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1 / 1)

來,在這邊實戰應用一下。

對於回紇的情況,大致思路就是先與北邊的部落結盟,一起對抗外敵。然後再用現有的資源與技術友好合作,徹底將北部團結成為自己人,然後再去解決西部的混亂困境。

等到回紇的情況徹底穩定,搞一搞發展,再去韃靼那邊。

然後按照棗兒的設想向南推進就好。

當然,這些隻是設想,具體情況還得結合實際不斷調整。

雖說棗兒她們升級了馬車,但從回紇到興和兩地往來間的道路運輸仍不便利,兩邊傳信運東西也隻能等待很長時間。

鐵柱把信傳回去後,自然不可能閒著乾等下去。

回紇最近也剛過收獲季。

鐵柱他們到來的時候,春播早就過了,作物也已經紮根在地裡,所以他們隻能在半途提出一些種地的改進措施,有些效果,但作用不大。

於是這次,馮平他們的收獲就也就隻是常規水平好上那麼一點點。

包括之前馮平找到的鷹嘴豆,去尋找種植方法的時候他還被人擄走了,沒能好好種,收獲時也是十分慘淡。

鐵柱等人對此束手無策,隻能從秋收後努力,明年春天再指導大家精耕細作。

對於地裡的情況,這裡的人們似乎早就習以為常。甚至因為鐵柱他們的中途提點,最終收獲比想象中還要多,就已經覺得十分滿足感激。

不過,那些通過羊毛衣和新鮮奶製品帶來的額外收入卻是讓大夥欣喜不已。

這份收入一部分是鐵柱他們帶來的。

鐵柱他們有藥材,後麵又用車馬運來了肥皂、雨鞋等實用物品,大家可以用毛衣和毛線去換。

奶製品收的少,主要是因為不好保存太久。不過做出的奶粉可以放得稍微久一些,鐵柱就也收了一部分。

收到的東西一並寄回興和去。

這樣的交換算是互惠互利,不過馮平他們總覺得是自己這邊更占便宜些。

鐵柱等人教會他們做東西,又自掏腰包換走他們做的東西,完全就是為了幫扶他們嘛!

兩邊的情誼越發深厚,牙地的住民們對此也很是感激。

不僅是他們這邊。

鐵柱之前去找鄰村那位女村長談合作時,同樣也會和她們村裡做這樣的交換。

有了鐵柱這層關係,馮平他們與那邊村子的關係都緩和不少。

不能說見麵時雙方有多熱切,但至少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冷言冷語地互相擠兌。

除了鐵柱這邊換來的東西,還有部分奶製品和毛衣是去沃土鎮裡賣掉的。

一位阿婆喜滋滋地給鐵柱他們展示自己的收入:“你們瞧,這些東西還有錢都是用毛衣和奶酪換來的,今年收獲多多,這都是你們的功勞啊!”

鐵柱看著她手中的錢數有些吃驚:“那麼多東西,隻換了這麼些錢嗎?”

這錢遠比他想象中的少,按說毛衣的價值應該不止這個數。

阿婆笑道:“是因為你們最好心,才會拿那些價值不菲的寶物來交換,貼補我們。在鎮上做買賣可就遇不到這樣的事了!”

若不是兜裡攢些錢比較踏實,還要在沃土鎮采買一些鐵柱他們沒有的日用品,阿婆也不願意去鎮上換東西的。

不過,鎮上的交易其實並沒有鐵柱想的那麼黑。

阿婆她們如今手頭隻剩下這些錢,是因為還拿錢去做了其它的事。

“喏,這個送給你們,是我們這些人的一點小心意。”

阿婆說著,遞過來一個蓋著布頭的小籃子。

鐵柱接過籃子掀開布蓋,就看到裡麵盛滿了玉石。

他吃了一驚,趕忙推拒道:“不行,我不能收,這些東西實在太貴重了!”

“啊呀,也沒你想的那麼貴重啦!隻是我們在這邊待久了,挑石頭很有心得而已,所以品相看起來才很不錯。你們一定要收下,沒了你們教的那些,也不會有這些東西啊!而且,你們來了這麼久,連牙地的特產玉石都沒摸過,說出去也是要讓人笑掉大牙的!”

阿婆絮絮叨叨地說著,說完就矯健地跑掉了。

鐵柱哭笑不得,隻能收下。

這裡玉石的確有名,寄回去給方仙兒也是好的,就當是一種回饋吧!

畢竟,追根溯源,還是因為有方仙兒,才能做出各種各樣的東西。

不得不說,鐵柱是真有些想家了。

在外麵生活就能發現,無論衣食住行的開銷都很大。

而在興和,方仙兒卻為人們打造了一個生活成本低廉,生活品質又高的世外桃源。

想了一會兒,鐵柱便收起心思,打算化思念為動力。

要早點把回紇以及北地各處建設起來,爭取讓所有地方都變成興和那樣的桃源才行。

建設,就先從集中力量開鑿坎兒井做起吧!

坎兒井不比普通的打井,需要用到一件名為轆轤的重要工具去造。

馮平他們和鄰村難得達成共識,打算合力在入冬前先建出一處可用的坎兒井,這樣來年就不影響戈壁開荒了。

時間比較緊迫,等到天再冷一點,土地凍硬了,就什麼也做不了。

說起入冬,鐵柱已經經曆了好幾個不同的冬天。

回紇這邊的冬日應該會更加寒冷。

禦寒可以穿棉衣和皮襖,彈棉花的技術又能派上用場了。

屋裡取暖就用木柴。

馮平他們比較幸運,居住地不遠處就有樹林,可以撿柴囤柴。

牙地還有一些樹木稀缺的地方,就隻能靠燒牛糞取暖了。

因為有木柴用,鐵柱便教大家造了個小木炭窯。

再做上一架鼓風機,搭著木炭一起用就能燒製許多東西。

比如說製泡菜的陶壇子。

回紇這邊的礦產很豐富,製陶的土並不怎麼稀罕。

這邊這有菘菜,比較耐寒耐放,不過吃久了也會覺得單調。

拿一部分製作泡菜正好,吃起來有滋有味。

泡菜壇子的製法也是以前方仙兒教的。

燒製它的溫度越高,硬度就會越高。

這樣燒出的壇子耐用,不易被醃菜裡的鹽與酸腐蝕壞,生出有害的東西。

這東西樣式特彆,壇蓋像一個碗,中間有一圈水槽,盛水後就可以讓壇子密封住,還不影響裡麵往外排氣。

他們在興和做過這個。

之前縣裡公布了一批食方,這泡菜的做法就在其中。不少百姓都買了壇子回去做,好給冬日裡添菜吃。

有了泡菜壇的做法,馮平他們兩邊村子就能自己做泡菜吃,還能用炭燒製更多結實的陶器,也算是又添一個進項。

鐵柱一行人忙忙碌碌,籌備打井,囤食過冬。

沒有了蜂窩煤和煤爐,其實也可以造火牆取暖,不過那需要大動作改造房屋,還得燒製許多磚塊。

不僅費功夫,還費料。

不提時間有限,現有的木炭也隻夠人們取暖生活,頂多再燒些陶器,要拿來大量燒磚估計還得有煤。

鐵柱知道,作為擁有礦藏的回紇寶地,自然也是藏著煤礦的。

不過,這地方實在太大,也隻能慢慢尋找……

唉,總之今年冬天還是先湊合過去吧。

-

在鐵柱賣力的時候,興和縣這邊又鼓搗出了新的玩意。

一直以來,縣裡有什麼新動向,百姓很快就能知道,於是近兩天的就又有了新談資。

“聽說了嗎?咱們縣這兩天正陸續給兩邊的路上安一種煤氣燈呢,據說要比尋常點的那種燈亮堂百倍!”

“居然這麼亮,隻有外邊能安嗎?能不能安到咱們自家來啊?”

“一時半會估計還不行,聽說得再琢磨一下技術呢……”

興和與眠崇有煤礦,用煤量都不小。!思!兔!網!

在燒煤的過程中就會產生許多“廢料”,比如焦油。

雖說看著像廢料,但有盛珺在,大家就能知道這些東西能夠變廢為寶,在燒煤的時候也會有意識地儲存它。

不過,以前條件不足,學識不夠,事情也多,存下來的廢料一時半會還真沒用上。

現在慢慢把發展搞起來了,縣裡就開始琢磨著將這些東西利用起來,最近也在計劃通煤氣管道的事。

新管道肯定不是一兩天就能完工的,但簡易的煤氣燈卻可以安排上。

雖說叫煤氣燈,但也需要用到煤油。

沒通管道,這種燈還得人工來充氣上油,而且因為技術仍在完善,怕有安全隱患,暫時也不好在屋內使用。

為了方便後期連通管道,鐵匠們還給燈柱做了獨特的造型,既美觀獨特,後麵再加工升級也更方便。

雖然每日派專人補充燃料有些麻煩,但煤氣燈使用的是玻璃外罩,燈芯又亮,能照明的範圍大得驚人,這點麻煩就也值當了。

總之,在第一條安裝煤氣燈的街道於夜裡亮起時,所有人都被那燈火通明的景象震撼到了。

這條街本是城裡一條很普通的街道,甚至沒個正經名字,往常人流並不算大。

如今安完煤氣燈後,街道就被正式更名為福燈街,整條街頓時成了城中有名的旺街。

在這條街上,再平平無奇的小攤位被瑩亮的燈火一照,都能顯露出幾分不平凡來。

興和縣的夜市徹底興盛起來。

往常在城中四散擺夜攤的人都有了統一的去處,到福燈街來擺。

因為縣裡想要發展城中的夜市,短期內,在夜市擺設攤位暫時無需繳納任何費用,隻需要登記開好健康證明就行。

無論是做小吃,還是小的手工藝品,都可以來到這邊擺攤。

有了亮堂的煤氣燈,一條街的攤位很好逛,天天都有過年過節的感覺。

在福燈街後,其它街道也陸續裝上了煤氣燈,

雖然沒有夜市,但人們逛完福燈街回家時,一路也是亮亮的,很有幸福感。

除了煤氣燈,還有一個產業也吃到了利用焦油的福利開始興起,那就是染料廠。

新的染料廠就開在紡織廠附近,是專門給線和布料甚至成衣染色的地方。

往常,人們給布料染色,多用的是天然染料,例如茜草之類的植物。

在縣裡開始種植棉花後,擁有新技術的紡織廠也跟著建起來,之前的天然染料供應就越發吃力。

如今,借助焦油和相關的化學技術,可以提煉出多種多樣的人工染料,這可比天然染料產量高出許多。

染料廠目前正在不斷探索嘗試合出更多的顏色。

除了染縣裡的布,廠子還打算從外城接一些染色的活幫人染布,又能給興和增加不少收入,可以說是很有前景。

各類產業蒸蒸日上令人喜悅。

可棗兒她們最近卻又開始發愁,因為城裡的人似乎又有些不夠用了。

“這樣下去不行,咱們得再弄些人來。要不先四下收攏救助一些難民吧?”

第130章

說要收攏難民,實際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