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1 / 1)

水流雲在 林擒年 4062 字 1個月前

景退得飛快,天上一輪瘦缺的新月,天幕暗藍空闊。小舢板單形隻影,載著一個想要落葉歸根的人。

然後,一支帶火的箭遠遠射來,正中舢板,轟然一響,歸去來兮……

第92章 愛深恨切

“何敬真案”是周初四大案之一,案子牽連廣大,接連帶倒了幾位重臣,影響之深遠,之前之後再無能出其右者。還有一點值得特彆一說,這案子是皇帝%e4%ba%b2審,所有物證、人證、線索全部由皇帝%e4%ba%b2自驗看,蛛絲馬跡,一毫不漏。

皇帝始終不願認這結果。不信明明已經到了手的人就這麼被炸成一抔塵埃。不信他們從此以後天人相隔,連一堆白骨也不肯留給他。這樣就沒了,一點都不真,他總以為那人是詐他的,其實沒死。執念總不肯死,於是他半瘋半癲的找了那人一世。有消息說那人入了西域,他就讓陸驍西出,蕩平西域。有消息說那人在北地,他就讓梁將北去,掃平胡戎。然而哪都沒有。西域沒有。北地也沒有。

對皇帝這瘋癲了的症候,史筆也有話說。陶元侃至始至終都認為皇帝是在做戲。除掉了心腹大患以後的如釋重負,值得這麼演一番。帝王愛權,臥榻之旁,怎麼容得下這麼一位人望頂天、手握重兵的“大將軍”?先毀了聲名,再灌一碗□□藥死,假托是畏罪自殺,多乾淨。還審什麼呢?弄得跟人還沒死、隻是跑了似的,到處派人手搜、查、找,整個朝堂風聲鶴唳的,都怕暗線上的人查到自己頭上來,捉進去不算,還要株連三族。一鬨鬨了三年,還要鬨到什麼時候?是怕這人沒死,某天突然就活了,揭竿而起,振臂一呼,從此成了周朝心腹大患?至於的麼,就算活過來又怎麼樣?百姓們有飽飯吃,有暖衣穿,誰願意作亂?好歹管著漢土八千裡山川河嶽呢,是不是該收收心了?

持這樣觀點的人估計不在少數,楊鎮是。薛鳳九是。就連蕭一山也是。

楊鎮想辭官,皇帝卻把他提了上去,讓他做了兵部尚書,他本不願受,然而狗崽子元烈給他捎了一句話,說是何敬真臨去前的囑托,“那些死難將士的家口,請楊鎮務必代為看顧周全。尤其是那些鰥寡孤獨的,彆讓他們老來無依。”,原封不動,聽得老小子兩行濁淚止也止不住,接了差使,好歹能在錢物上想想辦法,不負故人所托。

二世祖恨大師兄恨得出血,今生今世不願再見麵,於是他把家搬到了蔚州,也不在宦海裡頭沉浮了,就和他那又凶又媚的媳婦兒一道在蔚州做絲綢買賣。他倒是做這個的料,做了不到兩年,家私發得不可收拾,轉眼就成大富。

對於大徒兒和三徒兒的糾葛,老頭想的倒不是“鳥儘弓藏,兔死狗烹”,他想的是——果然還是帝王心思,心正,然而少仁,得不到的,還是毀了的好,省得旁落。

得了三徒兒的凶信之後,蕭一山沒有一點聲響。直到三年之後,他才給大徒兒去了一封信。信上八個字:愛深恨切,一了百了。沒彆的意思,就是告訴他,行了,到此為止了。

老頭心裡當然痛,想起就痛。逢到年節,加倍的痛。清明、中元、冬至,痛得尤其劇烈。痛得睡不著覺了,老頭就起來喝茶,擺兩隻茶盅,他喝一杯,對麵那杯淋到地麵上,給三徒兒喝。有時候還弄幾陌紙錢,一頁一頁地燒,燒大半個晚上。中元節的夜晚,也和附近鄉鄰一道,去江邊放河燈。放三盞,一盞給老妻,一盞給三徒兒,一盞給那巫神。第一年中元節,老頭放完河燈,回到春水草堂放聲哭了一場,本身就有了年歲,又哭得痛,轉天就病倒了。時好時不好,拖拉了將近一個月才好完全。第二年仍舊去放河燈,不過不哭了,大概是心裡頭認了,認了這結局,認了以後反倒能心平氣和的看待舊情舊事。

第三年中元節,老頭照例帶著三盞河燈去江邊放。七月十五,有一輪好大的月亮照著,照得地上好光亮。鄉鄰們三三兩兩沿河放燈,他也尋一處站下,一盞一盞的放。放到第二盞,有個人過來,站到他左手邊一丈開外,看他放河燈。起初他以為這人是來瞧燈樣子的,就說,彆看了,這燈是我%e4%ba%b2手做的,街市上沒得賣,看了你也仿不出來。那人還是不動,還是靜靜呆在那兒看著。他心情不好,耐性也不那麼好,扭過來要教訓那人幾句,誰知這一扭頭,魂都驚飛了!眼前那張臉,熟得不能再熟,卻又生得不能再生。三年了,難不成他終於願意返魂回來看看他這孤老頭子,寬慰他傷透了的老心肝?

老頭向來不信鬼神,但這一回,他情願相信這是徒兒不忍見師父傷懷,故而“魂兮歸來”,聊表告慰。

半城山月一河燈,天上地下,微光粼粼。師父眼裡也含一層淚。他靠過去,不言語。靠近了看才發現麵前這“魂魄”有腳、有影子,是個大活人。可惜眼睛壞掉了,他靠的那麼近,那人的眼珠子始終轉也不轉,隻是微微側著頭,聽他的動靜。聽他走近了,笑笑,一樣不言語,隻把右手探出去,手心上臥著一枚平安扣,等他把手放過來,兩隻手交托一番,那人就走了。不是一個人走的,後邊林子裡出來另外一人把他接走了。那人發色如銀,高鼻深目,瞳色湛藍,雪膚紅%e5%94%87。兩人相攜,慢慢走。走到俗世之外去了。

老頭眼裡的那層淚終於沒有忍住,漫出來,又是一場痛快的哭。

算了,不問你從哪來,到哪去。不問你前塵,亦不問你後世。

知你還在,那便很好。

知你終有歸依,不再流離,那便很好、很好。

——(正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到此正式完結了,謝謝大家三個月來的陪伴 ^_^

有幾句話想在這兒說說。

先說昆侖。

有童鞋問,昆侖既然這樣愛,為何不說話呢,甜言蜜語哄著,死心塌地賴著,鞍前馬後,赴湯蹈火,就不信何敬真還不被他磨心軟了。

從何敬真上神山到逃出來,中間隔了將近三年,這三年中,昆侖應該是能說的都說了,能做的都做了,什麼指望都沒有,然後終於墮入了不再抱有指望的黑暗當中。他和周師兄不一樣,周師兄與何師弟聚少離多,距離產生誤解,總以為何師弟是可以水滴石穿的,但昆侖不一樣,他曾和何敬真那麼近的在一起過,捧在手上,含在嘴裡,什麼模樣都讓何敬真看過了,可是年少時節的何敬真還是一樣頭也不回地走了。

大約從那以後,昆侖覺得“說”的意義並不大,所以他選擇了不說。

再說何敬真。

之前在回複某位童鞋的時候我說過,何敬真是我一直以來的理想,但我理想中的人,他從來就不是個完人。他有著凡人的喜怒哀樂,糾結煩憂,區彆可能隻是在物欲上不那麼明顯。何敬真無父無母沒有%e4%ba%b2族,身邊人來人往,世事常無常。這樣的人,如果不是極度自私,那就會走向另一端。昆侖之於何敬真是那樣特彆,他自始至終沒辦法徹底把他從他身上割出去,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纏到如今,還能如何?”,如果一定要選一個人在一起,那個人隻能是昆侖。

最後說說周師兄。毫不諱言的,我喜歡周師兄。他把師兄和帝王這兩重身份處理得很巧,不是好,是巧。做為帝王,他急了會用關隴鄉話罵人,但隻要說得對,他在大爆發之後還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忍回去,憋回去,直到天下大定。他的深心和私欲,從來不會真正影響大局。他是帝王。帝王和師兄是一體兩麵,他首先完成了帝王,然後想通過帝王去完成師兄做不成的事。可惜,就像呂相說的那樣,人和人之間,最難求的甚至不是人心,是那看不見摸不著的緣法。何敬真與周行逢,有緣無分,情深奈何?◇思◇兔◇在◇線◇閱◇讀◇

何敬真半生漂泊伶仃,終有歸依,塵埃落定,未嘗不算一喜。

番外:報答平生未展眉

第93章 番外一

天寧十五年九月初,呂相病倒。到底六十有八了,受了點風寒,飲食不那麼經心,病就一日日沉重起來。那時候皇帝正在謀劃著掃平北戎,什麼都預備好了,就等著皇帝一聲令下,軍旅就要北出宣平關,打大仗,開疆拓土,立萬世功業。

呂相自知時日無多,就上了一封折子,委婉的勸皇帝少用兵事。折子上說“陛下一統漢土,蕩平西域,開疆拓域,其功澤四海利萬世,亦已足矣。”。意思就是說,周朝國力雖強,但也彆這麼來回折騰。他也知道皇帝心裡那個結,那塊傷,輕易不能碰,一旦碰到了,或是有個針尖大的頭緒,他就不是帝王了,是個找心上人找瘋了的普通男人。這回也是,不就是模模糊糊的有那麼條線索,說那人可能在北戎落腳,沒影的事兒,皇帝就要大動乾戈,瘋魔得很。反正也沒多少日子可活了,君臣之間總有些掏心窩子的話要說,自己病得起不來床,隻好勞皇帝的駕,請他%e4%ba%b2赴自家小洞府一敘。

皇帝是晚上來的,白天忙政事,忙著把腦子填滿,省得一空下來就想舊事,想得黯然神傷。

呂相見他來了,掙紮著起來要行君臣大禮,皇帝把他攔下了,示意他好好呆著,彆動彈。

兩邊一坐一躺,良久無言。呂相拖不起,他先說話了:陛下,有些事兒,該讓它過去的,就得讓它過去……何敬真這事兒,臣知道您有話要問,也知道您留臣這麼些年,就為了這天,臣跟您說實話的這天。……您不信臣十四年前說的話,不信臣沒和任何一方勾連,也不信臣不知道何敬真的下落,到了今天,人之將死了,再請您過來一趟,還是那時的那些話,臣當真不知道半道上劫了何敬真的那夥人到底是哪路人,究竟是門閥的餘孽,還是西南那邊的勢力,也不知道何敬真到底是死是活。臣要說他已經過去了,您一定不願意聽。可有些事,不認也得認。……十一年前,蕭老給您來過一封信,打那以後您就派人盯牢了春水草堂,十一年過去了,有消息沒有?還是沒有。臣知道您的心思,您在想,好歹還有最後一條路。若是蕭老歿了,三個徒兒一定會回去發送他,為他守孝。如果那人還活著,得了信必定要去。這是您唯一的一次指望了,也是希望最大的一次指望……臣說的沒錯吧?

皇帝仍舊沉默,不接他的話茬兒,但他知道他在聽,而且,自己沒說錯,皇帝就是這麼個打算。

“陛下,臣鬥膽問您一句:十四年過去了,您還這麼找那個人,為的是那個人本身麼?還是僅隻是為了那份負疚?是為了把那人弄到手,還是隻想知道他還在就可以了?”

“有分彆麼?”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