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1 / 1)

第99章

在這種男權至上, 女人備受壓迫的時代, 曆史上的李容娘卻能一步一步打破桎梏, 成為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達到封建社會的巔峰, 這著實不能讓人不佩服。

不過可悲的是, 這個時代像李容娘這種女人實在是太少,甚至被壓迫,被欺壓還不自知, 從劉月兒、劉桃花她們身上就可以看出來,甚至可以說, 在李容娘之後,再無女人能做到她做到的地步。

饒是後麵有些皇太後當政, 也隻能做到垂簾聽政而已, 再無人能像李容娘一般黃袍加身,榮登大寶。

或許,他可以讓李容娘來負責茶廠?讓她來管理女工人?想到曆史上李容娘精明強乾的作風,並遺留了現在皇帝執政時的政策,被人讚為武德之治, 張彥瑾就忍不住心動。

畢竟他以後需要女工人的地方還多著, 等到牡丹園修建好之後, 花卉興起,會繁衍出很多的周邊小廠,這些都需要由細心的女人來做工。

這個想法剛剛冒頭就被張彥瑾給否定了,一來是李容娘還在趙國公褚持恭家中, 二來就算是他能把李容娘帶過來,對李容娘名分影響太大了。

在問了張伍二茶廠的情況,聽張伍二說從他那天頒布了新的規定之後,茶廠之中再沒有人敢隨意欺辱劉月兒和劉桃花她們,甚至這一段時間還有人眼紅劉桃花和劉月兒她們能賺錢,也想要來茶廠上工。

由於平頂山這裡早就一切準備就緒,張彥瑾此次回來又加派人手,安排了大量的人在這裡挖,不出三天功夫鹽礦就挖了出來。

從上麵開鑿一部分裝在盒子裡後,張彥瑾立馬寫了奏書,讓驛站使者快馬加鞭給皇上送去。

張彥瑾真的在平頂山挖出鹽礦的消息也不脛而走,猶如乍涼的秋風一般,吹遍了各地。

饒是秋至,天氣卻依舊炎熱,可這卻絲毫阻擋不住中州老百姓歡呼雀躍的心情。原本在中州經曆大洪水之後,他們是心如死灰,卻想不到張彥瑾的到來,幫他們發掘出了信陽毛尖,現在又是平頂山鹽礦。

在古代鹽可謂是朝廷的經濟命脈,就連三歲小孩也都知道鹽的珍貴性。現在張彥瑾非但挖出了鹽礦,還是綿延上百公頃的鹽床,這怎麼能不振奮人心?!

前一段時間流傳在中州有關張彥瑾不好的流言全部不攻自破,甚至達到了,若是在中州還有誰再提起那些對張彥瑾不利的流言,是絕對要遭人唾棄的。

鹽礦這麼大的事自然是要上報給朝廷,由朝廷來決定該如何處理。

張彥瑾挖出鹽礦這件事徹底打擊了周勤、高士傑、陳國公、韓國公這些人的氣焰,讓他們理屈詞窮。

朝堂之上,陳德讓、李廉、張仲謙、褚持恭幾人更是據理力爭,說是中州仍然在重建當中,鹽礦正好可以利用起來發展中州經濟,省去國庫開支,等到徹底重建好之後,再由朝廷接收也不遲。

經過雙方的一番爭論之後,皇上決定按照陳德讓他們所說,暫時由張彥瑾挖掘開發鹽礦,發展中州經濟。

張彥瑾真的在平頂山挖出鹽礦這件事也驚住了黃修均和宇文上愷這兩個自詡十分懂地理的人,兩人一開始還以為這是張彥瑾故意放出來的消息,根本不相信平頂山能挖出鹽礦來,直到兩人親眼所見,這才相信了張彥瑾確實在平頂山挖出了鹽礦。

黃修均和宇文上愷本有一定的地理知識,此時張彥瑾挖出鹽礦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他們兩人原本的論證,這讓他們立馬對他們原本的理論判斷產生了懷疑,每日忙完之後,便會來到平頂山搞研究。

張彥瑾實在是被黃修均和宇文上愷問怕了,乾脆直接躲了起來,讓張伍二應付黃修均和宇文上愷,他則閉門不出。

陳溯本無那些理論,此番看到張彥瑾挖出鹽礦,便覺得張彥瑾相當厲害,不過這也隻是一瞬,因為下一瞬間他的腦海中就開始盤算著鹽礦挖出來之後,到底能給中州帶來多少利益去了。

“二郎,我算了算,每年給中州帶來的利益可不止幾十萬貫啊,簡直是上百萬貫了!”陳溯盤算之後雙眼發光。

“你少算了。”張彥瑾淡淡道。

陳溯又快速核實了一下自己剛剛算的賬目,自覺沒有問題,他有些茫然道:“哪裡少算了。”畢竟他連賣到海外和河西走廊以西地方的量都算進去了。

“你少算了我們的技術。”張彥瑾%e8%83%b8有成竹道。

現在鹽的生產技術和後世根本沒有辦法比較,自然質量上麵也沒有辦法相抗衡。

他現在既然把鹽礦開采出來了,當然不能再用這個時代的製鹽方法來製食鹽,定然要在生產工藝上有一定的改進。

不管怎麼樣,他都會得罪周勤,既然現在已經得罪了,何不直接提高食鹽的生產工藝,徹底占有市場?

中國曆史上,老百姓最早是采集自然界存在的鹵水和海濱窪地自然結晶的鹽,進行食用,也就是現在青海那邊自然形成的鹽湖,讓鹽湖中的水自然形成結晶之後,刮下來進行食用。

製鹽工藝真正開始發展的時候則是從夙沙氏煮海為鹽開始。

相傳夙沙部族以海為鄰,夙沙氏有一次從海中帶了一罐海水回來,想要和往常一樣煮魚吃,不曾想他剛剛把海水放在火上燒,恰逢一頭大野豬飛快飛過。

夙沙氏怎能放過?便起身飛奔而去,等到他獵殺完野豬回來之後,卻發現海水不知何時已經被煮乾了,陶罐下麵隻剩下一層白白的粉末。

夙沙氏一嘗,又鮮又鹹,他突發奇想,將白色粉末抹在洗淨的野豬肉上,烤好的野豬肉十分美味。這白色的粉末便是以後所使用的鹽。夙沙氏也被後世尊稱為鹽宗,甚至有地方還給他修建了廟宇來祭奠他。

或許正是因為夙沙氏熬海煮鹽,在後世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老百姓們都是用類似的方法製鹽,也就是鍋煎熬鹽,還有先燒炭,以鹽井水潑之,刮取鹽的方法。

這些辦法都是費時費力,鹽的純度還不高。

再到後世工藝發展之後,便是揚鹵製鹽,隨著科技的發展,加上了機械設備,製鹽的技術越來越高,工藝也越來越先進,鹽的純度也越來越高。

再到之後,便是現代製鹽工藝,用薄膜進行過濾,用塑料薄膜苫蓋結晶池蒸發,形成大機械化生產,讓鹽的工藝越來越先進,可謂是十分便捷。

大魏朝的製鹽技術還在煎鍋熬鹽的地步,由於海水中雜質太多,故而采用的都是青海中的鹽湖和天然的鹵水進行煎鍋熬鹽或者燒炭刮鹽的方式。

平頂山的鹽礦是上萬年的海水自然蒸發之後形成的鹽床,純度自然比不上青海這些封閉的內流河自然形成的鹽湖的純度。

要是想要占領市場,他必須想辦法改進工藝,把鹽床中開鑿出來的鹽進行淨化,這也是他那麼多天閉門不出的原因,他一直在思索要如何製鹽,純化鹽,畢竟他對這方麵的了解也有限度。

更重要的是,他不僅僅滿足於製造出純淨的鹽,他還想要在其中加碘。

這個時代,還沒有人知道食鹽中可以加碘。故而經常有人患大脖子病,大夫便會讓他們吃一些海帶之類的東西,來治療大脖子病。

有些比較封閉地方長期缺碘,老百姓們甚至不知道大脖子是一種病,一村子的人或者一個小鎮的人都是大脖子。

海外地區由於靠海這種現象很少見,可河西走廊以西的地區這種現象卻是屢見不鮮。

既然有地方需求這種加碘的食鹽,就證明有利益可以獲取。

再者,加碘食鹽對於大魏朝的老百姓身體健康也是十分有益處的。

加碘的方式和加碘的量張彥瑾倒是不擔心,初中的時候化學考試為了貼近於生活,經常會出一道題就是問食鹽中需要加碘的量是多少,經過那麼多的考試,他早就已經爛熟於心。

而加碘的方式,他則打算采用和現代一樣的方式,進行噴霧式加碘。▽思▽兔▽網▽

在現代的製鹽工藝當中,第一步是從海中汲取出海水,再通過精密的工序進行過濾。

等到過濾完畢後,所得的海水比起原先海水的清潔程度達到了十倍以上。這一步也就是將海水中泥漿,海藻等肉眼可見的雜質完全去除掉。

平頂山下的鹽床隨著歲月,裡麵的海水已經完全蒸發掉了,故而張彥瑾打算把第一步直接省略掉,至於泥沙、海藻等肉眼可見的雜質則會在第二步除去氯化鎂的時候一起去除掉,或者用細密的紗布,以及活性炭去除掉。

第100章

平頂山鹽床之中挖出來的鹽中除過氯化鈉之外, 還含有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鎂的溶解度遠大於氯化鈉和氯化鉀的溶解度, 隻需要加一點水, 在進行過濾,便可以將其中的氯化鎂徹底洗掉。

再者, 在27攝氏度之下, 氯化鉀的溶解度遠大於氯化鈉的溶解度。如此一來,便可以利用溶解度的不同,將氯化鈉溶於水, 然後過濾,得到較為純淨的氯化鈉。

等到這些東西過濾出去之後, 便要進行膜透析法,也就是其中的電滲透方法, 利用薄膜技術除去陰陽離子, 得到純淨的鹽水。

這正是張彥瑾發愁的地方,因為現代的技術很難製作出微孔濾膜這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工業生產中所需要的微孔濾膜麵積十分大,否則很難支撐大量食鹽的生產,這樣一來, 難度就更加高了。

畢竟微孔濾膜已經是有機高分子的水平了, 憑著他這種半吊子技術根本達不到製作出微孔濾膜的水平。

思索再三, 張彥瑾已經決定放棄用微孔濾膜來進行薄膜過濾製鹽,畢竟微孔濾膜的生產工藝已經達到了納米級彆,在大魏朝根本不可能實現。

故而張彥瑾決定退一步,采取另外一種方法。平頂山這裡常年無法種植糧食, 故而居住的人甚少,大量的土地就閒置了下來。

他們便可以利用這些土地對鹽床進行清洗,提純,曬鹽結晶,再提純,再結晶,反複多次的辦法。

饒是如此,也比現在所用的鍋煎刮鹽的技術提取出來的鹽要純淨許多。

大魏朝廷為了控製經濟命脈,發展經濟,沿用上一個朝代的辦法,實行鹽業專賣製度。凡製鹽之人,經過官府許可著其戶籍,名叫“亭戶”、亭戶所製的鹽,全部由官府收買,再銷於民。

現在的亭戶就是瑞國公周勤一家,各地的亭戶也是通過他們家族衍生出去的。

如果說大魏朝販賣鹽的產業鏈是一個金字塔的話,那麼周家就是這金字塔尖的第二層,朝廷是第一層,廣大的老百姓是最下麵的一層。

不過等到後來,大魏朝的經濟發展了起來,周家沒落之後,那時候的皇帝授權給當時的鹽鐵使劉宴,讓他進一步改變鹽法,在產鹽區設置監院,督促鹽戶自行生產,將鹽稅加在鹽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