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頁(1 / 1)

個時候北境國還不知道在哪兒呢,劉談也沒穿過來,甚至還在發愁論文查重怎麼辦,並且一打開論文就忍不住臭罵某明星。

甚至那個時候的匈奴可汗都不是烏師廬。

劉談眉頭舒展說道:“他這線布的時間夠長的,不過也算是給我們提了個醒,回頭我給父皇寫一封奏疏吧。”

江充愣了一下:“什麼?”

劉談一臉的理所當然:“當然是讓父皇多派點繡衣使者過來啊,專業的事情還是要專業人士來做。”

江充忍不住輕咳說道:“殿下,我們自己是不是也……”

劉談十分堅定說道:“想都彆想。”

江充沒說話,劉談十分擔心這貨陽奉陰違,雖然看起來他現在很老實,但並不代表他真的老實,劉談還沒忘記江充還是個造反預備役呢。

他筆走龍蛇地給劉徹寫了一封信,一邊寫一邊說道:“情報機構必須隸屬於中樞,當然各地分管是可以的,但是歸誰管,那還是要我父皇決定的,咱們自己弄就相當於把繡衣使者的權利攥在自己手裡,找死呢?”

江充立刻應道:“是。”

他知道劉談說得在理,但就算是這樣他也沒覺得自己想的有什麼錯,反正按照皇帝對北境王的照顧,說不定就要讓北境王接手。

劉談心裡也有數,隻不過這個事情吧……不能他來搞,至少要得到劉徹的授權才行。

要不然自己搞的話,按照劉談的性格說不定就把這個情報機構搞的比繡衣使者那一套還強,到時候大漢最強的情報機構在北境王手裡,這說出去像話嗎?

劉談寫完信之後就直接讓人發了出去,當然信裡還順便報了個喜,告訴劉徹小麥和水稻都已經發芽,目前初步來看,在溫度和濕度都合適的時候,發芽是沒問題的。

至於能不能結果,那就得繼續觀察,順便把之前育苗時候的各種記錄也附上了一份,讓長安那邊也去試試,按照氣候來說長安那邊更加合適一些。

劉談甚至還小心翼翼地在信裡附上了一株麥芽和水稻秧苗。

反正信使跑的夠快,到劉徹手上的時候應該這兩株秧苗還能存活。

劉談給他爹送去了一個驚喜,然而沒想到他爹也給他送來了一個“驚喜”。

第600章 [二更]600

劉談是先接到詔書再接到他爹的信的。

這封詔書還不是給他,或者確切一點說並不是完全給他的,是給他和劉苦兩個人。

主體還是劉苦,劉談在聽說劉徹給劉苦下了一道詔書的時候就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

劉苦現在才多大啊,無論劉徹讓他作什麼他都沒能力去做,最後還是劉談去收拾爛攤子。

但詔書都下了,劉徹也沒跟他商議,之前劉談甚至沒有聽到風聲。

在打開詔書的那一刻,劉談真的是眼前一黑——劉徹封劉苦為燕王。

說實話,在劉徹的兒子裡麵,劉苦大概是最早被封王的。

其他兒子哪怕也是很小年紀就被趕跑,實際上也都六七歲才封王,很多封王也不是當時就讓他們去了封地。

而到了劉苦這裡,其實也是讓劉苦不必著急就藩,依舊養在劉談這裡,劉談作為兄長……暫代燕王之職,幫助打理燕地。

劉談看完之後就開始對著輿圖發呆。

陸懸坐在他旁邊比劃了一下,不由得蹙眉說道:“這……如今大漢近半國土在你手裡,陛下到底是怎麼想的?”

劉談呆滯說道:“我也很想知道。”

如果按照後世的地圖來看的話,這一片大概也就是整個國家的三分之一左右。

然而如今的大漢……對青藏高原沒興趣,西域不屬於版圖之內,嶺南屬於遙領,實際上也不完全算擁有主權的國土,這加加減減下來,可不就是……大漢一半國土都在劉談手裡了麼。

其實當初劉徹就曾經動過想要把燕國給他的念頭,當然劉徹的目的不在於讓他將燕國建設好,目的是守好邊境線。

至少自從衛霍去世後,劉徹已經找不到第二個讓他放心將那麼長的邊境線交出去的人了。

當時劉談以封地太大不合適為由拒絕了,甚至還拉著劉據幫他說話,順便暗示了一下丞相,讓丞相也幫忙打消皇帝的念頭。

結果兜兜轉轉過來,劉徹到底還是將燕國那一片交給了他。

事實證明,劉徹下定決心的事情,無論是誰勸說都沒用,除非實在沒有實現的條件。

但劉談還是打算掙紮一下,直接給劉徹寫了一封奏疏——寫信是不行了,寫信劉徹這個大豬蹄子完全可以當看不見。

雖然奏疏他也能壓下來,但至少其他人會知道北境王上了奏疏拒絕。

劉談拒絕也是有理由的,首先一條就是沒聽說過一個諸侯王暫領另一個諸侯王的封地的,其次就是大漢的諸侯王又沒有實權,他自己這是特殊,燕國那邊隻要選出一個靠譜的國相就可以總理一切,根本不需要諸侯王。

其他諸侯國現在不都是這樣嗎?

劉談寫完之後又給劉據寫了一封信,十分憤怒地表示為什麼不攔著啊,他一回來就要處理那麼多事情,現在再來個燕國,他怕是要英年早逝!

然後劉談的奏疏就被劉徹給打了回來。

劉徹十分淡定地表示他做的事情沒有前例的多了,現在他們就可以作為後世之法,什麼前例,前例也都是先人做出來的,他現在要這麼做又怎麼著?

劉談:……

行吧,這很野豬。

至於第二個問題,讓燕國國相全權處理整個諸侯國的事物……這個要求十分合情合理,至少在劉談看來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到了野豬那裡就是——你隻想收錢不想負責?

劉談:???

收錢?誰收錢啊,稅收也是給劉苦的啊,他又沒打算動劉苦的錢!他養劉苦都是用自己的錢好嘛。

劉談氣鼓鼓的,覺得他爹越來越不講道理。

等他十分生氣的拿出劉據的信一看,發現這信的確是劉據寫的,但估計也是受了劉徹的指使。

前提就是之前燕國那邊的邊境出現了很多問題,自從北境國這邊的邊境進出都十分嚴格,戰略物資不給運輸之後,大部分人都開始從燕國那邊走。

導致燕國邊境城池如今真的是魚龍混雜,彆說什麼治安了,當地百姓想要安安靜靜過日子都難,殺人越貨的事情時有發生,到現在那些想要平靜過日子的老百姓都已經搬走,那些城池基本上剩下的都是逞凶鬥狠作奸犯科之人。

因為這一份混亂,匈奴也開始在那邊布局。

劉談的北境國看管已經很嚴格,但也架不住匈奴早就開始在這邊埋線。

北境國都能抓到細作,就更彆說燕國了。

之前劉徹也派了很多人整治那邊,但問題在於那些城池並不屬於一個郡,郡守與郡守之間立場或許是一致的,但是他們的想法不一致,導致實行的政策也不一樣。

哪怕就算是劉徹規定死了讓他們怎麼做,而這些人在執行的過程中也個人有個人的方法。

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做到統一,每個城池都有漏洞,哪怕城池不行,城池與城池之間的大片荒地也攔不住人家啊。

之前劉徹失蹤的消息就是從那邊走漏的,劉徹在查清楚之後就有些生氣,直接派了繡衣使者過去打算治罪,結果沒想到派去的繡衣使者也折了好幾個在那邊。

繡衣使者那可都是劉徹精心培養出來的諜報人才,自從成立之後這麼多年都沒怎麼吃過虧,這些人代表的就是皇帝,平時不顯露於人前也就罷了,若是真的現身就連劉談都對他們十分客氣,平日裡打鬨歸打鬨,但是在劉談這裡,給他們的待遇可都是最好的。♀思♀兔♀網♀

在這種情況下派去的繡衣使者幾乎全軍覆沒,劉徹的震怒可想而知。

結果皇帝震怒皇帝的,那些人依舊我行我素,大有天高皇帝遠的架勢,劉徹眼見能派過去的人能力不行,能力可以的又不能派過去,就把注意打到了劉談身上。

其實劉徹讓劉談代領燕國政務還真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在劉談離開長安之前他就有這個想法,隻是一直沒有跟劉談說,因為他知道就算說了他兒子也不會同意,並且不僅僅是他兒子的問題,還需要跟朝臣也商議一番。

跟劉談想的不同,中樞那些大臣對這件事情的抵觸情緒也不是那麼重。

首先就是燕國的問題的確很嚴重,需要人去處理,可能在長安當官的誰願意跑到那個窮山惡水的地方?

就算%e8%83%b8有抱負的人也要掂量一下,繡衣使者都折在了那裡,他們過去萬一人也沒了呢?他們肯定比不上繡衣使者厲害啊。

現在有現成的人頂缸也挺好,最主要的是北境國發展的快速,去年甚至能夠交一些稅給中樞了,雖然不算特彆多,但至少看到錢了啊。

要知道在北境王過去之前,那些地方都是要免稅的。

燕國的情況跟北境國也差不多,他們還指望著北境王能夠照顧一下燕國,緩解一下中樞財政壓力呢。

據新任大司農的說法,現在很多人已經不拜錢童改拜北境王了。

甚至已經漸漸有了錢童和北境王合二為一的畫像。

正因為如此,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沒什麼太大的抵觸。

反正北境王也是暫代,短時間內他成不了氣候,至於時間長了以後……隨著燕王逐漸長大,到時候可以做的手腳也很多,現在就很好。

劉談放下劉據的信之後心很累的歎了口氣,他之前也是真的沒想到燕國已經亂到了這個地步。

陸懸看著他眉頭緊皺忍不住摸了摸他的臉說道:“彆擔心那麼多,實在不行我們就提前……”

“彆彆彆,按照原定計劃來吧。”

劉談知道陸懸想說的是提前發動戰爭,但劉談想了想軍隊都沒有訓練成型,甚至很多都是新兵,就這麼拉到戰場上去基本就是送死。

以前大家都這麼做是他們的事情,劉談肯定不會這麼做的。

而且讓他管理燕國那邊的邊境城池他也不是那麼抵觸,因為說起來是分燕國和北境國,實際上這一條線都是連著的。

燕國那邊混亂多少還是能夠影響到北境國,尤其是雁門郡,之前劉談就一直在關注雁門郡,隻是一直沒有太好的辦法。

做得多了吧,代郡郡守就曾經表示北境王這是以鄰為壑,但是不做他又覺得憋屈。

現在倒是好了,劉談完全可以大刀闊斧。

唯一讓他在意的就是燕國國相的人選。

隻不過到現在燕國國相好像都沒有選出來,劉談在小朝會上提起這件事情之後,忍不住沉思半晌說道:“你們說有沒有可能讓你們兼任?”

畢竟如果選出新的官員,劉談首先要做的就是跟這些人進行一定時間的磨合,想要快速上手政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如果直接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