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1 / 1)

鹿鼎歪記 十四的馬甲 4126 字 2個月前

”那喇嘛道:“小僧名叫呼巴音,是青海的喇嘛,奉了大師兄桑結之命,想要擒……擒拿這位師太。”齊樂心想桑結之名,在五台山上也聽說過,問道:“這位師太好端端的,又沒得罪了你那臭師兄,你們為什麼這等膽大妄為?”呼巴音道:“大師兄說,我們活佛有八部寶經,給這位師太偷……不,不,不是偷,是借了去,要請師太賜還。”齊樂道:“什麼寶經?”呼巴音道:“是差奄古吐烏經。”齊樂道:“胡說八道,什麼嘰裡咕嚕烏經?”呼巴音道:“是,是。這是我們說的話,漢語就是《四十二章經》。”齊樂道:“你的臭師兄,又怎知道師太取了《四十二章經》?”呼巴音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齊樂道“你不知道,留著%e8%88%8c頭何用?把%e8%88%8c頭伸出來。”說著把匕首一揚。呼巴音哪裡肯伸?求道:“小僧真的不知道。”齊樂道:“你臭師兄在青海,哪有這麼快便派了你們出來?”呼巴音道:“大師兄和我們幾個,本來都是在北京,一路從北京追出來的。”齊樂點點頭,已明其理,又是毛東珠。問道:“你們這一夥臭喇嘛,武功比你高的,跟你差不多的,還有幾個?”呼巴音道:“我們同門師兄弟,一共是一十三人,給師太打死了五個,還有八個。”齊樂暗暗心驚,喝道:“什麼八個?你還算是人麼?你早晚是一條人棍。”呼巴音道:“小爺答應過,不讓小僧變人棍的。”齊樂道:“餘下那七條人棍,現今到了哪裡?”呼巴音道:“我們大師兄本領高強得很,不會變人棍的。”齊樂在他腰眼裡重重踢了一腳,罵道:“你那臭師兄本事再大,我也削成一條人棍給你瞧瞧。”呼巴音道:“是,是。”可是臉上神色,顯是頗不以為然。

齊樂反來覆去又盤問良久,再也問不出什麼,於是鑽進大車,放下了車帷,低聲將呼巴音的話說了,又道:“師太,還有七個喇嘛,如果一齊趕到,那可不容易對付。若在平日,師太自也不放在心上,此刻你身子不大舒服……”九難搖頭道:“就算我安然無恙,以一敵六,也是難以取勝,何況再加上一個武功遠遠高出儕輩的大師兄。聽說那桑結是密宗寧瑪派的第一高手,大手印神功已練到登峰造極的境界。”齊樂道:“我倒有個計較,隻是……隻是太墮了師太的威風。”九難歎道:“出家人有什麼威風可言?你有什麼計策?”齊樂道:“我們去偏僻的所在,找家農家躲了起來。請師太換上鄉下女子的裝束,睡在床上養傷。阿珂和我自然也換上鄉下裝束,算是師太……師太的女兒……和兒子。”九難搖了搖頭,道:“計策可以行得。你兩個算是我的侄兒侄女。”齊樂道:“是。那這喇嘛?……”九難道:“先前與人動手,是不得已,難以容情。這喇嘛已無抗拒之力,再要殺他,未免太過狠毒。隻是……隻是放了他卻也不行,咱們暫且帶著,再作打算。”齊樂應了,叫過車夫,將呼巴音抬入車中,命車夫趕了大車又走。一路上卻不見有什麼農家,生怕桑結趕上,隻待一見小路便轉道而行,隻是沿途所見的岔道都太過窄小,行不得大車。

正行之間,忽聽得身後馬蹄聲響,有數十騎馬急馳追來。齊樂暗暗叫苦,催大車快奔。兩名車夫口催鞭打,急趕騾子。但追騎越奔越近,不多時已到大車之後。齊樂從車廂板壁縫中一張,當即放心,透了口氣,原來這數十騎都是身穿青衣的漢子,並非喇嘛。頃刻之間,數十乘馬都從車旁掠過,搶到車前。阿珂突然叫道:“鄭……鄭公子!”齊樂一愣,原來這時阿珂已然認識鄭克塽了?

馬上一名乘客立時勒住了馬,向旁一讓,待大車趕上時與車子並肩而馳,叫道:“是陳姑娘?”阿珂道:“是啊,是我。”聲音中充滿喜悅之意。馬上乘客大聲道:“想不到又再相見,你跟王姑娘在一起嗎?”阿珂道:“不是,師姊不在這裡。”那乘客道:“你也去河間府?咱們正好一路同行。”阿珂道:“不,我們不去河間府。”那乘客道:“河間府很熱鬨的,你也去罷。”他二人說話之時,車馬仍繼續前馳。齊樂見阿珂雙頰暈紅,眼中滿是光彩,極是高興,便如遇上了世上最%e4%ba%b2近之人一般,不知不覺,心中吃味,心想:“是了,她與我交好隻是因我是女子,她心中喜歡的仍是鄭克塽。”不覺間,她想起方沐二人,心下更是低落,那二人目前雖是看上去接受了自己,可若哪一日她們身邊出現一名優秀男子,那時哪知她們是否還會對自己始終如一呢。此時又聽阿珂問道:“河間府有什麼熱鬨事?”那人道:“你不知道麼?”車帷一掀,一張臉探了進來。齊樂見那人麵目俊美,又想想自己現下這般,更是沮喪不已。

齊樂見鄭克塽約莫二十三四歲年紀,滿臉歡容,說道:“河間府要開‘殺龜大會’,天下英雄好漢都去參與,好玩得很呢。”阿珂問道:“什麼‘殺龜大會’。殺大烏龜麼?那有什麼好玩?”那人笑道:“是殺大烏龜,不過不是真的烏龜,是個大壞人。他名字中有個‘龜’字的。”阿珂笑道:“哪有人名字中有個‘龜’字的?你騙人。”那人笑道:“不是烏龜的龜,聲音相同罷了,是桂花的桂,你倒猜猜看,是什麼人?”齊樂忍不住腹誹:“這麼低齡的對話……一談戀愛就智商缺乏麼……”

卻聽阿珂拍手笑道:“我知道啦,是大漢奸吳三桂。”那人笑道:“正是,你真聰明,一猜就著。”齊樂無語地撇撇嘴。阿珂道:“你們把吳三桂捉到了麼?”那人道:“這可沒有,大夥兒商量怎麼去殺了這大漢奸。”隻見那人笑%e5%90%9f%e5%90%9f的瞧著阿珂,蹄聲車聲一直不斷。這人騎在馬上,彎過身來瞧著車廂裡,騎術極精。阿珂轉頭向九難低聲道:“師傅,咱們要不要去?”

九難武功雖高,卻殊乏應變之才,武林豪傑共商誅殺吳三桂之策,自己亟願與聞,但桑結等眾喇嘛不久就會追趕前來,情勢甚急,沉%e5%90%9f片刻,問齊樂道:“你說呢?”齊樂心想那殺龜大會遲早是要去的,隻是她因諸多原因,心中對鄭克塽滿是厭憎,實在不想與他同行,便道:“惡喇嘛一來,咱們對付不了,還會牽累鄭公子一行人,還是趕忙躲避的為是。”那青年道:“什麼惡喇嘛?”阿珂道:“鄭公子,這位是我師傅。我們途中遇到一群惡喇嘛,要害我師傅。她老人家身受重傷,後麵還有七名喇嘛追來。”那青年道:“是!”轉頭出去,幾聲呼嘯,馬隊都停了下來,兩輛大車也即停住。~思~兔~在~線~閱~讀~

那青年躍下馬背,卷起車帷,躬身說道:“晚輩鄭克塽拜見前輩。”九難點了點頭。鄭克塽道:“諒七八名喇嘛,也不用掛心,晚輩代勞,打發了便是。”阿珂又驚又喜,又有些擔心,說道:“那些惡喇嘛很厲害的。”鄭克塽道:“我帶的那些伴當,武藝都很了得,諒可料理得了。咱們就算多勝少,一個對一個,也不怕他七八個喇嘛。”阿珂轉頭向師傅,眼光中露出詢問之意,其實祈求之意更多於詢問。齊樂瞧了瞧鄭克塽的那些伴當,輕笑道:“鄭公子,師太這等高深的武功,還受了傷,你二十幾個人,又有什麼用?”阿珂不開心道:“他帶著二十幾人,個個武藝高強。難道二十幾個人還怕了七個喇嘛?”齊樂笑了笑不接她話,反是看向九難。九難沉%e5%90%9f不語,齊樂要她扮作農婦,躲避喇嘛,事非得已,卻實大違所願,若隻兩個小孩知道,那也罷了,要她當著二三十個江湖豪客之前去喬裝避禍,那是寧死不為,緩緩的道:“這些喇嘛是衝著我一人而來,鄭公子,多謝你的好意,你們請上路罷。”鄭克塽道:“師太說哪裡話來?路見不平,尚且拔刀相助,何況……何況師太是陳姑娘的師傅,晚輩稍效微勞,那是義不容辭。”阿珂臉上一紅,低下頭去,卻顯得十分得意。九難點了點頭,道:“好,那麼咱們一起去河間府瞧瞧,不過你不必對旁人說起我。我生必疏懶,不願跟旁人相見。”鄭克塽喜道:“是,是!自當謹遵前輩吩咐。”齊樂見九難已做決定,心裡有些等著看好戲的也道了兩聲好。九難道:“鄭公子屬何門派?尊師是哪一位?”問他門派師承,那是在查考他的武功了。鄭克塽道:“晚輩承三位師傅傳過武藝。啟蒙的業師姓施,是武夷派高手。第二位師傅姓劉,是福建莆田少林寺的俗家高手。”九難道:“嗯,這位劉師傅尊姓大名?”鄭克塽道:“他叫劉國軒。”九難聽得他直呼師傅的名字,並無恭敬之意,微覺奇怪,隨即想起一人,道:“那不是跟台灣的劉大將軍同名麼?”鄭克塽道:“那就是台灣延平王麾下中提督劉國軒劉將軍。”九難道:“鄭公子是延平郡王一家人?”鄭克塽道:“晚輩是延平郡王次子。”九難點了點頭,道:“原來是忠良後代。”

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奪得台灣。桂王封鄭為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永曆十六年(即康熙元年)五月,鄭成功逝世,其時世子鄭經鎮守金門、廈門,鄭成功之弟鄭襲在台灣接位。鄭經率領大將周全斌,陳近南等回師台灣,攻破擁戴鄭襲的部隊,而接延平郡王之位。鄭經長子克臧,次子克塽,自鄭成功的父%e4%ba%b2鄭芝龍算起,鄭克塽已是鄭家的第四代了。其時延平郡王以一軍之力抗滿清不屈,孤懸海外而奉大明正朔,天下仁人義士無不敬仰。鄭克塽說出自己身份,隻道這尼姑定當肅然起敬,哪知九難隻點點頭,說了一句“原來是忠良後代”,更無其他表示。他不知九難是祟禎皇帝的公主。他師傅劉國軒是父%e4%ba%b2部屬,他對之便不如何恭敬,在九難眼中,鄭經也不過是一個忠良的臣子而已。九難眼望鄭克塽,緩緩的道:“那麼你第一個師傅,就是投降滿清韃子的施琅麼?”鄭克塽道:“是。這人無恥忘義,晚輩早已不認他是師傅,他日疆場相見,必當%e4%ba%b2手殺了他。”言下甚是慷慨激昂。齊樂想到鄭克塽日後輕易為康熙招降,心中忍不住輕蔑笑笑:“無恥忘義?疆場相見?”鄭克塽又道:“晚輩近十年來,一直跟馮師傅學藝,他是昆侖派的第一高手,外號叫作‘一劍無血’,師太想必知道這外號的來曆。”九難道:“嗯,那是馮錫範馮師傅,隻是不知他這外號的來曆。”鄭克塽道:“馮師傅劍法固然極高,氣功尤其出神入化。他用利劍的劍尖點人死%e7%a9%b4,被殺的人皮膚不傷,決不出血。”九難“哦”的一聲,道:“氣功練到這般由利返鈍的境界,當世也沒幾人。馮師傅他有多大年紀了?”鄭克塽十分得意,道:“今年冬天,晚輩就要給師傅辦五十壽筵。”九難點了點頭,道:“還不過五十歲,內力已如此精純,很難得了。”頓了一頓,又道,“你帶的那些隨從,武功都還過得去罷?”鄭克塽道:“師太放心,那都是晚輩王府中精選的高手衛士。”齊樂忽道:“常言道,明師必出高徒,鄭公子由三位名師□□出來,想來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