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1 / 1)

。不過陵寢的選址,桓羿選在了鳳京,說是要讓他跟大魏的列祖列宗都葬在一起。

曹皇後暗地裡跟甄涼說,以後她若是死了,隨便挑一塊京郊的地葬了便是。反正本著卑不擾尊的規矩,她也是不必跟桓衍合葬的。

甄涼自然是同意了。

穆將軍那邊也十分順利。登州是有船的,雖然規模不大,但勉強可以在近海航行。畢竟這邊雖然沒有成建製的水師,但是因為要抵禦倭寇,還是有這方麵的需求。

有船有人,即便不過十來條船,幾百個人,也足夠了。

他沒有急著招募新兵,也並不迫切地出海剿匪,而是自己先跟著訓練了兩個月,熟悉了在海上的一切,才在當地招收了一批漁民出身的士兵,開始正式的訓練。

訓了幾個月,到秋天時,這些人已經勉強能看了,他就趁著入冬之前,領兵出海,剿滅了幾支小股倭寇。

還有意外之喜,這些倭寇竟然頗為富有,藏匿了不少金銀珠寶之類的貴重物品,自然都被收繳了。這一下,訓練水兵的耗費就能彌補掉一半。

桓羿收到這個消息,也十分高興,當即在朝堂上宣布了這個捷報。

雖然現在還沒有水師,但他已經開始為穆將軍造勢了。將來在需要的時候,立刻就能把架子搭起來,然後完成自己一係列的計劃。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長寧元年的新年,過得十分熱鬨。

去年因為漢王逼宮的緣故,導致整個新年都在緊張之中度過,沒有半點氣氛。或許是為了彌補,所以雖然還在桓衍的孝期裡,但因為當今皇帝隻是兄弟,所以倒也沒有過分禁止這些。

不過,或許是因為看他們的日子過得太平順,長寧二年的開局就不太順利。

一直到四月,北方都沒怎麼下雨。

很顯然,在南方洪澇過後,北方的旱災也如期而至。

往年之所以能支持,蓋印南北所種植的作物並不相同。北方種植小麥、高粱,南方則種植水稻,開塘養魚。這樣,北方受災可以從南方調糧,南方受災可以從北方調糧,就可以暫時維持住局麵。

但是現在,南方的主要產糧地江南,已經將大部分的土地都種上了桑苗,即便是前年的洪澇,也沒有更改他們的意誌。

雖然桓羿保住了一部分土地,也堅持種植糧食,但也僅夠當地所需。可以想見,如果今年北方糧食減產,那麼全國的糧食絕對堅持不到明年夏收。

江南的爛攤子是桓衍留下來的,而且已成定局的事,再要更改也不容易。

所以桓羿也沒打算跟他們死磕,而是預備在南方再開辟一處產量地。

他的目光放在了荊湖地區。這裡古代是雲夢澤所在,大澤綿延千裡,如今逐漸消退,留下來的土地都是沃土,最適宜開墾為田地。而且這裡臨近長江,跟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改道的母親河比起來,長江要柔順得多,雖然也時常有泛濫之事,但總體而言,還是很適合開辟為產糧區的。

但是開墾田地,就需要人口。所以朝臣們嘴裡不說反對,卻隻是將困難之處反複提了又提。

可惜桓羿早有準備,祭出了軍屯的想法。

湖上也是可以編練水師的,事實上太湖和洞庭湖都一度被水匪占據。所以一邊練兵,一邊開墾土地,就是個不錯的想法。

然而開墾水師之事才一提出,就立刻遭到了強烈的抵製。

雖然在預料之中,但桓羿還是難免失望。他很清楚,朝堂上大部分人都能看清楚編練水師和開墾土地的好處,但他們還是選擇反對。一部分人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一部分人卻隻是為反對而反對。

隻是不希望他這個皇帝野心太大,太過折騰。他們更希望他能老實一點,“垂拱而治”,政事交給他們就行了。

好在桓羿的目的,本來也不是做成這件事,而是先提那麼一下,在所有人心裡種下一個種子。這件事他早晚會做,而當他準備做的時候,將沒有任何人能阻攔他。

而且眼下,他將這事拋出來,放在明麵,多少也可以給登州的穆將軍打個掩護。

——已經有人懷疑他為什麼去那裡督軍,一去就不回來了。哪怕朝中經常送來各種大小捷報,但有心人還是從中察覺到了異常。不過,有桓羿攪局,他們現在多半是顧不上這邊了。

好在不久之後,南方的船隊返航,不但帶來了大量的貴重香料、寶石,還有一船船的糧食。

香料和寶石即便在南洋也是貴重之物,產量不多,所占據的麵積也很小,所以船上有很多空餘之處,在大利的遊說之下,就都被利用了起來。反正海上一般來說都不會空船,免得船身重量太輕,被海浪一掀就翻了,裝什麼不是裝?

誰知一回來就得知北方大旱,糧價上漲,又能大賺一筆。

可惜沒等他們高興太久,運回來的糧食就被大利以甄涼的名義包圓了。——這是大家一起運回來的糧食,想要推說沒有都不行。而且給的價錢也很厚道,沒道理拒絕。

這讓一眾習慣了囤積居奇、操控糧價的大商人、大世家十分不習慣。

不過他們現在背靠皇後,等於是背靠朝廷,行事當然不能再像從前那樣肆無忌憚。有舍才有得,跟著一趟海運所得相比,那些糧食又不算什麼了,所以沒心痛多久,就被拋諸腦後。

而此時,大利已經風塵仆仆,趕到京城,並且給甄涼帶來了一份她意想不到的禮物。

紅薯!

大概是不知道該怎麼弄,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大利不是將紅薯塊%e8%8c%8e挖出來帶回,而是將整個植株都帶了回來,用竹筐裝著泥土,再放在箱子裡,養在船艙中。

聽說船員們在缺少蔬菜的情況下,一度還弄了一些紅薯苗來吃,倒也沒吃出什麼問題來。

不過這東西金貴,大利沒讓他們過分糟蹋。

所以此刻送到甄涼麵前的,就是幾框長勢十分茂盛的紅薯,看得她眼睛發亮,連忙讓人去將桓羿請過來。

“這就是你所說的紅薯?”桓羿繞著竹筐轉了一圈,“若是枝葉和塊%e8%8c%8e都可以食用,那倒是個不錯的東西。產量雖然還沒稱量,但瞧著也遠勝過水稻和小麥了。”

“稟陛下,此事不能這麼比較。”大利道,“普通人吃一斤米一斤麵就可以填飽肚子,但一斤紅薯卻很難吃飽。而且吃完了餓得也快,又容易傷脾胃。即使在海外,也隻有貧苦人家會去山上挖來果腹,並沒有多少人種植。”

即使如此,一種新作物的出現,也足夠令人高興。

甄涼記得紅薯似乎可以扡插種植,於是先讓人將紅薯苗截段,稱量過後就送去種植了。這會兒還是春天,正好能趕得上,說不定秋日就能收回一批來。

框裡挖出來的紅薯,則有些看著比較鮮嫩,有些又老又柴。據大利說,應該是跟芋頭一樣,柴的是做種的母薯,其他的是新長成的。

稱得的重量,則比桓羿和甄涼預計的還要多一些。

即使按照大利的說法,有種種不好,但是作為災荒年間補充的食物,也足夠了。畢竟為了活下去,災年百姓們連樹皮和觀音土都吃,紅薯這傷胃的小毛病,自然無關緊要。

而且更重要的是,紅薯不列入稅收之中。

這年頭官府收稅,是收糧食的。小麥、水稻都可以用來上稅。也有人交的是絲絹、銀兩,但除非朝廷特意要求,一般不會這樣。因為糧食換成布匹銀兩,必然會折價一些,不如直接上繳。

因為可以用來交稅,若是有什麼急事也可以出售換取錢財,所以即便是自己家裡種的東西,百姓也往往舍不得吃。

但紅薯就沒有這樣的顧慮了,可以作為日常果腹之物。跟湯湯水水比起來,無疑要好得多。

“立大功了!”得出具體數據之後,甄涼不無興奮地對大利道。//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而大利所立的功勞還不止如此。雖然隻是出海幾個月,但是大家在船上朝夕相處,他已經大致摸清楚了這支船隊的底細,各種細節都記錄了下來,就等著桓羿哪天需要用到了。

“好樣的。”桓羿看完之後,也道,“辛苦你再跑一趟,摸清楚更多的情況。等明年,就可以用咱們自己的船隊出海了。”

“自己的船隊?”大利驚疑。

桓羿點頭。穆將軍那邊的訓練已經有了成果,但是這支海軍如何,還是要拉到海麵上去走一遭,才能看得出來。所以初期,偽裝成商隊是個不錯的辦法,而且也可以用這種方式,賺來更多的錢糧,自給自足。

——養軍隊費錢,名不虛傳。這一年,為了供應登州那邊的水師,桓羿已經快把自己的內庫掏空了。

第119章 恍然如夢

勤謹殿。

幾框紅薯就擺在大殿當中,十分醒目,看起來跟漢白玉的地麵和這金碧輝煌的大殿格格不入。

但圍繞著竹筐站立的幾位肱骨重臣,卻都是一臉激動的模樣,看著框裡黑不溜秋還沾著泥土的紅薯,就像是看自己心愛的寶貝。

“畝產量超過了一千斤!”禦史中丞潘致遠一個激動,不小心扯下了一縷胡子。

這一部美髯乃是他最驕傲的東西,好不容易才養成,平日裡小心愛護,珍惜得不得了。但這會兒,他根本顧不上胡子,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伸手拿起一個紅薯。沉甸甸的分量入手,他心中的激動又多了幾分。

當下大魏種植的那些作物,大部分產量都在三四百斤左右,這還是上好的良田出產。這紅薯一木抵幾畝,讓人如何能不激動?

而且彆忘了,這紅薯是直接從山上挖下來的野生品種,又是種在竹筐裡,土地不夠、營養也不足。若是重進良田之中,讓農人小心侍弄,隻怕產量還會增加個幾成。

再說,既然連山地野生都能長得這麼好,也就是說不挑地方。完全可以讓原本的土地依舊種植水稻小麥,隻將那些下等的沙地拿出來種紅薯,或者索性開墾山地,專門用於種植紅薯。

總而言之,有了此物,隻怕幾年之內,大魏的糧食產量會翻上一兩番。到那時,就不是擔心糧食不夠,而是憂心人口不足了。

而更多的人口,就意味著更多的稅收,更多的人力,更多的資源!

畢竟前陣子商議著要開墾雲夢澤一帶,最後不了了之,就是因為沒有人手。

至於說紅薯吃多了會有點小小的問題,那就算不上什麼問題了。畢竟,看著這東西,在場諸公幾乎都可以想象不久的將來即將會降臨的盛世。

僅憑這一點,桓羿就能成為不世明君。而他們這些臣子,自然也能青史留名。這讓人如何不激動振奮?

一群人圍著紅薯看了半天,都還有些意猶未儘,忍不住一個勁兒拿眼神去瞟皇帝。

這曆來皇帝手裡有了什麼好東西,都有個頒賜群臣的常例,這紅薯當然也不能例外。他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