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1 / 1)

盛唐不夜天 雲長歌 4038 字 1個月前

麼樣了?這些武將再有不是功勳不還是被武後一個個的給弄死了?

因為當時在位的是睿宗啊,武後是太後臨朝,從先帝開始就定下的武後能夠參與政事的基調,就算大家心裡都明白是怎麼回事,可那又怎麼樣?

武將的凋零使得大唐的版圖一再縮水,武則天在位時期文治暫且不說,武功比李治差遠了這還是真的,當時的吐蕃,突厥,甚至連契丹都敢過來欺負大唐,是為什麼?

李顯怕的就是他再不主動退一步那些武將會遭到武後毒手,所以才這樣做,否則他不知道自己現在依舊很危險?攝政王的權利能夠比的上皇帝?結果這些人居然還要找死!

大唐的軍隊製度注定了謀反的人沒有好下場,尤其是武將官職越高越是費勁,因為他們沒有兵權,兵權都在基層手裡麵,他們想要調兵遣將沒有人聽!而基層軍官誰活得好好的非要去造反呢?

李旦聽了之後也說道:“那你現在不是正好可以翻盤?”

“翻什麼翻?先是禪位然後再謀反,你嫌我被罵的還不夠爽是嗎?”李顯有些沒好氣,他當然知道天下很多讀書人都在罵他。

嚴格來說的話,那些讀書人大概就跟後世的公知差不多了,沒事兒閒的就批判一□□製,隻不過他們沒有為彆的國家服務,純粹就是想要吸引眼球,享受一下指點江山的樂趣,而他們的眼界卻注定了他們就算指點江山的資格都沒有。

看看那些世家,有一個跳出來罵的嗎?哦,李家就例外了,李顯的幾個皇叔真是恨不得提刀過來把他給砍了。

李旦也沉默了,半晌才問道:“那就隻能這樣?”

“什麼叫隻能這樣?現在還有回旋的餘地,我知道大家在擔心什麼,我建議是……釜底抽薪。阿娘上位肯定要扶持武家的,武家的那幾個人沒有一個成器的,都想辦法收拾了吧。”李顯看著自己的手,說實話他也有些猶豫,因為彆人可能做壞事而定罪這件事本身就不對。

之前他也是抱著如果武承嗣他們肯老實,彆心大的想要當什麼太子,他也無所謂,不管武後怎麼折騰,到最後這個江山還是要姓李的。

但是從最近的收集資料上來看,武承嗣真的是很成問題,自從武後變成聖母武皇之後,武承嗣的身價就水漲船高隱隱有跟李旦媲美的意思,而現在的武承嗣已經開始收受賄賂買官賣官,甚至開始各種給武後宣傳造勢。

說實話在看到那些資料的時候,李顯還是有些遺憾的,他還記得當初武承嗣剛回到長安的時候,看上去就是一個清秀而又怯懦的少年,不知道這些年他怎麼變成了這樣。

李旦聽了之後倒是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他早就看武承嗣和武三思不順眼了,最近聽說阿娘還要將他們封王,李旦心有不滿可是他人微言輕,縱然有%e4%ba%b2王之位卻沒有相應的話語權,現在李顯主動這麼說了,他也算是放心了。

隻不過李顯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大吃一驚,李顯說:“平了徐敬業之後,我會回長安。”

“阿娘……未必願意回長安吧?”李旦十分清楚在洛陽武後有根基,而在長安她就不行了。

“她不回就不回,我回去是因為要做好最壞的準備。”李顯思考了半晌說道:“到時候我要帶走一批人,你是留下還是跟我走?”

李旦當然是想跟李顯走的,但是他想了想還是說道:“看需要吧。”

李顯微微一笑,哪怕李旦接觸朝政時間不算很長,也沒設麼明顯的政績,不過在政治素養這方麵已經培養出來了。

“徐敬業那邊,真的不救一下?”

李顯無奈:“怎麼救?他……他謀反就謀反了,還拉上一批人說是複辟,這也就算了,他還擅殺朝廷命官,是在他揭竿而起的那一刻,他就活不了啦。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彆讓他連累李司空和徐家其他人了。”

李旦半晌問道:“你說會派誰去平亂?”

“看誰會同意去吧。”李顯覺得現在的局勢真是亂的一比,整個朝堂水已經混的不行了。

李旦本來還有點不明白,等過了兩天之後才懂了李顯說的話,武皇的確是點了幾個武將去平定叛亂,這其中就有婁師德,結果婁師德當天就病了,還一副病入膏肓的樣子,讓他帶兵簡直就是不人道。

同樣的朝廷之內很多彆的將領也都跟著相繼病倒,弄得洛陽城內一時之間人心惶惶,都以為是出了什麼厲害的疫病。

最後還是讓左玉鈐衛大將軍李孝逸為大總管,率兵討伐,徐敬業等人本來就是臨時起兵,手上兵馬並不多,再加上他的領兵之術跟他的祖父比起來真是差的太遠了,失敗也是在情理之中。

最後徐敬業自然是要殺掉的,隻不過在李顯的求情之下,徐敬業父祖官名保住了,隻是他的家人……李顯就算再怎麼努力也很難為徐敬業說話,畢竟謀反就是謀反,不管你謀反的理由是什麼,沒有夷三族就已經是武皇看在李顯的麵子上手下留情了。

在徐敬業被平之後,李顯就上書稱要回長安監國,當然了,上書是寫的十分聲情並茂的,聲稱:先皇久念長安,病中猶殷殷叮囑若有機會回歸長安,近日多夢先帝,心中感懷,是以決意回長安以全先帝遺念。

這封上書上去之後群臣都有點無力了,你這夢做的是不是也太多了點?夢完黃帝夢先帝,下一次你要夢誰了?

武武皇在拿到這封詔書之後猶豫了許久,她知道其實最好是將李顯放到眼皮子底下,這樣對方有什麼動作她能及時反映,她一點都不相信對方就這麼安安分分的當了攝政王,可是轉念一想就算把他扣在洛陽又能怎麼樣呢?

李顯根本就是個燙手山芋,碰不得也捧不得,上次軟禁半月就下了夏雪,這兒子太靈異了,放在身邊簡直就是鬨心。

她拿著奏疏發了半天的呆,最後問向身邊的一個二十左右的小娘子:“上官,依你看如何?”

那個小娘子正是上官婉兒,此時上官婉兒已經二十一歲,她從十四歲開始跟著武後幫她處理各種事情,到如今已經七年了,雖然實際上上官婉兒並沒有嫁人,她卻依舊梳著婦人的發式——因為當初武皇為了方便給上官婉兒更大的權利,而給她了一個才人位份。

是的,按照實際情況來說,上官婉兒此時是先帝才人。

上官婉兒十分聰慧,在看到這封奏疏之後沉%e5%90%9f半晌才說道:“聖人,長安離洛陽千裡之遠,攝政王此去恐怕隱患巨大。”

武武皇歎了口氣:“你說的我何嘗不知?隻是……留不得他了,留他在洛陽終究是我的掣肘,若非我此時離不得你,隻怕還要讓你隨他去長安了。”

上官婉兒目色一閃,知道武皇這是已經下定主意了,果然武皇在提筆便在奏疏上寫下了批複。

李顯在知道武皇同意之後,於是十分得寸進尺的又上了一封奏疏,這一份奏疏大部分是由各種名單組成的——都是他要帶到長安的人。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攝政王回長安也是有名頭的,武皇給了他一個去長安監國的名頭,否則怎麼解釋讓攝政王長期留在長安的?跟朝廷%e8%84%b1節的攝政王還能是攝政王嗎?哪怕這是李顯主動上書要求的也沒用,那些人自然會腦補出各種李顯被壓迫被威脅的戲碼,武皇不怕那些人腦補,但是她初登大位百廢俱興,在其位謀其政,她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一點也不想將時間再浪費於那些陰謀詭計之上。

再接到李顯的奏疏之後,武皇是又好氣又好笑,彆的不說,這份得寸進尺的本事李顯還真是數十年如一日。不過在看到那份名單之後她就多少有些放心了,因為李顯帶走的大部分都是武將,而且還都是不太合作的武將,武皇早就對這些人動殺心了。

李顯要求帶走這些人武皇也猜得到,不就是想要保他們一命嗎?她也不在意,這些人跟著李顯走就跟著他走吧,也省的在這裡給她擋路,如果武皇想要殺這些人就算這些人再長安又能如何?

如果這些人犯事兒那就更好了,武皇可以順便牽連到李顯身上,這位攝政王殺是不能殺的,但是削權卻是可以,隻不過現在沒有合適的借口而已。

除了這些武將之外,唯一能夠跟文臣沾上邊的大概也就是鄭玘了,然而鄭玘是衛尉卿,武皇順便就將李顯叫過來說道:“衛尉卿是要護衛皇城的,你把他帶走了,這洛陽皇城怎麼辦?”

李顯知道武皇早就想把鄭玘調走了,如果李顯堅持的話完全可以用衛尉還有少卿官職來堵,不過並沒有意義,官職大小有的時候也要看實權,一個沒有實權的衛尉卿和一個有實權有皇帝撐腰的衛尉少卿,那力量恐怕都不在一個檔次。

李顯順便就說到:“既然如此,正好禮部尚書空缺,不如就讓鄭清澄去吧。”

武皇聽了之後頓了一頓說道:“如此,也好,此外可還有彆的要求?”

李顯笑著說道:“阿娘莫要擔心,我隻是回長安而已,洛陽雖好在我眼裡終究不如長安。”

一副看上去母慈子孝的畫麵實際上卻不過是李顯和武皇在博弈而已,李顯開口就要禮部尚書主要是因為現在禮部尚書的確是空缺,而且他聽說武皇有意讓武承嗣當禮部尚書。

武承嗣他何德何能呢?就算是皇子都沒有上來就當尚書的,六部尚書哪怕算不上位極人臣也是位高權重了,鄭玘現在這個年齡做尚書都會被人懷疑年齡不夠,武承嗣一從政年齡不夠,二也沒有功績,讓這麼一個人當上書他能嘔死。

而衛尉卿,李顯相信武皇不可能讓武承嗣來的,衛尉卿這個職位太重要,關乎到武皇的身家性命,武皇縱然大力扶持武氏宗族卻也十分清楚自己侄子的能力,武承嗣哪有帶兵的經驗呢?

李顯不能明著壓武承嗣,也隻能從這裡麵著手了。武皇同意了,於是鄭玘轉頭就從衛尉卿變成了禮部尚書,然後跟著李顯去長安監國。

李顯帶走了以劉仁軌程務挺婁師德為首的將領,很多人本來都以為李顯去長安是為了複辟,但是看到他帶的人之後不由得都有些歎氣,雖然這些武將都不錯,但是文臣有文臣的優點,李顯帶的人顯然支撐不起一個朝廷的運作,哪怕武力值比武皇這邊強,實際上後勤的運作卻是短板,李顯也是帶過兵打過仗的人,估計帶著這些人他也不敢輕易起兵。

讓大家都很意外的是豫王李旦居然也上書要求去長安,武皇乾脆眼不見心不煩的都同意了。至此,天下間皆以為武皇同兩子離心離德,唯有一女可解膝下荒涼。

當然除了這些大臣之外,李顯還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