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1 / 1)

名帖為他們保駕護航,所以那些情詩最終沒有用上,都被沈怡收集去了。據說,沈怡把情詩都裝在盒子裡收起來了。

朝中有人好辦事,有了沈德源的提點,邊靜玉與姚和風就知道該重點去拜訪誰了。彆的新科貢士往往沒有他們這樣的好運氣,大部分人都隻能廣泛撒網,不甚仔細地就做了某位大儒的門生,等到他們入朝為官後,再發現自己的為官理念與他所拜的大儒不同,這已經遲了,隻能捏著鼻子尊師重道。

邊靜玉被沈德源指使著忙得團團轉,連他最喜歡的長輩魯舅舅那裡,都是急匆匆地隻見了一麵。魯舅舅知道邊靜玉還在準備殿試,當然不會覺得被怠慢了,反倒是覺得邊靜玉太辛苦了,讓人心疼。

魯舅舅摸著自己圓滾滾的肚子,說:“靜玉太瘦了……得好好給他補補!”

正獨自坐在書房裡感概著,忽然有下人來回話,道:“夫人說接下去要全府茹素三日……”本朝佛教鼎盛、道教式微,魯家就隻有魯舅舅一人是崇尚道教文化的。他常常覺得寂寞如雪。因為魯家的女眷們大都信佛,所以魯家經常會有茹素的活動。趕上了哪位菩薩的誕辰日?茹素!要為家裡的子孫祈福?也要茹素!為了某些事在佛前許願?肯定要虔誠茹素!許的願望實現了,要還願?必須要茹素!

魯舅舅一聽家裡又要茹素了,臉上的表情就壞了,他是絕對不會參與這種活動的!

下人小心翼翼地回著話:“夫人說,老爺您正該吃些清淡的,大夫也是這樣說的。”

魯舅舅稍微有些胖了。好吧,不是稍微,而是很有些胖了。大夫倒是沒有暗示他應該減肥,但他之前有一陣子身體不舒服,大夫問過他的每日都吃了些什麼後,覺得他應該調整飲食結構。魯舅舅珍惜地看著自己肚子上的肉,說:“我是絕對不會茹素的!”他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強調說:“絕對不會!”

“夫人說,這次是為表少爺祈福呢,願表少爺一路亨通、免遭小人。”下人賠著笑說。

一聽是為邊靜玉祈福,魯舅舅臉上的黑氣馬上收了,一張白胖胖的臉皺成了菊花模樣,有氣無力地說:“你去叫夫人預備起來吧,茹素就茹素,誰還會怕了?”為了外甥,隻能對不起身上的肉?肉了。

待魯舅舅吃全素食吃得一臉菜色時,殿試的日子終於到了。

殿試的考試地點在皇宮中,為了不汙了皇上的眼,考生們要統一著裝。這衣服是由朝廷提供的,在他們考上貢士時,朝廷會發一件儒生服,這件衣服與尋常的儒生服稍有不同,人們又將它稱之為“貢士服”。同樣的衣服,同樣的打扮,然而有些人就是能夠鶴立雞群。邊靜玉的氣質就讓他脫穎而出了。

有些人中了會試後,對後麵的殿試沒什麼把握,就會押後三年再考。要知道雖殿試一般不會再刷人,但排名的先後卻關係到了日後的前程,若是中了三甲同進士,就讓人覺得非常尷尬了。同進士這個“同”字其實是“不同”的意思,某些自尊心高的人會將“同進士出身”當作是不能一洗了之的難言之隱。

押後三年再參加殿試,這並沒有什麼,然而此時的布料染色技術一般,貢士服放了三年,顏色就不如三年前鮮亮了。再有放上六年的,或者因為不斷守孝等原因而放上九年的,貢士服更是黯淡了許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年輕的邊靜玉穿著嶄新的漿洗熨燙過的貢士服,又怎麼可能會不奪人眼目呢?

他實在是年輕,又實在是俊美。簡直讓人妒忌!

大家都忍不住朝邊靜玉看去,他身上有著溫潤的文氣,也有著矜持的貴氣。他雖是謙遜的,但也是自信的。因為已經知道了邊靜玉是本屆會試的第二名,所以大家都清楚,他確實有不一般的底氣。

見到這樣的年輕才俊,大家一時間都心思各異。其中,某些的小人心思不說也罷,也有那種坦蕩大度者,因為已經是為父做爹的年紀,內心深處不由得起了一種真誠的感慨,生子當如邊家靜玉啊!

經過了驗身等一係列的程序後,大家終於坐進了考場裡。

皇上出場說了幾句勉勵的話,考生們在這之前都接受過禮儀官的教導,知道這時不能抬頭,隻恭恭敬敬地垂手而立,聆聽聖訓。邊靜玉的腦海中冒出了一個黃燦燦的稻草人,他輕輕地勾了勾嘴角。

殿試隻有一題。

邊靜玉見到題目時,心裡一緊。沈德源可以說是猜中了題,也可以說是沒有。

題目是和賦稅及徭役製度有關的,這好似和玉米無關,所以說沈德源並沒有猜中題目。但是,要動現有的賦稅及徭役製度,要減輕百姓的賦稅,這裡頭直接牽扯到的就是大地主們的利益,這就和沈德源在猜題時提出的土地改革製度有異曲同工之妙了,因此也可以說沈德源是猜中了題目。隻不過沈德源提出的土地改革製度是一步到位了,比較理想主義,而卷子上的賦稅製改革則是從側麵出擊的。

沈德源到底還是算準了顯武帝的心思啊!

邊靜玉受過沈德源的指點,很清楚顯武帝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就目前的國情來看,土地兼並的加劇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家稅基,所以顯武帝很明顯是想要重新清丈土地!而既然知道了顯武帝的眼光落在這裡,那麼邊靜玉就知道自己的文章該怎麼寫了。土地確實應該重新清丈,如此才能擴大征收麵,使得稅賦相對平均。與此同時,國家也應該統一賦役,使得稅賦趨於穩定,百姓得以稍安。

邊靜玉心裡已經想好了文章的雛形,然而他的筆卻遲遲沒有落下。

這筆一落,他確實迎合了皇上的心思,但也和地主豪強們站在了對立麵。

政治這東西啊,比著人們想象出來的樣子要更加黑暗。想要當個為百姓謀福祉的好官?這不僅僅是有一顆愛民為民的心就夠了的。拿幾十年前的青苗法來說,當時民間高利貸盤剝的現象非常顯著,就有官員提出了這一法案,允許百姓在荒年用低價貸到米糧,這既為百姓解決了當務之急,同時也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然而在具體實施的時候,地方財政出現問題,官商互相勾結,又值官場黑暗等一係列問題,這樣的法案反而成為了剝削百姓的工具。那提出法案的官員差點就被寫進《奸臣錄》。

邊靜玉可以肯定,顯武帝是真想為百姓做些實事的。他也想為百姓做些實事。

邊靜玉不可否認,他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個利己主義者,因為他總是會以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為先。但是,他也有一顆為民的心。若他把心中的文章儘數落於紙上,這不僅僅是在迎合皇上的心思,其實那一字一句也是真正順應了他自己的本心。但是,光有本心還不夠,光有一顆愛民為民的心還不夠。

如果說為官是一場長途跋涉,若沒有魄力和應變的能力,那好的也會變成壞的。

顯武帝要對地主豪強開刀,如果他成為了這把刀,那麼他能受得住隨之而來的震蕩嗎?顯武帝這個握刀之人能受得住隨之而來的震蕩嗎?顯武帝能堅持到底嗎?這變法真能維持住為民的初衷,不會中途變節嗎?還是說,最終變法失敗,而他會像那位差點被寫進《奸臣錄》的前輩一樣,半生流離?

邊靜玉麵色沉靜,然而他身上已是冷汗淋漓。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架空!不過,文中的青苗法在曆史上真有其事,主持變法的人大家很熟悉,是王安石。然後,邊靜玉由殿試題目聯想出來的一係列東西其實就是明朝一條鞭法的雛形。上章評論有姑娘寫歌哦,很洗腦,我加精了,大家可以翻回去看看。

第85章

邊靜玉臉色蒼白地走出了崇文殿。崇文殿是本朝舉行殿試的地方。

本是天氣不錯的日子,陽光落在人們的身上,讓人由外而內都有了一種暖洋洋的感覺。邊靜玉隨著人流走到陽光下,心裡的陰寒漸漸被驅散了,他那顆被塞進了太多東西的腦子終於得以重新運行。▃思▃兔▃文▃檔▃共▃享▃與▃線▃上▃閱▃讀▃

邊靜玉這才覺出自己的四肢無力。

這其實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表現,當一個人經曆過巨大的緊張、焦慮之後,四肢通常會發軟。而在眾多的考生中,邊靜玉的表現並不突兀。事實上,有不少考生因為是第一次麵聖——儘管他們全程沒有抬頭,連皇上的一片明黃色衣角都沒有瞧見——在考試時就緊張得連呼吸的頻率都不正常了。邊靜玉的臉色蒼白如鬼,但夾在眾多同樣蒼白如鬼的考生之中,也就沒有顯出他一個人的不對勁來。

考生是排隊入場,也是排隊出場的。崇文殿是宮殿群中的外殿,但從崇文殿到皇宮正門處也要經過好幾道門。走在兩道門之間的夾道時,邊靜玉抬頭四顧了一下。身後的門已經鎖上了。兩邊都是高聳的圍牆。抬頭望天,似乎也隻能看到方寸的天地。這讓邊靜玉忽然生出了一種“被囚於此”的錯覺。

他忽然輕輕地笑了一聲,像是一聲嗤笑,仿佛在嘲笑他自己之前的遊移不定。

文人的能量在於他們手中的筆。若是筆落難驚風雨,筆起難托江山,那麼他們手中的筆就算是廢了。落筆起筆皆無悔,大不了就是被囚於此,被囚於權勢,被囚於命運,被囚於時代,被囚於天下。

邊靜玉邁步朝宮外走去,每一步都好像走在他即將開始或已經開始的仕途上。

姚和風排在邊靜玉身後,他們之間隔著好幾個人。在宮廷中不可喧嘩,姚和風雖然很想和邊靜玉說說話,卻不敢擠到邊靜玉身邊去,隻能不錯眼地盯著邊靜玉的背影。有那麼一瞬間,姚和風似乎產生了一種錯覺,仿佛邊靜玉那如長竹一樣挺拔瘦削的後背上忽然壓了千鈞重物,而他依然蹣跚前行。

當姚和風揉了揉眼睛再看時,卻見邊靜玉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穩健。

出了最外頭的門,遠遠有各家的馬車候著,姚和風這才敢錯了隊伍,湊到邊靜玉的身邊,攬著邊靜玉的肩膀,說:“終於考完了。接下來肯定有各種文宴雅集……你會喝酒麼?他們肯定都喜歡逮著你灌酒。”誰叫邊靜玉這樣年輕,又有這般引人嫉妒的長相和才學,大家肯定會卯足了勁兒讓他喝酒的。

邊靜玉搖了搖頭,卻沒有說話。

姚和風一臉同情地看著他,道:“那你這兩天抓緊時間好好練練。”雖然肯定是練不出來了。

因為連殿試都已經徹底考完了,所以邊靜玉與姚和風不必再去沈家接受沈德源的指點,他們這次就各回各家了。與姚和風揮手說了再見,邊靜玉在小廝的肩膀上撐了下力,爬上了安平侯府的馬車。

馬車裡卻坐著另一人。沈怡笑著說:“我送你回家。”他伸出手拉了邊靜玉一把。

沈怡皺了眉頭,問:“你的手怎麼這麼涼?”

邊靜玉搖了搖頭。他雖心裡已經想得很明白了,這會兒卻還是沒什麼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