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1 / 1)

光和風雲 一片月 4267 字 1個月前

書名:光和風雲

作者:一片月

自幼被下寒毒,孩子皇帝不願束手做傀儡,揣著兼濟天下的心,一步步走向皇位。愛戀、取舍,兄弟、好友,恩師、%e4%ba%b2人,成為一個完美的帝王,是否終究要舍棄這許多?

一個重拾了漢人河山的帝國,三代之後,能否平穩走下去,開啟後世太平?

立誌遊遍山河的瑾辰,卻被束縛深宮,離不開困住她的平京城,離不開那個困住她的皇帝哥哥。待平穩江山後,能否離開這一切,去做她的閒雲野鶴?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在其位,便是身不由己。

內容標簽:宮廷侯爵 天之驕子 青梅竹馬 傳奇

主角:李成彥;劉幽; ┃ 配角:李成乾;安陽;劉太後;莊簡;杏兒;張廣;劉光義;安陽;楊融;關原;嚴阿嬌; ┃ 其它:關雁;福雙;流風;流嵐;流光;流雲;江寒楓;張暄;張晃;林玄

☆、序章

自盛唐安史之亂爆發後,叛亂雖平,但盛世氣韻不複,終究帝國四分五裂。直至宋□□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承後周國祚,勵精圖治,這天下才趨於穩定。可北方大遼卻被突然冒出來的匈奴亡國。之後西夏亦不能略其鋒芒,被匈奴呼蘭大汗%e4%ba%b2征所滅。

自此南北對峙,大宋抵抗百餘年,終究到了哲宗之時,兵臨城下。哲宗誓死不降,與城同亡。而宋宗室皆遭屠戮,皇室血脈不存。汴梁城中屠城月餘,匈奴才放馬南下。漢人江山不在,九州慘遭□□。各地義士揭竿而起,抗匈從不斷絕。然而匈奴勢大,起義軍戰力不足,又相互斷絕,隻能維護個彆地區安穩。近百年裡,滿目焦土,漢人人數愈少,苦不堪言。

二十六年前,博山李炎,驍勇善戰,禮賢下士,有感於百姓困苦,於望海郡杭州府誓師起兵,得到望海士族鼎力支持。李炎興軍抗匈,突破阻撓和遊戈在幽雲十六州外圍的突厥部落結盟,允諾合力抗擊匈奴,助力突厥複國,從而獲得大批戰馬建立騎兵。李炎帳下更有張廣、季芸、薑周正等善戰將領,一時間聲勢浩大,連下江蘇、三江、奉天三郡。後更得雍州劉光義率軍投靠,倚為肱骨。劉光義率軍北征,一舉拿下幽雲十六州。

十年征戰,在收複洛陽之後,李炎登基為帝,國號大昭,年號乾元,即為昭□□。□□感念百姓渴望平安,遂改洛陽為平京,定都於此。

乾元元年,皇帝立長子李退之為太子,悉心教導。以張昌鬆為丞相,開科舉,劃郡縣。於奉天郡養馬,訓練騎兵。南收滇南、嶺南二郡,西取秦郡,北納女真人,歸於北海郡,更將幽雲十六州牢牢守住,抵擋匈奴南下的鐵騎。

可乾元十六年三月,匈奴在左賢王阿巴青甲統禦下突然南下,連克三州。翼國公劉光義在滇南郡攻打蜀州,荊國公張廣領兵秦郡平叛。情勢險峻,李退之請命之後,前往幽州主持大局。幽雲守軍七萬,在李退之排兵布陣之下,穩住陣腳。可六月中旬軍中瘟疫橫行,邸報還未送進平京,幽州城破,才滿二十四歲的李退之被阿巴青甲斬殺,懸掛頭顱於城樓。七月,伴隨著噩耗,匈奴大軍圍住了平京。□□聞言痛哭不止,在早朝上昏倒。

國難之時,靖王李卻之身穿長兄戰甲,率禦林軍出城死戰,退敵百裡。更彙合千裡勤王的劉光義,重克幽雲。

乾元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已然閉城兩個月的平京打開城門。戰火悄然熄滅,卻仍舊可在這座複興不久的城中看到點點痕跡。七月平京被圍,靖王殿下十六歲便帶軍出征,重新從匈奴手中奪回幽州城。消息傳回平京,城中百姓慟哭,夾雜著喜悅和哀傷,經久不散。

安遠門靜候歸來的將士多時,終於等來了歸人。

初秋的天氣,陽光刺過重重雲霧,投射在城牆上,顯現出不屈的銳意。當頭的是個身量還未長成的少年,一襲白衣,白色的布帶將烏發束起。他牽著一駕馬車,上麵駝著棺木,身後的劉光義雙手捧著一身透著黑紅的鐵甲,緩步隨行。眼尖的百姓都認出來,那個少年便是曾身穿兄長盔甲,解平京之圍的靖王李卻之。

等在午門的皇帝不顧病體衰弱,從禦輦上下來,遠遠便瞧見自己的幼子一身白衣,比之前更加瘦弱。“卻之!”此時他已經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個痛失長子、心憂幼子的父%e4%ba%b2。靖王渾身一震,眼淚卻撲撲而下,蒼白著臉朝前跑去,跪倒在父%e4%ba%b2腳下。

“父皇,兒把哥哥帶回來了。"幾個月出生入死的搏殺,靖王終究是個少年,此時在父%e4%ba%b2跟前,終於失聲痛哭出來。皇帝緊緊抱著幼子,“回來就好!”

大昭立國方才十六年,乾元元年皇後生幼子後一年便撒手人寰。靖王從小便是由皇帝%e4%ba%b2自帶大,十四歲後才在京中開府建牙。皇室血脈單薄,李退之文武全才,卻戰死於幽州城。太子妃雖有身孕,但大臣們心裡都清楚,不論誕下的是男是女,皇位不出意外,該是傳於靖王了。

一個月後,□□皇帝駕崩,遺詔靖王繼承大寶,即昭文帝。

靖邊元年,文帝熱孝中與翼國公內侄女劉敏大婚。追諡已故太子為德仁太子,其妃誕下一男嬰後不久去世,和太子隨葬泰陵。德仁太子遺腹子封為慎郡王,起名李成乾。文帝憐其孤苦,感念□□養育恩德,%e4%ba%b2自撫養。加封翼國公世襲罔替,封鎮國大將軍,幽雲軍大將軍,統率大昭最精銳的幽雲軍駐守幽雲十六州,防範匈奴。

靖邊五年,皇長子李成焰三歲夭折,皇後悲痛早產,文帝起名成彥,以紀念長子,封為晉王。李成彥因早產先天不足,寒症時發,文帝下詔廣招良醫。皇後父%e4%ba%b2遠赴塞外為外孫尋找治病良藥。

靖邊十年十月末,文帝早朝後吐血不止,養心殿召集重臣,詔令翼國公、荊國公、丞相張昌鬆、吏部尚書周經、昌平侯嚴寬為輔國五大臣,輔佐晉王登基。三日後,文帝駕崩。文帝在位十年,政治清明,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尚簡樸,施德政,雖實行禁海之策,卻實為情勢所逼。帝崩,平京百姓自發為文帝護槨送葬孝陵。

晉王五歲登基,次年改元光和,即昭景帝。景帝初年深受寒疾所困,又因荊黨意圖謀反而虛以委蛇。自%e4%ba%b2政之後刀兵不休,武事昌盛。然駕崩後廟號非武,野史所載:“蓋因其終身所愛,唯景陽皇後一人。”

後世人論昭,盛世良臣皆起於光和年間,輔佐三代帝王,皆德行之輩。往後更有中興之主昭宣宗,力克大金,綿延國祚。

昭末,有賊人盜取景陵。費月餘打通盜洞直達梓宮,卻隻見合葬石棺一副,周圍馬骨散落,再無其他。賊人感於景帝愛民,墓室陪葬竟不如普通官員,簡樸至斯,遂填回墓土,祭拜而歸。直至昭亡,新皇繼位,更下旨為景帝守靈。

而所有的濃墨重彩,便由光和元年的冬日開始。

☆、發病

‖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才是初秋,皇帝便已經穿上厚厚的冬裝。謹身殿裡,他一個人坐在高高的椅子中,百無聊賴地偷偷看著窗外。身邊站著兩個十歲上下的小內官,原是一胞兄弟,皇帝硬是求著母後派到自己身邊。

“慎郡王覲見。”門口的掌事太監郭興報了聲,李成乾穿著身素色的袍子進來,也是個半大的孩子。皇帝先是欣喜不已,隨即像是想起什麼,擺正了身姿,小臉硬生生做出嚴肅的表情,可話一出口,就漏了餡兒:“哥哥,你總算來了。”

一旁的張昌鬆搖搖頭,訓道:“皇上,為帝王者,應重威儀。陛下珍惜兄弟之情是仁君之風,但不可做小兒女狀。”皇帝忙回答:“丞相所言甚是,朕知道了。”張昌鬆看看時辰,將近午朝,又見皇帝興致乏乏,知道孩子膩味了,便告退離開。

他一走開,皇帝便跳下椅子,拉住李成乾的手道:“哥哥,我聽母後說,你要搬出宮了,是麼?”兩個孩子一同長大,情誼深厚,更何況李成乾一向寵愛這個寶貝弟弟,為難地點點頭,卻見他掉下笑臉,悶悶不樂道:“那朕可以去看你麼?”

“臣年紀大了,住在宮中多有不便。”李成乾安撫似得笑著:“再說,太後給臣建的王府便在午門外的烏衣巷。”

皇帝也知道此事不可逆轉,跨著臉,悶悶道:“哥哥已經進崇文館了麼?”

“回皇上,臣得崇文館大學士安泰賞識,入崇文館學習編書。”李成乾一把把皇帝抱起來,安安穩穩放在龍椅上,年少的臉上浮出認真的神色:“臣若不修習文武,將來怎麼幫皇上坐穩這天下?”

“皇上,叔父的話,你還記得麼?”李成乾自小在文帝身邊撫養長大,文帝駕崩時也在身邊。皇帝想起慈父,糯糯的聲音回響在謹身殿中:“做一個愛民、敬民、勤政的好皇帝。”李成乾知道這個弟弟雖然年幼,卻聰慧機敏,隻是可憐他年紀這般小,卻深受那莫名其妙的寒疾之苦,備受折磨。

兩兄弟一個坐在龍椅上,一個站在一旁,手把手教著寫字,慢慢天就黑了。

景和宮的掌事太監朱自芳來請皇帝、李成乾移駕景和宮用膳。皇帝今日貪玩,怎麼都不乘轎,非要走著去。然而半路上走著走著,皇帝便摔了一跤,昏厥不醒。李成乾扶起來一看皇帝臉色青白,便知是寒疾發作。

皇帝寒疾發作,送進景和宮時身上已經遍布青紫,宮中一片大亂。太醫全都束手無策。李成乾心憂弟弟,一直在景和宮中等候。消息也傳出宮外,除了帶兵在外的劉光義,所有朝臣齊聚勤政殿,等候後宮傳來的消息。

“張院首,請您一定儘力救治。”劉太後隻穿著常服,坐在一旁。張符其實已經沒了辦法,隻是通過施針,想讓皇帝蘇醒過來,和太後母子說上最後幾句話。“臣一定拚儘全力,隻是皇上寒疾纏身,微臣並無把握。”張符話音剛落,人群中擠出來一個年輕的臉,喊道:“太後,院首大人,微臣想嘗試嘗試。”看他服色,是太醫院的太醫,約莫將近三十。“微臣家傳有醫治寒疾的祖方,或許管用。”

彆的太醫還欲反駁,張符已經起身,讓出位置,示意他上前。“啟稟太後,這位胡宗鯤胡太醫乃是今日才來太醫院的,從未曾麵過聖,失禮之處請太後恕罪。”

“無妨,胡太醫,請您診脈吧。”劉太後豈不知張符前句話的意思,可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隻要能救兒子,無論什麼代價她也願意付出。

胡宗鯤心裡焦急萬分,一直念叨著可不能辜負師父的交待。這時候湊近一看,皇帝麵色發青,解開衣襟,瘦弱的%e8%83%b8膛上也儘是青色,已然發紫。他著急救人,看也不看說道:“溫一碗黃酒來,上炭盆,讓人都出去,留幾個人便好。”

劉太後揮揮手,示意聽從胡宗鯤的吩咐,景和宮西暖閣頓時隻剩下幾個人。炭盆很快便拿了進來,不多時,李成乾端了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