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1 / 1)

裡民宿部成立,再加上食堂的創辦,已經開始有了盈利。

黃哲就趕緊給桃溪村的衛生院新近了一批醫療器材,像是電子血壓計,血糖儀,驗血設備,還有一些常用的老年病藥物。

桃溪是個大村,還是有一家衛生院的。不過醫生護士都是一個人擔任,這人說不上有多麼高明的醫術,平常醫治個頭疼腦熱的倒是不成問題。

十月中旬,村子裡邊的小賣店,正式升級成為了超市。其中不光是有戶外用品,還增加的蔬菜水果攤子。

桃溪村這邊冬季是不扣大棚的,就隻有白蘿蔔、土豆、白菜、紅薯、冬瓜、南瓜之類的蔬菜。

黃哲擔心這些來療養的老人吃不慣這些菜,而且他們沒有地,隻能買糧食吃,也不像村裡的人能自己蒸饅頭、做麵條。

就讓村子裡邊的超市專門劃出一個小區域,賣賣糧油副食,還有專門從縣裡邊進的大棚蔬菜和反季水果。

這些大棚蔬菜和反擊水果比起城市裡邊的還要貴,就是專門為這些老人準備的。

令黃哲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糧油副食、蔬菜水果,不隻是這些老人來買,更有好多村子裡邊的人來買。

黃哲這才醒過味來,村子裡邊現在純收入多了,自然比以前捨得花錢了。還有一部分本身就比較富裕的,往常不是他們不消費,而是村子裡邊壓根就沒有這些東西。

陳子嘉這段時間帶著請來的專業人士劃分了白龍穀漂流的路線。

白龍穀地勢很好,有平緩的溪麵,也有錯落水道。專業人士來看,這段溪流流速合適,很適合漂流運動。

漂流可以讓人坐在皮劃艇上,順著溪水飄行,溪水平緩的時候可以欣賞沿途的風景,而當溪流激烈的時候,就必須和同伴齊心協力的劃動船槳來通過,是一項近年來非常流行和收歡迎的運動項目。

他們省有幾個漂流景點,不過雲市範圍內倒是還沒有。要是白龍穀漂流建成,將是雲市地區第一個漂流景區,到時候不愁沒有客源。

聽到專業人士給出的結論,全村人都很高興。

白龍穀的工程已經開始動工,除了清理沿途的道路之外,還要在白龍穀下方修建幾棟房屋,這裡將作為主要工作地點。

到時候遊客們將在這裡買票入場,在更衣間換衣服,然後沿著道路上到頂端,從上邊漂流下來。

因為是全村的事業,男女老少齊出動,清理山路的清理山路,而壯年男子們則一起動手蓋房子。

好在村裡這些男人們以前一起改過村委的大院,蓋幾棟房屋還難不倒他們。

陳子嘉也是沒辦法,才用這些非專業人士,誰讓現在鄉鎮上的蓋房隊都在給胡曉雯幹活呢。

十一假期結束,胡曉雯五百畝桃園裡的工房,終於破土動工了。

☆、第80章

胡曉雯原定計劃就是在秋收之後開始修建桃園的新工房。她這次可不是簡單的蓋幾間房就行的,而是要修建雙層木屋。

不談她這麼大的桃園要僱傭多少人,就光是每年暑假招暑期工,就要準備不少的房間來。

除了工人居住的木屋之外,胡曉雯還打算修一排大倉庫,今後收穫的果實就儲存在這裡。

不過這個倉庫可以放著慢慢修,當務之急的是先修一排木屋給工人住。

胡曉雯之前砍下來的木頭晾曬好了先給桃花小築用了,後來砍伐下來的木頭已經來不及晾曬了。

葛師傅就給胡曉雯出了個主意,讓她找了一家木材廠,專門給烘乾了。

新伐下來的樹木內部還含有很多水分,必須要晾乾了之後才能使用。要不然時間一長,木頭就容易收縮變形。

胡曉雯聽了葛師傅的建議,把那些木料都拉去了木材廠。給了一筆錢,把木頭都給烘乾了。

她不隻是讓木材廠給烘乾了,還讓這個廠子把木頭都處理好了,最後拉到桃園工地的木料直接就成了成品木材。

葛師傅和馬師傅倆人各自有一個施工隊,倆人這次合夥給胡曉雯幹活,把自己所有的人都帶來了,有五六十個。

胡曉雯的桃花小築整體已經完工,現在就剩下內外裝修。

兩位師傅見胡曉雯這邊要蓋木屋,自然不願意錯過這筆生意。雖然這倆人這些年都蓋得是水泥磚房,但是說起木結構房屋,整個臨水縣還真沒有人的手藝能比的過他們。

留下二十多個人幹活,葛師傅兄弟兩個帶著三十個人上了山,就開始給胡曉雯蓋工房。木料都是做好的,修這個木房子可比蓋傳統四合院——還是雙層的,進程要快多了。

葛師傅給胡曉雯看了他的圖紙,這木屋比起胡曉雯預想的要大多了。胡曉雯當時想,這木屋就修成西式的那種簡約風,簡單實用就可以。

葛師傅給她設計的木屋因為是尖頂,雖然隻有兩層卻有十米高。葛師傅說上邊的空間不能浪費就給她弄成了兩個半層,頂上還有一層閣樓,麵積隻有下邊一半的空間。

胡曉雯覺得這樣挺不錯的,等到以後暑期工多了就讓他們分一部分睡在上邊好了。這層的房間比起下邊的要小一些,不過開了天窗,倒是不顯得黑暗。

住在木屋閣樓的體驗可不是哪都能有的,想來這些暑期工會覺得很新奇樂意。

這已經是兩位師傅給胡曉雯做的第二個工程,雙方合作愉快,彼此信任,胡曉雯就放心的把這邊的事情交給兩位師傅。

忙完了這邊破土動工的事情,她就開始往水渠引水放魚。

水塘開挖完畢,挖出來的土胡曉雯沒讓施工隊處理。她找了一台大車,把這些土拉到人看不見的地方直接給弄進了玉墜空間裡邊。

玉墜空間當中的水岸一直是窄窄的一條,胡曉雯也不知道該如何增加。無計可施之下,她乾脆把這邊挖水塘弄出來的土,都順著水岸鋪了出去,把這條水岸加寬。

水塘的麵積有五十畝大小,挖出來的土順著水岸填埋足足加寬了有三米多。看著加寬的水岸邊,胡曉雯挺開心,打算等放完了魚再去市裡買一些樹苗種下去。

過了豐水期,地下水的水位降低,水壓沒有原先那樣強了,泉水口的出水變得比之前小了些。

胡曉雯和桃園的員工把新水渠和舊水渠聯通,泉水就順著新開的渠道流了過去。

要等這邊的泉水把水塘灌滿要好幾天,胡曉雯覺得太慢,每天晚上就跑過來把空間裡邊的水往水塘裡邊倒,一邊倒水一邊把空間裡的水生生物往裡邊扔。

今年她截留在桃園水域的桃花魚下了很多的魚苗,這些魚苗引得很多肉食性的魚類逆流而上來吃。

胡曉雯也沒有刻意驅趕那些食肉性魚類,空間裡邊的前車之鑒還在眼前,沒有天敵的情況下讓桃花魚直接氾濫了。

她沒有限製魚類的進入,就讓讓桃園這邊的魚類越來越多。所以她這會兒往裡邊放多種魚類並不顯眼。

等到胡曉雯這邊半夜偷著放空間水,水裡富含的豐富浮遊生物和藻類就把食草性的吸引了大量的魚蝦、田螺過來安家落戶。

這讓這個水塘很快的就形成了一個微型的水生態循環。

一個多星期的時間,五十畝水塘灌滿了水。

胡曉雯觀察了一下,發現桃花魚更喜歡在流動的水渠當中活動,水塘當中更多被其他魚類佔據。

不過環繞三道彎的幾條水渠互相連接,形成了一條好幾公裡長的水溝。這條水溝,足夠這些桃花魚繁衍生息。

胡曉雯說是要養這些桃花魚,卻完全就是散養。她把更主要的工作都放在繁殖水溝底部和周圍的水生植物上,並不給桃花魚餵食,而是讓它們自己去覓食。

這樣整片水域養出來的魚更具有野性,跟真正的野生魚類不差什麼。

這幾天,胡曉雯就沿著水渠加料,想要讓水渠當中的水藻類長得快一些。等到她走到新舊水渠交接的地方,看見好幾個拎著水桶的大叔大媽。→思→兔→文→檔→共→享→與→線→上→閱→讀→

「大爺大媽,你們這是?」胡曉雯不明所以的看著幾人。

這幾個人她看著眼熟,她不知道他們的姓名,隻是知道這些人是最近跑來桃溪村包租療養的,都是來自臨水縣一個老年活動中心的。

胡曉雯不認識他們,他們卻認識胡曉雯。

在這裡碰見雙方都有點意外,幾個老人互相看看,最後一個頭髮花白的大媽不好意思的對胡曉雯說:「姑娘,我們沒惡意,就是想在這裡打點水。」

打水?胡曉雯被這個答案弄得愣住了。

她腦子裡邊轉了轉,露出一副恍然的表情:「大娘,是不是你們住的地方沒有按壓水井?」

這些從臨水縣來的人租的房子有的是近些年蓋的,也有的是很老的房子。有的房子裡邊根本就沒有打壓水井,早些時候人們都是挑水吃的!

原來村子裡邊是有公共水井的,就是那種搖動轆轤的傳統水井。村裡的水井早就被填了,現在家家戶戶不是有壓水井就是有自來水管。

那大娘露出一臉尷尬的表情,胡曉雯以為她猜對了。她頓時湧起同情心:「你們這樣來這裡打水不是繞遠嗎?這樣,我跟村支書說一聲,讓你們就近去別人家裡邊打水。」

這些人畢竟上了歲數,走個四十分鐘跑這邊來打水,回去個個都要累癱了。

再說就近打水也是溪水裡的比較近,怎麼跑到這邊來了?

那大娘搖了搖手,見胡曉雯的誤會越來越深,克服了尷尬的情緒說出了實話:「不是,你誤會了。我們不是吃不上水,而是特意上山來打這邊的水的。」

胡曉雯迷糊了,不解的看著他們。

最難的開頭說了出來,那大娘直接說:「村委給我們安排了用水,房東也說過段時間就給我們安裝水管。」

胡曉雯更不理解了:「那你們幹嘛還專門跑到這麼遠的地方來打水?」

她身後的一個大爺嫌棄的說:「你這慢慢吞吞的,說個話也說不清楚!」大爺上前一步,對著胡曉雯說:「我們聽說這山上有眼仙泉,吃了這個水對人身體特別的好,所以我們就來這邊打水了。」

那大爺臉上也露出了一個不好意思的表情:「姑娘,我們就是打一些水,回去燒著喝,沒別的意思。」

胡曉雯頓時不知道要擺出什麼表情了:「……仙泉?」

她怎麼從來不知道這山上的泉水成仙泉了?這是什麼時候又傳出來的謠言啊!

大娘說:「就是那眼曾經噴出過好多桃花魚的泉水。」

胡曉雯哭笑不得:「大娘,那水真就是普通的泉水,不是什麼仙泉。」

大爺說:「姑娘你就不用瞞著我們了,村裡邊的老人都說這泉水好……」

這大爺跟她解釋,還是在桃花小築,早上起來吃飯的時候村裡的老人們對他們說起來的。

原來在胡曉雯不知道的情況下,她桃園上的泉水多了一個桃花仙泉的雅號。這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