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1 / 1)

春江花月 蓬萊客 4316 字 5個月前

關於前方戰事的消息,卻又緊緊地攫住了她的心。

傳回來的消息說,李穆此前取得潼關大捷,乘勝東進,如今已經過了弘農,打到黽池一帶,因為天氣的阻滯,暫時停止東進,和退到了新安的北燕軍隊相持著。

長安一解圍,高桓立刻帶領一支軍隊和後續的糧草,發往黽池增援。

但昨天,卻傳來了一個壞消息。

那支運送糧草的增援軍隊,在抵達弘農之時,道路被猛漲的山洪衝毀,山體坍塌,交通斷絕,大隊人馬無法前行,隻能停在那裡,派人迂回尋路,去向李穆傳送消息。

突發的惡劣天氣,複雜無比的地形,不擇手段的敵手。

洛神的心一下便懸了起來,日夜難安。恨不得立刻趕去前方,看個究竟。

……

暴雨不絕,流經黽池的澗河猛漲。

不過一夜之間,水位便漫過了河岸,河道迅速擴張,河水衝刷著兩旁的山地,大片大片的泥石坍塌,掉落水中。

李穆站在河岸之上,腳下,那片卷著泥石的渾濁的河水,滾滾東去,拍擊著岸邊的岩石,濺出陣陣激揚的水花。

他眺望著遠方,身影宛若一道凝重的立岩,已經這般矗立了許久。

“大司馬!弘農傳來了長安的消息!”

一個信使踩著腳下的泥濘,向他急奔而來。

第147章

這封信報, 李穆已經等了多日。

先前在潼關,和北燕戰事膠著, 隨後擊敗對方,大軍東進,推至弘農之後,因弘農地處潼關和洛陽中段、交通方便, 李穆便將弘農設為臨時聯絡點和軍需補給點。來自後方的各種消息,均會被專門的信使隊伍源源不斷地傳達到他的手中,以便他根據最新情況, 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在這次北伐之前,他曾要求義成、長安和自己這裡,三地之間, 必須保持信報的正常往來傳送。

即便無事,每隔一日,也必須要有平安消息送出。

由義成發至長安,彙總之後, 兩地信報, 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弘農,再轉到自己這裡。

此前, 兩地皆平安無事。

而這一回, 距離他收到上一封信,已經過去了六天。

這在之前, 從未發生。

連著如此多日沒有來自後方的訊息, 一種可能, 是突發的惡劣天氣引發道路毀損而導致的交通中斷。

如果是這個原因,並無大礙。

從長安東行至潼關,再到弘農,能讓大隊人馬和和輜重糧草往返順利的,雖然隻有一條主道。但對於通信兵來說,路不是隻有如此一條。主道毀了,迂回彆道,多費些時日,最後也是可以到達這裡的。

李穆擔心的,是另一種可能:後方出了事,這才導致了信報無法做到像自己先前要求的那樣,至少隔日發送。

不僅如此,以他的估計,李協這時候,應該早已將洛神送到了義成。

但在上一封來自義成的信報裡,卻隻道諸事平安,並無洛神已然安全抵達的消息。

消息從發出到送到他這裡,本就滯後了,又多日沒有收到原本應有的信報,這叫他在心裡,隱隱起了一種不祥之感。

此刻,這封幾經輾轉經曆了途中斷道,被迫迂回繞行,最後才遲遲送到的信報,也證實了他此前的隱憂。

信來自孫放之。落款為月初,距今日,已經過去了將近二十天。

信中說,長安多日沒有收到來自義成的消息,他有些不放心,派人去往義成探查時,高胤便率著廣陵軍開到,道是奉了朝廷之命前來接管長安。他和高桓自然不會奉命,守軍的軍心也很是穩定。長安軍民必會全力應對,絕不會有失,請他放心。

李穆視線落在信箋之上,目光陡然凝住了。

這一刻,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其實並非長安,而是距離更遠的義成。

照此前的安排和行程,到了今日,李協應已將洛神送到了義成。

朝廷既對長安悍然發難,自然也不會放過義成。

義成有高聳堅固的城垣,這幾年,城牆一直在不斷加固,城中物資儲備豐富,即便陷入了兵困圍城,至少也能堅持半年以上。他在那裡也留了萬一遭受攻擊亦足夠可以支撐到援軍到達的駐軍。

但即便如此,也不表示萬無一失,何況,根據手頭這封來自長安的信報推斷,極有可能,在孫放之發出這封信報之前,義成就已遭到了類似於長安的攻擊。

李穆知道後續一定還有消息,隻不過,因為天氣和道路的阻滯,確切的消息,此刻應當還在路上。

此刻,從他立足的腳下到洛陽,並不遠了,東都指日可待。而且,潼關一戰,北燕軍隊雖然被打得軍心渙散,一路後退,從華州開始,相繼丟失故關、弘農、焦城,如今退守到了距離洛陽不過數百裡的新安,但倘若不趁勢抓住機會,徹底將慕容替的軍隊擊潰,一旦等它緩過這口氣,極有可能又將死灰複燃。

李穆沒有片刻的猶豫,也不再繼續等待著或許正在路上的後續消息。

他立刻返回駐地,召集將領,將方才收到的消息敘述了一遍。

應天軍的將領們,突然獲悉朝廷竟在這種時候發兵長安,不啻於背後插刀,在配合北燕軍隊的行動,不禁義憤填膺,個個破口大罵。

從北燕大軍悍然攻擊華州開始,一路打來,今日打到這裡,雖然軍隊的步伐在不斷地東推,但其實,先前打的每一仗,都很是艱難,並不容易。

他們的敵手不但實力強勁,而且也頗得人心。

數年前,慕容替做了北燕皇帝,隨後攻下了洛陽。當時滿城之人,戰戰兢兢。鮮卑人此前在高涼就曾大肆劫掠殺戮,而慕容替和洛陽有著不解的深仇大恨,更是無人不知。

如今複仇歸來,城中來不及逃走的數以十萬計的民眾,無不陷入了恐懼的絕望深淵之中。

就在人人以為他要血洗洛陽之時,出人意料的是,入城之後,他非但沒有屠城發泄複仇,反而勒令士兵駐於城外,對民眾沒有半點襲擾。隨後,又發布了撫民公告。

不但如此,在他將洛陽設為燕國陪都,執政的這幾年間,他下令廢除了苛捐重稅,在各地興修水利。施政之舉,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仁君英主。

自然而然,這讓從前在北夏治理下艱難求生的民眾生出一種受寵若驚之感,對賜予了他們這一切的寬容而仁愛的北燕皇帝慕容替,更是感激涕零。

在很多人看來,好不容易終於能過上安穩的日子,他們其實並不希望改變現狀。

隻要能給予自己一個安穩的生活,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最上頭的皇帝來自何族,其實又有什麼緊要?

所以應天軍在此前的東進路上,在當地民眾那裡,雖稱不上敵對,但並不如何受歡迎,這倒是真的。

就在結束還沒多久的這場黽池之戰裡,剛開始的時候,李穆派出去偵查地形的先遣小隊因地勢複雜,一時迷路,求助於遇到的當地人,對方甚至故意指點錯誤方向,險些貽誤了軍機。

就在駐於此處的這些時日裡,雖然大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但附近民眾對應天軍的到來,依然如避蛇蠍。

這和從前在南朝時,軍隊深受民眾擁戴的一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將士們正憋著一口氣,卯足了勁,想一鼓作氣拿下洛陽,突然得知這個消息,如何不群情激憤?

李穆神色凝重,並未多說什麼。等眾人罵完了,情緒漸漸有所平複,便下令將軍隊一分為三。

一支負責斷後,避免北燕軍隊聞訊趁勢偷襲。

主力回兵到弘農,暫時在那裡等待後命。

另一支由他點選的人數為三千的精銳騎兵,則今日立刻動身,由他親自帶領,輕裝趕回關內。

將領們雖心有不甘,但無不奉命。事情安排完畢,各自行事。

天空陰沉沉的,大雨再次瓢潑。當天,李穆便和這五千輕騎,冒雨踏上回程。考慮到路上可能會遭遇斷橋斷路的情況,騎兵還隨身攜帶了鎬鏟繩索等器械,以便搭橋通路,迅速排除障礙,早日返回。⊙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才一夜,到了第二天中午,這支騎兵已是行出了數百裡地。一早起,天又下起大雨。眾人雖身穿蓑衣,但半日淋雨,早已渾身濕透,無不饑渴疲憊。恰附近有個名叫許村的村落,村口有間祠莊,門鎖住了。李穆便派了個會說話的手下進村借地,容士兵暫時入內避雨。

片刻後,士兵出來,道村民相互推諉,都說不知鑰匙在何人手上。

“大司馬,上去一腳踹開就是了!和那些人羅嗦何用!”

一個脾氣暴躁的副將,聞言怒氣衝衝,下馬就要上去踹門。

如此的冷遇,並不止這一地。先前東進之時,大軍也有遇到過類似情景。李穆早見慣不怪。望了眼不遠之外,幾個躲在門窗之後偷窺這邊的村民的身影,微微皺了皺眉,道:“罷了,再去前頭看看吧。”

眾人奉命,各自上了馬背,待繼續前行,突然,一個士兵喊道:“前方有人來了!”

李穆轉頭,看見對麵,冒雨來了一隊十幾騎的人馬,風馳電掣,到了近前。

“是高將軍!”有人眼尖,認出了當先那個身穿蓑衣,頭戴鬥笠的少年將軍。

李穆早看見了,催馬上去。

高桓也看到了李穆,麵露驚喜之色,喊了一聲“姐夫”,從馬背上翻身而下。

“姐夫!我大兄退兵了!”

“義成也解圍了!平安無事!”

“我帶了軍隊和糧草過來,弘農路斷,大隊無法通行,暫時停在那裡!”

“我怕姐夫收不到確切消息擔心,自己便先繞路過來,好向姐夫報訊!”

高桓一邊跑,一邊高聲嚷道。

李穆身後的將士,聽得清清楚楚,無不麵露喜色,送出一口長氣。

李穆飛身下馬,雙足踏著沒過腳踝的泥濘,一個箭步上去,緊緊地抓住了高桓的胳膊。

“你阿姊呢?她如何了?她在哪裡?”

高桓喘了幾口氣,抹去臉上的雨水,笑道:“姐夫放心!我阿姊此刻人就在長安,平安無事!”

……

天黑了下來,一行人在許村前頭幾十裡外的一處高地過夜。

李穆命士兵在此暫時紮營,等後頭軍隊到達彙合之後,便一並發往弘農,清道修路,補充糧草供給,待天氣好轉,再做下一步的計劃和行動。

一頂一頂的軍帳,豎起在了高崗之上。雖很是簡陋,但卻能將風雨遮擋在頭頂之外。

在泥水和雨水裡趕了一天一夜路的士兵安頓好後,很快便進入了夢鄉。

夜深了,李穆的營帳之中,燈火卻依舊亮著。

他應當也是乏累了,但整個人,卻心潮起伏,沉浸在高桓在今夜帶給他的消息裡,久久無法入睡。

高桓向他描述了他的阿姐離開建康之後的一路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