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頁(1 / 1)

重笙 心漁 4256 字 1個月前

正是姓穆,妙手回春,神乎其技,常年在大梁各地走動,神龍見首不見尾。不知您……」

董濤覺著十分對不起穆老,點了點頭:「名醫不敢當。正是老朽。」

費辛很是激動,喜道:「太好了,有穆老在,定可藥到病除,治好袁大家。兩位袁爺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袁氏兄弟叫他如此一說,更是對董濤這冒牌貨充滿了信心。

不過想起昨晚,神醫在為老父把過脈之後。並沒有給個明確的答覆。心裡終是有些沒底。

袁文浩道:「不知穆老經過昨晚,對醫治我爹的病可有什麼建議?」

範正青聞言兩眼緊盯著董濤,費辛更不例外。他們二人在袁家已經呆了好一陣,為醫治袁大家的病可謂是絞盡腦汁,都希望自己的方案能夠得到神醫的認可。

就在這個時候,王十三帶著文笙和兩個隨從過來。

他邁步進門。笑道:「說什麼呢,這麼熱鬧。」

董濤鬆了口氣。和袁氏兄弟一齊站起身,招呼道:「世子來了。」

袁文浩將範、費兩位又給王十三介紹了一遍,王十三也不知道聽進耳中沒有,渾不在意居中坐了。道:「聽穆老怎麼說吧,他說怎麼治,你們就怎麼醫。肯定不會有錯。」

範、費二人與安陸侯世子地位相差懸殊,王十三不叫坐。他二人連個座也沒有,還不敢露出不豫來,暗自羨慕那「穆老」能憑真本事令權貴折服。

王十三和文笙一到,董濤登時覺著心裡踏實多了,見諸人都作出一副洗耳恭聽狀,謙和地笑笑:「世子爺謬讚了。在老朽看來,病人的症狀雖有千變萬化,內裡卻遵循一定之規,解決的辦法,其實大家都差不多。」

差不多?差多了!

袁氏兄弟聽他第一句話似乎還頗有道理,可範、費二人給出的治療方子根本截然不同,他們又不敢在老父身上一一試驗,這才是最叫人頭疼的,怎麼能一句差不多就應付過去?

咦,等等,穆老如此篤定,他應該是有了主意,給另兩位同行保留點麵子吧。

袁氏兄弟張了張嘴,將質疑的話又嚥回肚子裡。

董濤已經轉向了費辛:「費大夫,我聽說你是主張開刀切除的,能具體說一說麼?」

費辛不防有假,為什麼要開刀他和範正青已經爭辯過多次,為得到穆老的支持,他張嘴就來:「袁大家頸上的這個肉瘤是大量毒火淤積形成,好在毒素目前隻是集中於這一點,看他神智清楚,心肺都在正常運轉,這與前朝名醫巫清所著《北山醫鑒》裡麵提到的一例極為相似……」

他侃侃而談,自前人的診例又講回到病理,董濤手撚鬍鬚,微微點頭。

範正青臉色不大好看,礙於在場這麼多人,尤其還有一個醫術好像很是了得的「穆老」,由始至終悶聲不響。

等費辛說完,董濤微微一笑:「不錯,老朽昨晚去給袁大家把了脈之後,也基本贊同你這意見,不過說實話,以袁大家的情況動刀會有很大的風險,而且這個肉瘤隻是果,不是因,就算順利切除,你又如何保護它不會再長?」

範正青神情微動,這正是他的想法。

費辛連範正青都說服不了,對著「穆老」,更加沒有底氣,訥訥地道:「那穆老您的意思……」

董濤道:「切一定要切,但切之前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我有一個方子,照著配藥,可滋養袁大家的元氣,將殘餘的毒素暫時壓迫到肉瘤中,確保刀到病除。」

不提兩位大夫聽他誇下海口多麼吃驚,袁氏兄弟實在忍不住了,站起來低聲下氣到幾乎要給他下跪:「還請穆老賜下這個方子,隻要能治好家父的病,不管什麼條件我袁家全都答應。」

董濤起身將他倆拉住:「兩位袁爺,千萬別這樣。我來就是給袁大家治病的,一個方子不值什麼,隻是這裡麵有幾味藥材不好找,要不然我早把藥配好了。」

費辛奇道:「不知是什麼藥,難道乾坤堂和順安藥鋪沒有麼?除了我們兩家,關中還有很多藥鋪,相信知道是袁大家要用,大夥都會提供方便。」

董濤微微一歎:「不知兩位可曾聽說過含煙花、平津草?」

兩個大夫互望一眼,費辛搖了搖頭,範正青若有所思:「平津草我好像曾聽人說過,此物有吊命之用,入藥堪比千年人參,卻又比人參溫和。」

董濤偷偷瞥了文笙一眼,心道:「娘誒,還真有人聽說過。」

他重新坐下來:「範大夫說的不差,這便是為難之處,這個方子必須用它,人參卻不行。我走過那麼多地方,隻早些年在江北見過一回。」

袁氏兄弟一時忘了江北已經落在南崇手中,急道:「那我們趕緊再去江北找找。」

董濤苦笑:「含煙花、平津草這兩種草藥都喜歡溫熱的環境,一般人根本養不活它們,我懷疑當年見到的那點兒是從南崇走私來的,好在袁大家的病一時還拖得起,」他沖王十三拱了拱手,「至於兩味草藥能不能找來,還要看世子爺的。」

袁氏兄弟頓時恍然。

可不是嘛,靠他們去找,無異於大海撈針,而安陸侯世子有權有勢,說一句話下頭人跑斷腳,實在是得天獨厚。

王十三不等兄弟兩人來求,笑著站起來:「放心吧。我馬上修書一封,叫下邊人拿著去江北跑一趟,實在不行,咱們哪怕是過江去南崇,也要把藥找回來,醫好袁大家。」

袁氏兄弟感激涕零。

王十三寫了信,叫兩個僕從拿著,前往江北。

他寫的其實是封引薦信,引薦那兩人同離水方麵前往拜月族的人接上頭。

等到了南崇那邊,自有雲鷺去想辦法,反正按照文笙的意思,等聯繫上燕白,便叫燕老幫著想想辦法,一定要將袁大家治癒。

再說好久沒有南崇那邊的消息傳來,王十三很是掛念外婆,不知道她老人家這會兒有沒有希望多個孫子。

忙完這件事,王十三便帶著文笙繼續去朗月齋。

袁墨顯是得了袁氏兄弟授意,不知道多配合,按照王十三的要求,將相關人等逐一叫來,給他問話。

連成業看上去是個書獃子,不用去找,整個白天便呆在朗月齋,捧一本書,嘴裡唸唸有詞,看完了,分門別類在書冊上添上名字。

王十三盤問了他幾句之後無奈放棄,按他估計,換譚五先生來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袁老爺子的弟子趙康也見到了,對答恭謹,是位典型的讀書人。

兩個下人袁豐、常安透著忠厚老實。

王十三和文笙相對無言,袁家看上去一切正常,譚五先生從哪裡找到了《希聲譜》?(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二章 譚五先生

(唉,三天兩頭就犯蠢,發重複了,大家先不要訂閱下一章,等我研究一下怎麼解決。)

兩人決定分頭行事。

王十三通過袁家人找來了大平莊的裡正,去查袁義家裡那條線,文笙留在朗月齋,繼續從那些書中尋找線索。

她搬了個小馬紮坐在樟木箱子前,從箱子裡拿出一本書,放在膝上打開,由頭至尾翻翻,放到一旁,再去拿下一本。

照這個速度,不過一刻鐘她就看完了三四本。

若是時間充裕,文笙也想舒舒服服坐在太師椅上,手邊放一盞香茗,好整以暇地從這裡頭挑書看,就像一直坐在角落裡的連成業那樣。◥思◥兔◥在◥線◥閱◥讀◥

雖然這些未經整理的書良莠不齊,裡頭有不少在文笙看來純屬胡說八道,但也不乏言之有物、值得珍藏細品的好書。

「你這樣子不行,走馬觀花,草草了事,哪能體會字裡行間的真意?」連成業在一旁有些侷促地道。

他花半天時間將一本薄薄的冊子讀完,登記了書名,要將它放到書架上去,從文笙身旁經過的時候,見她這般看書,實在是忍不住了。

文笙拿起了一本《長春帖》,這雖是較為常見的字帖,但因文笙熟悉這個領域,特意多看了兩眼。

連成業的話說得有道理,但文笙自忖要是照他那個看法,要翻完這幾大箱子書,至少需要半年時間。

「連公子,你那是本什麼書?」

與文笙說話,連成業不大放得開,低頭匆匆瞥了一眼書皮,才道:「是《後周幽帝野史》。」

幽帝是後周最後一個帝王。相傳他自幼體弱多病,偏偏接手的是個爛攤子,當時內憂外患,政事繁雜,幽帝不堪重負,勉強支撐數年之後將皇位讓與了大將軍楊天忠,攜幾位妃子在關中某處避世而居。

楊天忠便是大梁的開國皇帝。

這一段掌故。文笙早在來到大梁不久便有所耳聞。後來更是從應天塔的群書當中瞭解到詳情,知道後世對此是怎麼評說的。

而關中這裡有這麼多關於幽帝的史料傳說也就不足為奇。

既稱野史,多半是後人牽強附會。沒有經過考據的戲說。

文笙問道:「不知是何人所著?」

連成業剛登記過作者,直接回答:「無名氏。」

文笙聞言淡淡一笑:「書中所說幽帝為人如何?怕是沒什麼好話吧?」

連成業呆呆望著她,似是沒反應過來,半天才點了點頭。

文笙搖了搖頭:「哪朝哪代最後在位的帝王都難留下好名聲。就像那些轉瞬即逝如韋陀花盛開的朝代,通常在史書裡都是荒%e6%b7%ab殘暴。倒行逆施。事實當真如此?隻怕未必。連聖人都說,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

連成業囁嚅道:「你這話有些大逆不道。」

文笙卻道:「有些人的大逆不道在心裡,我不過是把它說出來。」

連成業不再接話。避開文笙的目光,走過來換了一本書,坐回去捧著一看又是半天。

天黑之後王十三過來。進門時正好連成業離開,兩人打了個照麵。

王十三望著他目露疑問。連成業趕緊退後行禮,口稱「見過世子」,王十三擺了擺手,連成業低頭匆匆而去。

王十三將燈挪到了文笙跟前:「不看了吧,仔細傷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