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1 / 1)

麒麟兒 三春景 4342 字 6個月前

的事太過違禮,而分其地的舉動又太過貪婪,這樣的事不能做!

不管這是為了維護名聲,還是真心如此性情,至少當時韓氏的行事風格就是如此!

這個時候的韓氏屬於典型的光明麵...但就是這樣光明麵的存在,未來‘墮落’的速度卻令人咋舌——翻閱戰國後期的曆史,對韓國的評價很難逃出‘老謀深算’‘狡猾’‘奸詐’這些字眼。

許盈在寫《韓國論》的時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在寫一個‘屠龍勇士最終變惡龍’的故事。

第71章

“弘毅,這是豫章送來給你的。”一個老者指揮著家仆將豫章送來的許多東西歸置好,又指了指其中的一個匣子,讓一旁的孫子收好。

老者的孫子是個十多歲的少年,穿一件朱膘色直裾,雖然年少,卻有一股英姿勃發之氣。此時雙手接過匣子,恭敬道:“謝祖父。”

抱著匣子,少年走出了院子。外麵是漂亮的花園,此時春色正好,是一年之中最宜人的時候——這裡是荊州蔡氏的家宅,家族興旺了許多年,家宅不斷擴大,逐漸在城中占據了半條街之多!光是從祖父居住的主宅回到自己的住處,都要繞許多時間!

荊州從很早以前就是開發程度很高的地區了,漢時有天下五都,其中荊州南陽正是其中之一。而在南方逐漸被開發,越來越重要的如今,荊州的重要性也是一年賽過一年...這裡正是中原眺望南方的門戶呢!

古時,天下所指即是中原,生活在中原的人知道中原以外還有廣袤的土地,但他們並不在乎。因為這些地方對於他們來說都是窮山惡水、生活著不開化的野人,根本沒有必要去占領!

此時的天下,中心在洛陽!因為從地圖上來看,洛陽位於比較中心的位置,同時交通上呈現出四通八達之態!

而在華夏的地理含義越來越往外擴散的如今,天下真正的中心是南陽才對!

這大概也是曆史上諸葛亮能夠在南陽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的原因之一吧...南陽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天下各處的消息都會彙聚而來。

隨著荊州越來越富庶、越來越重要,這裡的豪族自然也就越來越有影響力!隻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發跡較中原太晚,又或者這裡流動性太強,荊州的勢族高門很多都是從中原地區遷來的。

此時的荊州勢族以龐氏、蔡氏、蒯氏、諸葛氏、劉氏、黃氏六姓為首,其中諸葛氏和劉氏都是北來的。隻不過這些現在說來也都是老黃曆了,畢竟落戶荊州這麼些年,六姓之間互相通婚,早就已經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哪裡還分南北!

蔡弘毅正是六姓之一的蔡氏子弟,不過他不是在南陽長大的,而是在豫章。他四歲的時候就隨父親上任豫

章郡守,在那裡呆了六年,等到父親因為得罪江州刺史而免官,這才回到南陽。

父親在豫章時受到南昌羅氏的優待,兩家交往頗為密切,他也因此認識了一些羅氏子弟。

其中最為投契的羅丘,直到他回到南陽,依舊還有書信往來。隻不過隨著年紀漸長,再加上南陽到南昌的距離,關係也漸漸淡了,再也沒有兒時那樣親密了——他有時候會忽然覺得,他們之間沒什麼可說的。

這次忽然收到對方的來信,蔡弘毅是有些意外的。

回到住處,打開匣子,最上麵是一封信,下麵則是一些文稿之類的東西。他不忙著看那些,而是裁開了信封,細細閱讀起來。

信裡麵的內容其實乏善可陳,就像以前一樣,說的都是一些蔡弘毅不感興趣的東西——應該說,那些東西蔡弘毅以前是感興趣的,他小時候貪玩兒,喜歡各種遊戲,愛聽奇聞異事。而回到南陽,受到祖父親自教導,這才不過兩年時間,他就好像脫胎換骨了一樣。

有時候他甚至會覺得,根本無法理解小時候的自己,為什麼會喜歡那些東西?

不過,在信件的最後提到的事情引起了蔡弘毅一點兒興趣。

信件裡說,羅丘的堂弟羅真有一個同窗許盈,寫了幾篇文章,他在羅真那裡抄錄了其中兩篇。信中羅丘語氣非常激動,反複強調是‘真好文章’,讓蔡弘毅一定記得去讀。這些文章已經隨信一起送來了,就放在匣子裡。

對於羅真,蔡弘毅印象不深,但知道有這麼個人。他知道羅真是羅氏這一輩子弟中天賦最出眾的一個,隻是為人怠惰,而且怎麼也無法糾正這毛病。也是因為羅真實在是太怠惰了,基本上不同其他羅氏子弟一起玩兒,作為一個‘外人’的蔡弘毅就更沒怎麼接觸他了。

至於羅真的同窗許盈,他就真的隻是隱約記得是有這麼個人了。

而就他的記憶來說,這個‘許盈’應該和他差不多大才對...這個年紀能有什麼好文章呢?帶著這樣的判斷,蔡弘毅將匣子裡麵裝的文稿取了出來...這還沒讀呢,先被驚住了。這厚厚一遝,真的是信裡說的兩篇文章?

帶著這樣的疑惑,蔡弘毅翻閱起這些文稿來。

這兩篇文

章是《韓國論》和《趙國論》,正是許盈《戰國論》中的兩篇。之前羅真從許盈這裡借閱了這些,在家中細讀的時候被堂兄羅丘看到了,這一看就入了迷。反複閱讀之後心裡很激動,很想和人分享。

這就像是看了一本好書,看了一部好電影,總會有想要和人分享的衝動,古人其實也是一樣的。

於是羅丘想到了遠方的好朋友蔡弘毅,之後令兩個書童去羅真書房守著,抄下了這兩篇文章,抄好後就給蔡弘毅寄來了。

蔡弘毅一開始隻是抱著隨便看看的心情翻閱的,手上翻的飛快。但很快他的手就慢了下來,甚至開始往前翻,直到翻到最開始,然後重新細細閱讀。

這年頭又沒有水文的,讀書是一件很慢的事——文字的信息量大,讀的太快了就容易領會不到筆者的意思。

先看的是《韓國論》,看完之後已經是深夜了。給燈台裡添油的婢子忍不住勸道:“郎君歇息去罷!明日還得讀書呢!”

平常這個時候蔡弘毅已經睡下了,然而此時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睡意。這就像是看了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說,看完之後已經是淩晨深夜了,讀者不僅不會有睡意,反而會興奮起來,根本睡不下!

“可恨必有可憐!”歎了一句之後,蔡弘毅這才放下《韓國論》。不過他沒有就此去歇息,而是命令婢子:“多添些燈油,今晚吾要挑燈夜讀!”

這樣說著,也不管婢子如何苦臉,就拿起了剩下的《趙國論》。

第72章

許盈談趙國並沒有從‘趙氏孤兒’談起,《韓國論》從‘趙氏孤兒’說起,那是因為韓厥在其中做的事無意間體現了韓氏性格,而且韓厥做的事並沒有經過太多文藝創作,應該還是可信的。

趙氏本身在這個故事中經過太多渲染,倒是沒有了多少可信之處。

許盈的《趙國論》當然是從那位有名的‘襄子’(趙無恤)說起,這位趙氏先祖人生經曆非常傳奇。最開始時他隻不過是一個‘庶孽’,華夏自古以來就很重視嫡庶,特彆是男性子嗣之中更是嫡庶分明!先秦時代在這件事上尤為嚴厲!

畢竟周天子建立分封製,而分封製形成的基礎就是嫡長子繼承製。由嫡長子繼承自身爵位,其他的孩子就成為低一等的貴族。

血脈嫡庶,這是萬萬不能亂的!

可以想見,在明明有嫡出兄弟的情況下,趙無恤能夠繼承趙氏,在這個時代是怎樣驚掉人下巴的事了!也就是這個時候趙氏還隻是卿族,不然這一定會成為各諸侯之間的年度新聞!^_^思^_^兔^_^網^_^文^_^檔^_^共^_^享^_^與^_^在^_^線^_^閱^_^讀^_^

而這還隻是趙無恤傳奇人生的開始,趙無恤人生的高光時刻應該是三家分智——晉國國君失去了對晉國的控製之後,六大卿族崛起。中途中行氏和範氏衰落,由此就隻剩下了智氏、趙氏、魏氏、韓氏四家,其中智氏最為出色。但問題就在於太出色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智氏並沒有出色到對其他卿族有壓倒性優勢,同時又表現出了極端的侵略性,這就引起了趙魏韓三家的心有戚戚——倒不能說智氏的種種決策有問題,說不定智氏也隻是想以強勢的態度讓三家屈服,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吞並三家。

遲則生變,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站在後來者的角度,不能光看事情的成敗。

麵對智氏的步步緊逼,魏氏和韓氏都選擇了暫且觀望,智氏一開始要地的要求都答應了下來。唯獨趙氏最為性烈,當即就掀翻了桌子,不服就乾!

然後智氏就聯合魏氏、韓氏來攻打趙氏了,這就是赫赫有名的‘晉陽之圍’。

事情的結局也很有戲劇性,在圍城兩年之後久攻不下,最後關頭趙無恤派出說客找到韓氏和魏氏的當家人—

—智氏很強,若坐視智氏滅趙,智氏又會得到極大補強,到時候韓氏和魏氏又是什麼下場呢?

說客自然是洞察人心的高手,但同時也是魏氏和韓氏早有憂慮!此時雙方隻能說是將遇良才,一下就心領神會了!

最後,韓氏和魏氏臨場反戈,轉而聯合趙氏對付智氏,智氏輸了。

三家分智,奏響了三家分晉的前奏!

之所以用趙無恤做《趙國論》的開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趙無恤就是最典型的‘趙國君主’。他是趙氏掌門人中很出色的那一個,但以特質而論,趙氏祖祖輩輩似乎都差不多。

趙無恤能在有嫡兄的情況下繼承家族,這體現的是趙氏骨子裡不愛墨守成規——這樣的一幕在之後的趙氏還將反複上演。趙無恤後來會將自己的位置傳給自己的侄子,而不是自己的兒子。而趙氏國君之中最赫赫有名的趙武靈王,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也沒有選自己的嫡長子,而是選了小兒子。

趙無恤在韓氏和魏氏紛紛對智氏屈服,願意暫且觀望時,是唯一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因為他很清楚,若任由智氏鯨吞蠶食,就算如今能夠暫時苟安,最後也隻有自取滅亡的路。這個道理韓氏和魏氏不是不知道,而是他們想的更多。

他們認為一開始可以先滿足智氏的胃口,等到智氏將三家得罪了一個遍,大家都有了同一個敵人,自然就能夠同仇敵愾了。到時候誰再出頭,他們跟隨,失敗了不至於有太嚴重的後果,而成功了就是一起分肉吃!

誰也沒想到趙氏剛烈到這個地步,一開始就要乾智氏!

這幾乎可以看作是未來秦國東進,逼得其餘六國沒有退路時的一種預演——其餘六國會選擇綏靖政策,討好秦國、避其鋒芒,至少多苟活一陣是一陣!隻有趙國,從根本上意識到苟且求活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就算暫時活下來了,也改變不了變得更加虛弱,將來會滅亡於強秦的事實!

還不如頭鐵一回,真刀真槍地拚!就算是死,也死個明白!

不守規矩、性格剛烈,這就是趙氏,趙無恤本身的種種其實很像趙國‘擬人’之後樣子。

這種特質是趙氏崛起的原因,也是趙氏最後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