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1 / 1)

世家再醮記 華飛白 4201 字 2個月前

說無暇注意,可見他如今或許真是已經走投無路了。

“……聽說你們被出族了。”崔淵淡淡地道,語中並無任何譏諷之意,“應該有落腳之地才是,怎會如此狼狽?”

“顧不上了。”崔泳低聲答道,忽然朝他拜下,行了稽首大禮,“子竟阿兄,我阿爺與齊王祐並無來往。便是他不小心收受了賄賂,也絕無謀反的膽量!還請子竟阿兄幫一幫我!為他轉圜一二!”不待崔淵回答,他便又急道:“我去求了自家世父,也去求了大房的族世父,他們都不願沾染此事……我已經……已經找不著旁人了……”

“連你嫡%e4%ba%b2的世父都不願幫你,你憑什麼認為我會幫你?”崔淵接道,“而且,我尚未授官,所識之人有限,又如何能幫你?”

崔泳猛地抬起眼,定定地望著他:“我相信子竟阿兄一定有辦法。旁人做不到或是不願做之事,子竟阿兄都有膽量去做。”說到此,他又道:“我知道,子竟阿兄先前遇到的那些磨難,或許都是我阿兄的所作所為。但我阿爺之事,確實是清白無辜。我相信,子竟阿兄亦不會容忍這等顛倒是非黑白之事成真。”

崔淵揚起眉:“我會儘力一試。”

崔泳目露感激之色。

“不過,我卻並非是為了什麼公道是非,而是覺得你委實是個不錯的人。無論外人如何冷嘲熱諷,你也依然不曾放棄你的父兄,心性確實至純至真。”崔淵輕輕一歎,“能繼承崔相者,或許非你莫屬了。你若是出事,安平房很難東山再起。就當是,償還崔相昔年對我的稱讚與勉勵罷。”

崔泳恍然想起許久之前,祖父含笑牽著崔淵來到他們兄弟二人麵前的場景。那時候,他確實從未見過祖父如此和藹的神情,也從未聽過祖父如此毫不吝嗇地讚賞他們這些子孫。想必,自那一刻起,阿兄心底便埋下了嫉妒,最終生成了執念,害人害己。想必,亦是自那一刻起,他與崔淵之間便存了一線善緣,也給他們一家留下了一線生機。

兩人均未提起崔泌。一人隻當他是過眼煙雲,轉瞬不見;一人卻是羞於提起,隻想獨自擔負下去。雖說崔泌如今已經是大名鼎鼎,但他曾經生活過的痕跡,卻漸漸消失了。他重傷瀕危,到底是生是死,想必也沒有幾個人真心在意了。

意識到自家成為其餘人話裡行間的談資之後,崔敦、崔斂尚未在往來走訪之間感受到這些細微的態度差異,整座長安城便又陷入了緊張與煎熬之中:癸卯年四月一日,目前正身處大理寺獄中,且險些被定下謀逆大罪的太子突厥鐵衛紇乾承基向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告發太子李承乾謀反。據他稱,太子與陳國公侯君集、城陽公主駙馬杜荷、長廣公主之子趙節、漢王李元昌等人多次密議,常有怨望之言。因嫉恨魏王李泰,李承乾與侯君集定計於上元之夜刺殺於他,並嫁禍突厥人以促成出兵之機。此計不成,他便遷怒於太子詹事於誌寧,令紇乾承基率人前去刺殺。但紇乾承基見於誌寧生活清廉得近乎困苦,便不忍動手,於誌寧這才逃過一劫。齊王祐謀反的消息傳來後,李承乾私下曾言:東宮距離大內不過二十步,謀大事當可成,絕非千裡之遙的齊州可比。

事關太子,大理寺卿與刑部尚書聽得這些話後,隻恨不得自己從未聽到過一言半語。齊王祐謀反時,聖人尚且震怒無比以至於昏厥。如今他寄予期望的太子謀逆,他的反應絕不會平靜!說不得,他們二人受到遷怒之後,連官職都彆想保住!

然而,謀逆之事實在太過敏[gǎn]、太過重要,誰又敢隱瞞呢?於是,大理寺卿和刑部尚書臉色蒼白地匆匆入宮稟報。不出他們所料,聖人聽聞此事之後,頭一個反應便是叱罵:“誣告太子!該當何罪?!立即將那紇乾承基斬首!”

“陛下。”長孫無忌迎著天子之威,毫無懼意地回道,“按我朝律法,告發逆反者,須得立即令金吾衛徹查方可處置。若是誣告,自然當從重判罰。但若不是誣告,不但不能罰,反而需賞……”他淡定的神色微微一變,低聲道:“莫非,陛下想坐視‘玄武門’之事再發?”他的言下之意,卻是認為太子或許確實有謀反之心了。

“長孫無忌!”聖人也顧不得像平時那般隻稱舅兄的字,而是怒而叫了他的名字。但看著跟前躬身行禮的舅兄,他卻罵不出那些違心之言。他很清楚,作為太子、魏王、晉王嫡%e4%ba%b2的舅父,長孫無忌素來也是不偏不倚,公正得很。而他所說的話,也沒有任何偏向,純粹隻是想查出真相而已。

“朕絕不相信……”

“那陛下便更須得調查清楚,此次是否確實隻是誣告。不然,於太子殿下的聲名有損。”

這兩人對峙良久,房玄齡、楊師道、高士廉皆難以插話,隻得焦急地朝長孫無忌使眼色。而方才臨時被叫過來議事的崔敦意識到自己聽到了什麼,一邊努力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一邊暗暗思索自家該如何應對接下來魏王一派的耀武揚威。

也不知是誰,暗地裡將消息傳給了立政殿中的長孫皇後。長孫皇後並未猶豫太久,便摘除釵環,換了身素衣,%e4%ba%b2自前來請罪。聽聞皇後前來,長孫無忌、房玄齡等重臣皆退避到屏風後。

長孫皇後目不斜視,徑直走到聖人跟前,跪地行禮:“子不教,父母之過。臣妾多年纏綿病榻,未曾好生訓誡太子,以至於他行事狂恣無法,實是臣妾不教之罪。此番他遭屬下告發,想必也並非全然是空%e7%a9%b4來風。然而,此時卻不能相信‘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之言。若欲為太子洗清冤屈,隻能徹查此事。”頓了頓,她又低聲道:“倘若是事實……”說到此,她垂下首,淚濕衣襟,已是不忍再言。

聖人亦淚流滿麵,扶起她:“觀音婢,是我沒有教好他。無論此事是真是假,往後絕不能讓他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下去了。”

此時,這對天底下最為尊貴的夫妻仍然覺得,他們的嫡長子固然頑劣,但卻絕不會做出謀逆這等不孝惡事。隻是,源源不斷的證據,卻將他們最後的希冀也破壞殆儘。書信、證言,刺殺李泰,效仿玄武門舊事謀逆,一樁樁一件件,將天家父子兄弟和樂融融的假象硬生生地撕開。血淋淋的真相,幾乎讓聖人與長孫皇後無法承受。聖人又一次昏厥,許久才醒過來;長孫皇後則再次臥床休養,憔悴不堪。

太子謀逆之事坐實,又該如何處置他?按照律法,謀反乃十惡之首,自然該斬首。遠在齊州的齊王祐兵敗,已經被押解回京。他不僅被廢為了庶人,接下來的下場恐怕也不會太好。隻是,太子可是聖人與長孫皇後的嫡長子,誰敢向傷心欲絕的聖人提出依律行事?

便是長孫無忌,此時也保持了沉默。於是,幾位宰相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先處置其餘主犯:諸如陳國公侯君集、城陽公主駙馬杜荷、長廣公主之子趙節、漢王李元昌等。另外,還有好些牽連到謀逆之事中的太子一派臣子,也紛紛被投進了大理寺獄。甫空出些地方的大理寺獄再度人滿為患,便有禦史上折子催促大理寺、刑部早些處置涉入庶人祐謀逆事中的犯人。證據充分者,按情節輕重,判處斬首或流放;證據不足者,便乾脆放出來。

幾乎已經無心政事的聖人默許了,接著便下詔廢太子李承乾為庶人。但對於接下來的處置,他卻一字未提。

時隔數月,崔淵終於再一次踏入大內。他隨在宮使身後,緩緩地穿過偌大的殿閣、廣場,來到武德門前。晉王李治正在門外等候,見他來了,便將身邊的宮人都遣退了:“子竟,近來如何?”

“我隻知外頭風雲變幻、巨浪滔天。這些風風雨雨卻都教阿爺、叔父擋在外頭,不曾驚擾家人。”崔淵回道,“隻是,吏部關試之期一推再推,便不知何時方能謀得職缺了。”紇乾承基告發太子謀逆之後,他便十分規矩地待在家中,靜觀其變。直至目前為止,所有事都仍在意料之中。太子一派倒下,魏王一派自然便氣焰囂張起來。太子被廢的聖旨甫發出,他們便已經謀劃著要上折子請立魏王。約莫這兩日便會再攪起一陣陣波瀾罷。在這一片亂局裡,他們都在尋找、都在觀察、都在等待:晉王的轉機究竟在何時?何地?

“我倒是覺得關試遲些也好,你在長安總歸能待得久些。”李治道。

崔淵察覺出他隱約透出的幾分不安,接道:“大王若是身處風雲之中,我也不可能放心離開長安。”太子之位若不能定下來,他便是外放也不得安寧。若是實在不成,也隻能且在京中多待一段時日,直到大事已定為止。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聞言,李治終於露出了笑容:“有子竟這句話,我便放心了。”

“大王將我喚進宮,可是有什麼事吩咐?”崔淵又問。

李治輕聲道:“阿爺最近心裡難受,我時常寬慰他,一時也無濟於事。思來想去,若你以王右軍的筆跡多寫幾幅字出來,或許能讓他開懷一些。”說到此,他又喟歎道,“最近我也一直在練習。許是習字之心不誠的緣故,並沒有什麼進展,也不忍心拿去給阿爺評點。”

“大王純孝,此心又有何處不誠?”崔淵道,“之所以暫無進展,或許是近來發生的事太過頻繁,影響了大王的心境。”

李治略作思索,頷首道:“你說得有道理。咱們先在武德殿寫幾幅字,而後再去兩儀殿探望阿爺。若是能遇上幾位重臣,眾人三言兩語說起來,也更容易讓阿爺高興些。”平時聖人便偶爾會與愛臣們議論書道,一向也頗為得趣。若是引起了聖人評點的興致,這多日來的陰鬱情緒或可開解一些。

於是,兩人磨墨動筆寫了幾幅字,待墨汁稍乾些便徑直往兩儀殿去了。

到得兩儀殿前時,外頭正巧是王方翼與崔澹守著,朝著他們使了個眼色。

李治步子略緩了緩,便聽裡頭傳來了李泰的聲音。他抿了抿嘴%e5%94%87,一時拿不定主意是進還是退。崔淵則眯起眼,十分自然而然地聽起了裡頭天家父子二人的談話。

作者有話要說:倒數第幾章吧0 - 0

回頭再看下大綱

第198章 得意而驕

兩儀殿內,聖人難得露出幾分笑模樣,靜靜地看著李泰提起銅壺一挑一放地泡茶。愛玩愛看就來 他生得像舅舅長孫無忌,體胖如麵團。若說李治煎茶泡茶時顯得尤為玉樹臨風,他便有幾分憨態可掬之狀。然而,看在聖人眼中,卻是同樣的惹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