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1 / 1)

票,心下歡喜。可惜今兒出來沒帶雞蛋。去省城捎了一些,前兒又送了些給蒼竹那孩子補身子,瓦罐裡剩下的不多了,結婚還要派大用場,就沒背出來。

為難地微蹙秀眉,對李四嬸說:“四嬸,最近家裡雞蛋消耗大,沒能攢起來,要不下個禮拜天我給你拿幾個來咋樣?”

李四嬸儘管很失望,但還是跟清苓約好,下個禮拜天帶過來,到時一手雞蛋、一手魚票。

“今天沒帶雞蛋,但帶了大棗,書上說,婦人坐月子,煮點棗子湯喝喝挺好的,補血養氣……”

清苓話沒說完呢,李四嬸驚喜地抱過背簍往裡看,“有大棗咋不早說!”

清苓:“……”那不是您老一見麵就追著我問雞蛋,哪有時間說啊。

心心念念的雞蛋沒換到卻換到了更為難得的大紅棗,李四嬸不知該哭還是該笑,把連日來一直揣兜裡的兩張魚票掏出來,塞到清苓手上——

“給!你看著給我稱點大棗。下個禮拜的雞蛋還是要的啊,我想辦法再去籌點魚票。”頓了頓,又說,“對了,上次那樣的山雞還能不能搞到啊?能的話也給我提一隻來。這不我閨女快出月子了,親家母說要辦兩桌熱鬨熱鬨,我做外婆的總要提點像樣的禮上門。”

清苓想著山上的陷阱很久沒去看了,也不知道塌沒塌,看來,今兒回去還有不少事要忙。

但還是答應了李四嬸,下個禮拜天儘量帶隻雞過來。實在不行,這不還有金大王麼,威壓一施,想要什麼樣的飛禽走獸沒有啊。彆說一隻,一百隻都行!當然,前提是彆被糾察隊抓去蹲號子。

在清苓往外掏大棗時,李四嬸看到簍子裡還有彆的,問是什麼。

清苓說是葵花籽兒。

“這東西你也有?”李四嬸興奮地,這陣子家裡進進出出的客人不少,桌上擺一桌葵花籽兒多體麵啊,問:“怎麼賣,沒票錢行不?”

“行。”清苓爽快地道。本來背去收購站,也是想換點錢,正好,省得多跑一個地兒了,乾脆都拿了出來。

李四嬸一個人吃不下這麼多,讓清苓等會兒,跑出去轉了一圈,拉了兩個同事過來。三人七七八八一分攤,一下子就讓清苓的背簍空了。

三四斤紅棗、七八斤葵花籽,換了兩斤魚票、一斤豆腐票外加一塊三毛錢,都是毛票。

清苓揣著微鼓起來的小荷包,背著空簍子,心情愉快地跟李四嬸說再見。

第175章 “臨場發揮”很滿意

李四嬸送她出來時,還在小聲地叮囑:“下個禮拜天你一定要來啊,我老位子等你。要不你乾脆把家裡住址告訴我,來不了我就找上門去。被人看見問起就說咱倆是遠房親戚,走親戚的手裡提個籃子、籃上蓋塊布是常見的事兒,不被抓現行就不怕。”

清苓聽了,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在近山坳,誰不知道她是打小被舒家收養的孤兒啊,哪來的親戚。彆說遠房了,近房都沒有。

但還是把地址告訴了李四嬸,同時拍了拍%e8%83%b8脯保證:“放心吧四嬸,我一定來!”

既然來了郵局,時間也還早,清苓順便給向剛寫了封信。

打從知道“信”是怎麼一回事之後,她就愛上了這項茶餘飯後的消遣活動。

信紙是李四嬸送的;信封、郵票是當場買的;灌滿水的鋼筆拴在桌上,隻要不帶走,誰都能借來用。

倒也沒特彆想說的話,就覺得人都來郵局了,怎麼滴也寄封信去吧。提筆開說家裡和村裡的近況:

家裡一切都好,讓他不用惦記。

村裡嘛,這幾天事情有點多——

先是書記拿收音機票換來幾大筐活蹦亂跳的魚蝦蟹,隻要平時在掙工分的,多多少少都能分到。

都說十一月的螃蟹賽龍肉,龍肉的味道咋樣她不曉得,但這時節的螃蟹肥得流油、真的很好吃,可惜他不在……

再是江口埠李寡婦家的蒼竹,小小年紀可孝順了,為了給他娘做一鍋河鮮湯,下河摸螺螄,結果不小心掉進水渠差點淹死。幸好福大命大、又或者閻羅王那會兒正打瞌睡,總之救回來了。

接著又說到這兩天公社組織彈棉花、隊伍排成了長龍,幸虧師娘報名早,自家第一個輪到。並允諾:若是有多的棉花胎,回頭也給他做一身新棉襖……

總之想到哪兒扯哪兒,專心致誌地把這段時間村裡發生的大小事細說了一遍。停下筆一看,好家夥!整整寫了四大頁。

這下男人不會有抱怨了吧?前次來信嫌她寫的不夠詳細,啥事都一句話交待。還沒進入狀況呢,就到信尾的“此致”了。

這次,清苓對自己的“臨場發揮”相當滿意,封好口、粘上郵票,鄭重地投進郵筒,籲了口氣。

出了郵局,清苓掂了掂背上的空背簍,輕鬆的好像沒背似的。琢磨著上哪兒逛逛好呢。離下一班船還有段時間,總不至於乾站在碼頭邊望眼欲穿巴巴等吧,那多浪費感情啊,難得來一趟……

這麼想著,清苓先去了一趟糧站,靈了靈糯米的價格,回頭找向二嬸問問,看能不能勻到幾斤糯米。要釀酒,家裡那點糯米可不夠。早知平時就不奢侈地煮糯米飯吃了。

糧站出來,順腳拐進邊上一條小弄堂,小心地避過濕滑的青苔,沿著弄堂慢慢地溜達,純粹是消磨時間。

“姑娘!”隔著一小段路,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大爺衝她招手。

清苓不解地走上前:“大爺您叫我?”

“對對對,就是你!”老大爺欣慰地笑著,趁這個點弄堂裡沒人,掏出懷裡一個小布包,塞進了清苓背上的空簍子。

“姑娘啊,上次得虧了你,沒讓家裡斷糧,說好的換,你咋就丟下米跑了乜?”

清苓聽他這一說,也想起確實有這麼回事兒,立馬猜到老大爺塞進背簍的應該就是那天想給她的龍鳳呈祥碧玉簪,卸下背簍想把小布包還給對方,被大爺按住了。

“姑娘,收下吧!我老伴兒也這麼說,家裡人吃都吃不飽,留著這些身外之物有啥用。你送的小米讓咱家接上了糧,那是比真金白銀都大的恩情。”老大爺一字一句地說道,執意要清苓收下。

清苓沒轍了,隻好收下。

“大爺您家還住在原來那地方嗎?”下禮拜天還要進城,給大爺家捎點糧食吧。那龍鳳呈祥碧玉簪,她當時覺得太貴重這才沒收,哪是山裡隨便搜羅的幾斤小米能抵的。

“對!那是我家。以前啊,四周這一片都是咱家的,後來被政府收走了,隻給咱們留了那麼小一個院子,一大家子人緊卡卡地窩著……”老大爺神情落寞,望著不遠處青灰色的高牆大院,眼眶有些溼潤,唏噓了一番,回過神笑著邀請,“不過小歸小,坐的地方還是有的,你有空隨時來咱家坐坐。”

“行。”清苓爽快地應下了。

和大爺嘮了幾句,時間也就過去了,揮彆大爺後,清苓沒再東遊西逛,直接去了碼頭,上船回家。

好巧不巧,在船上碰到書記。

“榮新叔,你也在縣城啊?”

“是啊,你前腳走,我後腳來。結果你這丫頭腳程利索的很,船上時還瞄到你人呢,一下船就不見你蹤影了。”向榮新笑著道,“開玩笑開玩笑,我當時有要緊事在身,顧不上喊你。啥要緊事想聽不?”

得!還賣上關子了。

清苓抿唇直樂,嘴上配合地問:“啥要緊事兒?是不是跟咱們公社有關係?”

“那當然!”向榮新挺了挺%e8%83%b8膛,驕傲地宣布剛剛從縣委那兒聽來的消息,“上頭下批複,說要在咱們和沿江公社中間造一所水力發電站。”

“發電站?”

“真的假的?”

“喲吼!那可太好了!咱們以後也能像城裡一樣通上電、使上電燈了!”

“打稻不用手搖、腳踩了,聽說農機站裡新到的機器,都是通電的。”

“以後肯定都通電,人力的遲早淘汰。就是沒想到這麼快,水電站啥時候開建啊?”=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船上的乘客不是雁棲公社、就是沿江公社的社員,再不濟是來探親或是走娘家的,多少都關心這事兒,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甚至還有人問建設水電站招不招工,農閒的時候去打幾個短工多好啊,離家近,還有工分掙。

“大家彆急,你們公社書記我去開會時碰到了,回去後肯定會跟你們講的。既然上頭發心了,水電站肯定能建成。”

“嘩嘩嘩——”不知誰帶頭,鼓起掌來。

清苓也跟著拍紅了手,心裡著實激動。

第176章 美味新發現

有電的生活,她在省城那些日子體驗到了——儘管師兄家很節儉,平時能不耗電儘量不耗電,但怎麼樣都比沒電方便。晚上需要補個衣裳、趕點活,嫌油燈太暗吧嗒一下開電燈,瞬間亮堂得跟白晝似的。

她當時就盼啊,村裡啥時候能通上電,一定給每個房間都安上電燈,想用哪盞用哪盞。坐在燈下,看看書、寫寫字、繡繡鞋麵、納納鞋底,多愜意啊。

如今終於要實現了,能不激動麼。

帶著這個做夢都能笑醒的好消息回家,先去師傅那,人沒進屋呢就開始彙報:“師傅師娘!聽書記說,咱們這邊要建水力發電站啦!”

二老當然也高興。

有生之年能看到家鄉通上電、用上城裡才得以一見的電燈,那是多麼榮幸的事啊。

一高興就加菜,張奶奶大手一揮,說把最後一條小鯽魚殺了吧,晚上燉個酸菜魚湯慶祝慶祝。

清苓想到荷包裡那兩張魚票和一斤豆腐票,拿出來給師傅師娘看:“我拿葵花籽、大棗換的票,過年咱有魚吃了。雞肉、豬肉、魚肉,三個大葷,師兄他們來了,一定很高興。”

“最高興的數你吧!”張奶奶笑著刮了一下她的鼻尖,打趣道,“跟個孩子似的,有點肉吃就開心。”

清苓嘿嘿笑著吐了吐舌,見離做晚飯還有點時間,拿起背簍說:“師傅師娘,我去山腳轉轉。”

“才來又出去,不累啊?”二老異口同聲,真拿這個徒弟沒辦法。

“不累!”

生活有了奔頭,咋會累呢!

清苓彎了彎笑眉,想到今天的收獲,儘管鈔票才一塊多,但換到了兩斤魚票,這可真是意外之喜。

豆腐票雖不如魚票暢銷,但過年祭祖要用到豆腐。就算師兄會捎豆腐票回來,那不還有書記、社長家麼,誰家祭祖不用豆腐?一句話——豆腐票擱到年尾那是相當滴有用的。怕就怕拿到的豆腐票是三個月前發的,捂不到年底就過期了。

再想到山裡頭還有成片林子的核桃等著她打,另外還有栗子、柿子等等五花八門的野果子,心頭激蕩,眼冒星星,滿滿都是錢啊錢、票啊票!

小金一到山腳,就咻地縱出去放飛自我了。

金大王來巡山,方圓幾裡瞬間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