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1 / 1)

麒麟兒 三春景 4290 字 6個月前

隻要沒有下賭桌,就還有繼續的機會。

雖然隻要繼續賭下去,就有翻盤的機會,但常山王羊理的失敗始終給羅氏帶來了很大影響,這是不可避免的。

最表麵的,羅氏產業的經營遇到了麻煩。

為了支持常山王羊理,羅氏的各個產業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收緊,流動資金都投入到了洛陽。這讓江州這邊的產業抗風險能力變差了,正常經營還能行,可要是遇到一點兒預料外的事,可能就是一場危機。

相比起產業上的事,更麻煩的是糧食短缺。產業上的事再大,羅氏也能夠通過斷尾求生的手段解決,像羅氏這樣紮根於鄉土的家族,一時的危機不算什麼,幾年下來總能緩和過來。但糧食的問題才是真正問題所在,一個處理不好,大禍就在眼前!

為了支持中山王羊理用兵,羅氏的投入是很大的,其中最大的一筆投入就是糧食!

南方避開了此時的戰亂區,沒有戰事打擾。再加上南方氣候濕熱,若是開發完全的熟地,有足夠的人手照料,糧食產量是要比北方更好的!所以南方的許多大族都存儲了足夠多的糧食。

羅氏走水運經贛江、長江、沔水送糧食到岐州(常山王屯重兵之地)非常輕鬆,運程雖然遠,但因為水運的優勢,成本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相比起其他的支援,羅氏最被常山王看重的資本也在於充足的糧食。

光是羅氏自己的還不夠,羅氏還會從江州其他豪強那裡買糧。相比起北方,南方的糧食是要便宜不少的。

當初常山王情勢正好,羅氏又給錢痛快,江州其他豪強自然不會在這件事上為難。但是如今情況就不同了,常山王已然出局,羅氏雖然可以繼續賭下去,但損失已經造成——況且洛陽時

局的複雜讓所有人都不再看好羅氏。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的第一反應自然是‘趁火打劫’。

羅氏的‘糧食安全’出了問題,這是通過簡單計算就能得出的結果。

彆看羅氏擁有大片土地,每年入庫的糧食很多。事實上羅氏要養的人也多,塞滿糧倉的糧食其實經不起多久的全力消耗,更彆說如今糧倉還頗為空虛了。

更麻煩的是,眼下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去年的糧食消耗的差不多了,夏糧卻還要等一段時間。在沒有足夠存糧支持的情況下,注定這是一個難熬的春天了。

當初羅氏支持中山王的時候自然也有考慮自身的糧食安全問題,所以還留了一點兒底牌。此時若隻是維持自身需求,倒也不是不能堅持下來...但問題是,若不想現在離桌,洛陽那邊就得繼續投入。

換了下家,自然得交投名狀,糧食是不可少的。

這批糧草又從何處來?

羅氏想從胡氏、熊氏等人家買,但這個時候的價可就不是平時的價了!本來青黃不接時糧價就要比平常高一些,再加上羅氏如今的處境,平常好說話的‘鄉鄰’們,意料之中、也情理之外地獅子大開口了!

“本來伯父知道當下情形不好,已經打算割肉了,誰知他們太能張口!”羅丘還在抱怨著:“你知道胡氏的人要什麼麼?要家中在餘乾的地!餘乾那邊莊園也經營二十年了,是除了南昌這邊莊園外最重要的產業,家中就算是不管洛陽了,也不會給的啊!”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而已。”羅真淡淡道。

對於此時的地方豪強來說,武力和土地就是根本。除非是亡族的關頭,不然沒有人會放棄這兩樣。如今胡氏敢開這個口,不是他們傻,而是想接著往下談...但不管怎麼說,這次族中都要傷筋動骨一回了。

羅丘說起這件事來非常氣憤,但也隻是氣憤而已。畢竟這些事情不是他們這些‘小孩子’能夠介入的,而且這樣的事在此時很常見,若是一些波浪過來就寢食難安,這年頭也就過不下去了。

相比之下,看起來漫不經心的羅真卻要比羅丘有行動力的多,並沒有看著這件事自由發展的意思。而是在返回東塘莊園之後,首先找到了許盈。

第75章

“借糧?”許盈聽完羅真的話之後反問了一句,但沒等羅真再說什麼,他很快就點了點頭:“既然是阿真你開口了,那還有何可說的呢。”

說罷,讓人通知了一聲住在東塘莊園的長輩許肅,然後又找來了大管事郭虎,讓他主導處理此事。

對於洛陽的紛亂景象許盈是知道一些的,隻不過最新的消息就不知道了。他原本的消息來源是家中寄來的信,雖然許勳並沒有直接和小兒子討論政局的意思,但送來的信件裡往往夾帶了許多洛陽的時局情況。

這些消息在最近這段時間戛然而止了。

實際上,許勳身為尚書右仆射,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在殷墟挖掘之後整理了一部分禮器,為上古殷商時的禮製做了一些複原工作。因為許勳本就身兼祀部尚書,這是一個相當於後世‘禮部尚書’的職位,由他來做這件事倒也算合適。

而在那之後,就是給許盈送甲骨之前,許勳就已經以身體不好辭官了。

許勳的身體不能說多健壯,但也不至於眼下需要辭官來養病。之所以這樣說,估計也是覺得時局不好,乾脆避開了。

這就和羅氏這樣的地方豪強不同了,如汝南許氏這樣的勢族,無論最後誰是政局風雲變幻之後的勝利者,都不用擔心前途問題。以此時的政治生態、社會生活方式,一時半會兒根本離不開世家大族。

除非是想更進一步,成為可以與當權者共天下的權臣,不然的話,頂級家族遇到這種情況反而會避開風頭,暗中觀察。

而許盈最近得到的消息也隻是自家大多數族人都回汝南了,隻有一兩房在朝廷做著低級官吏的族人依舊留在洛陽。若是洛陽忽然發生什麼大變故,有他們在洛陽,至少算是一個代表,也能使許氏的反應不至於太慢。

至於說大部分許氏族人為什麼要回汝南,許盈推測是洛陽的情況真的壞到了一定地步。

危如累卵之下,保命第一!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像許家這樣傳承許多代的大族,最精通的就是趨利避害——對於火中取栗,他們沒什麼興趣。他們明白此時的局勢下,一直不犯錯比偶爾做出正確的選擇要重要的多。

現在知道羅氏居然敢在這樣紛亂的局麵中下注,他是有些驚訝的。但他並沒有勸說什麼,且不說他一個外人,還是一個小孩子,在這種事情上勸說根本沒有立場。就說羅氏的人真的不知道其中的風險嗎?當然不會!

羅氏若真的那樣傻白甜,也成不了江州數一數二的家族。羅氏一定能看清其中的風險,但關鍵是就算看清了風險,他們也得硬著頭皮上!

許氏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們可以坐山觀虎鬥,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了,再原本是什麼位置的,現在依舊是什麼位置——許氏已經是受到認可的‘玩家’了,這場‘天下OL’的的遊戲裡,其他玩家也默認了許氏可以瓜分走一部分份額。

羅氏則不同,他們若想更進一步,就得先得到‘玩家’的資格才行!

甚至現在他們爭取的也不是玩家資格,而是玩家候選人的資格。

表麵上看羅氏擁有的勢力、財力、在地方的影響力,都不弱於任何一個中原名門,但羅氏在政治上是沒有發言權的!華夏古代一直以來都是‘權本位’,如果不掌握權力的話,擁有再多的財勢也隻是鏡花水月。

有些勢族的旁支子弟也不見得有錢有勢,過著窮苦生活的也不少,但隻要他們展現出了政治上的潛力,立刻就能沒有阻礙地進軍政壇。這裡頭沒有彆的緣故,就在於他是XX家的人!

以曆史上的郗鑒為例,在家鄉時飯都吃不飽,要靠鄉人接濟(雖然這也有那是災荒年間的原因),可見困苦。但他在南渡時收攏了流民,成為了當時最大的幾個流民帥之一,立刻就成為了東晉朝廷炙手可熱的人物。○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因為他掌握了足夠多的武力?才不是!

其他流民帥,朝廷也有招安的,但永遠得不到朝廷的信任,或者得到了信任,在當下的時局中也不可能給予高位(一般流民帥都不可能有什麼好出身,而此時恰好是出身決定一切的時代)。

一些桀驁不馴的流民帥接受不了這樣的招安,或者接受招安後覺得受不了,又和朝廷若即若離,直至反出朝廷的,最後都隻能被朝廷當成是極有威脅的禍害分子。沒機會時就想辦法削弱,有機會時就出手削弱。

很多兩邊不靠的流民帥

隻能駐紮在江北,既不完全歸服王化,同時又為東晉朝廷起著防備北方大軍的作用...勉強存活而已。

以流民帥之位登臨當時數一數二的重要位置,也隻有一個高平郗公了!所以即使是琅玡王氏也要搶著和他家結親,讓郗鑒從子弟中隨便挑人做女婿——王羲之就是郗鑒挑中的東床快婿。

等到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娶自己的表姐郗道茂時就今時不同往日了,雖然兩家結親沒什麼問題,但司馬家的公主已經可以逼王獻之和郗道茂離婚,然後自己嫁給王獻之了——司馬家從來就沒有能真正號令群雄,更彆說這個時候已經是東晉小朝廷時期了。

郗家但凡給力一點兒,也不會有這樣的事。

為什麼當初的郗鑒能夠有那樣的成就?不就是因為他的高門出身麼!他對於世家大族來說是‘自己人’,他來掌控軍權,沒有人會覺得他會真正威脅到世家大族。再者說了,身為世家大族,在朝堂上分一杯羹,大家也覺得這‘符合規則’。

將政治權力視為世家大族的‘禁.臠’,這種‘規則’可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這是世家大族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做出的選擇。

外人想要進入這個圈子,不是一點兒機會都沒有,隻是需要過五關斬六將...不然人人都能進這個圈子,‘世家大族’的身份泛濫了,也就不值錢了!

羅氏隻不過是在向這條路奮鬥而已,站在羅氏的角度,這是積極又悲壯的。許盈這個‘既得利益者’勸人不要如此,多少有些站著說話不嫌腰疼之嫌。

東塘莊園的糧食儲備是非常充足的,每年還需要賣出很大一部分陳糧——陳糧必須及時發賣,因為陳糧存的時間太長了就不能吃了。到時候才是真的白白浪費...而此時很多號稱裝滿的糧倉,其實都是一些不能吃的陳糧。

所以災荒時節應該開倉放糧時也不見放糧,推說是情況不是那麼危急。這也不是主官見死不救,而是知道放糧了也沒用,而一旦糧食不堪用的結果暴露出來,自己還有被問責的風險。

糧食總是要賣的,賣誰不是賣呢?許盈想的很簡單。

當然,他也知道這件事裡有一些麻煩之處,比如說那些原本準備趁火打劫的人肯定

是要惱火一番的。這些人家也是江州地方上的大族了,出不了江州,但地頭蛇的身份讓他們在地方上想做什麼都行,就是一方土皇帝!

眼下羅氏有困難,他們想趁此機會大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