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1 / 1)

事部的人入駐本國,幫助百姓們開墾良田,種植作物。

李定宸自是欣然首肯。

有了這幾個國家作為糧食儲備地,李定宸便放開了對江南茶園和桑園的控製。

早先,江南其實是產量的地方,號稱“魚米之鄉”。但到了前朝,因為絲綢行業的暴利,很多地方都將田地荒廢,改為桑園。而江南又有數種茶葉被定為禦茶,同樣打出名頭,茶園遍地。如此一來,用於種植的土地就少了。

本朝開過之後,為了保證足夠多的耕地,便限製了茶園和桑園的數量。所以江南雖然出現了不少手工業者,但到底不成氣候。

如今李定宸開放了這種限製,可以想見,未來幾年內,江南絲織品和茶葉的產量,必然會登上一個新的台階。而這些東西,又可以從海外換回大車的糧食和礦產。

整個大秦都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之態。如今說起戰爭,說起他國,朝臣們的思想也不像是以前那麼保守了。既不覺得撮爾小國對大秦而言無關緊要,也不會覺得草原異族難以戰勝。

他們開始意識到,每個國家的存在都有其意義——對大秦來說。

李定宸甚至聽殿中省的人說,有一天三位閣臣閒談時,博覽群書,知識麵很廣的首相杜卓華曾無意間提起,東海儘頭的島國上似乎有著非常豐富的銀礦。

作者有話要說:  朝臣們:大秦是世界的中心。

以及杜大人你學壞了,還記得大明湖畔的王先生嗎_(:з」∠)_

第119章 陛下聖明

皇帝又從京城來信了。

按理說,以帝王的身份,來的就算不是聖旨,怎麼也應該是聖諭,但李定宸偏不,他就寫成書信,也不派遣專門的使者,就讓驛遞的人送過來,讓人摸不清楚他對這位三朝老臣究竟是個什麼心思。

要說厭棄,誰曾見皇帝千裡迢迢給自己厭棄了的人寫信?要說看重,但一沒有賞賜二不給恩典,時不時來一封信,也不走正常渠道,著實費人思量。

就連親自跟著送信過來的顏弘也忍不住在心裡犯嘀咕。

王霄自己倒是很淡定,看完之後便提筆寫了一封回信,順便附上自己最近編纂的內容,交給送信的人。

等人走了,顏弘才低聲問,“恩師,陛下這回又說了什麼?”

“說的是這一兩年朝中的變故。”王霄微笑道,“自從安南大捷之後,朝廷的糧倉就再沒缺過糧食了。今年放開了江南桑園茶園的數量限製,允許私人種桑養蠶維生,絲綢的產量也更進一步。當真一派欣欣向榮之態,叫人瞧著舒坦。”

顏弘忍不住看了自家老師一眼,這陛下心裡舒坦是必然的,特特寫信過來,恐怕是想讓恩師心中不舒坦吧?恩師這才離朝幾年,朝中光景已經與從前大不相同,這算什麼,示威?

這麼一想,他倒有些明白皇上隻寫書信,如此低調的緣故了。

他心裡琢磨著,臉上自然也露出了幾分不忿之色。王霄見了,便笑問,“你可是覺得,陛下到如今還念著要讓老夫不痛快,有些小肚雞腸了?”

顏弘沒有應,但臉上的表情大抵是如此了。王霄便搖頭道,“那你就看低了陛下,也看低了我。”

他說著,忽然端正了臉色,對顏弘道,“你在外多年,沒有親自聽過看過,也就難知陛下的性子。再將你留在之類,隻怕這一身才能都空負了。”

“恩師!”顏弘意識到他要說什麼,就要跪下。

王霄握住他的胳膊,將人拉了起來,“從前因為怕牽連了你,才叫你離京任官。如今我已離朝,陛下亦無株連之意,你也該回去了。”

“學生想留下,侍奉恩師天年。”顏弘紅著眼眶道。

王霄皺眉斥道,“你有王佐之才,豈可耗在這山野之間?去吧,替為師看看陛下在做什麼,看看這天下會變成什麼樣子。顏錦泉的學生都要入閣了,你也不該再耽誤。”

顏弘並不知道,王霄已經在剛才的回信之中舉薦了他。

而李定宸收到這封信,彆提有多高興了。當年王霄離開朝堂時,自己曾問過他可有人才推薦,王霄一語不發。如今卻推薦了自己的學生,這哪裡是推薦學生?這是終於對李定宸服了軟,承認在政治理念上,他選的路不如李定宸的,所以願意將學生送過來,供他驅使。

怎能不讓李定宸揚眉吐氣?

他看完信,就高興得將越羅抱起來轉了一圈,唬得殿內伺候的人都嚇了一跳。

李定宸卻是旁若無人,將信紙往越羅手裡塞,“阿羅,你看!”

越羅一目十行的看完,挑眉笑道,“臣妾要恭賀陛下,又得一嘉才了。”

李定宸故作鎮定的擺擺手,但臉上的歡喜之色無論如何掩不住,他問越羅,“你說,王先生究竟知不知道我想打仗?”

“想來是知道的。就是從前不知道,現在也該知道了。”兩個人最初的不合,不就是因為李定宸過分重視武事嗎?他心裡那點兒打算,隻怕王霄早就看得清清楚楚。不過君臣有彆,既然李定宸不提,他當然也不會揭破。

如今,應該是不打算再阻攔了。

論到帝王功業,再沒有哪一樁能夠勝過開疆拓土。如今國富民強,糧食滿倉,生出向外擴張的念頭理所當然。彆說李定宸,就連朝中大部分臣子,恐怕都已經有了這樣的心思。

還真彆說,很快又有一場仗可以打。

卻是在某位閣老動念之後,朝中也向東海儘頭的扶桑島派了使臣。結果到了那邊才知道,如今的島國正處在“戰國時代”,皇室雖在,但影響力大大降低,諸國大名紛紛自立,征戰不休。

這種情景,對於在安南之戰中得到了足夠好處的朝廷而言,可謂是正中下懷。至於那位被派遣過去的使臣,更是早就心慕趙浩立下的潑天功勞,也想效仿之。而扶桑島現在的情況,正適合向大秦借兵鎮壓叛亂呀!

然而因為島上局勢太複雜,皇室所在的地方又在島國中心,要越過數個大名的地盤去接觸皇室,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所以天泰十四年就派出的使臣,卻直到天泰十五年才得回歸。

頭發也剪了,人也黑了瘦了,看上去不像是去出使,而是被發配流放。

但根據幾位當事人的說法,就算流放估計也沒他們哭。語言不通,飲食不慣,又不能帶上作為依仗的軍隊,一路上戰戰兢兢,衣食住行都很難保證,中途甚至一度遇上過刺殺,真可謂跌宕起伏、驚險無比。

好在結果是喜人的,島國皇帝親自簽署的國書,請求上國派遣軍隊,為自己鎮壓國中叛亂。

為了從占城等地將糧食運回來,朝廷也算是煞費苦心,連水師都重新演練起來了。——走陸路須得一路上翻山越嶺,費時費力效率還不高,倒不如從海上走。雖然有風浪的危機,但隻要不離岸太遠,問題不大。

這支剛剛招募訓練了幾個月的水師,還沒來得及去占城走一趟,就先被派去了扶桑島,算是練兵。

反正有朝廷提供的武器裝備,他們差不多可以說是一路碾壓,正適合用來練手。

軍隊才剛剛出發,朝中已經開始討論起等仗打完了如何委婉而不失禮貌的讓扶桑島的國王主動獻上銀礦,給上國將士們做差遣費。

李定宸對這種觀念大家斥責,“我大秦軍隊乃是仁義之師,因對方請求才派兵前往,豈可以此為理由,占據對方的財產?”

朝臣們被訓得有些蒙。如今朝堂上下都知道扶桑島上藏著許多銀礦,若非如此,憑他們打成什麼樣子,皇室能不能掌控國中,與大秦有什麼關係?若是不要銀礦,難道真是去幫忙的?

“那陛下的意思是?”有機靈的連忙出聲請示。

“自然是正當貿易。”李定宸義正言辭,“正好都說今年江南的絲綢茶葉產量暴增,怕不知道該如何處置,就先送一批去扶桑島,叫他們拿銀子來買。”

“……陛下聖明!”大臣們心服口服。▃思▃兔▃網▃

這些好東西就是在國內也是價值不菲,漂洋過海去了島上,價值自然更高。

又有人道,“聽聞島上地方不大,物資匱乏,咱們不是收了許多糧食?也可以賣予他們一些。”

如此,島民們能吃飽穿暖,想來不會有人想打仗了,都回家挖礦去。挖到了銀礦,想要什麼換不來,何必要打生打死?

對很多大秦人來說,隻用經濟手段,便可以掌控另一個國家的命脈,幾乎是聞所未聞之事。李定宸此計一出,著實是讓不少人開了眼,也終於後知後覺的發現,這經商並非人們平日所說的小道,它真正發起威來,恐怕有翻天覆地之能!

顏弘一進京就聽說了這件事,他坐在酒樓裡,聽著兩派書生為是否該抑製商業發展爭得麵紅耳赤,目光中不由生出一點茫然。離開了幾年,這京城陌生得他快不認識了。

詩詞文章不再是文人們聚會時的主旋律,《農事全書》、工部新出的發明和經商之道才是熱議的話題。

譬如此刻,除了那兩撥爭得熱鬨的書生外,左邊還有一群人正在議論工部最近推出的一款機關犁車,據說不需要牲畜拉車,就算是最瘦弱的婦人也能推得動,用它犁地又快又好。右邊則在說農事部又改良出了一種新品旱稻,不需要栽種在水田裡……

顏弘那顆因為被老師稱讚“有王佐之才”而波動的心忽然平靜了下來,他發現自己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

宮中,冬生正將自己從外頭聽來的話學給越羅聽。

越羅一聽李定宸的歪理邪說竟然都傳到孩子耳朵裡了,不由轉頭瞪了他一眼,“陛下如今真是什麼都敢說。這些主意也不知從哪裡學來的,仔細教壞了孩子!”

李定宸自己並不是仁人君子,也不覺得這是歪門邪道,更不怕教壞了大秦的繼承人,“就是要心思活絡,才能擔得起整個天下。咱們冬生學的是帝王之道,可不能似那些腐儒,不知變通。何況朕說的難道不是道理?與大秦貿易往來,日子隻會越來越好,不會虧了他們。”

冬生聽得連連點頭。

氣得皇後娘娘罰皇帝陛下睡了兩天書房。

作者有話要說:  皇帝陛下的求生欲越來越低了【膨脹.jpg

第120章 區彆對待

天泰十五年的年景其實並不好。

入夏之後,北方連續兩個月滴雨不下,遭遇大旱。

若是在往年,這個時候,部閣重臣們就該天天愁眉緊鎖地跟皇帝開小會,發愁賑災事宜了。畢竟一年所產糧食都有數目,勉強夠用,一旦出現災情,就往往賑濟不及。

然而今年,這一點旱情,卻幾乎並未給朝堂帶來太大的影響。

這兩年各地糧倉儲備充足,就是百姓們自己家裡存的糧不夠,常平倉也可以平價供應糧食。而隻要糧價不漲,人心自然就是穩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