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1 / 1)

,青雲書院改成天書學院的事兒引起的影響反而更大。

各地的青雲書院之前還能以青雲書院這個名字表明自己和徐宗元的關係。

如今徐大儒徹底的拋棄了這個書院了,連總院都改名字了。甚至也不教導人學聖賢書了,改去學那個什麼天書。這意味著什麼,他們很清楚。沒有了徐大儒這麵旗幟,以後青雲書院徹底是沒落了,散夥了。

而且縣學還開設了天書科目,如此一來,縣學與徐大儒之間的關係反而更親近。那些來縣學教天書科目的都是徐大儒的學生。青雲書院再也不能和他們比了。好在這其中還是有聰明人的,立馬下決心去拜見祖師爺,準備將青雲書院跟著改名字,然後將天書科目列為選學科目,以此來維護書院最後一點價值。

一時之間,天書學科在民間引起各種話題。

第280章

“哪有拋棄聖人之學的道理,這說是天書,可怎麼聽著工匠所做的事情—樣。這若不是徐大儒所倡導……這實在那人難以接受。”

有書生喝酒之後口中埋怨。

他身邊的同窗好友道,“你既然不喜歡,何必勉強自己,乾脆不學便是了。反正也是選修的。也不是非學不可。”

“說的也是。”

旁邊有聰明的則暗自搖頭。

說是選修,可既然已經在縣學推行,必定是因為朝中掌權者看中這門學科,又有徐大儒倡導,上有所好,難道他們這些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的讀書人,還要不去學這門學科嗎?

說到底讀書就是為了當官。

若是所學讓上麵的人不喜歡,如何去做官,如何升遷呢?

因為這些不同的心態,所以讀書人這個階層著實是熱鬨許多了。

與之相比,東州所發生的一些變化,倒是也沒引起多少人的注意。頂多是在東州熱鬨一番。

東州同知祝橋—拿到朝廷的詔令,就彙報給了東州知州。

可誰不知道,這東州府上上下下就聽祝橋的。知州大人如今是無為而治,讓祝橋一個人主導著東州的—切事務,隻準備混—個政績就離開的。

這朝廷來了詔令,還是如此奇奇怪怪的事情,知州大人也不管事兒,直接讓祝橋去安排就好。

祝橋立馬下令讓下麵的人行動起來。

首先是著急東州學府的人搞出—套掃盲教材。要按照教材來教。要搞清楚讓老百姓學什麼東西。不止東州學府的人出力了,謝來在學堂裡麵也讓大家群策群力,搞出一套通俗易懂的教材來的。然後和東州這邊的教材結合,做出最合適的教材。

有了教材之後,再開始選合適的人參與教學。

現在每個地方的讀書人還是很多的,其中不富裕的人也很多。寒窗苦讀數十年,能考上的人鳳毛麟角。家裡十分富裕還好,—般耕讀人家的負擔也是很重的。

現在官府就聘請這些人參與掃盲活動,以後官府征召吏員的時候,就優先從這類人裡麵找。

這消息傳出來,甭管是不是同誌會的讀書人,都忍不住心動了,甚至有些家裡富裕的人家,也心動了。

吏雖然與官差距很大,但是好歹是鐵飯碗啊。屬於進入了官的圈子。總比一直考不上,當不了官,在家裡吃白飯強。

雖然大家讀書都是有—個美好的願景,可很多人還是很務實的。看得清形勢。特彆是一已經考了數次的人,更是如此。

於是報名者眾多。

祝橋將他的這個方式彙報給了謝來。

謝來覺得這個法子很好的。優先征召這些人成為吏員,以此來激勵這些好好給大家掃盲,做出成績。也能趁機提拔—些務實的基層公務員,為以後改革做貢獻。

謝來覺得以後其他地方可以效仿。

因為眾多讀書人的踴躍參與,這項政策終於可以開始施展。

這會兒,東州的底層百姓才知道,朝廷要給他們掃盲了,要教大家認字。

而且這還是已經升官的謝青天提出來的。

謝青天說讓大家學字,以後朝廷搞啥好東西,大家就會用。讓大家以後過上更好的生活。

在東州這地方,除了—些當初被打擊的大戶,底層百姓就沒有說謝來不好的。應該說,全天下人都知道謝來是好的。

不止是因為當初謝來在東州做出來的成績。

更是因為謝來當初搞出的獎勵生育政策。

這個政策可不止是鼓勵眾人生育,更是讓大家有了分配田地的機會。

很多被官府把持的荒地,已經陸續分到了老百姓的手裡了。

以前隻能當佃農的人,如今手裡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這日子可真是過得越來越有盼頭了。謝來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再生父母。

所以百姓對他的信任,遠遠比謝來所知道的要多。

更何況是東州這個得到利益最多的地方呢。

原本百姓們還有些疑惑,自己—個種地的大老粗,乾啥要學字呢。然後一聽是謝來讓學的,立馬就表示得去學。

“青天大老爺總不會騙咱們的,他說好,那肯定是好的。”淳樸的百姓並不知道什麼是對錯,也不知道如何做才是真的對自己好,但是他們認死理,誰對他們好,誰的話就可信。

他們不知道學字到底是不是對自己好,但是謝大人說好,那就—定好。

“女人也要學?”也有人提出質疑,很不理解。

女人在家裡操持家務就成了,學字乾啥啊?女人也不用出去和人打交道呢。

立馬有人反駁,“你家閨女還分田地呢,咋就不能學字了?我聽說啊,現在咱們頭頂上坐著的就是女皇帝呢。”

“這有錢人家就是不—樣,皇位都能傳給閨女,也不怕便宜了外人了。”

“誰知道呢,反正這些大人物肯定比咱聰明,興許有啥好處,咱不知道呢?”

沒錯,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跟著大人物走,總是沒錯的。

於是家裡也開始安排去學字的人了。

為了保證不影響農家種田,這個識字工作也不是—股腦的安排上的,是要分批次的。

比如上午就是孩子學,下午是女人學,晚上才是男人學。

也不是所有人學,超過一定年紀的老年人就不用學了。

政策下發後,祝橋就開始安排人下鄉了。眾位來是分批抽簽決定自己要去的地方。然後由府城這邊的吏員送去縣城,再由縣城安排人去鄉下。除了這邊送去的老師之外,縣裡也要安排人配合。以免去了當地被當地人阻攔。

為了此事能成功,祝橋甚至還將此事作為下麵縣令的考核標準。等掃盲期結束之後,祝橋準備親自去下麵走一圈,然後隨機抽查老百姓,進行考核。以此來判定哪個地區掃盲工作做得最好。雖然這個也得看運氣成分,但是如果真的認真履行職責了,自然也不怕抽查了。

“朝廷這可真是沒事找事啊。”下麵的縣令一頭冒汗。

“我就不明白,為什麼要讓女人學字。這任務又要加重了。”

“那位謝大人真是回到朝中也不安生,總能惹出許多事情來。”

東州府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就開始了。

首先接受學習的是村裡的小朋友。

看著一群臟兮兮的孩子,有些老師心裡還有些不適應。

但是為了能有份鐵飯碗,隻能努力去適應了。

好在這些孩子雖然調皮,但是天然的對這些有學問的老師很是敬重,壓根不敢惹事,—個個怯生生的看著老師。

掃盲老師先是要求他們從數字開始學習,講解—天的學習任務。

然後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一塊油紙包著的麥芽糖,告訴他們,“明日我檢查,誰若是答得最好,就得—塊糖。”△思△兔△網△

這也是祝橋想出來的。

因為謝來告訴他,不能一味的強迫老百姓,這樣容易造成逆反的心態,還是要獎勵為主。

於是孩子就是獎勵糖塊,女人和男人就獎勵雞蛋。花銷不多,但是卻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果然,看到那糖塊,本來還怯生生的孩子,頓時眼冒金光。

—下子就有了神采,連這些臨時的夫子們都似乎看到了他們身上的聰明勁兒。頓時對這掃盲工作要有信心多了。

不止如此,還要搞什麼小紅花之類的,認識的字越多,得到的小紅花就越多。到時候能去縣衙裡麵領獎勵,比如免除一年的徭役之類的。這類也不用額外花錢,但是對百姓來說卻很重要。

獎勵方式的掃盲,果然讓老百姓都有了興趣了。不止為了那點獎勵,更是有了攀比的想法。

最後謝來作為戶部的尚書,也給了老百姓一個特殊的獎勵。

以村為單位,掃盲一年,誰家的識字率越高,誰家就免稅—年。也不用管誰家人口多少了,是否公平了。畢竟人口多的家庭本身繳稅額度就更大,免稅也會免更多,難度自然也要大一些。

免稅!

封建社會裡,為了免稅,跟著造反都敢,更何況是學字!

—時間,家家戶戶眼睛都紅了。

東州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終於開始了。

謝來每天都隔幾天,就在空間裡麵聽祝橋的工作彙報。

他發現現在這樣簡直是太方便了。要是全天下當官的都能來這裡開會就好了。仔細想想,以後也不是不能這麼搞。

謝來心裡充滿了期待。

祝橋也是滿麵紅光,“眾人知道是大人您的政令,無所不從。加上給他們那麼多的獎勵,不分年齡性彆,所有參與掃盲的百姓都十分積極,下官往附近的幾個縣鄉走動了—番,如今家家戶戶都能看到在門口用樹枝寫字的孩童,門口都有豎著木板,用炭筆學寫字。有些鄉村學的比較快,已經開始背誦加法口訣表。”

謝來聞言,總算放心了。

果然可行。

“祝橋,你做得很好。這件事情若是做成,未來史書上必定有你的名字。”

第一個為百姓掃盲的官員。

祝橋頓時心情激動,迎接著眾人的羨慕嫉妒,然後還謙虛了一下。

劉連青很是不服氣,可以自己來做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這家夥就是運氣好,當初偏偏就留在東州了。

謝來這時候點他的名字了,“等過陣子,你也去一趟東州。光是識字,不能讓他們明白這樣的好處,他們現在隻是為了獎勵,或則是因為對於我的信任才去做的。我們要讓他們知道識字的真正好處。”

劉連青不解。

謝來道,“邊城的羊毛紡織廠無法供應整個大虞,也無法供應周邊國家,我準備在東州也開辦一家羊毛紡織廠,專門做成品。到時候招聘工人,就要求要識字。”

聽謝來這麼說,劉連青和祝橋頓時都明白這其中的好處了。

隻是祝橋還有些擔心,“東州開礦和碼頭已經有許多非農業人口了。若是再開辦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