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1 / 1)

官,帝堯請求再三,隻好放棄。

帝堯為君仁德有道,寬厚對待別人,嚴格對待自己,賞罰分明,獲得了上下一致的好評。

帝堯矜矜業業治理天下,隻是可能疏忽了教育自己的孩子,等到他的兒子丹朱長得定型後,他才發現這個兒子可能不堪大任。

幸而,帝堯並不像帝嚳一樣重視血脈,他有兩個很看好的年輕人。

一個是顓頊曾孫鯀,還有一個也是顓頊後代,隻是顓頊另一個兒子一係的,年紀雖然一樣,但輩分卻比鯀還要矮上兩三輩。

帝堯思及,黃帝生少昊帝與昌意,昌意生顓頊帝,少昊帝則有孫帝嚳,共主之位在少昊、昌意兩脈之間兜兜轉轉,也有幾個來回了。

如今,他們這一脈沒有什麼賢能子孫,也合該將皇位再傳到昌意一脈去了吧。

帝堯如今還算年富力強,他正準備細細考察這兩個年輕人,然而這時人間發起了難得一見的大水,人們生活一時間甚為艱難。

帝堯請大家推舉治水之人,結果大家一致推舉了鯀,於是帝堯讓鯀全權治水。

鯀接令後沒有立刻去到洪水氾濫之地,而是先去請了一位救兵,那就是契。

契說:“我並無治水隻能,雖有心相助,卻也無能為力。”

鯀卻道:“嘗聞上古祖巫共工與祝融大戰,共工為水之祖巫,祝融乃火之祖巫,祝融大敗共工,想來,水火相克,您是火正,或許能夠幫到我呢。”

契一聽他說的很有道理,於是和帝堯說了一下,也跟鯀一起去治水了。

鯀來到曾經是良田的地方,現今已經被洪水淹沒,契也是望洋興嘆,“我那點玩火的本事,怎麼能比得上這滔滔大水!”

鯀不死心,四處奔走,按他的想法,應該要將那些水圍困住,可是在嘗試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人力很難達到。

鯀想起當年黃帝請四方修士助陣,戰勝了蚩尤,於是他對契說,希望借契的麵子,通過有仙籍的太一,到天上借來傳說中的息壤。

契自然是找到了弟弟,請他與天庭溝通,借到了息壤。

息壤見風便長,果然堵住了水,人們開心地回到了原籍,將殘局收拾。

隻是日子一長,這息壤越長越多,水也被堵在另一頭,日漸多起來。息壤雖神奇,也抵不住那不盡洪水,終於有一天,大水衝破了息壤的避障,而且因為積蓄許久,比上一次還要猛烈地撲向了人族聚居地。

這一次,人族竟是死傷比之第一次還要慘重。

帝堯聽聞消息後,立刻將重華派出去巡視,重華來到受災地一看,隻有比報告中更慘的,而鯀也後悔不已。

重華看到人民失去親人,流離失所,全是因為鯀的治水不力,加上鯀還是他共主之位的有力競爭者,於是向帝堯請命,說民情激憤,需要一個交代。

這個交代,就是鯀的性命了。

帝堯忍痛應允,重華便將鯀斬於羽山。

鯀雖然死了,但是水災卻一直遺留下來,三五年一次,總會有洪水來臨,帝堯一直在努力,隻是總也無法完全將水患平了,成為他的一大憾事。

帝堯年歲漸大,精力不如以往,他想將共主之位禪讓給重華。

隻是身邊的人都反對,希望他把位置傳給丹朱。

帝堯教育他們,當年帝嚳也是一意孤行,傳位給了帝摯,然而帝摯無道,治下民不聊生,最後還是被趕下了台,可見推舉共主,不能以關係親密論。

他是親身經歷過的,所以萬萬不希望兒子最後落得那樣下場。不如現在傳位給重華,以後丹朱也能受他照顧。

帝堯為了減少大家的反對,還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重華,讓他成為了自己的女婿,這樣也當得半子。

帝堯禪位於重華,後稱帝舜,帝舜即位後繼續在水患上下功夫。

隻是帝舜好像也沒有什麼治水的天賦,別的地方倒還好,治不了水患,隻能依照笨辦法,每到水患之時,叫百姓背井離鄉,避開洪水,待到洪水退去,再回去。

如此過了幾年,因為雨水豐沛,水患竟然又嚴重起來。

此時,帝舜聽說有水患的某處,出現了一個年輕人在治水,還頗有成效。

帝舜大喜,將這個年輕人招到都城來,要細細問過,若是這個年輕人的治水之法可靠,那麼就可委任他為臣子,專門治理這困擾了人族幾十年的水患了。

見到了年輕人之後,帝舜問及其家世。

年輕人自稱名禹,乃是顓頊帝後代,父鯀。

帝舜於是一驚,鯀正是被他斬殺,沒想到還有一子,長大後竟也與其父一般去治水了。

治水又不是什麼好玩的職業,可見禹是為了父親的遺,他的父親因治水而死,可以說死在帝舜手下,卻也可以說是死在水患。

帝舜再問禹的治水之方,禹自幼就在看父親的工作筆記,瞭解治水之法,此時換換敘來,說自己從父親的治水之方中總結改良,他認為,堵不如疏。那一地水患有所減緩,正是因為他帶領當地人民用了疏導之法。

帝舜心中猶豫再三,最終還是覺得天下為重,將這個麵對自己時有些冷冰冰的年輕人封為司空,總攬治水之事。

禹在都城待了一段時間,去見了自己父親的老同事契。

契看到禹也頗為感歎,“你父親當年奔波治水,其實是一心為民,奈何……唉,如今你既繼承父業,希望你能成功,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可以告訴我。”

禹恭恭敬敬地說,“我聽聞司徒大人的兄弟夋、太一曾考取天庭公務員,而且夋大人精通八卦推演,太一大人也十分精通掌火之道,我希望能拜謁他們,一是討教一二,二是當年我父親輾轉從太一大人處得到息壤,後來丟失在洪水之中,我在外查看天下河道時找了回去,便要請他還給天庭。”

契把禹帶去見夋和太一,雖然契已經是一把白鬍子的老頭了,但是他們兩個因為修道的原因,看上去還是二十多的青年,和禹都差不多大。

禹把息壤還給了太一,又向夋討教,希望他能幫自己推演一下,治水能否成功。

夋和太一這些年一直隱居世外,專心修行,等待功德圓滿,還有黃竹說的那什麼大賽。

夋未曾親眼見過鯀,但是知道鯀那麼辛苦還是治水失敗,而鯀還是前赴後繼地撲了上去,心中難免生出一些疑惑,“如今天下萬民差不多也習慣了,每到水患之時就到地勢高的地方去居住一段時間,你又何必如此費力呢?”

禹正色道:“生活在臨水處,要提防水災,可是離開家鄉,搬去地勢高的地方,卻又不方便種植。我們人族生活是很艱難,但是若是一昧避讓是不可能的。千百年來的故事都告訴了我們,避讓隻會越發淪陷,克服困難,方能砥礪出一個無堅不摧的民族。”

夋和太一一愣,心中竟似一動,仿佛被觸動了什麼,生出了一種說不出的感受。

兩人想了想,竟是決定跟著禹一起,去水患之處看看。

站在高處,望著滾滾洪流,還有拿著包袱,站在旁邊沉默不語,看著自己曾經的故鄉的人族們,夋和太一的心情都更為複雜了。

都說要去除心中雜念才能證道,這幾十年來,他們隱居世外,也不見修為有增強到如黃竹所說一般能夠在三界之中脫穎而出的地步。

此時登高一看,倒是心中生出了悲憫之情,恍然回神之後,兩人都是一凜。

夋與太一對視了一眼,俱悟到了他們的功德應在何處。

夋將禹叫到一旁,蹲身開始在地上畫圖。

禹附身看了半晌,等到夋畫得差不多了,禹覺得幾個地方越看越眼熟,和自己琢磨著收集畫下來的水圖好像差不多,一時驚訝地道:“這難道是天下河道之圖?”①本①作①品①由①思①兔①網①提①供①線①上①閱①讀①

“不錯。”夋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一生出想幫禹治水的念頭,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這圖。

禹難以置信地說:“您怎麼會知道?”

夋麵上沒有什麼表情,隻盯著那河道圖,喃喃說道:“這天下山川河道,天上星辰分佈,俱在我心中……”

他怎麼也想不起來自己為什麼會知道這些,不知這都是他曾經的伴生至寶河圖洛書上記載的,竟硬是在他強烈的願望之下,突破限製浮現在心中了。

禹聽了,又是崇敬又是欣喜,這樣一來,有了夋的幫助,他能省了很多事。

夋和太一就此跟著禹輾轉四方治水,神奇的是,每到一處,總有妖怪化為原型,為這些因為治水而露宿的人們送上食物之類的。

據說,這些小妖怪其實也受到水患的困擾,他們畢竟沒有通天徹地的本領,和人族也是一樣受害的,看到禹一行人辛勤治水,故此感念大恩,自發相助。

而與其他人對妖怪敬而遠之的態度不一樣,夋和太一泰然自若,甚至在有個九尾狐妖愛慕上禹後,他們還勸禹娶了那女子,他們可以為那狐妖遮掩身份。

禹年過三十還沒娶妻,跟那狐妖來往幾次後就墜入愛河,後來果真使女子以塗山氏女之名嫁他為妻,請夋為證婚人。

禹治水十三年,天下水患方定,聲望也前所未有的高漲。

在水患平定之時,夋與太一也功德圓滿,脫去凡胎禸體,重證道果,修為與掩藏在金烏精魄深處的記憶悉數恢復。

那些見證了他們證道的百姓都跪下來,飽含了高興、祝福、感激、敬畏等等心情。

隻是包括禹也沒法發現,他們兩個已經不是凡人之身了,看到帝俊身上的威勢,還以為那是因為他證道成了真正的仙人的緣故。

唯有塗山氏,身體早於意識反應過來,感受到他們身上的氣息,簌簌發抖,抱緊了兒子。她不由自主地趴伏在地上,大概是察覺到了一些真相,卻是不敢相信。

帝俊環視了一眼這些人族民眾,又與太一對視一眼,眼中俱是複雜的感情,深刻感受到了當年伏羲恢復真身後的心情。

作為妖族的意識和作為人族時的情感交匯在一起,使他們二人感慨萬分。

一轉眼,人間滄海桑田,已成人族的天下。

這場功德,這場為人的經歷,實是應了當年他們率部屠戮人族的因果啊!

第70章 三界鬥法大賽(上)

主題:馬上就要考試了收個文攢人品!

內容:今天才去黃竹廟裡拜拜了,黃竹大神保佑我後天考試文思如泉湧啊啊啊!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