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1 / 1)

麒麟兒 三春景 4264 字 6個月前

現在的工匠來說這也沒什麼難度,所以就乾脆拿出來用了!

其實他在東塘莊園的時候已經製作墨錠,但那時隻是為了供自己使用,至多再供東塘莊園上下。不過因為需要寫字的人不多,用量也不怎麼大就是了。而現在,既是打算生產出來做商品販賣,那就不同了。

工藝也是全新的!

比如說之前他是點燃鬆枝,陶碗撐在在火光上方,炭粒就這樣粘在碗壁上(這就和灶台上方被熏黑是一個道理)。炭粒刮下來,這就是上好的鬆煙墨,再進行一定的處理、加水、用膠什麼的,最後製成墨錠就好。

但現在,許盈直接讓人修了燒鬆煙墨的窯!這種窯膛裡可以放整棵整棵的鬆樹(需要經過處理,將鬆樹中的鬆枝‘流出’)。燒的時候往往連續燒幾天幾夜,徹底熄火之後人再去窯膛中刮鬆煙墨...厚厚一層,產出可比一個碗一個碗地刮豐厚多了。

這些鬆煙墨按照離口子遠近有質量差異,最上等的優質墨、普通墨、用來印書的墨、隻能做油漆染料的墨,等等不一而足!

第177章

許盈又給管事交代了一句:“多尋些玉工來...”

他要在隨園生產筆墨紙硯等文房,筆墨紙都罷了,找人來做事不難。就算是工藝複雜的,入門也不難!輔以‘分工’這一利器,並不愁擴大生產的事。唯獨製作硯台在工藝上入門比較難,須得玉工!

此時的墨很粗糙,硯台自然也講究不到哪裡去!就算是貴族使用的硯台,也不過就是打磨的光滑一些罷了。許盈自用的硯台就不說了,身邊其他人,如羅真、蔡弘毅等人,他們用的硯台也不過就是普通研石,用倒是能用,但也僅限於此而已。

許盈向來是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決定隨園主打文房產品之後,很快想到了四大名硯——廣東端硯、安徽歙硯、甘肅洮硯、澄泥硯,這四大名硯也是唐以後才開始的,由此可知此時還沒有人在硯台上做文章!

君不見皇帝要韋誕寫皇宮裡的牌匾,韋誕也隻要求‘張芝筆、左伯紙、及臣墨,兼此三者,又得臣手’,連提都沒提過硯台,可見這時硯台都是瞎對付過去的。

而這恰好給了許盈運作的巨大空間!一開始許盈是打算四大名硯集齊的!反正身處這個時代,一些上輩子能享受的東西做夢都得不到了,但又有一些東西,上輩子難以接觸的,這輩子卻是輕輕鬆鬆。

四大名硯中除了澄泥硯,其他三種都是石硯,而在還未經過開采的當下,隨便去撿都能撿到上等好石吧!

但稍稍考慮過後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先說甘肅洮硯,甘肅離得遠就算了,關鍵是還在‘敵占區’,眼下弄幾塊石頭來自己把玩或許可以,但想要穩定供應隨園生產卻是不行了。

然後就是澄泥硯也很快被踢出了選擇...澄泥硯用的是河泥,但不是什麼河泥都可以,能製出上等澄泥硯的有河南、山西、山東三地,用的是黃河泥。先不說上等原料產地都不在南渡小朝廷掌控中,光是澄泥硯的工藝就令人抓瞎了。

古代很多手工藝品的工藝都很複雜,但澄泥硯依舊是個中翹楚!甚至因為要求繁瑣、難以傳承,中間失傳過一段時間!這也是澄泥硯一直名聲很大,但在四大名硯中相對最不興盛的原因。

許盈了解過澄泥硯複原後的工藝,但相較於一般的工藝品工藝,這實在是太繁瑣了,所以許盈很多細節都沒有追究(他隻是好奇想要了解而已,又沒有自己做一方澄泥硯的想法)。而澄泥硯又是對細節要求很高的作品,差那麼一點兒就不對了!

據說澄泥硯最開始需要澄洗過的細泥作原材料,而這個過程就是兩年。‘澄洗’兩個字說的輕鬆,背後卻有這樣那樣需要達到的小細節。許盈本身就不知道這些,而想到其中的難處更不願意下水了。

又不是造紙術、印刷術這種非點不可的‘科技樹’,許盈想了想其中的難度、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很快就放棄了。

這樣剩下的就隻有廣東端硯和安徽歙硯了。

端硯好大的名頭,一向有四大名硯之首的說法,從唐代開采、製造以來一直飽受文人墨客喜愛。許盈上輩子自己沒用過端硯,倒是他爸有一方端硯,品質不算特彆好,但確實是一方端硯。

雖然廣東離建鄴有些遠了,但許盈有商隊要往來於東塘莊園與交趾(此時廣東一帶有許多海外商人,販走華夏的絲綢等商品。東塘莊園生產許多好絲綢,會送去販賣。再販得交趾特產的珍珠、寶石、象牙等貨物,前幾年自家甘蔗產量不夠的時候還會販石蜜北上)。這種情況下,隻要買通當地官府,以采石生意為名,就可以隨意開采爛柯山等地的上等硯石了!

另外,歙硯則更加方便,因為歙硯產地離建鄴近,許多事非常好操作!

許盈的打算是,隨園出品的硯台就是端硯和歙硯,而要以兩地原石做出工藝品一樣的硯台就需要一些匠人了。石匠、玉工應該都能對付這些原石,不過此時的石匠做的都是粗笨活計,不像玉工,和玉打交道,需要精雕細琢,同時本身還鍛煉出了相應的審美。

所以許盈才讓管事注意找些玉工來。

倒也不用太多,反正這種奢侈品也不需要多大的生產線...十來個人足夠了!

此時去往廣東采石的人還沒有回來,去新安郡(歙州在此時屬於新安郡)的人卻已經傳回了消息。按照許盈吩咐的在龍尾山溪澗中找尋,果然找到優質石材——歙硯在出產地有好些采石處,但其中最優質的就在龍尾山下,所以歙硯有時又會被稱為龍尾硯。

第一批石材已經在路上了,故而許盈也希望玉工快些到位。

相比起硯台來,紙品倒是沒有太上心...許盈希望將澄心堂紙的作坊移到隨園來,這樣以後東塘莊園就主打食品業,隨園就主打文具業,分工明確也有助於塑造品牌形象。但問題是,澄心堂紙需要用到提前三年日曬雨淋、自然處理過的皮料與草料,好不容易東塘莊園那邊才走上正軌,移到隨園來,難到還要運輸皮料和草料過來?

許盈也隻能讓人著手開始處理草料、皮料等,預備未來生產澄心堂紙。就說眼前的話,隨園不生產澄心堂紙,隻做澄心堂紙在建鄴的代理商。

當然,隨園也是要生產一些紙的,一方麵可以培養更多工匠,另一方麵也是印刷作坊需要用到大量的紙!

另外,還可以做一做紙品的深加工,開發出各色灑金紙、大紅紙、紙箋什麼的。

巡視了一番之後,許盈又乘車回城。如此撚指過去數日就是除夕,此時稱之為‘歲暮’,闔家上下除舊布新、驅邪避災等等不消多提。之後正月裡許盈則更加忙碌,隨著長輩各處拜訪親善人家不說,年輕子弟的帖子也有不少。

正月裡熱熱鬨鬨,就算是再勤懇之人此時也要休息,誰會放過這個時候?

年輕人中間許盈帶著楊微各處走動,雖然楊微才是年長的那個,但許盈此時作為南渡的‘前輩’,自然是要給他介紹人脈的。

對於楊微,大家肯定是比較歡迎的...這可是弘農楊氏的顯支子弟,人的名、樹的影,想不高看一眼都不行!這個時候確實是血統論的黃金時代!

更何況楊微確實是個出色人物,他與許盈同進同出甚至引來和延羨慕。

“若衝如玉,溫潤有澤,太真若珠,瑩瑩生光。你們又是表兄弟,日日相對自然是教學相長、各有進益!好似珠聯璧合!隻恨我家庭中無有這般玉樹琳琅!”和延其實也有出色的兄弟,隻是沒有許盈和楊微這樣出類拔萃而已!

陳琉也很愛慕楊微的品貌才華,對他打算出仕的念頭十分惋惜:“太真本是神仙中人,合該白雲鄉中去,何必入濁世呢?如今反而是我這樣的肉骨凡胎得以逍遙,實在是為太真可惜啊!”

在陳琉看來,楊微不像許盈當年,能讓他一眼看到就‘一見鐘情’,甚至鬨出了許多笑話。但卻更心向往之...就是因為楊微身上有一股‘仙氣’,而這本就是一直追求的東西。♀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楊微少年時有關中善於相麵者說過,凡塵緣淺,若要好好養大,少時該寄在道觀中。修道的經曆確實讓他有一股出塵之氣,仿佛與凡俗之間始終隔著些什麼一樣。

對於陳琉的說法,楊微也隻是笑而不語。他對功名利祿其實並不執著,但沒辦法,家族生他養他,如今需要他出力,他也隻能儘力而為了。

事實上,他已經在考慮自己的出路了...之前說要觀望一番,但最遲明年夏天之前,他總要做出選擇的。

其實其他人,包括貌似能夠逍遙的陳琉,又何嘗不知道在當下大家都是‘身不由己’呢?所以陳琉說話之後大家都隻是以一種‘你知我知’的神色相視一笑,然後舉杯飲儘杯中物罷了。

楊微不欲在此事上多說,轉而看向許盈,輕聲道:“在府上似乎聽說若衝得了寶貝?”

雖然同住許宅,但並不是一個院子,所以很多事也隻能是‘聽說’。而楊微這一說大家都來了興致,畢竟他們這些人都可以說是金字塔塔尖一樣的存在,什麼好東西沒見過?能讓許盈覺得得了‘寶貝’,那該是什麼珍稀玩意兒?

其實並不是什麼寶貝,最近許盈院子進進出出,一方麵是東塘莊園那邊的印刷作坊搬過來了,許盈讓人安排他們去隨園已經修好的作坊家屬區居住。並且讓人搜集了最近大江南北流行的一些文章,打算印一本集子出來。

另一方麵,其實是新安郡那邊第一批石材送來了,這也是楊微聽說有‘寶貝’的原因。

“不過是外地送來頑石而已,這些頑石適於製硯,近日我正與玉工商議如何打磨。”許盈輕輕笑了笑:“大概是請了許多玉工,以為我得了寶玉,這才有次傳聞。”

第178章

正月裡忙忙碌碌,隻不過忙碌也是吃喝玩樂一應事,這樣算來,忙也是休息。但出了正月,或者說出了正月十五,真正的忙碌就開始了——這時候沒有元宵節,但正月十五依舊是個大日子,人們往往會在這時祭祀門戶、祭蠶神、迎紫姑什麼的(這大概也是紫姑在某些地方被認定為蠶神的原因吧)。

人們來不及收拾好年前年後的憊懶,又要投入到案牘勞形中去。倒是還未出仕的年輕子弟最舒服,隻要課業能應付過爹娘,怎樣都好說!

正月裡剩下日子大都在家陪父母,偶爾也宴朋友。等到晦日一過,正月結束,又恢複到了平常的樣子。

其中陳琉最有代表性,他又開始了每日嫖他一萬錢的日常活動。

這段時間許盈倒是比較忙,他此時依舊要跟著裴慶讀書,有許多功課要做。另一方麵,他在隨園的事情上也越來越上心,他就是這個性格,要麼不做,一旦去做就會十分認真。為了這個,許盈這段時間都不常出門走動了。

到了寒食節前,許盈才終於鬆了口氣...隨園基本上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