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1 / 1)

貴妃起居注 禦井烹香 4214 字 3個月前

了人,“太後召莊妃娘娘相伴。”

何仙仙雖然不便說話,卻立刻是瞪了徐循一眼。——還說沒消息來源呢,這會兒,大消息來源都%e4%ba%b2自打發人來請徐循了,她何愁不知道、全內幕消息?指不定,還能翻雲覆雨,這混沌不明後宮局勢中,橫插一杠子,撬動整個後宮天候呢。

作者有話要說:咯~

今天字數多,大家enjy

關於很關注架空部分,我隻能說架空伏筆已經很早就開始了,甚至早我打招呼之前,但是架空得是不是和讀者腦補/期待方向一致我還真沒法打包票,眾口難調,大家期待都不一樣,沒辦法一一去滿足,接下來一段應該是會有許多架空內容出現,至於是什麼,當然不會提前劇透|||汗,還是那句話,看文就是不斷地雙向選擇,我完全理解有些人看不下去,我自己看文,十本裡估計也就一兩本看完。甚至於貴妃都是我看文不爽產物。覺得不想看,謝謝你一直買V支持到這,還想看,我們就繼續明晚再見咯~近一段時間劇情猛烈,我量每章字數多點哈。

第142章 富貴

<!--g-->

徐循就是再不想去打聽,這會兒也沒法不摻和了。太後相召,她不能不去,和何仙仙道彆,自己換了一身衣服,這就起身上輦,往清寧宮過去給太後請安。

宮中得子,這是極大喜事,自從皇帝成%e4%ba%b2到現,都過去十幾年了,終於有了一個男丁。按說清寧宮裡裡外外也都該是喜氣洋洋才對,可太後臉上卻是看不出喜怒,雖不說把陰霾就擺到了眉宇間,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老人家情緒並不是很高調。

“如今長寧宮那邊該怎麼辦,你有個看法沒有。”太後有個好處,說話做事都很直接,除非實不好啟齒事兒,不然也不會玩弄暗語什麼。徐循給她請過安了,她便揮退了身邊伺候宮女,直接詢問道。

“長寧宮事……”徐循也不可能給太後裝糊塗,眉頭一皺,“妾身尚未得知全部來龍去脈。隻知道是生了男孩,彆事倒是一概不知。”

太後嗬嗬一笑,“是不知嗎?是沒聽真吧——也不瞞你說了,孫氏此番行事,我是極不讚同。皇嗣生母,容不得絲毫含糊,起碼容不得她一個妃子來含糊。這孩子落地以後,我是有心把他接到清寧宮裡來養……”

薑是老辣,太後不滿憋了幾個月沒有表示,恐怕也是礙於當日應承了皇帝,如今一知道居然生子,立刻釜底抽薪,直接就想把男孩給接走……有孫嬤嬤那裡看著,生母也去不了,孫貴妃若是明白老人家心意,就該摘了釵環上門來求老人家高抬貴手了。

按徐循對太後理解,孫貴妃要生子當天肯服軟話,下場倒也未必會有多嚴重。孩子才落地,什麼消息都沒往外流傳,外廷隻要知道有個兒子就成了,兒子生母是誰,誰也不會乎。再加上皇帝傾向,兩大巨頭出手,這事官麵上還是能抹平。

可孫貴妃那邊,顯然是並不打算照顧老人家情緒,直接就拿孩子身體作為借口,把清寧宮給頂回來了——這不等於是往太後臉上甩巴掌嗎?大孫子洗三,清寧宮這邊氣得連一點表示都沒有。也就是皇帝,洗三當天光顧著和他那幾個兄弟慶祝去了,根本都沒顧上後宮裡這些紛爭,這幾天,隻怕都醞釀著立太子步驟呢。

“孩子養清寧宮也是個辦法。”徐循當然得站太後這邊,“有您照應,定能康健長大。”

“算了算了。”太後搖了搖手,“我都多大年紀了,哪有照看孩子精力?——你也彆欲言又止了,皇後昨日來找我,其實也是商議這事。”

她瞅了徐循一眼,看似很平淡地說。“皇後是有心把貴妃生這孩子,拿到身邊來養。”

徐循覺得自己像是被一道驚雷給劈中了一般,一時半會都沒能反映清楚,打了個磕巴,才算是把太後話裡意思給弄明白了。

貴妃生這孩子……皇後是不打算戳穿貴妃把戲了。

請立太子,不必多說,她就不請也得立,不過是姿態而已。

拿到身邊來養——皇後這是打算把貴妃桃子給摘了?

也不是說不行,有貴妃做法先,這請君入甕舉動,帶有很強諷刺意味,太後未必不會支持。而且不管怎麼說,皇後身為嫡妻,本來就可以隨意把任何一個孩子養身邊。前朝如此做法,也是屢見不鮮。皇後出這一招,雖然和她預想有一定差異,但也不能說是考慮得不周全。

但……孩子生母呢?若是如此處置,又該置於何地?

徐循便不免皺起眉頭,一時半會,都沒對太後說法表態,太後打量了她幾眼,不動聲色道,“此舉我一時也難以決斷,你意如何,不妨說來聽聽。”

徐循看了老人家一眼,忽然明白了過來。

太後隻怕是對她動了疑心吧……前幾日藕荷過來尋她事,隻怕是沒有瞞過老人家耳目。——隻要老人家願意,占了名分和權威,她對後宮控製力,當然還是一等一強。

這主意並不是她出給皇後,徐循就是走到天邊都不怕沒理。她也並不畏懼說出實話——這幾年間,和太後接觸,也使得她對太後智慧有一定信心。她坦然道,“不瞞太後娘娘,妾身心裡,也是不願見到這光天化日之下拆散人倫事兒。若是坐視孫妃將皇長子記名下,朗朗乾坤,還有天理可言麼?”

這基本就是廢話,徐循要不是這個態度,太後也不會把她找來商量。老人家微微點頭,沒有什麼特彆表示。

“然而,”徐循口風一轉。“若以妾身所見,此事理想辦法,應是戳穿真相,為生母設一位分——誕育皇嗣,功足以封妃了。彆說皇長子冊封太子,乃眾望所歸,太子生母,沒有個妃位,未免顯得國朝待人苛刻,有功不能賞,有過不能懲。”

這話算是說到太後心裡了,她露出了聆聽之色,“有理。”

“援前朝舊例,太子雖不是皇後所出,卻皇後宮中養育情況也是屢見不鮮。”徐循又道,“為將來計,這樣辦法也能保證後宮風平浪靜,皇嗣傳承名正言順。漢明帝馬皇後便養育了章帝,章帝待之比生母猶有過之,賈貴人亦是善養善終。以妾身所見,這麼處置是為合適。”

隻是這麼辦話,孫貴妃便無容身地了,起碼也得受到相當處分,好日子那得數著過。所以徐循又補充了一句,“就不知大哥意下如何了。這條路,恐怕難得大哥首肯。”

“上策難行啊。”太後也歎了口氣,“可有中策?”

“中策,那便是冊封生母妃嬪之位,詔諭三宮一起養育,”徐循想了一下,不是很肯定地回答。“如此一來,照顧了貴妃麵子,大哥應該也能點頭。”

這等於是讓太後和皇帝表態,糊塗賬糊塗了,過去事不計較了。你孫貴妃還是當貴妃,孩子也算你一份,唯一改變就是多了皇後和生母一起來養,雖說日後幾個媽之間免不得勾心鬥角,但怎麼說也是把孩子身份給澄清了,該被懲罰人逃%e8%84%b1了處置——這多少是對皇帝那邊做出妥協。不過這宮裡朝中事,後能做到是非分明懲善揚惡又有多少,這樣交換,倒是足以讓太後滿意了。

“下策有麼?”她望著徐循,倒是又問了一句。!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徐循默然片晌,真好想說:皇後提出不就是下策?可卻又不好說,想了下隻好搖頭道,“放任此等態勢繼續進行下去,則為下策了。生母不得位,皇嗣如何自安?此時稍一放縱,隻怕是後患無窮。”

太後似乎是終於滿意了,她意味難測地打量了徐循幾眼,忽然歎了口氣。

“皇後已經不行了。”老人家終於是漏了一句真心話出來,她有幾分痛惜地搖了搖頭,“連大義都顧不上……她已是沒法再爭什麼了。”

徐循對此,也隻能默然了。

太後支持皇後是為了什麼,除了婆媳多年感情以外,還不是因為皇後美德和名分?現除了美德和名分以外,皇後還剩下什麼?

可皇後這個提議,等於是把自己僅有籌碼全都仍地上來踩……一樣是奪子,皇帝瘋了才會打壓自己愛貴妃,把孩子送給離心離德皇後,不提出正生母位分,就沒法占住大義。皇後連這件事都看不通透,還拿什麼來和貴妃爭?

接二連三打擊,到底是讓昔年大度寬和智珠握皇後,變成了如今這個反複無常思緒混亂失勢者。皇後這後一搏,恐怕不但沒有多少作用,還把自己多少殘留了一些印象分,也要給敗壞掉了。

太後如今既然已經表態,徐循也可以談談自己看法。“皇後娘娘自從滑胎以後,元氣虛弱,一時沒想通也是有。您訓誡上兩句,把利害點明,以娘娘品性,必不會執迷不悟……”

“幫人沒有幫到這一步。”太後並不掩飾自己失望,“這一次,孫氏做得不好。可胡氏表現,也承擔不起皇後擔子。滑胎至今都一年了,前幾個月她做什麼去了?孫氏錯了七分話,胡氏也錯了三分。”

徐循有些不以為然,但她也不能和太後去爭辯——太後肯定覺得她兒子是沒有太大錯處,因隻得委婉道,“娘娘自從入宮以後,也沒過過幾天省心日子,前一陣子人又重病……”

有孫氏,胡氏要說多鬆那也是沒有事。太後雖有些不以為然,卻也是歎了口氣。“這都是命吧!”

徐循便住口不言,並不多說什麼。太後沉默了一番,方道,“過了滿月,就要寫玉牒了!”

這玉牒到底怎麼寫,就得看這個月內幾方勢力該如何鬥爭角逐。徐循點頭道,“如今後宮空虛無人,皇後娘娘、貴妃娘娘都不能主事……究竟如何措辦,當然應該由您和大哥一道做主。”

話說到這,徐循參讚功能基本已經是發揮完作用了。到底采取哪一條策略,就得看太後自己決定。就徐循自己看來,皇後出下策,太後估計是不會采用了。她支持本來就不是皇後本人,而是後宮秩序和正統,真你要說打感情分話,孫貴妃還未必會輸給皇後呢,下策得利者隻有皇後,損害卻是皇帝和貴妃利益,雖然看似是退了一步,但根本就是沒能抓住問題關鍵。

而上策、中策,太後又會怎麼選呢?徐循還真是猜不出來。有可能太後底線是中策,討價還價用是上策。也有可能太後被皇帝一通說也就改了主意——反正,這件事上,太後和她都是一樣,要袖手旁觀可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