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1 / 1)

民國之文豪 決絕 4324 字 6個月前

亭在盛朝輝這裡待了一會兒,就和穆瓊一起離開了。

“穆瓊,你比盛朝輝小很多,但比他成熟很多,挺好。”魏亭道:“你要保持住……如今上海的名媛,找對象的時候都會找人去打聽一下,抽大煙或者愛逛青樓的人是絕對不要的。”

穆瓊:“……”魏亭怎麼突然提起這個來了?

“盛朝輝家世好,自己也有本事,原本上海這邊的名媛,他基本都是配得上的。但現在他這麼鬨了一出,以後找的結婚對象,怕是要差很多。”魏亭又道,然後老父親一般給穆瓊講了一些諸如要怎麼得到女子的芳心之類的話:“幸好你沒有犯這樣的錯誤,以後一定可以找到個各方麵都出色的妻子。”

穆瓊:“……”魏亭在第三任妻子去世之後一直不娶妻,他還當魏亭是個情聖,是那種要愛情不要江山的,沒想到他還挺務實的。

不過仔細想想也是,這年頭家境不好的女子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肯定比不上那些受過教育的女孩。

魏亭的大學已經辦的差不多了,年底就能開始招生,他忙得很,跟穆瓊聊過幾句就離開了。

而穆瓊等他走了,卻是回了教育月刊編輯部寫《傳染》。

接下來連著幾天,穆瓊都過著和傅蘊安偷摸著戀愛,去盛朝輝那邊練武,在教育月刊寫文的生活。

他和傅蘊安都是第一次戀愛,兩人是摸索著來的,特彆純情,但不能否認,這樣也挺甜蜜,他對傅蘊安,還一天比一天喜歡。

至於習武……幾天後,穆瓊身上的肌肉不再酸疼,他就加重了訓練量。

習武的效果,沒個幾個月一年,是看不出來的,穆瓊倒也不著急。

等教育月刊這一期賣出的錢陸續收回的時候,新一期的希望月報上市了。

這一期的希望月報上,已經沒有了《我在百年後》這個故事,但刊登了足足五萬字的《傳染》。

瘟疫越來越嚴重,很多人死去,也就是這個時候,主角聶煥研究出了一種注射之後,可以讓人不再感染瘟疫的疫苗。

細菌和病毒不是一回事,不過穆瓊寫的時候,並沒有嚴格區分開,而這跟他想寫一些相關的防疫知識有關。

民國時期,國內是爆發過瘟疫的,偏偏這時候的人對如何控製瘟疫之類所知不多,更不知道要如何治療瘟疫,以至於最後死了不少人。

所幸的是,基本上都是局部爆發,從未有過席卷全國的疫情。

穆瓊對如果如何防止疫情擴散,如何製作疫苗之類是不懂的,但他看過一些影視劇和小說。

將自己在小說影視劇看到的控製疫情的方法和疫苗的製作方法梳理一下,再加點自己的想法,寫上去不僅能讓外行人覺得很高深很厲害,應該還能給此時的醫生一些啟發。

小說裡,聶煥研製出了疫苗,但這疫苗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事實上,很多人用了疫苗也沒用。

也就是這個時候,聶煥發現了一種能殺死致病細菌的藥物。

故事就停在這裡。

整個故事鬆弛有度,其中,醫生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救人之類的情節非常感人,同時,聶煥內心的掙紮,也很有看頭。

聶煥的爺爺,是死在日本人手上的,所以他很糾結,糾結要不要救那些日本人。

當然了,他最後還是救了人的。

希望月報靠著新奇的故事,銷量越來越好,這一期剛剛上市一天,已經加印了的希望月報,就賣掉了三分之一。

天幸的小說質量很好,買回去的人怕是都會給好評,相信要不了多久,這些希望月報,就能全部賣完了。周念鄉當真是說不出的自得。

而與此同時,那些看希望月報的人,卻都對那種聶煥已經有了想法,但書中並未正式寫到的藥物好奇起來。

發現這個世界上存在細菌之後,西方人一度恐懼到連麵包都不吃——麵包裡麵有酵母菌,他們擔心吃了會生病。

在此時的人看來,細菌是人類的大敵。

第132章 影響

傅蘊安曾經義診的診所旁邊, 有個門庭若市的診所,那是上海名醫張老先生開的。

張老先生名叫張杜若, 他出生於醫藥世家, 四五歲就開始學醫,到了二十多歲就開始自己行醫,如今他七十多歲, 早已是上海最有名的中醫之一了。

他收了很多弟子,教授他們中醫,又治好過很多人,平日裡還行善積德贈醫施藥,在上海是極有名望的。

他一般起得很晚, 但他的診所開的挺早,早上的時候, 都是由徒弟或者子孫打理的。

這日, 他來到診所,看了看自己診所門口熱鬨的景象,然後就來到裡麵的位置上,戴上了一副老花眼鏡。

這眼鏡是他的一個學生買來給他的, 非常昂貴,而自從有了這眼鏡,他看東西就方便多了。

這會兒,他拿出大眾報, 先看了上麵的《流浪記》。

張老先生以前是不怎麼看小說的,直到有人給他推薦了《求醫》。

《求醫》這本書裡麵寫了很多故事, 他非常喜歡,看完之後就又去看了《留學》,現在更是每天都看點《流浪記》當做消遣。

豆豆的生活很苦,但它一直很樂觀……張老先生覺得,看《流浪記》能讓人珍惜眼下的生活,正是因為這樣,他讓自己的重孫子必須看一看。

而正是樓玉宇的這三本書,讓張老先生喜歡上了閱讀,之後,他陸陸續續看了希望月報、教育月刊之類的書,就連此時鴛鴦蝴蝶派的小說,他也看了一些。

這看書比看戲,倒是更有趣一點。

張老先生年紀大了,一般不是大人物,不會親自給人診治。看了大眾報之後,沒有需要他出手診治的病人過來,他就又翻了翻自己麵前其他的雜誌。

結果,就看到了希望月報。

張老先生精神一振。

希望月報上天幸寫的小說,都非常有趣,他是很喜歡的,《傳染》這個故事,更是勾起他很多回憶來,讓他又怕又愛。

張老先生活到七十多歲,這輩子經曆過很多事情,他兒時出過天花,長了滿臉的麻子,等長大,因為是醫生的緣故,更是見識過很多場瘟疫。

《傳染》裡描寫的瘟疫,就讓他想起了以前的種種。

同時,也讓他了解了西醫。

張老先生年紀大了,知道西醫的存在,但既不會跟西醫爭搶什麼或是因此生氣,也不去了解西醫,一直以來都自顧自做自己的中醫,直到看了這《傳染》,他才知道原來瘟疫,都是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

他一開始看到的時候,還當這是天幸編造的,問了自己的子孫之後,方才知道細菌是真的存在的,國外還有細菌學這一門學科。

至於裡麵偶爾提到的病毒,應該是跟細菌差不多的東西。

張老先生有種長了見識的感覺,頭一次對西醫好奇起來,甚至想著要讓自己的小孫子去留學,學一學這西醫。

而現在再看《傳染》……

這裡麵提到的一些防止瘟疫傳播的方法,都是很有用的,其中有些,他甚至還用過。

張老先生看得津津有味,看著看著,他還讓人把自己五十多歲的兒子叫了來,讓兒子也看,還道:“你最近不是在為上海報撰寫醫學專欄嗎?可以寫寫這個!傷寒之類,很多病症會傳染,應當讓人知道要如何預防!”

“是,父親!”張老先生的兒子道。

張老先生又道:“還有,這疫苗是何物,你去跟那些西醫打聽一番。”

張老先生的兒子答應下來。

不過,他肯定是打聽不到什麼的。

因為這會兒,那些西醫也在好奇這疫苗是何物。

傅蘊安工作過的公濟醫院是傳教士創辦的,裡麵的醫生,有很多是傳教士。~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這些傳教士裡年紀輕的,大多不會中文,但年長一些的,卻都是會中文的,當然了,他們中會說中文的多,但能看懂中文書籍的卻不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人生逝水幾家詩社又興%e5%90%9f事西蜀才人少年潘鬢暗驚鉛淚”這樣的文章,他們要讀懂太難了。

其實就算是說話,學起來也難。

他們跟著上海的人學了這邊的語言,結果到了北京,卻還是沒辦法跟北京的中國人交流……

不過,最近他們遇到了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他們找到了一些他們能看懂的書。

而這最初,是從一本教育月刊開始的。

他們醫院的一個小病人在看一本刊物,這刊物裡麵有插圖不說,裡麵的文章還很簡單,並且用了標點……他們一看就入迷了。

之前他們一直不理解成語這種東西,現在看了這刊物,才知道那些成語,原來都有各自的故事。

這些成語真的很有意思,東方的文化太有趣了!

醫院的醫生頓時對閱讀感興趣起來,也就是這個時候,傅醫生推薦了他們兩個作者,一個是樓玉宇,另一個則是天幸。

樓玉宇的小說比他們以前看過的那些要容易理解,但他們讀起來依舊有點困難,但天幸的文章就不同了。

這人寫文章不像其他中國人那樣寫得精煉艱澀,倒是跟說話差不多,特彆好看,同時,他的故事也比樓玉宇的更討人喜歡。

醫院裡的傳教士,都很喜歡《我在百年後》這本書。

他們相信,自己的國家在百年後,定然也能發展的這樣好!

同時,他們對裡麵描寫到的一些東西,也非常感興趣,甚至覺得可以試著去研究一下。

不是已經有電影了嗎?做出裡麵的電視機,應該也不難?

這些傳教士裡,有個姓霍瑟姆的傳教士,甚至已經開始翻譯這本書了。

他覺得,這樣一本書,應該讓自己國家的人也看一看。

醫院的傳教士都很喜歡《我在百年後》這本書,便是不懂中文的,也會讓同事給他們講講這個故事,而當《傳染》這本書出現,他們的最愛卻立刻就變成了《傳染》。

上帝啊!這位名叫天幸的作家,一定是一個曾去國外留學,專門學過細菌學的人!

他在這本書裡,寫到了很多先進的醫學知識!

同時,他們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還意識到了日本的狼子野心。

趁著他們戰亂,那個可惡的國家,是想要搶奪他們看中的殖民地?

不久前,日本將德國在山東的勢力趕走,並且占據山東這件事,是得到了英國人的支持的,不過現在,看過《傳染》之後,立刻就有幾個英國傳教士給留在中國的英國軍官寫了信,讓他們一定要提防日本,甚至表示,日本可能在研究細菌作為武器。

他們還往國內寄了信,建議國內不要支持日本,因為這個國家,可能會利用他們的支持來奪取中國,甚至取代他們的位置從中國謀取巨大的利益。

他們還建議多安排一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