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1 / 1)

盛唐寵後 王辰予弈 4243 字 6個月前

提高玻璃的韌性,蕭燕綏還特意琢磨了許久,正好趁著冬天外麵溫度足夠低的機會,采用鋼化玻璃的基礎製造工藝,示意那些工匠,在燒製玻璃的時候,將大約600-650攝氏度開始微微發軟的玻璃材料拿出去外麵吹著冬季的北風急速冷卻,以提高玻璃的韌性。

第120章

今年冬天的初雪, 來得突然。

清早,李倓剛剛從睡夢中轉醒, 才睜開眼睛時, 便覺出窗外似乎比平日裡更亮一些。

換了衣服,推開門,便看到, 院中的地麵上已經覆了一層薄薄的白色,漫天飄灑的雪花並不大,地麵上也依稀還能露出泥土的顏色。

前幾日,李文寧還說,打算今日同一起柳潭一起去長安城外的庵堂上香, 卻不料,今日竟然下起了雪, 雖說看起來下得不大, 終究雪天路滑,也不知道是否還能成行……

自從張良娣進門,她又一向言辭風趣、快人快語,頗得太子李亨喜愛, 整個東宮之中,也頓時一掃原本的蕭條沉寂之態, 似乎許多人的心思都重新變得活絡起來。

出了自己的院子, 李倓一路朝著李文寧的住處走去,輕柔的雪花落在臉頰上,一瞬便融化成了一絲沁涼的水霧, 頓時讓人精神一振。

看到他的身影,李文寧身邊的大宮女連忙迎了上來,細聲稟告道:“郡主一早便急匆匆的出了門,婢子隻道今日天氣不好,不宜出行。郡主看了看天色,覺得無礙,隻說會早去早歸……”

李倓聞言,下意識的抬起頭來,微微蹙了下眉,看向天空。

天空也是一片灰蒙蒙的,卻並無黑雲壓城的濃重,倒是透著一種冬日雪天特有的蒼茫無垠。

雖然細小的雪花一直都在撲簌簌的落著,不過,外麵風卻不大,單看天色,的確不像是會有暴風雪的模樣,念及此處,李倓也就微微頷首,不再多問了。

隨著張良娣越發得到太子李亨的寵愛,東宮和楊貴妃之間,雖未言明,不過,隱約之間,倒是的確有一種默契所在。

因著之前的事情,太子李亨行事越發謹小慎微,平日裡處處小心,唯恐行差就錯哪怕半步。

倒是楊貴妃的娘家,行事肆無忌憚,東宮對此,太子李亨自然是不好多言,不過心裡的不滿,卻是肯定的。

好在,這次主要是李文寧和柳潭之間頗有幾分曖昧,楊家隻不過沾了些姻親關係,且出身自河東柳氏的柳潭行止頗為有度,並不似楊家人那般惹眼,才勉強讓這麼一件喜事還算靠譜、而不至於雙方剛剛流露出幾分結親的意向,便搞得人儘皆知,好端端的一件喜事變成彆人眼裡的笑話……

得知阿姊李文寧已經出門之後,李倓沒必要久留,自然是直接轉身回了自己的院子。

與此同時,長安城外,戴著兜帽裹了披風的李文寧正身披一角雪花踏馬而來。

她正抬頭張望著,尋找柳潭的蹤影,卻聽見,路邊的一架馬車裡,突然有人探出頭來,關切的呼喊到:“郡主!”

李文寧隻露出了小半張臉的麵上,不由得浮現出了一絲訝然之色。

聽出是柳潭的聲音,李文寧直接策馬過來,呼出的氣息仿佛都帶上了意思白霧,輕聲道:“柳潭?”

柳潭直接從馬車裡跳了下來,伸手動作極為自然的將一個暖手爐塞到了李文寧的手中,“今天下雪,天氣也冷,你先暖和暖和。”

“……”李文寧騎在馬上,一手輕輕的拉著韁繩,一手捧著暖手爐,呆了一呆,這才翻身下馬。

柳潭的眼睛裡飛快的閃過了一絲笑意,還有幾分靦腆的開口提議道:“在馬車裡坐一會兒吧,城外的風雪似乎稍稍大了一些。”

李文寧點了點頭。

柳潭從善如流的結果那匹馬的韁繩,隨手將其掛在了馬車上。看到林文寧鑽到了馬車裡麵之後,站在下麵開始猶疑不決。

李文寧抱著手裡的暖手爐,坐穩之後,看到他遲疑的模樣,反客為主一般的笑著招了招手,直接道:“坐進來說話。”

柳潭連忙點頭應了下來,不過,臉上雖然帶著忍不住的笑容,麵對李文寧的時候,舉手投足間,神態間卻又忍不住露出了幾分局促不安。

和李文寧坐在一起之後,為了打破車廂裡安靜的氣氛,幾乎是立時便忍不住的開口找話題道:“外麵一早都在下雪,雖說雪下得不大,不過我想著,今天去庵堂見韋——韋夫人,你若是披著一身雪花,她也會忍不住擔心,倒不如乘馬車……”

李文寧大大方方的點了點頭,“這點倒是我疏忽了。”

柳潭看著她的模樣,眼睛裡便是忍不住的笑意,可是,笑過之後,卻又羞窘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反倒是李文寧,抱著手爐好奇的問他道:“你在這裡等了多久?”

“也不是很久。”柳潭幾乎是下意識的便回答道。

李文寧笑笑,眼睛裡卻似乎有種格外複雜的情愫一閃而過。

“我們去城外的庵堂吧!”李文寧輕聲說道,她伸手稍稍撩開馬車車窗上的簾子,看了一眼天色,“等到我們從庵堂回來的時候,地上落的雪可能就多起來了……”

·

江南一帶的雪景並不多見。

這天清晨,還零零落落的掉了些雪花,不一會兒,便成了細密綿綿的模樣,也分不清究竟是雪花還是細微的雨滴了。

等到中午的時候,蕭燕綏一路撐著傘,走到了祖父蕭嵩的新住處,在她身邊跟著的幾個仆從,還分彆拎了莊子裡燒好的木炭、最近才讓人根據大概的圖紙打造出來的黃銅火鍋。至於廚房那邊,還在忙著按照蕭燕綏的吩咐,準備出各種各樣切好了的生的新鮮食材。

“阿翁!”蕭燕綏一進屋,便直接放下了手中的油紙傘,踩在暖和的地麵上,直接湊到了蕭嵩的桌案旁。

蕭嵩還在對著棋譜擺棋子,看到自家寶貝孫女來了,頓時也是滿麵笑容,聲音溫和的笑道:“上午的時候,廚房的婢女過來和我說,你今天一早便遞了話,說是要和阿翁一起用飯,卻不讓他們準備什麼菜式,倒是隻要了些生的食材?”

“嗯!”蕭燕綏乾脆的淡了點頭,冬天向來就是吃火鍋的好時節,尤其今天還下了一場雪,她便特意讓廚房準備好煮了羊湯鍋底,正好適合冬天暖身驅寒。

“阿翁你先嘗嘗便知道了!”蕭燕綏也沒有解釋太多,隻是攤手托腮的坐在一旁,隨手一指開著窗通風的外間,阿秀已經吩咐著人將火鍋架好、點燃木炭,然後將各種食材、蘸料全都擺盤放好了。

第121章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知道蕭燕綏的主意多, 蕭嵩的心裡也起了幾分好奇。放下手中的棋譜之後,他從案前站起身來, 同蕭燕綏一起, 走到了外間的屋子裡。

因為火鍋下麵要燒炭加熱,為了空氣流通,外麵的屋子直接開了窗, 屋外浸著冬日涼意的空氣被寒風吹進來,好在屋子裡足夠暖和,這種涼意,也隻是讓人精神一振,倒是不至於覺出冷來。

正好等下吃火鍋本身就容易吃得暖和, 開著窗戶反而舒服。

蕭燕綏拉開了一把椅子給祖父蕭嵩,然後自己直接就坐在了旁邊, 拿起各種醬料來。

火鍋裡的羊湯鍋底熬得尤為鮮美, 稍一靠近,便有一種香濃鮮稠的味道彌漫開來,微微泛著深濃薑糖色的黃銅火鍋裡麵,羊肉小排若隱若現的出現在濃湯裡, 隨著湯底被加熱後咕嚕咕嚕的小泡微微晃動,令人食指大動。

蕭燕綏伸手拿過幾份蘸料, 開始詢問蕭嵩在這方麵的口味, 然後開始逐一加在一起攪拌均勻。

“羊湯熬得比較濃,我剛剛嘗過了,鍋裡的羊排其實都已經很入味了, 不用加蘸料就可以直接吃。”頓了頓,蕭燕綏又道:“其他的食材也是,從火鍋裡撈出來可以直接吃,喜歡蘸料味道的話,再加一點也不錯。”

聽著蕭燕綏的解釋,蕭嵩點了點頭,饒有興趣的看著黃銅火鍋下麵的還在燒著的木炭,不禁笑道:“阿翁當年在河西的時候,軍中有將士是胡人出身,他也給我們烤過羊,整隻羊一起架在火上烤,烤熟了之後,再把上麵的羊肉削片下來開吃。”

“啊,我知道。”蕭燕綏隨口應了聲。

蕭嵩倒是沒問蕭燕綏一個從小生活在長安城、最近才隨他一起來到江南一代的小姑娘是怎麼知道西北地區特有的烤羊這種東西的,畢竟,蕭家人都知道,蕭燕綏看過的閒書雜書尤其多,若是有哪個人遊曆到西北一代,再將自己的見聞雜記寫下來,被蕭燕綏肯建,一點都不稀奇。

再加上長安城本身就是個兼容並包、極為開放的城市,西域、大食等各處的商人時常前來經商,在長安城中,其實出現什麼新鮮玩意都很有可能。

蕭嵩用筷子夾了一塊小羊排,放在了自己麵前的碗碟裡,因為是從滾燙的羊湯裡撈出來的,肯定不能直接吃,他就這麼舉著筷子打算涼一會兒,同時笑眯眯的說道:“那胡人的烤羊倒是也有趣,羊肉被火烤得金黃酥軟,裡麵的油脂滴下來落在火力,‘騰’得一下,柴木堆裡的火勢就會驟然變大,整個將羊籠在裡麵。”

蕭燕綏也在夾羊肉小排,她沒急著拿出來往蘸料上沾,而是直接將小羊排貼在了黃銅火鍋上麵突出來的部分,“滋滋”兩聲,隨著一陣白氣,用滾燙的金屬將小羊排的湯汁燙得收去了些之後,才夾進了自己麵前的碗裡,一邊慢慢吃著還抽空說道:“唔……這麼一說的話,其實我也想吃烤羊了。”

蕭嵩笑著說道:“可惜阿翁不懂這些,不過,倒是可以將當時的場景說與廚娘,讓她們試試。”

“就先試試唄!”蕭燕綏也不著急,她烤肉的技術,僅限於後世在飯店裡吃燒烤的時候,把人家店家準備好的肉片、培根、烤串一類的東西放在燒烤專用的油紙上,等到被烤得油花發出滋滋聲之後,再用筷子夾出來……

隻不過,唐朝這會兒的烹飪技術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匱乏,就比如火鍋,其實早在幾百年前的三國時期,差不多便已經有火鍋的雛形了,可是,那會兒的火鍋說白了就是一群人為了暖和,圍著熱鍋而食,對於湯底、食材和蘸料這些,是不太講究的,不像是蕭燕綏,雖然同樣是火鍋,她鼓搗出來的東西,口味的豐富性和新鮮感,絕對是沒得說的。

祖孫二人邊吃邊聊,等到旁邊的婢女又端來兩碟格外鮮嫩、翠綠欲滴的菜葉的時候,蕭嵩也不由得有些驚訝道:“這是--”

蕭燕綏瞥了一眼,回答道:“莊子裡溫室大棚裡種出來的,還沒長太大,我就讓人拔了幾株。”

說著,她還伸手指了指蕭嵩窗外的院子裡,那座玻璃製成看起來格外晶瑩剔透的暖房,“原理和這個差不多,不過莊子裡的蔬菜大棚為了保暖用的是厚厚的草甸子,也隻有房頂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