不要包涵,包涵。”

……

有張大人帶頭其他人也紛紛行禮。

郭槐一愣想不到這些文臣還能給他賠禮。

轉念一想,能讓聞肇請出來的人也也確實有過人之處,除了能力性情當年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如此郭槐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摸摸後腦勺,哈哈笑了兩下道:

“各位大人嚴重了,嚴重了,你們也是一心為民,一心為民。”

見郭槐不在意,張大人等人也暗歎聞肇身邊之人大氣。

這要是換了大寧舊朝那些位高權重之人,可不會如此和善。

當初他們也是因為這張嘴得罪了不少人,要不是有陶瓚庇護早就被人弄得家破人亡了。

一時間剛剛還劍拔弩張的氣氛鬆快了下來。

兩方都客氣又寒暄了幾句,郭槐才把人送走。

隨後他便要去想聞肇複命了。

第124章 聞肇正在看揚……

聞肇正在看揚州傳來的信,郭槐來了後一瞧便安靜地在一旁侯著。

“都走了了?”

過了一會兒,看完信的聞肇將信紙放下,抬眼看他。

郭槐點頭答道:

“是,走了。”

一說他就有些憋不住了,他就不是個能安靜的,這下立馬苦著臉大倒苦水:

“聞爺,這事以後還是換個人乾吧,你也知道屬下性子,跟那些文臣打不來交到。

剛剛屬下差點就拔刀了。”

郭槐屬實被折騰得不輕,雖說那些人也不是一點道理都不講。

可郭槐一向是用拳頭講道理的。

偏偏這些文官們個個又金貴得緊,他又碰不得。

到現在郭槐太陽%e7%a9%b4還凸凸直跳著疼,跟這些人打交道簡直比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