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1 / 1)

貧農大魔師 秋味 4124 字 2個月前

、姥姥,大娘,娘,妮兒,我走了啊!”

姚致遠撐起雨傘消失在雨霧中。

大家接著繼續邊聊天,邊納鞋底,鞋底就這麼一針一線納出來的,鞋幫是一層布一層布糊出來的。

正好是秋雨綿綿的時候,這時候也正好忙裡偷閒,忙了一個多月,能稍稍喘口氣。

說是偷閒,可怎麼能閒的下來,每家婦女都會拿一張小凳子,坐在屋內,開始搓麻繩、納鞋底。

過去農閒季節,很多農戶忙著搓麻繩。在鄉下,麻繩的用處很廣。要說起搓麻繩,鄉下人沒有一個不會的。不管男女老少,上至七八十歲的老農,下到七八歲的小孩,不會搓麻繩,可算不上個莊戶人家。

隻見姚奶奶卷起褲管,拿三根或四根粗麻,捋平拉直,在手心啐一口口水,輕巧而適當的在%e8%85%bf上一搓,三條粗麻線就結結實實的擰在一起了,麻繩就出來了。穿在針內,就可以當納鞋底的麻繩了。也隻有麻繩納出的鞋底最結實。

鬆散的麻線就像一個個有生命的精靈一樣,在姚奶奶的手下和%e8%85%bf上,翻滾著,翻滾著,就神奇的變成了一條條結實的麻繩。

這搓的麻繩,絡麻都是自家種出來的。

麵對貧乏的生活窘境,勤勞的農民自然不會閒置一寸可利用之地。自家房前屋後的空地上,家家戶戶每年都會種植一些絡麻,成熟時,就像一片濃縮的小樹林。立秋過後,正是收獲之時。白天,大人們個個在生產隊勞動,掙工分。晚飯後,一家家幾乎是全民皆兵地參加勞動,拔絡麻。

拔下來的絡麻,就剝皮。把一根絡麻從半腰中間兩邊扳幾下,皮破後,露出裡麵的麻杆子,一手抓住上半部,一手順著結實而有韌性的絡麻皮向下撕,這樣,既順利地取出麻杆子,又不至於把麻皮弄斷,從而,為下一步搓麻繩打好基礎。因為,皮長一點,接頭比較少,搓起來順手。

接下來就是曬。麻皮曬乾了,才可以搓麻繩;麻杆曬乾了,就當燒鍋料,那些粗一點的麻杆還可以用來紮籬笆,防止%e9%b8%a1子來偷吃菜。

這些搓出來的麻繩一般自己家裡用的。除了納鞋底還可以用來做簸箕、籮筐上的繩子,也可以做挑麥把的繩子,還可以用來捆縛東西總之用處多多。

妮兒乖乖的坐在小板凳上,雙手托腮,看著她們納鞋底。

她一直認為納鞋底是一項技術活,在農村這也用來考驗新媳婦的女紅水平。它不僅需要手勁,更需要耐心與巧勁。鞋底上的各種花樣更是需要一番藝術上的計劃與考量,就像繡花一樣。為了使鞋底更加厚實,婦女們一般都拿一個錐子,手指上帶著頂針,先用錐子在鞋底上紮一個孔,再用頂針把針頂過去。頂過去後,將麻繩在錐子把上挽一下,狠狠的拽一下,這一拽就是“刺啦”一聲,不是那麼悅耳,卻是那麼的實在。手巧的婦女,一紮、一頂、一拽,幾個動作一氣嗬成,針線翻飛,姿勢優美。

“妮兒這麼乖,看我們納鞋底悶不悶。”大娘瞥了一眼發呆的妮兒道。

“不悶!”妮兒坐在小板凳上搖搖頭道。聊天聲,拽麻繩聲就這樣悄然的彌漫在房中,久久不散。

納鞋底一般都是農家婦女的工作,一段農閒時節,其實納不了多少鞋底。她們會把沒納好的鞋底包好放在櫃子裡,有時間再拿出來繼續納。

這些鞋底,全是納給自己的兒女和丈夫的,一針一線,都飽含了%e4%ba%b2人的心血,充滿了她們所有的愛。

“娘,你納鞋底,我來搓會兒麻繩。”大娘看著姚奶奶小%e8%85%bf上麻繩搓的紅紅的,說著把鞋底針、錐遞給了姚奶奶。

姚家人口多,尤其男人又費鞋,所以這搓麻繩,要是擱在一個身上,這%e8%85%bf還不%e8%84%b1層皮啊!

姚奶奶接過鞋底的,接著納,大娘卷起褲%e8%85%bf,開始搓麻繩。

有時候為了趕製布鞋,挑燈夜戰在如豆的燈光下,一針一針的納鞋底也是常有的事。

冬閒時節,這識字班中,婦女們坐在一起搓麻繩、納鞋底。納鞋底其實也是一場婦女們的盛會,一邊納,一邊聊天,一邊認已經學會的字。聊自己的家庭、兒女和村裡的事。

“對了,我聽說,這識字班,冬閒又要開了。”三大娘刺啦一聲拽著麻繩道。

“上級不是說知識越多越反動,不讓看書了。”姚奶奶詫異道。

“%e4%ba%b2家母,那要看是學誰的了。”劉淑英笑道,“怎麼可能做到哪一步。”

“嬸子這一句話說到點子上了,學他老人家的著作,在多也不嫌少。”三大娘附和道,“大隊長說了,咱們這農作物產量上遙遙領先,這在政治學習上也得加強進步。”

繼小麥,穀子豐收後,今年的玉米產量也下來了,最高也就是最肥沃的那幾塊兒地畝產高達九百斤,整個平均下來的產量,也在七、八百斤上。

所以公社、縣裡,送來大大的獎狀,以茲鼓勵!!貼在祠堂的正中央,供人們觀看。

☆、第275章 刨地瓜

“姥姥,豆腐,豆腐。”妮兒扯著正納的起勁兒的劉淑英的衣袖道。

“小饞貓,忘不了。”劉淑英收拾了一下,麻繩卷在鞋底上,放進竹背簍裡,看向其他人道,“今兒中午泥鰍鑽豆腐,給大家加一道菜。”

“致遠都念叨好久了。”三大娘笑著起身道,“我去幫忙!”

“不用,不用,豆腐不多,我想多做也不成啊!”劉淑英無奈地說道,“再說了,這道菜其實做法很簡單的。”

姚奶奶訕笑道,“%e4%ba%b2家母,她們哪是要幫忙,分明是要偷師。”

“哦!”劉淑英先是一愣,緊接著一笑道,“那還等什麼?”

劉淑英先撐開油紙傘,然後抱起妮兒起身道,“咱們走嘍!”踏入了毛毛細雨中。

大娘和三大娘收拾好自己的針線笸籮,撐著傘緊隨其後。

姚奶奶站在堂前搖頭輕笑,偷師成功了俺們就有口福了,這個她絕對讚成。

泥鰍鑽豆腐是民間的傳統風味菜,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

大家圍到廚房,劉淑英笑道,“其實做法很簡單的,先將泥鰍養幾天,排除臟物並洗淨,鍋注入涼排骨湯或者涼水,隨放整塊嫩豆腐和泥鰍,加蓋慢燉稍許時間,泥鰍被熱氣所逼鑽入豆腐躲藏,待至湯沸全部燙死在豆腐中,然後再經小火並加入多種調配佐料烹成。”

妮兒心裡腹誹道:溫水煮青蛙。

劉淑英接著說道,“這道菜隻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火一定不能太大,太大一下就把泥鰍煮熟了,火要慢慢來,讓泥鰍有足夠的時間鑽進豆腐。二是:泥鰍一定是活的。越有活力越好,這樣才能鑽進豆腐。”

說話當中劉淑英掀開鍋蓋,香氣撲鼻而來。

“哇……泥鰍果然都鑽進去了。”三大娘驚歎道。

劉淑英再加入佐料。繼續小火溫燉,直至烹成。

“好像不難做。”大娘說道。“隻是豆腐不能常吃,咱這裡就不缺泥鰍。”

“就是材料難齊全。”三大娘附和道。

“豆腐會有的。”妮兒搖頭晃腦,老氣橫秋道。

軟軟糯糯的嗓音,配上一副小大人的模樣,真是搞笑的很。

“麵……”鐘小貓剛說了一個字,突然住嘴,因為他講要說的話可是封資修。

劉姥爺微微一笑,拍拍他的肩頭道。“一切都會有的,會好起來的。”

劉淑英趕緊岔開話題道,“這泥鰍鑽豆腐又名貂蟬豆腐。以泥鰍比喻奸滑的董卓,泥鰍在熱湯中急得無處藏身,鑽入冷豆腐中,結果還是逃%e8%84%b1不了烹煮的命運。好似王允獻貂蟬,巧使美人計一樣。”

“這道菜還跟四大美人有關啊!長見識了。”三大娘笑道。

“好了,一家兩塊豆腐,現在拿走吧!”劉淑英發話道,“對了彆忘了小牧家的一塊兒。”

“知道了。姥姥。”姚致遠應道。

劉淑英看著大鐵鍋裡就剩下兩塊兒豆腐,“好了,咱們今天中午吃什麼啊!”!思!兔!網!

“天氣有點兒冷了。咱們吃拽麵,有湯有水,吃了暖和。”劉姥爺想了想道。

“這個我來和麵。”鐘小貓說道。

“那我來做鹵。”劉淑英道。

“那我和太姥爺等著吃。”妮兒食指蹭了下鼻尖甜甜一笑道。

“嗬嗬……小饞貓。”劉淑英%e4%ba%b2昵的捏了捏妮兒的鼻子道,“看看小貓和麵的手藝有沒有見長。”

“當然!你們看我的手,麵盆、麵團,三光,怎麼樣,姥姥我這個徒弟沒給你丟臉吧!”鐘小貓沾沾自喜道。

“得了吧你,不知道練了多少回了。”劉淑英打擊他道。“每次廚房不是如戰場一般狼藉的。”

妮兒點點頭,真是如台風過境一般。。

“嘿嘿……我現在已經很好了。”鐘小貓自我感覺良好道。

“哼哼……要不是看你不放棄。勝在努力,早就不讓踏進廚房一步了。”劉淑英食指彈了他個爆栗道。

“油熱了。姥姥,油熱了。”鐘小貓指著大鐵鍋道。

劉淑英回頭一看油熱了沒心思跟他閒扯,趕緊炒%e9%b8%a1蛋西紅柿打鹵。

拽麵顧名思義,隻不過將麵團弄成長條片,用手揪成段放入滋味湯水裡滾熟而已。就這麼簡單。

“姥爺、媽,妮兒我回來了。”連幼梅撐著傘就進了家門。

“我們都在廚房!”劉淑英頭也不抬的問道,“這麼早就回來了。”

連幼梅洗乾淨手和腳,進了廚房,聞言回道,“下雨天,沒多少事,隻是歸攏賬目而已,所以就提早回來了。”

“姥爺,妮兒。”連幼梅坐在他們身邊道,妮兒抓著她有些冰涼的手叫道,“娘!”

連幼梅回握著她的手,“哦!小貓再擀麵條呢!嗯!幾日不見功夫見長啊!”

有人誇當然高興了,鐘小貓更賣力了,男人雖說還是少年,這手上勁兒大,擀出來的麵條,就是不一樣。

“幼梅去摘些青菜來。”劉淑英指使道。

“媽,我去吧!我穿著蓑衣方便。”站在廚房門口的姚長海說道。

話落轉身進了菜園子,摘些菠菜、小油菜、蒜苗、香菜、大蔥蹲在水井邊洗乾淨端了進來。

時間剛剛好,切碎了放到鍋裡,色香味俱全的拽麵就成了。

紅紅的湯裡,飄著綠色的蔬菜,外加白白的麵片,非常的有食欲。

一邊品嘗筋道而富有彈性的麵片,一邊連湯帶水灌進肚,下雨有些微冷的天氣裡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