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1 / 1)

後的輕視,她想了想,叫女兒先去乾清宮的禦書房等。

華陽在禦書房坐了一會兒,陳廷鑒先到了。

作為內閣首輔,前一晚陳廷鑒也幾乎徹夜未眠,同樣五十多歲的年紀,他難以避免地出現了憔悴之色,可他目光沉痛卻堅定內斂,仿佛大廈將傾他也能憑一人之力托穩。

陳廷鑒是奉戚皇後的暗示來的,他以為戚皇後有大事找他,沒想到會在禦書房見到公主兒媳。

對待戚皇後與公主兒媳,陳廷鑒的態度肯定是不一樣的。

幾乎才與華陽打了照麵,陳廷鑒的目光就變得溫和慈悲起來,仿佛對麵站著的還是七八歲的那個小公主,小公主很難過,需要他的安撫。

華陽潸然淚下。

陳廷鑒同樣心酸,景順帝雖然不是他心目中的真正明君,卻也是個寬厚愛民的好皇上,知道他們這些臣子不會辜負百姓,才敢放手給他們,並在內閣需要的時候,堅定地為他們撐腰。

“公主節哀,先帝最疼愛您,一定不忍您如此傷心。”

華陽點點頭,拿帕子擦掉眼淚。

這時,戚皇後也到了。

第109章

托夢之說雖然荒謬, 架不住簡單好用。

而且先前華陽隻拿托夢忽悠過陳敬宗,這次是第一次借此說服母後、公爹提防豫王造反,更少了一層顧慮。

關於上輩子豫王造反, 開戰初期叛軍因為有幾位大將,拿了幾次勝利, 中期朝廷開始占據優勢,而陳敬宗是死在追殺豫王最後那四萬大軍的重要關頭,該戰結束不久,豫王便被朝廷抓獲,亂局徹底結束。

那時候的華陽, 雖然也很關注戰局, 卻沒有途徑了解戰場上的形勢, 母後並不願意她打探這些, 華陽亦不能去找公爹詢問,隻有弟弟會多跟她說一些, 但基本也就是給她報喜。

最後華陽知道的, 便隻有叛軍裡麵的幾位大將, 以及陳敬宗戰死的那場戰役。

禦書房內,儘管華陽已經在夜裡斟酌好要如何敘述了, 那些話她也完全能像說書先生一般流暢地讀下來, 可她還是做出緊張忐忑的樣子,似乎被父皇的托夢嚇到了,時而結巴, 時而重複一些字眼, 雜亂無序。

戚皇後、陳廷鑒都默默地聽著, 誰也沒有試圖打斷她。

托夢看似荒唐, 令人無法信服, 但華陽竟然知道那麼多地方將領的名字,有些甚至此時還未居要職,連陳廷鑒都未曾聽聞甚至不曾放在心上,這就不得不讓戚皇後、陳廷鑒重視了。

華陽隻講到了豫王集結了二十萬大軍要直攻京城。

這樣就已經足夠讓母後、公爹重視警惕,如果將為期四個月的戰事全部講完,便太過詳儘了,她昨晚隻有最多兩個時辰的睡眠時間,托夢哪能托這麼多。

“母後,閣老,父皇要我轉告你們,一定要提前製止豫王。”

戚皇後看向陳廷鑒,關乎兒子的皇帝之位能否坐得穩,她是寧可信其有。

陳廷鑒沉%e5%90%9f了幾息的時間,朝華陽頷首道:“公主放心,臣與娘娘必定會定下一個萬全之策,隻是此事請公主務必保密,不可再告訴任何人,包括太子殿下,包括駙馬。太子年少,臣怕驚嚇到他,駙馬那邊,則是怕他無意間泄露天機。”

華陽當然應下。

陳廷鑒再道:“貴妃娘娘、南康公主等該來為先帝守靈了,還請公主先行一步,以免您與娘娘都不在,她們懷疑什麼。”

戚皇後補充問:“你父皇可有說她們母女是否知情?”

華陽:“沒說,應該是不知道的。”

上輩子豫王造反的消息傳進京城,林貴妃直接嚇得當眾失禁,如果這是裝的,華陽真要佩服她了。

當然,無論林貴妃是不是裝的,她都被禁足在寢殿內,一直到豫王被廢,林貴妃才被放出來,從此幽居後宮,活得像個影子。

戚皇後點點頭,示意女兒離去。

華陽走後,戚皇後馬上問陳廷鑒:“閣老準備如何應對?”

陳廷鑒:“假若先帝托夢的情形為真,想阻攔豫王起事,臣有三計。”

“第一,以娘娘或太子的名義召豫王回京奔喪,趁此機會將豫王留在京城,臣等再逐步瓦解河南一地眾叛賊。”

戚皇後皺眉,沉聲道:“自成祖皇帝駕崩,本朝便不再有藩王進京奔喪之例,彆說我與太子不便下此詔書,便是先帝臨終前還有餘力,他也不會召豫王進京。”

陳廷鑒:“是,此計確實不妥。臣的第二計,先不管豫王,用先帝駕崩京城需要加強戒備為由,將夢中會輔佐豫王的幾位大將先調進京城,再委派可靠將領去接任,讓豫王無大軍可用。”

戚皇後的眉頭並沒有因此舒展開來:“他們能在短短一個月內就願意擁護豫王,必然早與豫王有所勾結,朝廷的調虎離山之計太明顯,他們可能不會奉旨,轉而擁護豫王提前起事。”

陳廷鑒:“娘娘顧慮的是,臣這二計雖然可以不動兵戈,卻各有不足,所以臣的第三計,是朝廷先下手為強,調兵駐守河南各邊境,以此震懾豫王,令其不敢發兵,主動交出那些叛賊。”

戚皇後都有點著急了,難以置信地看著他:“閣老今日怎麼全是這些不靠譜的主意?朝廷真派大軍壓境,豫王識趣當然好,就怕他魚死網破,而朝廷又給了他名正言順的造反名頭,說我們母子容不下他!”

麵對戚皇後的埋怨,陳廷鑒並不慌亂,抬頭看她一眼,道:“臣愚笨,這三條確實是臣能想到的唯三計策,不知娘娘可另有高見?”

戚皇後沒有,她能想到的也是這些,三條計策,要麼有違祖訓,要麼沒有完全成功的把握,要麼就是主動給豫王送造反的理由……

忽然,戚皇後的腦海仿佛有什麼劃過,再看陳廷鑒那副不慌不亂成竹在%e8%83%b8的姿態,戚皇後瞬間冷靜下來,靠近陳廷鑒兩步,低聲道:“閣老就彆賣關子了,你究竟是怎麼想的?”

戚皇後有多信任陳廷鑒,陳廷鑒就有多信任戚皇後,當年是戚皇後向景順帝舉薦的他為太子教書,後來他順順利利做上內閣首輔,除了自身努力,也少不了戚皇後的支持。

見戚皇後明白了自己的深意,陳廷鑒不再遮掩,先承諾道:“娘娘,河南離京師確實很近,但河南同樣被京師、山西、陝西、湖廣、南直隸、山東包圍,豫王真要造反,隻能寄希望於大軍突然起事,趕在朝廷發兵圍剿前以迅雷之速拿下京城。然,彆說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他的打算,完全有時間提前部署,就算沒有先帝托夢,大名、保定、真定三府也足以攔住豫王大軍,這點臣願用項上人頭擔保。”

戚皇後沉默片刻,信他,京師重地,各府守將的任命陳廷鑒都與景順帝商議過,戚皇後也心知肚明,都是本朝悍將。

陳廷鑒先說服戚皇後不必擔心京師的安穩,再對戚皇後提起河南的藩王情況來。

“娘娘,包括豫王在內,河南一地現在共有八位藩王,分彆是景王、鄭王、周王、唐王、趙王、潞王、徽王以及豫王。除此八位藩王,其兄弟子侄另有上百位郡王,郡王下還有鎮國將軍、輔國將軍等宗室家眷,共計三萬餘人。這些宗室共占有河南三成土地,此外,隻提去年一年,河南一地的宗親俸祿便占了當地賦稅糧食的四成有餘,比當地駐軍軍餉還要多。”

戚皇後頷首,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陳廷鑒:“豫王造反,征兵運糧肯定無法避開其他七位藩王的耳目,他們若主動上報朝廷,便正合了當年太祖他老人家冊封藩王的苦心,藩王與皇上共同維護江山安穩。若他們隱瞞不報,便是協助豫王一起造反,是為亂臣賊子,當與豫王一同伏誅。”

戚皇後徹底明白了陳廷鑒的意思。

豫王的起兵不足為慮,但如果朝廷先縱容豫王暗中集結力量,將七位藩王都捎帶上,將來朝廷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將河南一地的八位藩王都廢了。

八位藩王連帶著各自的兄弟子孫,一共三萬餘人的宗親,占了所有宗親的三成之多,一次都廢了,便相當於為朝廷這棵負擔累累的大樹一次剪除了三成的臃枝贅葉。之後藩王私庫充公,良田歸還百姓,百姓種出糧食繼續繳稅給朝廷,乃是一本萬利、造福兒孫以及後代帝王的大好事,與這些可以預見的好處比,鎮壓叛亂所耗費的軍餉完全不值一提。

“閣老高瞻遠矚,我很欽佩。”戚皇後鄭重地道。

陳廷鑒躬身道:“臣隻會獻計,娘娘敢用臣此計,也是膽識過人,臣亦欽佩。”

戚皇後笑了:“那閣老便隻當不知豫王有反心,暗中部署兵力便可。”

陳廷鑒摸了一把胡子,道:“托夢之說,也未必完全可靠,或許豫王並不會反,不過臣等未雨綢繆,也不會有什麼損失。”↓思↓兔↓文↓檔↓共↓享↓與↓線↓上↓閱↓讀↓

戚皇後還是希望豫王反的,皇上隻有太子、豫王兩個兒子,兒子還小,豫王早早反了早早廢了,她也早早省心。

當然,這話就不用告訴陳廷鑒了。

“公主那邊……”

“我會跟她解釋,閣老一心操持國事便可。”

片刻之後,戚皇後先去了乾清宮,陳廷鑒也隨即去見其他幾位閣老,今日內閣還要率領大臣們一起懇請太子繼位。

登基大典不急,但繼位稱帝刻不容緩。

.

朝臣們過來擁立太子時,華陽就跪在一旁旁觀。

太子雖然才十三歲,可他從三歲起就開始讀書,開始學習如何做好一位儲君,父皇駕崩他雖然傷心,卻也知道要配合大臣們接下來要走的繼位儀程。

太子稱帝,戚皇後同時封太後,至於其他皇親,暫且還不著急冊封。

華陽暗暗觀察林貴妃、南康公主。

母女倆當然不會替母後、弟弟高興,但也沒有什麼憤恨的情緒,大局已定,她們也認了命。

一直到夜裡,華陽終於又有機會單獨與母後見麵了。

才剛剛三十九歲的戚太後,因為忙碌了一日,這時也累了,斜倚在羅漢床一側。

看到容顏憔悴的女兒,戚太後麵露憐愛,招手叫女兒坐到她身邊。

“父皇走了,又給你托了那樣一個夢,盤盤今日過得一定很煎熬吧?”

她將女兒攬入懷中,溫柔拍著女兒的肩膀。

華陽的眼淚又掉了下來。

娘是這世上最無可取代的人,母後越嚴厲,這般的溫柔就越讓她貪戀。

戚太後拿出帕子,親手幫女兒拭淚。

景順帝的駕崩,於感情上對她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傷感也有,隻是一會兒就過去了。

她更關心大事,僅有的私情,也是心疼一雙兒女的喪父之痛。

“盤盤放心,豫王的事我與陳閣老已經定好了防備之策,你隻管一心替你父皇守靈,能睡的時候好好休息,其他都不用擔心,知道嗎?”

華陽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