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1 / 1)

盛唐寵後 王辰予弈 4212 字 6個月前

,“此前損耗卻現在膠著,你們有了什麼好法子?”

王思禮瞅了她一眼,平靜道:“改裝後的投石機。”

對於自己畫過的圖紙,蕭燕綏自然心中了然,下意識的問了一句:“好用嗎?”想了想,覺得自己問了一句廢話,便又改口,索性道:“我再幫你改裝一下發射的炮彈好了。”

“什麼?”王思禮一愣。

“炮彈,嗯……就是放在投石機上扔出去的那個東西,可以改改,威力會大很多。”蕭燕綏眨了眨眼睛。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具體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蕭燕綏已經記不太清了,不過,唐朝安史之亂這會兒肯定還沒出現並投入使用。但是,火*藥的成分配比和製作方式,甚至是後世進階版的常見炸*藥的那些化學式,蕭燕綏卻俱是一清二楚。

麵對戰爭,她打算玩點大的。

不管曆史的變遷和科學發展的緩慢過度了,直接就將冷兵器時代升級到熱武器時代。

至於以後,哪還管它洪水滔天呢?

·

就在蕭燕綏和王思禮聯手準備搞點大事的時候,此前一路往蜀地方向去、同太子李亨等人彙合後的李倓,也隨著玄宗一行,到了馬嵬驛。

楊國忠為了與王忠嗣爭權,進獻讒言,使得年老之後越發好大喜功的玄宗下詔,強令西北軍出關迎戰,卻不料,那傳旨太監直接被王思禮所誅殺,權衡再三,為了潼關戰局,王忠嗣和哥舒翰也等於是默許了王思禮的所作所為。

隨後,西北軍在潼關苦戰之下,更是傳出那傳旨太監遭遇攻城略地的叛軍不幸身死,潼關即將不敵的消息!

西逃途中,背井離鄉,一路艱難,缺衣少食。

此前拱衛長安、養尊處優的北衙禁軍本就心懷不滿之意,本來,朔方軍半途打敗叛軍而後回援、西北軍苦戰拒敵於潼關,倒是勉強控製了局勢。

奈何,隨著潼關戰局不利的消息傳來,又有楊國忠與西北軍將領王忠嗣爭權,導致西北軍大敗的前車之鑒,再有同行的大將軍陳玄禮和東宮太子李亨的心腹宦官李輔國素來對宰相楊國忠心懷不滿,有意無意的鼓動挑唆之下,更是引得一路隨行的北衙禁軍在馬嵬驛發生嘩變!

麵對將士嘩變,玄宗束手無策,旋即,北衙禁軍當眾誅殺奸臣楊國忠,而後又逼玄宗賜死楊貴妃,史稱馬嵬驛之變。

隨著楊國忠和楊貴妃的身死,北衙禁軍中嘩變的將士暫時被安撫下來,楊家自此元氣大傷。楊國忠麾下勢力,也隨之群龍無首。然而,本是楊國忠經營已久的蜀地之內,當地郡守官員卻俱是楊國忠多年的心腹,雖也有幾番暗流湧動,卻很快平息,其繼任者為了服眾,自然矛頭直指在馬嵬驛之變中,東宮這一最大的得益者!

入夜,月色皎潔,星光暗淡。

一片萬籟俱寂之中,對於太子李亨如今麵臨的玄宗心生不滿、越發忌憚和楊國忠心腹有意報複的困局,近日來一直同兄長李俶同進同出的李倓索性開口,沉聲輕道:“不破不立,繼續入蜀地乃是無回之局,西北軍雖戰況危急,朔方軍的回援卻是已經在半途。”

頓了頓,李倓並未言明,玄宗如今逃離長安、偏安一隅,就和近在咫尺的楊國忠和楊貴妃能激得北衙禁軍將士嘩變一般,玄宗如此行徑,北方還在血戰的將士難免會心生不滿,隻是委婉道:“東宮乃是國之儲君,若能分兵北上,想來,能為朔方軍和西北軍所擁戴……”

大唐北方的軍隊,其實主要就隻有三支:如今實力保存最為完整的朔方軍,陷入潼關損兵折將的西北軍,以及曾經是東北軍的安祿山叛軍。

若是能得朔方軍和西北軍的擁戴,下一步,自然便是另立中央了……

更何況,東宮乃是國之儲君,玄宗又日漸衰老、力有不逮。玄宗已經離了都城長安,太子折返監國督戰,本就名正言順。

李倓此言既出,太子李亨自然心中有所意動,尤其,率領西北軍的王忠嗣自由同他一起長大,感情深厚,便是朔方軍的郭子儀、李光弼等人,此前也同太子李亨有些淵源。如此看來,太子李亨同這些軍中將領的關係,竟是天賜良機!

一片長久的沉默後,從來沒甚主見的太子李亨終於咬咬牙,點頭答應下來,決定就此與玄宗分兵北上!

從太子李亨處離開,李俶伸手拍了拍李倓的肩膀,輕聲叮囑道:“明日你私底下找個機會,與文寧透個話。”

李倓點了點頭。

等到和自己的三弟分彆之後,李俶也忍不住擰了擰眉,輕輕舒了口氣。

此前,李倓在江南一帶的山海鎮上,同蕭燕綏相處太久,兩人究竟如何,連他都難以分辨。然而,此一時彼一時,若是此前,東宮迫切需要徐國公府的善意,如今的李俶卻覺得,和傳承已久的頂級豪門氏族蘭陵蕭氏打交道,卻要處處小心。

甚至於,私下裡,李俶也曾懷疑過,玄宗攜眾離開長安時,徐國公府竟是一分為二,其中,裴氏母子三人都在,唯獨蕭華一人意外失散,而後竟又被安祿山叛軍所俘,究竟是他黴運壓頂,還是蕭華本人有意為之?

畢竟,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縱觀蘭陵蕭氏近千年的傳承,兩頭押注這種事情,蕭家人乾了當真不是一次兩次……

隻不過,礙於李倓和蕭燕綏之間的關係親厚,事情未能定論之時,李俶也不好直言心中懷疑罷了。

太子李亨打定主意,整個東宮勢力與玄宗就此分道揚鑣後,瞬間再度打破了馬嵬驛驚變之後剛剛平靜下來的局麵。

不過,安祿山叛軍總要有人去收拾,玄宗自己卻又不願離開安寧的蜀地,迫於形勢,玄宗隻得答應太子李亨的請求,東宮勢力這次同玄宗徹底的割裂開來,過程倒是意外的順利。

離開玄宗後,考慮到西北軍如今局麵不利,太子李亨自然便率眾前往朔方,試圖與回援的朔方軍彙合。

這一路上,建寧王李倓率領東宮部下`身先士卒,百戰不殆,其竟是領兵作戰的將才!太子李亨驚訝之餘,更是滿心歡喜,隻覺將來擊敗叛軍、收複失地之時,自己麾下又能多出一員悍將!

等到太子李亨同朔方軍在靈武彙合之時,潼關的西北軍這邊,因為蕭燕綏的參與以及能夠爆炸的炮彈的大肆投入使用,直接將戰爭從冷兵器時代升級到了熱武器時代,西北軍的壓力被緩解,若非此前實力損耗太多,再加上唐朝生產力有限,製造這種炮彈的原料也難以補充,軍械直接升級了一個時代的西北軍怕是已經有了反攻洛陽城的陣勢……

第161章 ┆思┆兔┆文┆檔┆共┆享┆與┆線┆上┆閱┆讀┆

到達靈武之後, 太子李亨當即便得了朔方軍的擁戴,此行這般順利, 頓時令他精神大振, 再想到西北軍處有同他關係親厚如同兄弟的王忠嗣在,自然更是把握十足!

尤其,在折返途中, 自己的第三子李倓領兵之時展現出了極高的軍事素養,才兼文武,待到他帶領朔方軍與西北軍彙合、重整兵馬之後,反攻安祿山叛軍指日可待!

而且,李亨當了多年的太子, 卻多年來都不為玄宗所重視,更是一直處於李林甫、楊國忠等朝中勢高權重的宰相的敵對打壓之下, 每日戰戰兢兢、難以安睡, 如今一朝翻身,太子李亨心下豈不分外暢快?

回到房中,看到正哄著幼子入睡、神態溫柔似水的張良娣,想起剛剛同朔方軍將領郭子儀、自己的長子李俶、三子李倓商量妥當, 為了更加的名正言順,請求他在靈武就地登基為帝, 尊遠在蜀地的玄宗為太上皇的事情, 躊躇滿誌的太子李亨頓覺更加意氣風發。

張良娣輕輕的將懷中幼子李佋交給一旁的婢女,起身走向太子李亨,便是在西逃途中, 所有人都不免有些困頓疲乏,麵對太子李亨的時候,她卻依舊還是原本的伶俐悅耳,眉眼間的關切溫柔和無時不刻的包容,更是令人不自覺的心神放鬆,這般相處起來的舒適之感,自然令太子李亨對她越發親近和重視。

太子李亨拉著張良娣的手,放輕聲音,難掩激動之色的將今晚的諸多事宜說予張良娣,提及李俶和李倓兄弟兩人之時,更是絲毫不掩其重視讚賞之色。

張良娣麵上神色溫柔,笑容明%e5%aa%9a,心中卻極為勉強,想到太子李亨對李俶、李倓兄弟二人越發重視,以及那兄弟二人手中越發加重的權柄,便是太子李亨私下裡已經許諾給她皇後之位,念及自己尚在繈褓中的幼子李佋,張良娣卻依舊難以釋懷,表麵溫柔小意的說著討喜的話,哄得太子李亨眉開眼笑後,又勸他為了大計保重身體、早些休息,待到躺在床榻上之後,卻是愈發煩悶不堪,徹夜輾轉反側,心生毒計……

一切準備妥當後,得了朔方軍的支持,太子李亨當即在靈武稱帝,尊玄宗為太上皇,又封長子廣平王李俶為太子,張良娣為皇後。

然而,在李亨打算封自己的第三子建寧王李倓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由他領兵主持平叛大計之時,其左右官員、心腹謀士,卻是並不樂見於此,紛紛納諫,欲令新任太子李俶兼領元帥之職,隻道,太子乃是國之儲君,留守便是監國,從軍出征則為撫軍,可代天子之意,比起建寧王李倓,相較之下,自然還是身為太子的李俶做元帥更為名正言順。

隻是,李俶本人雖也有才能,但是,在軍事上卻並不出眾,雖然總攬了天下兵馬大元帥一職,肅宗李亨卻依舊還是將親軍交給了李倓掌管。

對於這番變化,李倓並未表露絲毫不滿,倒是私下裡,剛剛做了太子的李俶卻是難免心懷歉疚,欲與李倓分說解釋。

李倓幼時母係卑微,在東宮之內更是收緊冷落,其實還是兄長李俶憐他年幼,又與之投緣,才將其一手拉扯大的,真要計較起來,比起父親肅宗李亨,李倓反而是更加親近兄長李俶和阿姊李文寧二人。

見到兄長李俶竟是因此事對自己心懷愧疚,李倓驚訝之下,更是對其愈發親近,心念微動之時,忍不住想到自己此前在蕭家老宅所在的山海鎮上,每日陪著蕭燕綏鼓搗那些各種各樣的東西,偶爾還會兩人一同被蕭嵩叫去,既是閒話家常、又少不了教導他們二人些許其一生折衝樽俎、縱橫捭闔的經驗珍藏,讓李倓收獲頗多。

說起來,蕭燕綏似乎對大唐與吐蕃、突厥、南詔等地之間的邊境衝突頗有些見解,其觀點更是深中肯綮、鞭辟入裡,可見其睿智博時,便是蕭嵩,同她談論這些的時候,都常有耳目一新之感。不過,等到落到真正領兵作戰的籌謀決策上,蕭燕綏反而又變得有些束手束腳起來,似乎對此並不擅長,惹得蕭嵩和李倓私下裡甚至紛紛流露出驚奇和困惑之意……

山海鎮上的那段時光,對於李倓來說,彌足珍貴。

甚至於,若非安祿山叛亂,惹得北方狼煙四起、山河破碎、滿目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