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1 / 1)

重笙 心漁 4271 字 1個月前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而王十三的這個問題,正出自這裡。

她目光漸轉柔和。同王十三道:「我還沒有多謝你,多虧你離開蘭城的時候高抬貴手,放過了厲建章、孔安他們。」

文笙如此鄭重。到叫王十三頗覺不自在:「這算什麼,小事一樁。不過我看這事你忙活一通也沒得著什麼好處。那些老糊塗把救命之恩都算在姓高的頭上呢,嘖,我都替你虧得慌。」

文笙笑了笑,並未在意。

鍾天政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王十三,雖然在文笙印象裡,他和王十三從未見過麵,應該是素不相識,但其實王光濟的那幫親信手下他個個都做過一番瞭解。

提起王十三,誰不知道這就是個沒正形的混混,大事指望不上他。

但此人武功到是他們那些人裡頭最高的,為這個,王光濟屢屢容忍他,把他當個保鏢護衛使喚。

若說這人會勤奮好學,半夜找人請教學問,那簡直是豬都能上樹。

那他這是做什麼還用問麼,纏著文笙,想給自己添堵呢。

不過王十三可不像楊雲逸好忽悠,不愧是習過武的,鍾天政幾次開口,都被他以四兩撥千斤給隨口化解了。

到後來鍾天政真生氣了,這股火不是沖王十三去的,而是針對文笙。

你還有沒有點身為女子的自覺,怎麼什麼人都往回招惹?

鍾天政狠狠瞪了文笙一眼,見她根本毫無所覺,正忙著給王十三授業解惑呢,自己留著怎麼都多餘,當下站起身,沉著臉出了門,揚長而去。

他卻不知王十三此際耳朵聽著文笙說話,卻將一半心思放在了他身上。

王十三從小就學會了看人臉色,這些年更是在江湖中打滾,過著刀頭%e8%88%94血的日子,今晚鐘天政不懷好意,楊蘭逸全無所覺,他卻立刻就感覺到了。

這一次按他的本意,是想留在京裡,什麼當官、得朝廷重用,他都沒放在心上,隻想著能像當年陪著楊蘭逸混京城那樣,繼續過逍遙自在的日子,順便照看著王光濟。

可王光濟的夫人卻把他找了去,叫他到白州來看著點楊蘭逸。

戰場上的凶險到在其次,他們是降將,不得不處處小心。

王十三實在沒想到,楊蘭逸明明這兩年看著正常多了,一見到顧文笙,立刻故態萌發,就像一匹脫韁野馬,拉都拉不住,而他第一次感覺到危險,不是高祁,不是楊昊儉,竟是一個小白臉樂師。

所以鍾天政前腳一走,王十三就再不是前一刻那全神貫注的樣子,「嘖」了一聲,身子往椅背上一靠,全身跟沒了骨頭一樣:「這姓鍾的咋回事,我們既沒殺他爹,也沒睡他婆娘,見麵就玩笑裡藏刀這一套。」

文笙打住,橫了他一眼。

王十三叫文笙這一看,登時沒了把握,試探道:「難道還真是得罪過他?」

文笙充耳不聞,道:「你把我剛才說的重複一遍。」

王十三雖然分神,卻並非沒在聽,老老實實將文笙說的一段複述了一遍,暗暗後悔不該挑了這麼一篇來做戲。

王十三對於識文練字確實很感興趣,世人對於禁忌的東西總是充滿了好奇,王十三尤其如此。

大約是因為小時候偷學識字被打留下了太深的印象,長大後他就對這些東西有一種本能的嚮往,再加上文笙寫來的信總是像畫一樣好看,她看到了他每回的進步,字裡行間總是充滿期許。

所以即使隨王光濟退守飛雲江,地盤沒了,每天都有人病倒,朝不保夕,他仍一有空就劃拉兩下,習慣了嘛。

不過最後的這篇文章,實在是不對他的胃口。

什麼修身、慎獨,離他實在是太遠了,有那空整日胡思亂想,哪如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快意恩仇才是他中意的生活,而不是變成一個循規蹈矩的書獃子。

鍾天政一走,王十三就想停下來,換個有意思的話題聊聊。

可叫他鬱悶的是,文笙根本不接茬,真就是一本正經地在講這篇文章。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這是講為什麼齊家要先修身。」

文笙麵無表情地瞥了王十三一眼,需要了就拿出來當擋箭牌,沒事了就想收起來,想得美,好好學著吧小子。

王十三改而趴到桌子上,百無聊賴地道:「%e5%b1%81得公允,我看誰順眼自然要偏向他,討厭誰,就叫他去死。『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這是聖人吧?」

他懷疑地偷偷抬眼,這小妞不知從哪找來這麼多東西,他拿了一些詞句找人問過,就是教書先生看了都麵露茫然。

文笙十分直白地道:「你當然做不到,我說這些隻希望你知道,真正的君子是個什麼樣子,若有一天你遇到這樣的人,要記得尊敬他們。」

王十三「噢」了一聲,暗想他這是被鄙視了吧。

這是楊蘭逸和王十三來到化寧的第一個晚上,第二天楊蘭逸果然跑來加入了玄音閣的樂師隊伍。

鍾天政開始沒當回事,不過一個晚上,以後還有許許多多個晚上呢。

可誰知那「許許多多個晚上」他竟也很難找到機會同文笙單獨相處。

楊蘭逸幾乎是每晚都跑到文笙帳篷裡報道,繼「好學」的王十三之後,小少爺表示他對古琴也很感興趣,想跟著文笙學一學琴。(未完待續)

ps:這章寫得好開心,

寫文的樂趣大半在此!

希望大家也看得開心。

有親愛的讀者留言心疼心漁,加入正版訂閱,開心!開心!開心!

第二百九十八章 運籌帷幄

楊蘭逸雖然來得勤,卻並不叫人覺著厭煩。

音律之道,一通百通。

加上楊蘭逸又確實有天賦,上手很快。

除了第一天興奮得難以自已,他其實也沒有那麼聒噪,坐在一旁練幾下琴,再看一會兒書。

彈琴是真的,至於看書,一拿起書來就好想睡覺呀,不過是藉著它做個遮掩,好趁文笙不注意,悄悄望著她發一陣呆。

更不用說,文笙每天都會跟他閒聊兩句,心血來潮,還要跟他學吹笛子。

除了這些,文笙多守著燈下靜靜地看書,看得累了起來活動一下,指點下楊蘭逸,自己也撫上一曲。

這樣的生活,楊小少爺覺著不能更滿意了。

化寧城往東二百餘裡是東陽山,山不高,卻有東夷重兵駐守,東陽山的東南便是成巢縣,白州最大的糧倉就在那裡。◤思◤兔◤在◤線◤閱◤讀◤

魯大通剛來白州的時候,東夷人四處劫掠糧食,魯大通一直派兵在成巢附近埋伏,可惜東夷人並沒有上鉤。

事實證明,鬼公子所圖甚大,對這個能養活半個白州百姓的成巢倉,人家沒打算搶一下就走,占城強推,步步緊逼,最後終於將成巢縣囫圇吞下,糧倉也自然盡收囊中。

楊昊儉奉旨來白州,名為監軍,他身份在那裡,帶來的幾萬兵卒紀南棠指揮不動,米景陽等將領爭相圍上去巴結,實際上是接去了統帥大軍的權力。

此時朝廷大軍和東夷人馬隔著二百餘裡對峙,楊昊儉接下來就是要指揮這樣一場大戰。

經過半個月的休整和熟悉軍情,楊昊儉通知紀南棠和米景陽,升帳召集眾將,召開軍前會議。研究如何擊潰東陽山的敵軍,拿下成巢倉。

在議事之前,他先同紀南棠商量,對白州的兩路朝廷大軍做一番調整。

「南棠,自你帶兵來白州,東夷人就節節敗退,鬼公子隻會耍陰謀詭計不足為懼。你放心。父皇相信你,臨來白州之前,他特意叮囑本王要代他好好地褒獎你。做得好!」

紀南棠恭謹謝恩。

楊昊儉話風一轉:「不過你太謹慎了,童永年那是你一手帶出來的將領,由他拖住列登人實在太屈才,若按本王的意思。不如叫他率五千人馬來與咱們會合,將打東陽山的重任交給他。列登那邊派裴縱帶兩萬精兵過去,足以應對。」

紀南棠沉默片刻,道:「謹遵漢王殿下之命。」

不是監軍,是漢王殿下。

叫童永年過來帶著自己的嫡係打頭陣無所謂。關鍵童永年現在已經是副帥了,麾下管著好幾萬人,過來之後連個說法沒有。平白比米景陽矮了一頭。

接任他的裴縱出自江北大營,是朱子良的一員副將。楊昊儉在江北大營發現的人才之一,這就是所謂的「褒獎」麼?

但紀南棠又不能反對,聖上若是不忌憚他,也不會招安王光濟,將楊昊儉打發到白州來。

如此前鋒官有了,楊昊儉和他此次帶來的將領們對攻克東陽山、奪回成巢倉都十分樂觀。

魯大通到底是老了,看紀南棠的十人、二十人小形軍陣正適宜在白州這等環境下作戰,東夷人一直後退,顯是對之束手無策,這種仗,閉著眼睛都能打贏。

更何況楊昊儉還同幕僚們研究出了一條妙計。

此刻,他獨自站在中軍帳巨大的行軍地圖之下,當著眾將官和樂師們的麵侃侃而談:「東夷人佔著東陽山和成巢縣,相互呼應,對咱們是種牽製,反過來想,對他們自己又何嘗不是?」

帳內不少人動容,心想:這話說的頗有水平。足見二殿下並非不學無術。

文笙站在後排角落裡,她對楊昊儉知悉根底,瞥眼向同樣知道他是什麼人的鍾天政望去。

鍾天政正麵露微笑望著楊昊儉,%e5%94%87角似有譏色。

「根據這些天探馬回報,東陽山的敵人差不多有兩萬,成巢縣有一萬多,東陽山易守難攻,是成巢乃至整個白州東南部的屏障,鬼公子不會輕易放棄,所以本王想了個法子。」

說話間楊昊儉將手在行軍圖上東陽山的位置點了點:「這次本王打算以重兵壓上,猛攻東陽山,守山的敵人若見情況危急,必定向成巢求援,我軍提前埋伏好,一旦成巢那邊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