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1 / 1)

天子腳下 八月薇妮 4269 字 4個月前

回頭就在莊院見麵了,倒也不在乎這一時。

這就是那天的經過。

鄧主簿在清醒的時候,儘數告訴了王翰林。

王翰林隻是恨他害死了孫女兒,當時巴不得他也死,鄧主簿本就是一瞬的清醒,給他三言兩語刺激,便直接跳了樓。

如今,無奇聽了王翰林轉述的話,經過跟她料想的果然大同小異,除了有一點。

“王大人,您可聽說過《楊妃傳》?”無奇試著問。

王翰林的臉色微變:“你問這個乾什麼?”

“你知道。”無奇看出他有所隱瞞:“王大人,你從哪聽說的?”

王翰林的臉上是一種厭惡的表情,他忍了忍終於道:“當然是姓鄧的混賬說的。”

那天鄧主簿說完後正要先下山。

就在轉身的瞬間,聽王姑娘道:“你要回去,把那本《楊妃傳》也帶走吧,我看到了第八章,並不是很喜歡。”

鄧主簿怔住:“啊……那好。”

《楊妃傳》這本書,是他跟同僚私下看的,有次見麵跟王姑娘說起來,盛讚此書,姑娘好奇便也要看,鄧主簿為討好佳人,就大膽拿了來給她。

如今聽她說不喜歡,隻以為她畢竟是書香門第的閨秀,不願看這歪書的,他心裡倒是有點慚愧,便忙答應著說:“好好!我回頭就拿回去燒掉,我也不看了。”

“不……”聽著那邊兒像是欲言又止,鄧主簿這才忐忑地離開了。

王翰林咬牙道:“那個混賬東西引我孫女兒看這種雜書已經該死,又引誘她跑出去……我實在想把他碎屍萬段,他居然還敢跟我提這個,他為什麼要跟我說這個!”

無奇說道:“王大人,那本書在哪,可否讓我看看?”

王翰林不悅地:“那種閒書有什麼可看的?”他本來打算著得空找到那本書便燒了了事,畢竟在他看來,跟鄧主簿有關的一概不是好物。

無奇道:“您不覺著姑娘在那種情形下還特意提起此書,有些古怪嗎?”

鄧主簿聽這句的時候並不知姑娘身處危急關頭,隻當尋常。

後來才知姑娘那時已命懸一刻。

那麼,身處險境的王姑娘怎麼會在兩人死彆之時說這麼一句無關緊要的話。

鄧主簿不明白,但他借著清醒的瞬間把所有告訴了王翰林,他雖然仍不懂為什麼姑娘會提《楊妃傳》,但他的潛意識也許猜到了這該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所以他並沒有省去這一節,而是如實告訴了王大人。

隻是王翰林並不知情,反而更恨了鄧主簿。

王翰林隻是盛怒下有失理智而已,聽了無奇的話他心中靜了靜,猛地起身:“跟我來。”

第12章 解簽

王翰林帶了兩人到了孫女兒的閨房,自從出事後他嚴禁任何人進入,而他自己也不敢走進來,因為怕觸景生情。

他隻是個隱退後的孤獨老人,之前有孫女兒相伴天倫,就算是偏居城郊也是其樂融融,如今唯一的親人也沒了,還是以那種令他無法接受的方式,他最不願意做的就是讓自己一遍又一遍的回想,尤其是想起孫女遇害時候的情形,她一定很怕很絕望……一旦試著去猜測那些他不知道的細節,那些細節就活了似的,自動的如同血一樣的快速蔓延。

他很可能因為承受不住那巨大的痛苦而也隨之溺死在這些蔓延的鮮血裡。

王翰林的確是憎恨鄧主簿的,雖然他對無奇林森說了理由,但還有個隱秘的原因是,他知道真凶難找,在找到真凶之前他願意有個人來恨著,隻有這樣,他似乎才有點活下去的力氣。

但另一方麵王翰林知道,如果他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思念跟悲痛,很可能他也會像是鄧主簿一樣失心瘋。

他們兩個人之間有一個瘋了的已經夠了,還得有人清醒地找到凶手,隻要給孫女報了仇,他就可以瞑目去見那個曾是花一樣的女孩子了,身為祖父他沒有好好地保護孫女,他沒有辦法說出自己的愧痛。

夏知縣是個能乾精明的人,隻是王翰林那時候失去理智,他覺著在夏知縣的治下居然發生這種惡□□件,這是知縣大人無能的表現。

所以在夏思醒來找他說要驗屍的時候,王翰林突然想起那天看到孫女幾乎屍首異處的樣子,他無法容忍還有人繼續褻瀆她的屍體,所以幾乎是用吼的把夏知縣趕了出去。

可後來夏知縣也隨之意外身亡,王翰林心中才愧悔起來,但也無濟於事了。

而那個真相,仿佛距離他千裡之遙,隻怕直到他死也無法給孫女兒報仇了。

直到今天,無奇跟林森找上門來,他忽然發現自己距離真相並不遙遠!

走的太急,王翰林幾次差點兒摔倒,多虧了無奇跟林森上前扶著,到了王姑娘的閨房,他來不及傷感,推開門走了進去。

這是很明淨雅致的女孩子的屋子,一如舊日模樣沒有任何改變,就好像主人隨時都會回來。

王翰林從堂下拐向右手的臥房,掀開簾子直接走了進去。

無奇跟在身後,裡間是臥房,有著淡淡的餘香,外頭一個鑲嵌理石的紅木圓桌,靠近南窗下是一張長桌,桌上有文房四寶,還放著幾本書。

王翰林是衝著這桌子去的,素日王姑娘就在這桌前看書寫字。

但他找來找去,連姑娘的床上跟枕下都翻了,卻仍是找不到那本《楊妃傳》。

他急躁之下,懷疑人擅自入內把書偷走了。

正要喚丫鬟來質問,無奇製止了他。

方才王翰林翻找的時候她已經把屋內的陳設看了一遍,這種書是閒書,像是王姑娘這種女孩兒絕不可能明晃晃地放在案頭上的。但這卻是鄧主簿給她的,所以她一定會珍而重之地藏起來,而且那應該是個很容易找到卻很容易給人忽視的地方。

無奇走到靠牆的書櫃旁邊,架子上整齊的兩排書,多是些古代典籍,四書五經,各家詩文等等,其中有兩種匣裝書,分彆是《六藝詳解》跟十三經,都是好幾本冊子放在一個統一的半匣之內,又莊重又易於珍藏。

其中六藝是反著放的,那幾本裝訂的書冊一概書脊向外,一目了然。

旁邊的十三經卻規規矩矩地放的端正,隻在匣子外醒目的標著“十三經”。

無奇說道:“姑娘果然是蕙質蘭心,這書櫃上的書都擺放的整整齊齊,唯有六藝是小書冊書脊向外的,可見不是馬虎,而是故意為之。”

林森跟在她身後:“這是為什麼?”他以為這六藝裡頭有什麼貓膩,便湊上前查看。

無奇反而舉手將那一匣的十三經取下來:“她不過是想讓旁觀者一眼就能看到裡頭都是六藝的書冊,更方便隨手抽出一本,這樣的話自然而然是會忽略旁邊的十三經的。”

這是人的慣性,相似的兩個書匣,一個朝外容易翻看,一個不容易動,外人自然會隨意從那易翻看的裡頭拿一本,而懶得去動旁邊的了。

無奇把十三經的半匣倒過來,裡頭的冊子們整齊地擠在一起,一眼看去幾乎沒什麼差彆。

無奇的手指撥過這些書,停在其中一冊上,這本書的書脊顏色跟彆的有所不同,她輕輕地一抽抽了出來,封皮上赫然正是《楊妃傳》。

林森的眼睛瞪得圓圓的:“在這裡!”

連王翰林也忍不住“啊”了聲。

無奇並沒有輕舉妄動,反而將書雙手送給了王翰林。

王翰林屏住呼吸,手指都有些發抖,就好像孫女兒遇害的真相就藏在裡頭,一打開便會出現眼前似的。

但是讓他們失望的是,這本書裡並沒有什麼特彆,隻有一枚薄薄的乾花夾在裡頭,果然是在第八章的第二頁上,可見是做書簽用的。

王翰林從頭看到尾,又從新翻看一邊,一無所獲。☉思☉兔☉網☉

他拿著那朵乾了的小薔薇,抬頭看向無奇:“這是、什麼意思?”

無奇接過書,把夾著花瓣的那頁重看了一遍。

她對這劇情是很熟悉的,沒有人比她更熟悉。

楊妃傳是寫楊貴妃的傳奇故事,這一章正寫到楊玉環入宮受寵,武惠妃妒忌,用計要鏟除她,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這一番上山下山,日色偏斜。

王翰林大失所望,但也知道這兩個少年本是好意,且自己已經錯誤了夏知縣,不該再遷怒於人了。

無奇幾乎也不敢看王翰林失望而慘痛的臉色,便同林森告辭。

送他們出去的小丫鬟忍了又忍,終於小聲問:“兩位真的是皇都的太學生嗎?”

林森看那丫鬟眉清目秀,精神一振:“是啊,妹妹有什麼事?”

小丫鬟欲言又止,往外看了看終於說道:“你們真的能抓到害小姐的狐狸郎君嗎?”

林森瞅瞅無奇,見她正在出神,本有些猶豫的,但麵對女孩子期待的眼神,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賭上了自己的姓氏:“能,當然能!不抓住那畜生我就不姓林。”

丫鬟的眼睛裡立刻淚汪汪的:“姑娘是個可好的人了,鄧主簿的性子也好,我們常常私底下說要是他們成了親,以後指定是夫唱婦隨,白頭到老的,沒想到……這些日子老爺的白頭發都越發多了……沒了姑娘,以後還不知怎麼過活呢。”

無奇在前方走到門口,她認定小姐臨死提起楊妃傳不是隨口閒話而已,但那書裡偏偏沒有彆的,她心裡有種感覺像是自己忽略了什麼,但一時又想不起來,就好像眼前隔著一層窗欞紙。

深吸了一口氣,閉上雙眼在心中勾想案發當日情形,而在心中不停回旋的便是姑娘的那句話。

兩人離開莊院找了一輛車,車上的氣氛有些憋悶,林森咳嗽了聲道:“也不知老蔡這會兒到哪裡了,我這本書還沒得閒看呢,這會兒有空,偏沒有心情。”

見無奇不做聲,他便窸窸窣窣從袖子裡掏出一本書翻了起來:“不過,這個楊妃傳到底是怎麼回事?咦,這是什麼?‘白虎出山欲害人,魚入羅網難脫身,害人之心則害己,飛蟲撲火自輕生’……這寫得是什麼?”

原來先前王翰林以為白忙一場,便憤而將此書扔在地上。

林森悄而不聞地撿了起來,畢竟他也是想看的。

無奇瞟了眼:“那是惠妃要害楊玉環,事先解的玉帝靈簽,第十一簽的四句話,是下下簽。”

這幾句卻跟王姑娘的遭遇有些相似。

無奇曾想過,難道是王姑娘臨死前想到了這個下下簽所以才說不喜歡這本書?

如果隻是單純地表示喜惡,那這根本就是無用的線索。

林森眼巴巴地又翻了一頁:“這上麵沒寫是第十一簽啊,也沒說是下下簽啊,你怎麼知道?”

無奇淡淡一笑:“這個十一簽是有簽圖的,要是畫了圖你自然就清楚,這是‘韓信逼鐘離昧自刎’。”

“韓信?!淮陰侯我知道,鐘離眛又是誰?”林森最喜歡古之豪傑,可也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