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1 / 1)

,將這個新部門給立了起來。而從參謀部成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幾個月的時間,他們卻一件像樣的差事都沒辦過,這些老將們心裡也沒底。

但現在不打仗,他們就是個閒散衙門,再擔憂也沒辦法。

如今陛下交付了新的任務,雖說令人撓頭,但總歸是有事可做了。

於是幾位參謀牽頭,也將編撰兵書的事情立了起來。

李定宸回來跟越羅說了這個笑話,越羅便忍著笑道,“這可不成。不識字,還不能學麼?”

“此言有理,便是現在不學,以後也是要學的。”李定宸點頭附和,“這書寫出來,朕總不可能再安排個文官給他們宣讀吧?下麵的士兵可以不識字,這些將領們,都該著手學起來了。”

越羅聞言,腦海中靈光一閃,又冒出來一個念頭,“這些武將們不是總抱怨承平年間沒有仗打,升遷太慢麼?不如在軍功之外,也允許他們如文官這般考試升遷。”

“這不就是武舉嗎?”李定宸沉%e5%90%9f道,“恢複武舉,隻怕朝臣們不會同意。”

因為知道李定宸的性子,所以現在朝臣們對這方麵非常警惕,根本不用考慮。

“不是武舉。”越羅道。其實武舉的考試內容,就跟李定宸從前在神武衛之中挑選伴讀一樣,要求個人的勇武比較多。但越羅要考的卻是武將,自然有所不同,“考兵法和對戰。”

“兵法倒罷了,對戰怎麼考?”李定宸不解。

越羅道,“陛下從前不是還想過讓軍隊換防麼?隻是種種緣故,難以施行。倒不如讓臨近的駐軍時時互相對戰,既能以此練兵,也可以令他們互相監督,算是考試的一環。將官門的升遷也罷,朝廷軍餉分配也罷,都按著考試結果來,如何?”

“如此倒是十分有趣。”李定宸臉上立刻露出幾分期待,雖然明知道朝臣那裡估計很難通過,但他現在滿心興奮,決定排除萬難一定要將此事定下來。

而且如越羅所說,按照演練結果分配軍餉,那麼就可以節省一部分,正好用於對戰消耗。

以前除了九邊之外,朝廷對各地都是一視同仁,把這些軍隊都養費了,根本不能用。用這種辦法操練起來,往後真到了用兵之時,也就不用太擔憂了。

演練的事可以暫時放一放,但軍中將領們須得讀書識字這一項要求,李定宸卻是立刻就著人通報下去,又惹得武將們叫苦不迭。

但連著編了兩部書,連軍隊都要求讀書,卻也可見皇帝對這件事的重視。於是朝中不知怎的忽然就刮起了一股著書立說的風氣。而且這風氣還很快就從朝堂吹到了士林,引得不少人意動。

尤其是那些屢試不第,但又有一顆功名之心的文士。若是自己編的書能入得皇帝的眼,也就可以跳過科考這一關,直接入朝。

不過都知道陛下愛的不是詩詞文章、風花雪月,所以大部分人雖然有心,但奈何自己在雜學之上,並沒有太多的造詣,隻能扼腕歎息,懊惱自己從前不曾將精神放在這些東西上。

但大秦人口眾多,總有對雜學造詣極深的人,甚至其中某一部分,本來就一直在將自己的研究寫成文稿,隻是沒有係統的整理過。如今這風氣一吹,他們也就動了將文稿集結成書的念頭。

於是這一年底,在兵書和農書還在打磨的時候,已經有兩部書稿送到了李定宸和越羅麵前。

一部是醫書,另一部則是雜談,涉及到的內容非常複雜,山川地理,天文氣象,乃至墨家器械工具都有。

這兩部書完全出乎李定宸的預料,也讓他陡然發現,大秦還是有許多人才的。科舉雖然是選材大典,但總難免有遺漏的地方。或許,得想個辦法讓這些人才也都為朝廷所用了。

李定宸和越羅排排坐著將這兩本書翻閱完畢,都是一樣的想法。

越羅道,“我大秦果真人才濟濟,可惜從前一直散落民間,倒是白耽誤了。若是能將這些人才收攏起來,陛下也就不用這樣費力。”

“正是。”李定宸十分振奮,“朝堂上的事千頭萬緒,朕不可能一人兼顧。若自己一項一項的革新,莫說這輩子,就是下輩子也搭上,都未必能成。還是該多多招攬人才,讓他們人儘其用,才是為君之道。”

他最近好像有些沉迷跟朝臣們唇槍舌戰、你來我往,倒是將自己作為皇帝的職責給荒廢了,著實不該。

越羅見他自省,便道,“萬事開頭難,陛下須得親力親為,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往後卻不用這麼費力了。如今還需皇上牽頭,搭個架子,等這些架子搭好,他們便可以自己做事,不用時時盯著。”

李定宸聞言,不由擊掌道,“知朕者,阿羅也。朕便是打算將這些事情都弄成製度。往後有了定例,便知道該怎麼做了。如此,不止朕能省心省力,就是後世子孫,也得益多矣!”

越羅微微一怔,繼而笑了起來,“那臣妾就要恭喜皇上了。”

“恭喜我什麼?”李定宸不解。

越羅道,“當然是恭喜陛下找到了自己的抱負。”

理想和抱負這種東西,並不是人人都有的。就是朝中這萬千官員,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其中大部分人,不過渾渾噩噩的混日子罷了。

能夠找到自己的目標,並且堅定的將之實現,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現在,雖然李定宸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他的理念和抱負,正在逐漸形成。他開始思考自己要做什麼事,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於國於家能有什麼貢獻,這就是最大的不同。

越羅自然是為他開心,且以他為傲的。

李定宸也反應過來,目光明亮且灼熱,心頭陡然生出萬丈豪情,“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那倒不必。”越羅調侃道,“陛下是有道明君,必然得道者多助,一呼百應,無不順從,千萬人皆為先驅才對。”

被她這麼一誇,李定宸自己反倒冷靜下來了,歎道,“說起來容易,但要做到那一步,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製度要建立,卻也離不開人才。朕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啊!”

這幾年時間的磨合,李定宸對朝中官員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守成有餘,不功不過,但要完成自己的壯誌,隻靠這些人卻是不夠的。因為他們是那個舊有的框架裡培養出來的讀書人,於是就總會受到限製,跟不上李定宸的思維。

而手裡沒有合用的人,就算心裡想得再多再遠,也沒有用。

“陛下若想要人才源源不絕,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到底不妥。雖說是因功受封,但難以形成定製。倒不如開科取士,隻不考經義策論,而單考雜學,如何?”越羅想了想,道。

“好主意!”李定宸握著她的手,“阿羅果然不愧為朕的賢內助,如此一來,天下英才必然都能各安其所!”

頓了頓,又道,“不過還是得慢慢來,暫且就先開工科和農科與醫科。其實朝廷本來也有這方麵的選材先例,如今不過是將之引為定製罷了,想來朝臣們不至於會反對。”

不說前朝,就是大秦立國之後,也有人在這幾個方麵做出卓越貢獻,因而得到朝廷封賞的。

畢竟這幾個方麵,都與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即便是讀書人鄙薄,也不能不承認它們的重要性,既然如此,國家儲備這方麵的人才,自然也是應有之義。

李定宸已經開始琢磨怎麼讓朝臣通過這項提議了。

越羅又提醒道,“不過還是先找人對這兩本書上的內容進行查驗吧,若果然都確實,陛下再以此為引,想來會容易許多。”

尤其是醫書,記載了許多病症的判斷方法以及對症的藥方,據說都是著者多年在民間行醫的經驗。若能驗證確實,推而廣之,對大秦百姓而言,無疑又是一項福音。這種事,朝臣們是絕不會阻攔的。

說完了正事,李定宸又提起私事來,“過幾日就是冬生的生辰,過了三歲也該開蒙讀書。朕已經從翰林院挑了幾位德才兼備的官員,阿羅是否也要見見?”

越羅點頭,“自然該見一見。”皇後召見大臣的情況雖然不多,但卻也不算驚世駭俗,尤其還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思┅兔┅網┅

何況不見一下老師,越羅也不放心把孩子交給他們。

第93章 請立太子

越羅一見李定宸拿過來的老師的名單,心下就暗叫糟糕。李定宸給自家兒子挑的都是博學大儒,學問和人品必然都是上佳的,就是年紀大了,一來精神不那麼健旺,二來思想也會趨於保守,講起課來自然也就容易長篇大論,冗長枯燥。

幸虧自己把了關,否則真給冬生請上這麼三五位先生,恐怕將來又是一個李定宸。

她將名單合上,有些哭笑不得的對李定宸道,“陛下自己從前最煩先生說教,不耐聽那些大道理,怎麼到了孩子身上,就給忘了?”莫說是從前,就是現在,讓這幾位老先生來給他講一天的課試試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麼簡單的道理總該懂得。

冬生正是啟蒙的關鍵時刻,若是學的東西太過枯燥乏味,很容易就失了興致

不過李定宸身為帝王,其實並不唯我獨尊,是很能為他人著想的。聞言一拍額頭,自歎道,“是了!朕總想著要挑學問上佳人品貴重行事端正的,免得孩子跟著移了性情,卻是沒能考慮周全。”

說著不由搖頭,“虧得阿羅提醒,否則將來冬生豈不埋怨我這當爹的?”

也虧得自己隻是在暗地裡考察,雖然想要完全瞞過不可能,下頭一部分人多少應該猜到是在給皇子選老師,但畢竟沒有確定人選,更沒有明旨,這份名單也隻有自己身邊幾個內侍得知,不會隨便外傳,還有轉圜的餘地。

於是隻得暫且作罷,從頭挑起。不過這一回,李定宸又過分心疼孩子,選來選去,覺得都不合適。

越羅隻得給他出主意,“小孩子好奇心重,喜歡新鮮的,沒見過的東西。如今隻是啟蒙,倒也不必太過著緊。陛下既然要抬舉雜科,不如就從這裡頭挑幾個?”

還有什麼比給皇子當老師更能抬舉身份的?

冬生如今雖然還不是太子,但中宮嫡子,宮中又隻有這麼一根獨苗,自然所有人都對他寄予厚望。現在是皇子師,將來就是太子師,帝師。

如此一來,既可以讓天下人看到皇帝的態度,也能讓冬生開拓眼界,不至於這麼小小年紀,就要坐在書房裡不停念書,不得休息。越羅自己小時候學東西,父親從來都是寓教於樂,並不過分說教,如今也想讓冬生能如此。

不過,也就隻有開蒙這幾年了。

等到七八歲左右,是必定要去接受皇太子的教育,在朝臣的關注之中學習的,就像李定宸當初那樣。

李定宸聽越羅這麼一分析,也就願意讓孩子多鬆快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