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1 / 1)

都知道,再荒唐的事,涉及到皇位之爭,那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彆人可能不信,但皇帝必然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

再說,他們自己在心裡咂摸了一下,也覺得這事並非完全不可能。在桓安真的掌控了江南這個前提之下,一切都是可以實現的!

這就很要命了。雖然大家都知道桓安不可能掌控得住江南那些世族。他們連皇帝的麵子都不賣,怎麼會理會他一個太監?但問題偏偏就在這裡:是桓安自己回宮之後就立刻攛掇著皇帝對江南施恩,解除了先帝當年設下的限製令,給了那些世家豪族最大的自由。

而如果不是今年湊巧發生了水患,搞得江南民不聊生,以至於最後將這樁大案揭了出來,說不準現在一切還真如原本預計的,江南假意對皇帝投誠,但實際上卻得到了極大的自由,可以暗中發展。

這種誅心之論,本來也是從來不講究證據,隻看帝王心意的。

何況桓安還不是朝中重臣,而是皇帝的家奴,要處置他,也不用擔心朝中官員和士林的看法。——他們巴不得這分權的閹人倒黴。

沒有人會為桓安說話,除非皇帝信任他。

但皇帝會相信他嗎?恐怕就連桓安本人也不信。所以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他便在巨大的震怒驚懼之中,暈了過去。

然而這並不影響皇帝對他的處置,等桓安蘇醒過來時,人已經在天牢裡了。

皇帝甚至不打算親自審問他,隻是派了大理寺的人過來。

這態度已經表露無遺,於是一夜之間,朝中參奏桓安的奏折多如雪片。而更可怕的事,其中雖然大部分都是子虛烏有的罪名,但也有一部分是真的。

隻要查實了真的這部分,假的也是真的了。

“桓總管,交代吧。”大理寺少卿將今日彈劾桓安的奏折念給他聽,然後勸道,“否則本官就隻能對你用刑了。”

“哈,哈哈哈!”從進了天牢之後,就一直表現得安靜木然,讓人忍不住警惕疑惑的桓安,卻突然爆發出了一陣響亮的笑聲。太監的聲音與普通男子不同,他們自幼受刑,發育不全,聲調十分尖利,這麼笑起來的時候,顯得尤為可怕而不詳。

桓安確實旁若無人,大聲笑道,“想不到我桓安一世英名……竟是毀在了這裡!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理寺少卿沒聽懂,隻覺得他腦子似乎有些問題。不過犯人是單獨關押的,也傷不到彆人,所以他也隻是任由桓安在那裡發瘋,自己則在一旁等候。

過了不知多久,桓安突然安靜了下來,轉身看向大理寺少卿。

“事到如今,咱家也沒什麼好隱瞞的,願招。”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頭發和身上的衣物,“隻是這樣子實在狼狽,求大人允許咱家沐浴梳洗更衣,再吃頓便飯。”

畢竟是伺候過兩朝帝王的人,而且大理寺少卿其實並不太相信那些人捏造的罪名,知道桓安無非是犯了忌諱,見他冷靜下來,願意招供,也就沒有拒絕他,免得再添波折。

他讓遇阻守著桓安沐浴梳洗更衣,又給他準備了一桌子還算豐盛的飯菜,親自守著桓安吃了下去。

原以為萬無一失,誰知桓安吃了幾口,竟然就直接栽倒在地。

急忙上前一摸,已經沒有呼吸了。

第090章 牧草種子

桓安的死,在整個京城都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雖然被解釋成畏罪自儘,但他還沒有交代所有罪證就死去,很多事情也就不好追查了。桓衍氣得砸了不少東西,將大理寺一乾官員罵了個狗血淋頭。

不過既然人已經死了,那他頭上的罪名自然也就坐實了。

因此又不知會有多少朝中官員被卷入其中。畢竟桓安得勢之後,頗起用了一批太祖朝的老臣,現在他死了,這些人桓衍自然不敢用。不過能將朝堂清理一番,倒也不全是壞事。

不過皇帝一忙起來,自然也就忘記了獄中還有個苦苦等待的段崇文。

原本他檢舉桓安,多少能換來一點好處,但現在肯定是沒有了。不過段崇文在短暫的失望之後,就冷靜下來了。現在外麵風波不平,他雖然隻是個無足輕重的小棋子,但未必不會被有心人注意到。

不說彆的,桓安背後肯定還有彆的勢力。都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說不準就會有漏網之魚。而他們肯定會想捏死自己。

至於那個給他送信的人,連對方的身份都不知道,段崇文自然也不敢去接觸。

如此一來,倒是這監獄之中,雖然日子難過,但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了。想殺他的人進不來,而能把手伸到這裡的人不會殺他。——桓安已經死了,他若是也死在這裡,隻怕反而會令人懷疑之前的一切都是有人設計。

和光殿。

自從桓安死了之後,桓羿就沒有離開過這裡,對外聲稱身體不舒服,每天隻待在房間裡看書,似乎無論外麵怎樣風雨飄搖,都影響不到這個地方。

但這當然隻是錯覺,每天從和光殿送出的書信,能裝滿小圓子隨身攜帶的那個箱子。

京城亂了起來,對桓衍來說是個收攏勢力、掌控朝堂的大好機會,但對桓羿和一些想要渾水摸魚的人而言,又何嘗不是?

唯一一個沒有采取行動的,是被這件事卷進去,此時已經自身難保的襄王。

段崇文那封告密的奏折,可是說了桓安要推他上位的!這種事本來就不看證據,隻取決於聖心,而桓衍怎麼看都不像是能容忍他的人——就連他嫡親的那些兄弟,除了桓羿之外,現在還有誰在外麵走動?

就連桓羿,其實也是這一兩年才活躍起來的,以前也是一片沉寂。

在這種事情上,桓衍總會格外敏銳,絕不會給他們任何可乘之機。

雖然桓衍還沒有處置襄王,但是已經派人圍了他的王府,說是要等到查明證據,不過證據這種東西,隻要有心,總是越查越多的。

襄王這會兒已經徹底亂了陣腳,這不,求救的書信已經送到和光殿來了。

信裡的內容無非就是那些老生常談,說的也確實是實話,不過桓羿並不打算對他伸出援手,所以收到這封信之後……他當然是照例拿著它去告禦狀了。

負責看守襄王府的人竟然讓這封信送出來了,既然有桓羿這裡的一封,當然也可能會送給彆人,不可不防啊!

桓羿語重心長地說出這句話時,坐在上首看著他的桓衍,麵色簡直精彩至極。

他的人當然已經查知了這封送出去的信——或者說,襄王到現在還能往外送信,就是因為桓衍特意留了一個缺口,他就是希望襄王跳得越厲害越好,最好是將與他有關係的人全都牽扯出來,一網打儘!

聽說有信送給越王,桓衍麵上不顯,心裡是有些高興的。

桓羿此人實在是怪異,乍一看他好像渾身上下都是漏洞,就等著自己去抓,但是實際上,隻要細細一查,就會發現那些漏洞都是無關緊要的內容,就是查實了也不過斥責一頓,真正犯忌諱的事,一件都沒有。

而他現在卻已經在民間經營起了不小的名聲!

這樣一個人,要不就是真的沒有城府,要不就是藏得太深。桓衍會相信他是第一個嗎?

這回襄王給他送信,桓衍特意沒有去攔,就是為了借著這封信,將他扯進來。雖然作為親兄弟,牽扯又不深,他理應獲得豁免權,但這種事有一就有二,如果頻頻發生,他的名聲就會徹底壞掉,到時候桓衍也就可以輕易把人除去了。

誰知他這裡按兵不動,桓羿倒是自己跑來了。♂思♂兔♂文♂檔♂共♂享♂與♂線♂上♂閱♂讀♂

不管桓衍心裡怎麼想,桓羿既然如此正大光明地把信交出來,桓衍也隻能誇他一句忠心謹慎,不但不能牽連他,還要好聲安撫,讓人相信他們之間還是一片深厚的兄弟情誼。

所以他好生勉勵了桓羿一番,又賞賜了一些東西,直到人要走了,才仿佛不經意一般問,“不過如此千鈞一發之際,襄王竟然給皇弟送信求助,你們二人莫非私底下還有什麼交情?”

“皇兄說笑了。”桓羿理直氣壯,他和襄王本來就沒見過幾次麵,說過幾次話,“不過是上回皇兄讓臣弟去迎接襄王入京,後來又讓我二人分彆去賑災,除此之外彆無交集。想來襄王隻是因為在京中能求的人少,所以病急亂投醫罷了。”

大概在襄王看來,兩人的處境是一樣的,甚至桓羿更加危險。所以那封信裡也有類似“連我都免不了,你以為自己可以獨善其身嗎”這樣的句子。

桓衍當然也看到了,但他絕不會在這個時候拿出來詢問桓羿,因為一旦說到這個,在桓羿沒有做錯事的情況下,他就不得不做出承諾。

雖然帝王的承諾不值一錢,隨時都可以撕毀,但桓衍還是比較愛麵子的。

所以聽桓羿這麼解釋,他什麼也沒說,直接把人送走了。

從勤謹殿出來時,桓羿沒有看到何榮和潘德輝。這讓他有些好笑,或許,經過了桓安之事後,桓衍已經很難再相信身邊的任何一個人了,所以以後恐怕再不會有備受他信任的禦前大總管出現。為了壓製這兩人,他會提拔更多的人上來,讓他們輪流當值,絕不偏聽偏信,以為如此就能萬無一失。

殊不知,問題根本就不在這裡。

……

京城和朝堂越亂,曹皇後心裡的緊迫感就越強。

她最近特彆能感受到,即便是皇後的身份,也並不能給她帶來安全感。因為再位高權重,隻要上麵還有一個人,那麼就總有被清算的一天。隻有握在自己手裡的力量,才是真實的。

因為桓衍自始至終都沒有察覺到她的變化,所以最近,曹皇後的膽子已經越來越大了。

有時候,她抱著還在繈褓中的小皇子,逗他玩兒的時候,腦海裡會冒出來一個相當瘋狂的念頭:如果現在桓衍突然死了,她身為皇後扶持小皇子登基,是不是局麵就會與現在大不相同?

這年頭總是一閃而逝,因為曹皇後並不敢多想。

但與此同時,它出現的頻率卻越來越高。因為這對於曹皇後而言,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

桓衍畢竟還活得好好的,所以這個念頭也隻能想想而已。不過,曹皇後自己顯然都沒有意識到,她現在行事,早就與從前不一樣了,不再那麼謹慎而小心翼翼,變得更加乾脆利落。

所以幾日之後,她便回複了金尚儀的那封信,給與了肯定的答案。

就算是有再多的人手,京城裡還是擺布得開的,未必一定都要放在宮裡。既然如此,那也就不用拘泥於她們的年齡和婚姻狀況。甄涼給的那個提議,倒是不錯。

至於外麵物議紛紛,隻要一開始不將所有的打算都說出來,想來抵觸的情緒就沒有那麼明顯了。等到將來自己可以掌控權力的時候,不就說什麼是什麼了嗎?

得到了皇後的許可,金尚儀便興致勃勃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