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1 / 1)

麒麟兒 三春景 4346 字 6個月前

是琵琶來源進一步難以說清的原因之一。

秦琵琶和胡琵琶最直觀的不同,前者主要是直頸,後者主要是曲頸,一望便知——是的,曲頸的現代琵琶主要是胡琵琶,隻能說後來傳播到華夏的胡琵琶後來居上,在民樂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成為了大眾眼中的‘琵琶’。

至於說秦琵琶,則演變成了阮、月琴之類。

而在此時,正是胡琵琶傳入中原的前夕,眼下演奏的琵琶都是秦琵琶。而許盈上輩子學的是胡琵琶,此時學琵琶也是請琴師按照他的意思製成的一把胡琵琶,與當下一般的琵琶自然大相徑庭。

隻不過,就算隻是秦琵琶,此時的琵琶也是各種各樣的...本來秦琵琶就是一種很民間的樂器,最開始時被認為是難登大雅之堂,各種儀式之中自然不會出現它,也就沒有特彆的規範。再加上在傳播的過程中,不同的適應性改變,如今觀之說是千奇百怪也不為過。

光是琴弦,除了常見的四弦外,就還有三弦、五弦。而琴弦之外的品柱,自然更是五花八門,不可統計。

可以計數的琴弦、品柱尚且如此,至於音箱的大小、形狀之類也就更難以標準了。

這也是許盈讓人製的曲頸琵琶雖怪,卻也沒人說什麼的原因——大家都是群魔亂舞,覺得怎樣改好就怎樣改,自然也就不差他一個了!

改的好的自然能夠經過時間的考驗流傳下來,比如說原本曆史上的阮,這就是阮鹹所改製的一種秦琵琶。隻因為他名氣太大,改製的又成功,所以後人乾脆命名為‘阮鹹’了,阮就是阮鹹的簡稱。

劉%e5%aa%9a子打開膠盒,將半固態的膠塗在布條上,再用這種布條給許盈纏玳瑁義甲。這當然比在現代時麻煩一點兒,但還在接受範圍內——華夏古代對於膠的理解是很深的,即有‘漿糊’這種黏普通東西的,也有‘魚鰾膠’這種可以黏家具的,調製出適用於做布膠帶的並不難。

此時的琵琶演奏基本用撥片,優點是鏗鏘有力、聲音脆亮,等到了唐以後,手彈琴就會流行起來。除了某些流派保持撥片彈琴外,大部分都會轉變為手彈琴。手彈琴更加靈活快速,可以應對更加複雜的演奏,優勢非常明顯。

而義甲可以說是將兩者優點結合起來了,這也是許盈的琵琶演奏可以高出此時演奏者不止一籌的原因之一。

第66章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隨著許盈豎抱琵琶手下快抹,曲子流瀉而出。

豎抱琵琶自然不是此時主流,因為琵琶是一種原本為了適應馬上演奏而生的樂器,橫抱更有利於穩定、著力。而這作為一種‘傳統’,當琵琶‘下馬’之後,演奏者依舊是橫抱演奏的。

其實如果是端坐在平地,豎抱琵琶顯然更有利於演奏。

相比起此時流行的琵琶曲,許盈演奏風格是完全不同的。仿佛清越之聲直上天際,又仿佛幽冥之聲直下水府,那種穿透力和表現力,與當下一般的琵琶演奏差彆太大,簡直就不是一個量級的較量!

所以給人的印象也格外深刻。

這當然不是許盈天資聰穎,勝過如今眾多天才良多...隻能說,他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他坐擁的是一千多年對琵琶的改進,這種改進既是琵琶本身的,也有演奏技巧上的。另外,他在音樂上的眼界也不是此時的音樂家能比的。

對於現在的音樂家來說,想要多聽幾種樂器,多了解幾種音樂風格,記錄多一點兒的曲目,都是非常困難的!大多數演奏家也就是會十多首曲子,終身也就演奏這些,而這是普遍情況,時人也覺得這很不錯了。

而對於現代學習音樂的人來說,想要了解世界各地的音樂風格,聆聽各種大師的演奏都是非常容易的(雖然不是現場演奏)。

許盈雖然沒有進入音樂專業,但好歹也是學了十幾年琵琶的,這方麵積累的東西一點兒不少!他在這上麵的認知,相對於時人來說,也是一種降維打擊了。

“妙音!妙音啊!”一向懶洋洋的羅真也直起了身子,用手拍打著大腿,仿佛突然精神起來了一樣。

拍完大腿之後,他又慢吞吞道:“難怪孔聖人也說‘三月不知肉味’,音樂之妙至於斯!”

這幾年過來,羅真依舊是過去那種萬事不上心的樣子,應該說,他對外界漫不經心的程度是在加深的。不過在東塘莊園附讀這些年,他也算是交到了朋友,所以他心情煩躁、失去自製力的次數反而沒有以前多了。

但他依舊對外界沒什麼興趣,而許盈的琵琶也算是他少有的愛

好了。

隻可惜許盈是堂堂汝南許氏的郎君,不可以隨便列入消失人口。不然的話,以羅小郎君家在江州本地的勢力,立刻就能把他綁到羅家,天天給羅小郎君彈琵琶——夭壽的是,羅真是真的暗搓搓這樣考慮過。

最終因為覺得這麼乾會產生許多預料外的麻煩,他隻能可惜地放棄。

這幾年的時光,正如許盈成長了一樣,羅真也成長了,他比許盈大半歲,以如今的觀念介乎於兒童到成人之間。雖然因為性格的原因好像永遠一副沒乾勁的樣子,讓人忍不住輕視他,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怎樣的怪才!

他這樣的少年郎,隻要等待時間流逝,到了時間之後,沒有人會懷疑他能夠‘一遇風雲便化龍’。

而相比起許盈和羅真的成長,吳軻就顯得沒有什麼變化了。仿佛他永遠是個明%e5%aa%9a開朗的少年,就連發絲亂糟糟的要飛上天去的樣子都是一樣的。周圍的人最多覺得他挺有心計的,能夠抱到一條又一條的大腿,能以奴子的身份混到郎君們中間。

但這隻是普通人的看法罷了,其實這個少年越發不動聲色了。

若說幾年前許盈多少還能看出這個少年內裡的一絲冷漠,現在就已經完全看不出了——幾年的時光,他就像是一塊鏡子的碎片,一點一點打磨掉尖銳的棱角,變得圓潤自然。於是陽光下,是可以攥在手心裡的閃閃發光。

雖然看起來都是太陽的碎片,但過去隻要足夠接近就能發現端倪。

現在不會了。

吳軻站起身來,活動了幾下手腳,眯眼看著溪流對麵,道:“似乎是吳女在練習刀法?”

許盈也站起身來看過去,確實是吳女。不隻是吳女,還有教他刀法的關倉也在。大概是因為關倉在的關係,關春和他表妹陳文君也在。不過他們兩個就不是為了學習刀法了,更多是在春日踏青。

真要說變化大,他們中還得數吳女和關春!

吳女是個女孩子,女孩子成熟的更早,而且她正好處在這幾年。許盈南來的時候吳女還是個小女童呢,現在看看卻也是個美少女了,按照時下的觀念,她這個年紀已經可以嫁人了!

本來就有些冷冰冰的姑娘,如今更是個冷美人,身材

高挑、腿長腰細,這在此時不符合主流審美,但美就是美的!她每回跟著部曲學習一些對戰之法,不少年輕男子都偷眼看她。若她不是在許盈身邊服侍,恐怕早就有人托人上門提親了!

吳女天生力氣就比同齡人大很多,一般的同齡男孩兒根本贏不過她,而且她還很靈活。如今跟隨各家學習武藝,進步很快——說真的,她提出要學習武藝時許盈還很奇怪。他不是對女孩子有什麼偏見,隻不過古代女孩子學習武藝這實在是太少見了。

後來許盈才知道,吳女的母親其實是當初東漢末年七國爭霸時,吳後主王後的親兵,武藝不俗。吳女沒來許家之前也是有些家傳武藝的基礎的,她現在可以不像母親一樣以此為生了,但正是如此她才發現自己是真的喜歡這些的。

喜歡對戰時的命懸一線與掌控力!

至於關春...他本來就是個半大少年了,這幾年過去漸漸成長為了一個青年。如今他也沒在裴慶身邊做僮兒了,轉而給許盈辦事。許盈覺得他細心又靈活,漸漸將一些管理上的事交給他,他現在也差不多是個管事了。

站在溪流這邊的吳軻忍不住咋舌:“吳女本來就力大,我兩個打不贏她一個,如今還學武藝...嘶——”:-)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你不招惹阿倩就什麼事都沒有了——阿倩如今有名字了,你彆故意不改口招她煩了。”許盈知道以吳軻的情商不至於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他非要去撮火,顯然是故意的。

吳女這個名字透著隨意,如此取名不過因她是吳地人而已。等到吳女讀了書,自然明白自己的名字哪裡有問題,所以她請許盈幫她另外取一個名字。

因為她也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姓什麼,母親也沒提過自己的姓氏,所以她乾脆用了許盈的‘許’為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現在也確實是許家的人。

“倩,士之美稱,初皆指男子。然而巾幗不讓須眉,何必專指男子呢?你原不輸於男子,便以此為名吧!”

如今吳女已經改名許倩了。

第67章

對於許盈來說,和小夥伴們閒暇娛樂總歸是少數,大多數時候他都是忙碌的、用功的。

春日裡大好春光,不隻是遊玩適宜,用功也很適宜,所以才說‘一年之計在於春’。

“郎君,您吩咐的東西已經運送來了!”許盈回到自己的院子,就有奴子前來稟報。許盈知道這說的是什麼,立刻眼前一亮。

“果真?”說著就跨入院中,此時院中已經堆了很多箱子。風塵仆仆的部曲首領朝許盈拱手:“小人不負郎君所托!”

許盈厚賞了這些部曲,等到人都散了,這才讓僮兒們將這些箱子大多抬到庫房之中去,又有幾箱放到自己的書房。書房中隻剩下他一個人的時候他才打開箱子,細細觀摩起來。他觀摩的這些東西,現在的人或許不知道這是什麼,後世的人卻是一望即知的。

殷墟甲骨!

許盈一直考慮要怎麼揚名,翻閱史書上記載的殷商舊事,忽然就想起了殷墟甲骨。曆史上這是近代的發現,這在當時引起的轟動相當大。而如果讓這一發現提前一千多年現世呢?許盈知道,這會讓自己得到大量聲望!

而且許氏有許慎所著《說文解字》,也算是研究文字方麵為此時公認的家族了,他解甲骨文,既能從家族得到幫助,說出去也是家族傳承,獲取聲望是有加成的!

所以他寫信給了洛陽的父親,說明自己研究一塊古代木版地圖,推測出了殷墟就在鄴城南方數十裡處,甚至有相對精確的位置(對於一個認真學習的曆史係學生,他對此印象深刻,畢竟鄴城舊址和殷墟遺址都算是非常重要的遺址了)。

又加上,從一些鄴城逃民那裡得到了一些龜甲(這當然是許盈瞎編的),這些龜甲上有一些貌似文字的東西,據說就是殷墟遺址附近所得!所以希望父親能夠主導殷墟挖掘之事,找出類似的東西,以供研究。

許盈哪怕不在身邊,許勳也承認這個兒子從小天資聰穎,倒也沒把這件事當成是小孩子胡說。所以確實派了一些人去鄴城附近、許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