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1 / 1)

同樣在看他。在他們眼裡看來,估計就是吃力不討好的傻子。

沉默許久之後,康熙總算放棄了這個問題,道:“你進宮來可是有事?”

齊佑微鬆口氣,開始說起了正事:“汗阿瑪,這些是我看了戶部的田畝,賦稅,八旗支出與八旗人口等數據,您看一看。”

康熙知道齊佑做事向來迅速,見他這麼快就理好了,還是欣慰不已,接過他遞上來的冊子仔細翻看。

所有數據,都是基於真實。康熙越看越心驚,抓著紙的手指,逐漸泛白。

八旗人口增加,給戶部帶來的壓力自不用提。

哪怕不把八旗算在內,按照如今的賦稅收入,大清的土地田產畝數,不斷增加的人口等來看,不出二十年,朝廷將會麵臨大的問題。

因著沒了戰亂,人口逐年在增長。除去關外,關內已經無地可開墾。田地的總量不變,也就是說增加的人口,會麵臨糧食饑荒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眼下僅有控製人口,提高糧食產量,開墾關外的土地幾種辦法。

控製人口不可能,除了滅掉人欲,或者將男人變成太監。說到底,朝廷壓根沒有控製人口增長的有效手段。

無論哪一種,他們都得反。康熙也沒想過要控製人口增長,一個朝廷的興旺,與人口密切相關。

提高糧食產量,康熙深知談何容易。

關外的土地,就成了康熙最後的籌碼。而且這些土地,絕不能落入八旗之手,還不能讓免賦稅的權貴染指。

亂世用重典,哪怕是太平盛世,照樣得用重典。

康熙想到這些,神色漸漸狠戾。

齊佑覷著康熙的神色,說道:“汗阿瑪,明年就要科考,我有些想法。”

康熙神色緩和下來,趕緊問道:“什麼想法?”

齊佑說道:“將策論的比重調低,加入算學幾何,醫科等科目的考試。明年肯定來不及了,不然讀書人得亂,就從下一次科考開始吧。最初不用考得太深奧,得一步步來。另外,多開博學泓詞科,不過這一科,並不僅僅考文,著重考技。”

如今除了三年常規的科舉考試之外,還有製科的考試。製科由來已久,到了大清時,被稱為了博學泓詞科。

顧名思義,博學泓詞科是朝廷為了籠絡讀書人的考試。將寫不好八股文,能寫詞寫詩有話語權的文人,把他們收編到朝堂來,差不多是另類的招安。

製科並非三年一考,至於什麼時候有考試,完全由皇帝決定。能參加考試的人,則由各地督撫推薦。

迄今為止,康熙在平定三藩之後,為了安撫讀書人,少寫文章暗諷暗罵他窮兵贖武,開辦過一次考試。

齊佑深知,儘管康熙答應科舉考試改革,至少得要十年,甚至更久才能逐步改變。

先生,課本,讀書人開始學,需要時間過渡,不能一下就變了。

有了覺羅氏學堂,加上不時開考的博學鴻詞科,朝堂上下的專業人才會越來越多。

康熙喜歡算學幾何,能有更多的人學起來,對於同好變多,他當然樂見其成。

反正最好的先生與書本都在他們手上,康熙也不怕他們會學走真本事。

八股文同樣難,放低要求,讀書人改學其他,他們多了一條路,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齊佑的想法,與康熙不同。

天底下的英才不知幾何,隻要有一個環境與足夠動力,他們肯定會自覺鑽研。

能在枯木般的八股文上雕花,豈能學不好算學等其他知識。

康熙眉毛挑了挑,一語點破了齊佑的想法:“你可是想要覺羅氏兄弟學堂的學生,也能參加考試?”

齊佑低頭羞澀地道:“一下就被汗阿瑪看穿了。既然是我們覺羅氏的學生,總得讓天底下所有人,看看他們的本事;我們覺羅氏,心%e8%83%b8廣闊,不拘一格降人才。”

康熙歎息一聲,說道:“可惜,在京城候官的士子那般多,著實是僧多粥少啊!”

僧多粥少,京城等著要做官的太多,空缺出來的官職太少。

其實仔細算,官職並不算少。如今沒有退休製度,隻要不犯事,官員可以在任上做到老死為止。

另外最重要的原因,還得是因為旗人不用考試,就占據了太多的官職。且不提朝廷上下的大官,比如朝廷各部的筆試帖等,都來自於旗人才能進去的景山官學。

齊佑直言不諱說道:“旗人的僧,實在是太多了點。”

康熙猛地抬眼看向齊佑,語氣沉了幾分:“你莫要忘記,這是旗人的天下!”

齊佑麵不改色,道:“粥都是所有百姓所熬,真算下來,漢人所加的柴禾,出的米麵更多。”

半晌後,康熙垂下了眼眸,說道:“這件事還是放一放吧。多開博學鴻詞科這件事,倒是一個法子。朝廷的各部,加上地方,總有些差使給他們。”

齊佑早就料到康熙會這般做,他不過是坐地起價,康熙還了錢。反正他想要將學堂的學生,以後都塞進各部做事的想法,得以實現就行。

康熙慢慢翻著紙,再次細看,猶豫著道:“這些東西,就不知道他們能否看得懂,看懂後能否想得長遠些,心甘情願接受了。”

齊佑說道:“朝廷養著他們,不,應當是所有交賦稅,辛苦種地的百姓養著他們。他們還有什麼不滿意,不答應之處?難道,他們隻想著自己發財,是想要大清滅亡,不管朝廷死活了?”

康熙一聽,就不由得怒上心頭,罵道:“這些人,哪管朝廷的死活,隻管著自己升官發財,永生永世榮華富貴。先禮後兵,敢出來鬨的,就是要造反了!”

齊佑見到康熙殺意頓現,暗自歎息。

怪不得康熙老得如此快,真是難為他了。除了帝王多疑之外,他還矛盾至極。

要說天底下,最盼著天下太平,繁榮昌盛的,莫過於康熙。

但天底下的百姓,由漢人,旗人,以及蒙古等部落組成。

漢人占據了絕大部分人口,他們才是大清朝廷的中流砥柱,支撐起了天下江山。

康熙依賴他們,卻又防著他們。另一麵,康熙對偏向的旗人,照樣諸多不滿。

就好比是一個大家族,由康熙這個族長養著他們。就算是同宗同族同親,康熙每天得掏出錢米來做飯,看到他們不用交一個大錢,捧著碗來搶食,狼吞虎咽的模樣,肯定會來氣心疼。

任何的流血犧牲,齊佑都儘量極力避免。

因為,最後真正倒黴受罪的,還是手無寸鐵的百姓。

如果大批量遷過去,朝廷肯定不會如齊佑那樣。給他們錢糧,讓他們先能有口飯吃,能活下來等到莊稼有收成,夠糊口的那日。

儘管如此,開荒的這批人,死亡率高得驚人。這是齊佑一直以來,最為愧疚的一點。

齊佑忙勸道:“汗阿瑪,您莫生氣,先將關內受災,無地耕種的百姓先往外遷。無需大動乾戈,一下遷很多過去,他們的反應會小一些。”

康熙點頭,說道:“人太多也會亂,如今你不在,鎮不住管不好,到時候出了亂子就麻煩了。”

齊佑笑道:“汗阿瑪,我也沒那麼厲害,多得靠著您的支持。”

康熙嗬嗬笑,眯縫著眼睛,不動聲色打量著齊佑,再次問道:“先前你與老四,老大說什麼了?”

齊佑心道還是來了,他說了與四阿哥商量河道,大阿哥這裡,隻提了告訴他福晉之事。

康熙聽了,好奇道:“你成天帶著的那幾個包衣奴才,竟然這般厲害了?”

齊佑重重點頭,答道:“汗阿瑪,他們真比一般人厲害。這都是覺羅氏兄弟學堂的功勞啊!”

其實荷葉他們沒在學堂學太久,基本都跟在徐日升等先生身邊,靠著實戰累積出來的經驗。

康熙聽到是覺羅氏兄弟學堂的功勞,一個覺羅氏,就足夠令他不用多想,頓時笑嗬嗬道:“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李光地那邊,我到時候交待一聲就是。”↘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齊佑謝了恩,康熙繼續追問了幾句河道之事,皺眉道:“老四做事向來穩妥,隻他有時候未免不近人情,手段太過淩厲,弄得底下的人弄得都來向我告狀。你多勸著他些,彆到時候又弄來一堆參揍他的折子。”

真是有意思,康熙居然嫌棄四阿哥強勢。

齊佑想了想,認真說道:“四哥隻要依著律法來,他如何做,都是應有之理。”

康熙瞪著齊佑,說道:“你可彆忘了,除了法,還有情理。隻管按照著律法來,不懂得變通,罔顧民意,這豈是聰明人所為?”

如今律法本就不健全,法還與情混著來。皇家最不講法與情,公然視律法於無物的,非康熙莫屬。

比如官員的起伏,某個官員隻要不是造反,哪怕貪汙受賄,賣官鬻爵。若是康熙的親信,被罷了官,過幾年還是會官複原職。這樣的官員,朝廷上比比皆是。

齊佑實在是無話可說,隻能裝作聽話應了。

康熙方笑了起來,斜乜著齊佑道:“給你開府的銀子,你不要全部用在他們身上了。以後你就是有家室的人,還有家要養呢。”

齊佑不用吃人參燕窩,除了朝服,對穿綾羅綢緞,還是穿細布舊衫都不講究。

郡王俸祿,撥給齊佑的皇莊以及下人,收來的租子不僅足夠他養家,養好底下那群人。

除此之外,他還有更多的餘錢,拿出來去學堂做獎學金。

齊佑想到這點,心中滋味百般複雜。早知道成親這麼賺錢,他該早些主動要求成親了。

這時,康熙眼神一凜,敏銳地問道:“老大一大早就跑來找你,難道沒跟你說你們兄弟的爵位封號?他可是不滿意了?”

又來了,又來了!

齊佑頭隱隱作疼起來,他回了京城不到十天,已覺得蒼老了十年不止!

第八十七章

齊佑不可能將與大阿哥的談話全盤托出, 他堅持的觀點認為,如果不能說真話,就乾脆閉嘴。

齊佑更不是在背後捅刀之人,既然大阿哥信任他, 他就要擔得起這份信任。

康熙看著齊佑的眼神愈發懷疑, 眸中的怒意猶如夏季多變的天, 烏雲漸聚, 冷冰冰說道:“你即便不答我也知道,老大心懷不滿日久, 總覺著自己天下無敵, 他又是老大,什麼都該是他所得。我就算給了他再多亦不夠,除非我將身下這把龍椅讓出,他才會滿意!”

這句指控就嚴重了!

齊佑知道前世時,大阿哥的下場好似很慘。他與太子之間的爭鬥, 最後結果端看康熙的態度。

隻有康熙對大阿哥心生不滿, 他才會敗。

除非大阿哥真的領了兵殺進乾清宮,否則一切的把柄, 所謂證據,都是扯淡。

因為紫禁城壓根兒就不是講理講法的地方。

鄰人疑斧, 一旦心生懷疑不滿,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