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1 / 1)

大姐當家 一朵初芳 4197 字 1個月前

和竇花投緣,又是救命之恩,便將侯府的一塊府牌子給了竇花,這塊牌子是侯府的象徵,遠的地方不管用,在這附近幾百裡的地方還是有些威望的,如果真遇到事情,亮出牌子,說不定還能起到作用,竇花也沒推辭收下了,誰知道什麼時候能用到呢,當然用不上是最好的。

秦子嵐給的那五十兩銀子,最終竇花也沒有全得,她當眾拿出了三十兩銀子交給了裡正,讓竇順義牽頭張羅為竇家村修建一所學堂,這可是對全村都有利的大好事,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大事情,她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學堂不分男女都能入學,男孩讀書可以考取功名,女孩子識字,嫁人也能嫁的體麵,都是有好處的。

竇花這麼做也是為了幾個弟妹考慮,她希望幾個弟妹都能有機會讀書認字。竇家村是沒有學堂的,想要讀書,就要走七八裡路去隔了一村的陳家莊去唸書,那裡修了一所學院,有一個老秀才在那裡教書,附近的幾個村子想讀書的都要去那。

有錢的當然也可以去縣城唸書,隻是那就花銷大了,一年各種花費下來要十幾兩銀子,普通老百姓家沒有哪個能念的起的,就是在村裡的學堂一年下來最少也要花幾兩銀子。

因為路遠,讀書又費銀子,村子裡很少有人去唸書,竇家村識字的沒幾個,像竇林那般大的孩子,村子裡有十多個,再大一些的也有十多個,這些孩子大多都是跟在大人後麵幹些活兒,要不就是到處東跑西玩的沒個約束,如果能進學堂讀書,識字懂得做人的道理也是不錯的。

聽到竇花說道建學堂,竇順義的眼睛就是一亮,對此十分贊成,不僅村裡人能收益,他家也能受益。

竇順義有個大兒子讀書多年勉強考了童生,秀才是怎麼也沒考上,讀書不成,呆在家裡種地也不成,如果學堂能修建起來,他兒子當個教書先生,教孩子們讀書認字還是綽綽有餘的,也算有了正當的營生。

竇順義當著眾人,同樣把所得的銀子拿出了三十兩,有了這六十兩銀子,學堂就能順利修建起來。竇順義還表示,新學堂的第一年不收束脩,隻要願意的孩子不分男孩女孩都能進學堂,一年之後願意學的,每人一年一兩銀子的束脩。

圍觀的人們見此,已經不見了對銀子的眼熱,反而高興起來,紛紛表示願意幫著村子一起修建學堂,隻出力不要工錢,村裡的人都知道讀書識字是好的,如今學堂能建在自家村子裡,孩子們就近讀書,能有這樣好的事情,大家都是支持的。

修建學堂的事情有竇順義這個一村之長主持張羅,竇花也放心,安心的過自己的小日子。

槐樹林子開滿槐花的時候,竇花還真的領著幾個小的去賞花了,看著成片的槐花,聞著那清新的花香,竇花覺得真是太美了,竇青幾個小的不是賞花的,是為了摘花的,這些槐花剛開,正是新鮮,摘下來,和棒子麵和在一起,撒點鹽花,貼出來的餅子,特別好吃。

竇花也摘了一些沒有開放的花苞,她記得有種槐花茶,就是用這些未開放的花苞晾曬而成的,曬一些留著泡水喝也不錯。

槐花開敗了,沒多久就到了農家人最忙也是最重要的麥收時節,這是村裡每戶人家的大事情,家裡的人都會停下手裡的其它活計,一起拿起鐮刀,趁著日頭正好的時候,用最快的速度收割麥子,進行晾曬,脫粒。

麥收又叫搶收隻有地裡的糧食收回家中才是最穩妥的。原因沒別的,麥收時節人們最怕的是趕上陰雨的天氣,熟透的麥粒被雨水一澆就要發芽發黴,品質下降,影響收成。

發芽發黴的麥子是不能交稅的,人吃的話也容易生病,不能吃不能用,就被糟蹋了,莊稼人都指著地裡打出來的糧食過活的,自然不捨得讓糧食浪費。

這天一大早,竇花一家人早早起床,吃了早飯,各帶著一頂草帽,拿著鐮刀,帶了一大罐子的槐花茶,竇花在裡麵還稍微撒了幾個鹽粒,就是為瞭解渴防中暑的。

連小灰子也算上,一家人一起去了地裡,這時的太陽還沒升起,天色灰濛濛的,正是涼爽的時候,這時候割麥子是最爽利的,不僅是竇花家,就連其他的人家都選在這個時候出來割麥子,遠遠看去,每塊地裡都有人在忙碌。

放任小灰子在地頭的草地吃草,竇花領著竇青和竇翠下了地,一人兩壟,分開割麥子,竇林和竇紅兩個小的,跟在他們後麵,撿拾漏下的麥穗,每一粒糧食在老百姓眼裡都是十分珍貴的。

割麥子既是個力氣活,又是個技巧活兒,需要兩手配合,一手抓,一手割,當麥子割了一堆後,還要捆成捆,這樣方便裝車運送。

竇花已經很久沒動手割過麥子了,僅存的割麥子記憶還是在前世的六七歲的時候,那時候割麥機還沒有普及,人們都是用鐮刀割麥子,她年紀小,跟著大人去地裡,也是跑著玩而已,有時也會揮舞著屬於她的小鐮刀,割幾下,她爹怕他割上%e8%85%bf,便用打成捆的麥子,搭成一個小麥屋,在裡麵鋪上衣服,就讓她在裡麵玩,不許割她麥子,裡麵有水有吃的,她在裡麵玩著玩著,有的時候還能睡著了。

這段兒時的記憶現在想起來是那麼遙遠,又是那麼的親切,竇花不禁有些想念現代的父母,心中有些酸澀,在心裡默默的為他們祈福。

在剛開始的時候,竇花有些手生,還趕不上竇青的速度,在割了一會兒後,動作慢慢熟練,手眼並用,配合默契,收割的速度快了起來,很快趕上竇青並超過了他。

竇花家裡一共有八畝四分地,都在去年秋天的時候種上了麥子,那個時候竇三山夫妻都在,地裡的活計很容易就能幹完。

如今隻有竇花幾個,要想將這八畝多地的麥子收割完,怎麼也要四五天的時間,這可不太妙,要知道這收麥子就要搶收,和老天爺搶時間,萬一老天爺不高興下一場雨,地裡的麥子就被糟蹋了。

沒辦法,竇花是姐弟幾個最大的,她知道糧食的重要性,她有力氣,盡可能的多幹些,乾快些。

東方的天空漸漸明亮起來,太陽馬上就要升起,這個時候,竇花的地頭上來了一輛牛車,牛車上的人一下來,就拿起了鐮刀加入了收割的行列中。

「江大哥,你們怎麼來啦?」竇林高興的叫道。

江二猛回了一句,「幫你們割麥子。」手下的鐮刀飛快,轉眼就割倒了一片麥子。

「真是太好啦,大姐知道一定會高興的。」竇林道,竇花這會兒已經割到很遠去了,馬上就要到另一側的地頭,並不知道江二猛他們幾人來了,當她往回割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啊地裡多了幾個人,打眼一看,就認出了個頭最高的江二猛,江二猛這時也抬頭對她咧開大嘴笑了一下。

和江二猛一起來的,還有江大猛和陳氏,他們的兩個孩子也跟著來了,這會兒就跟竇林他們在一起,在地裡蹦跳的撿拾麥穗,江家寨的人有地的很少,他們還是第一次乾地裡的活兒呢。

竇花有心想著走回去和幾人打個招呼,可看到他們都在忙著幫自己割麥子,這會兒也不是矯情的時候,低頭繼續割麥子,在中間碰頭的時候,竇花才和陳氏他們打了招呼。

幾人也不忙著說什麼,都低頭割麥子,這種搶收的時候幹活最要緊。

44. 第四十四章 麥收(二)

第四十四章麥收(二)

臨近晌午的時候,竇花和陳氏回家做飯,日頭太大,幾個小的也不能在地裡了,便帶著他們一起回家。

江大猛兄弟二人還要看著地裡的麥子,這年頭糧食是好的,割下來的麥子也需要人看著,省的一些好逸惡勞貪小便宜的,趁著沒人,偷搬幾捆,都是麥子,到時候也分不清是哪家的,白白損失糧食,所以每戶人家都會留有人在地頭那看著。

江大猛兄弟二人和竇青在地頭不遠的樹蔭下坐著休息,喝些竇花他們帶來的槐花茶,一人拿著一個大蒲扇扇著風,身上的衣服早就被汗水浸濕了,如今都是光著膀子的,每個人的身上都是灰塵撲撲,髒的很,收麥子就這點不好,不僅累,還很髒。◇思◇兔◇在◇線◇閱◇讀◇

一般在農忙,每家每戶的飯食都會好些,多了不少不常見的葷腥,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沒人在這個時候捨不得,竇花也不例外,昨天就割了幾斤肉,一多半煮熟了醃上,還有一些是生肉,也用鹽醃漬了一下,不然這麼熱的天氣根本放不住。

竇花想著做些簡單好吃管飽的,就想到了烙餅,和陳氏一說,陳氏覺得也不錯。

竇花也捨得白麵,麻利的和了滿滿一大盆白麵,怕和少了不夠吃,人多還都是飯量大的,多準備點總是好的。

活好的麵醒要一會兒,竇花和陳氏便來到院子裡摘菜,當初種下的菜,在一家人的細心管理下,幾樣菜都長得不錯,如今都已開花結果,茄子豆角辣椒都有了果實,隻是不算太大,不過摘下來也是可以吃。

竇花之前還特地在縣城的種子店裡尋了一些黃瓜和西紅柿的種子,黃瓜這裡也叫胡瓜,西紅柿叫紅柿子,這兩種菜是這邊不常種的,從外地引進的種子,價格不便宜,就算如此,竇花也買了一些,種的有些晚,現在還沒結果。

摘了一些豆角辣椒,茄子也摘了兩個,大蔥拔了十幾棵出來,烙餅卷大蔥吃著夠勁的很,村裡人都愛這口。

烙餅是大張的,足有一個蓋板大小,一鍋出一個,烙了十大張,大蔥和辣椒都可以蘸醬生著吃,都是剛摘的,正是鮮嫩新鮮,咬在嘴裡嘎崩脆甜。

茄子切成條,豆角掰成長段,大火和肉片一起翻炒,炒了一大盆菜。竇花又拿了好幾個%e9%9b%9e蛋,炒了一大盤子韭菜炒%e9%9b%9e蛋,每一樣菜的份量都很足。

在第一張烙餅出鍋的時候,幾個小的聞見餅香,不由的嚥口水,他們人小也幹了不少活兒呢,如今肚子都餓的咕咕叫了。

陳氏笑著看了他們一眼,開口道,「餓了?還不快去把手洗乾淨,誰的手洗乾淨了才能吃餅。」

幾個小的聞言開心大呼一聲,爭相恐後的去洗手了。

家裡的廚房裡有兩個鍋灶,六月天熱,竇花找自家小叔幫忙在院子裡牆根有樹蔭的地方盤了涼灶,涼灶上麵還加了頂棚,同樣是相連的兩口鍋子,一個鍋子大些,一個鍋子小些,大的鍋子煮水蒸饅頭的時候用,小的鍋子,竇花用它炒菜,比較方便。

陳氏在廚房的鍋灶裡烙餅,竇花在外麵的鍋灶炒菜,原本她是想烙餅的,可陳氏說她炒菜好吃,就讓她出來炒菜。

兩人分工,幹活就快,那邊的烙餅出鍋,這邊的菜也炒出來了,幾個小的一人扯了一角餅,就來到院子裡竇花這邊夾菜裹在裡麵,一人還拿著一棵大蔥白,也不嫌辣,卡吧卡吧的在嘴裡嚼著。

竇林這小的還拿著一根青辣椒在啃,時不時粘一下碗裡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