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1 / 1)

耳旁低語:“將軍,陛下有密旨到了。”

聞斐一聽,也顧不得與牧錦瑤多言,蹙起眉匆匆離去。

*******************************************************************

褚曦乘坐馬車顯然沒有聞斐走得快,再加上同行之人走得散漫,等他們一行人回到長安時,天邊的殘陽早已不見。等回到褚府,更已是暮色四合。

不知是不是錯覺,褚曦回到家便發現,今日家中的氣氛似乎有些不對。

隻還沒等褚曦深究,她和剛回到家的十五郎、十六郎便被仆從叫去了外書房。進門後一看,不止是同輩的兄弟,就連長輩叔伯也來了,褚家在長安說得上話的人幾乎齊聚一堂。

褚曦是其中唯一的女郎,她一腳踏進房門便覺格格不入,隻是屋中氣氛沉凝因此沒敢開口。目光在房中一掃,褚曦自覺走到父親身邊站定,剛想開口問些什麼,就見褚父衝她比了個噤聲的手勢。於是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乖乖站到對方身後等著。

索性也沒等多久,等小叔褚燁最後一個到,外書房的房門一關,褚煜便開口了:“半個時辰之前,宮門外忽然有人敲響登聞鼓告禦狀,這事你們可都知道了?”

半個時辰前的事,有人知道,也有人不知道。

褚燁今日又外出訪友去了,剛回來的他顯然不知情,一見家中氣氛沉重,不由奇道:“有人告禦狀與我等何乾?難不成是我褚家有人為非作歹,鬨到陛下跟前去了?!”

話是這樣說,但褚燁神情間不見緊張,顯然也隻是玩笑,並不相信是自家被告了。

可他是自信淡定,有些年紀小的郎君卻不知情,又見家中長輩這般鄭重,還真當是自家犯事了。麵麵相覷的同時,也有點慌,眼巴巴全望向了褚煜。

褚煜沒好氣的瞪了褚燁一眼,斥了一句:“不知道就彆瞎說,我褚家何來作奸犯科之人?!”話是如此,眉頭依舊緊蹙:“是楊家。有人告楊家縱容子弟欺男霸女,殺人害命。還有從楊氏族地趕來的,告楊氏族人勾結官府,賣官鬻爵,強征土地……”

接著一連串罪名說下來,直說得在場眾人咋舌不已。即便是在場年紀最小的二十三郎聽到一番敘述,心中都有了判斷——這楊家,怕是要被錘死了,想要翻身可難。

不過楊家被告是楊家的事,與他們褚家何乾,長輩們緣何這般緊張?

年紀尚幼的二十三郎想不明白,可稍年長些的眾人,卻都嗅到了風雨欲來的氣息。當下便有人喃喃說道:“這麼多罪名,一股腦全送到陛下案頭了,這可不像是巧合。楊家這是得罪了什麼人嗎,怎的被人如此報複,下手半點不留情。”

這是絕大多數人的想法,不止是褚家內部,得到消息的世家多半都是這般想的。也隻有褚煜等少數幾個知道皇帝心思的人,心中生出明悟,猜到這或許隻是一個開端。

殺雞儆猴,楊家就是那隻雞!

褚煜眉頭緊皺著,一邊在心中盤算著送回長州的那封家書什麼時候能到,一邊目光掃過眾人反應。他有些失望,因為沒有人察覺到這件事背後的危機,他們在太平中安逸得太久了。唯一若有所思的褚曦,他不用想也知道,必是聞斐提前透露了消息給她。

帶著幾分失望與無奈,褚煜抬手打斷了眾人的竊竊私語,強硬的提出了要求:“從今日開始,你們該上衙當值的上衙當值,該閉門讀書的閉門讀書,其他事就都不要摻和了。”

一句話,將所有人關了禁閉,終於有人後知後覺意識到事情遠比他們想象中更加嚴重。

第122章 風波

有聞斐的提前透露, 褚家很快意識到了事情的不一般,因此開始管束族人乃至自查。但其他世家卻在安逸中失去了應有的警惕,直到第二個、第三個“楊氏”出現, 才讓他們意識到這事並不是一家一族的私怨, 而是針對的整個世家。

也是在這時, 聞斐請舅舅代為呈遞的那封奏疏終於被皇帝拿到了朝堂上。

奏疏的署名自然不是聞斐, 而是朝中某個一文不名的小官——皇帝還不想毀了聞斐, 自然不會再次將她推到風口浪尖與世家對立,而她也不需要這份虛名。

果不其然, 那封奏疏一出,頓時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群臣反對激烈不說,甚至還有些脾氣暴烈的,當下便要撞柱死諫。

皇帝的臉色很是難看,但對如今的局麵也是意料之中,當下拂袖而去。

但皇帝走了, 卻不代表事情就此結束,相反宮外的登聞鼓日日都有人敲響。而每一回登聞鼓敲響,都有一個世家的罪證被擺到了明麵上, 上到欺君罔上, 下到收受賄賂……那一堆堆的罪證擺在宮門前, 最後都是用牛車拉走的, 說一句罄竹難書也不為過。

漸漸地,皇宮門口的鬨劇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一開始還有百姓單純的看熱鬨,順便口頭罵上兩句便了事, 可後來日日都能見到那用牛車拉的罪證,也足夠讓人膽寒。

七天的時間,皇帝便一口氣羈押了七個家族, 廷尉寺的牢房都不夠用了。然而此舉卻並未震懾到世家,相反他們被皇帝不留情麵的舉動激怒了。

又一日朝會,明明是五品以上官員都該參加的大朝,往日裡人多得都得排到殿外去,這日卻隻來了一半都不到。再看站位,以祁太尉為首的武官隊列還好,對麵的文官隊列卻隻剩下了小貓三兩隻。而就是這三兩隻小貓,還有些人心惶惶,生怕自己今日來錯了。

祁太尉看到這幅場景,唇角略動了動,扯出一抹譏誚來,旋即閉目不語。

不多時,皇帝便到了,看到這幅場景腳步一頓。旁邊的內侍戰戰兢兢,卻不得不開口解釋道:“陛下,這些,這些大人全都告病……沒來。”

皇帝聞言卻勾起嘴角笑了下:“沒來啊,那也挺好。”

眾人聽了不明所以,心中卻都生出了些不詳的預感——果不其然,趁著那些儘會唱反調的世家文臣們不在,皇帝一口氣下了許多道政令。

與己無關,眾武官抬頭看看站在最前列的祁太尉,見他脊背挺直不為所動,於是也一個個淡定下來。可就苦了對麵那僅剩的幾個文臣,他們或許消息不通,也或許是特地被派來打探消息的,見皇帝如此任性妄為,心中直呼荒唐的同時,還是忍不住冷汗直流。

沒有文臣們的嘴仗,這場朝會很快就結束了,消息也傳到了世家們耳中。

彼時世家官員正齊聚一堂,喝茶談天肆意極了,絲毫不擔心皇帝發怒。待到朝會上的消息傳回來,大多數人聽了也不為所動,反而覺得皇帝可笑。

有人直接嗤之以鼻:“政令這種東西,陛下愛下多少就下多少。沒人去聽,沒人去做,也不過一張廢紙罷了。我倒要看看,沒有我們這些臣子聽命,陛下的政令能不能傳出皇宮?!”

這話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附和,世家數代積累也正在於此——皇帝固然高高在上,可他隻管下令,做事的卻還是下麵這些官員。他們罷工可不隻是朝會上少了些人那麼簡單,而是長安所有的衙門都會停擺,到時政令不達,事務堆積,著急的也隻會是皇帝自己。

就憑著這份共同進退的“團結”,世家屹立數百年,一個個想向世家下手的英主最後都不得不選擇了妥協。他們相信這一次也不會例外。♂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然而他們忽略了一點,今上並不是個會按常理出牌的人。

**********************************************************************

聞斐回長安,名義上是回來養傷的,但從她決定呈上那封奏疏後,便注定她無法再獨善其身。因此在皇帝決定動手之後,她自然也就得出來發光發熱了。

堂堂武威侯,一品大將軍,聞斐乾起了傳旨官的活。

前腳皇帝在朝中下了一係列政令,世家們躲在背後看好戲,後腳聞斐便拿著聖旨帶著羽林,出現在了相應的衙署——這些衙署的主官都是世家出身,此時全借病告假在家,但這不代表衙署裡就沒人了。至少下層的小官小吏們沒這個膽子,敢借機不來上值。

聞斐帶著人,頭一個去的就是大司農寺。大司農掌錢穀,與後世的戶部職能差不多,皇帝要丈量土地,要登記人口,甚至耗費錢財在州府建設書樓,都少不得大司農相助。

這樣要緊的官職,自然是由皇帝信任之人擔任。否則早些年戰事頻繁,若有人從中作梗,隻怕軍隊都會斷了糧餉。不過信任歸信任,皇帝這些年選才的範圍有限,左右都是世家出身。至多是在他的有意控製之下,選些小士族出身的良才,與朝中那些大世家的牽扯或許少些。

可以說滿殿重臣,祁太尉一家是出身最低的,也是如今皇帝最能倚重的。到如今這種時候,能義無反顧站在皇帝身後的,也隻有一個祁家!

大司農算是皇帝一手扶持起來的,可他也是世家出身。今日之前他對皇帝可以稱得上忠心耿耿,做大司農也絕對能說一句恪儘職守,但今日他也不曾出現在朝堂之上。

聞斐不去考慮皇帝今後會如何看待這位老臣,她領著羽林來到衙署,沒見到對方也毫不在意。當下隻等官吏齊聚,便展開聖旨便宣讀起來——丈量土地、統計人口,分撥錢款建立書樓,皇帝一樣也沒漏。雷厲風行的做派,分明就是在與世家打擂台。

皇帝一步不讓,可聖旨宣讀完,大司農並不在場,其下屬官麵麵相覷之餘,也並不敢接這份聖旨。片刻後太倉令上前兩步,猶猶豫豫對聞斐道:“大將軍有所不知,今日大司農告病在家,衙署中無人主事。這等大事,我等恐怕難以做主……”

聞斐一手舉著聖旨,一手搭在腰間佩劍上,聞言不等他說完便抬手打斷道:“本將知道,但大司農寺難道就隻有大司農一人做事,你等都是吃閒飯的嗎?!”

太倉令聞言噎了一下,忙否認:“自然不是,隻是……”

聞斐不等他說完,又將話打斷,直接將手中的聖旨塞進了對方懷中:“陛下聖旨在此,本將隻問你,你是想抗旨不遵嗎?還是說你想大司農病好之後,回來幫你做事?!”

她說話犀利,又不聽人言,太倉令為難得眉頭都要夾死蒼蠅了,也有些後悔貿然出頭。

然而太倉令這邊還沒來得及第三次開口,那邊與他關係不錯的都內令就先忍不住了,跟著上前兩步說道:“大將軍何必咄咄逼人?即便如今大司農告病不在,可我衙署之內的事,也還輪不到大將軍來做主。”

頭一個衙署,聞斐也不介意費些唇舌,她又將手搭在了劍柄上:“我是不管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