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1 / 1)

舌尖上的中國 CCTV 4236 字 2個月前

的速度是成敗關鍵,放入專用的麵箱,第三次發酵,等待麵條更大程度的舒展。黃土高原,古老文明的發源地,農耕的傳統在這裡世代延續。每一口窯洞裡的家族,長輩最在意的,莫過於給孩子留下什麼。物質是有限的,手藝是自己的,但年輕人的觀念卻在悄悄改變。爺爺不便走動,到了兒孫們接過擔子的時候。撐麵杆從中間精準分開,麵的柔韌與重力的合作恰到好處。160根一掛,能拉長到3米,銀絲傾瀉,接受陽光和空氣最後的塑造。潔白的掛麵,為蒼涼的黃土地和一家人的日子,都增添了幾分暖意。

所謂“心傳”,除了世代相傳的手藝,還有生存的信念,以及流淌在血脈裡的勤勞和堅守。

與北方麵食不同,長江以南,人們更喜愛米製糕點。這不是簡單作坊能夠完成的,工藝精密,品種浩繁,需要精美絕倫的手工,和嚴密的傳授體係。精細加工存在於每一個環節,糯米加水研磨,經過處理的糯米粉,質地更加均勻細膩。水磨糯米粉和粳米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創造多變的口感。這是製作蘇式糕點的基本功。糕點廚師是運用各種“兵器”的行家。應季而變的餡料,取天然色香,夏秋薄荷,冬春玫瑰。中國的廚房,處理米,麵點心的工種稱為白案。精巧的手工是行走白案江湖的根本。廚師,作為傳統行當,一直以師徒的形式在中國延續。今天,年輕人通過學校教育,掌握烹飪基本技能。但要成為真正的廚師,仍需要一位師傅點化。師徒,中國傳統倫常中,最重要的非血緣關係之一。

揉麵是最基本的,呂傑民門下學徒20個,並非人人都能得到真傳。阿苗,剛滿20歲,老家蘇北,3年前高中畢業,跟隨父母來到蘇州。父母希望家裡的男孩能考上大學,阿苗是長姐,她需要儘快自食其力。

離蘇州1400公裡的深山裡,另一種更原始,粗獷的食物,可以依稀看到中國糕點的進化曆程。日照時間越來越短,采挖蕨根的時候到了。歐洲考古發現表明,最古老的麵包,是用蕨類植物根中提取的澱粉,製作而成。莽山瑤族的先輩,也發現了這個秘密,從蕨根中獲得原料,製成一種原始的中式糕點,糍粑。鄧開風的祖輩遊耕遊居,被稱為“過山瑤”。過去糧食產量有限,蕨根糍粑是過冬主食。如今製作蕨粑,不僅是對美味的留戀,也是祖輩提醒後代,不忘艱難時日。取自山林的各種材料,組成一套奇妙的過濾係統。父%e4%ba%b2教會鄧開風,如何獲取大山的饋贈,也告誡他要敬畏山神。經過一天的沉澱,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再次衝洗,更細密的過濾,就可以製作蕨根糍粑。加熱,起糊,不斷攪拌,直到表麵形成凝膠。膠團韌性極強,要馴服它,還得父%e4%ba%b2出馬。裹上曬乾的澱粉,扯成小團,就可以直接食用。孩子們更喜歡甜食,芝麻的香氣伴著蕨粑的甘甜,這就是瑤族人世代繁衍的味覺密碼,也是撰寫人類味覺記憶史的通用語言。

麵對嚴厲的師傅,阿苗每天心驚膽戰,反複練習的三角團,終於得到師傅認可,第一次,她的手藝可以上桌。小小的成就感激勵著這個女孩,每天收工後隻要有剩餘的食材,阿苗就會留下來繼續練習。蘇式糕點,中國漢族糕點的重要流派,與古典園林一樣,是蘇州的標誌。這座城市的另一麵,現代化的世界工廠,吸引著700萬外來人口,造就了當今中國第二大移民城市。

飛速變化的生活中,古老的傳奇依然在上演。在白案江湖行走多年,呂傑民身懷一門絕技。將帶餡的糕團,製作成惟妙惟肖的動植物造型。從塑造漢字到塑造糕團,“象形”一直是中國人的獨門心傳。這種彆具一格的糕點,已經不是單純的食物,而是更高層次的,對生活情趣的審美。製作船點,既需要靈巧的手法,更需要先天的悟性。能見識到這門手藝,已經是莫大的獎勵。師傅則有另一番用意,為了延續蘇式糕點的傳奇,他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接班人。上有廟堂之高,下有江湖之遠,成為一名白案廚師的路,阿苗才剛剛起程。而更多關於食物的傳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裡。

汕頭的一天從海鮮市場的喧鬨開始,為家裡的小店采購食材,是阿哲每天的任務。這個年輕小夥,儼然是菜場裡的老主顧。父%e4%ba%b2曾是酒樓主廚,江湖人稱“阿烏”。阿哲有四個姐姐,他是家裡唯一的男孩。中國社會,父子的傳承關係比師徒更緊密。子承父業,被認為是最順理成章的事。但幾年前,阿哲考上廣州的大學,一心想在那裡闖蕩。職場受挫,回到家鄉,阿哲在家裡的小店幫忙。店裡的招牌是蠔烙,要做好這道最普通的潮汕小吃,一切從頭學起。在此之前,阿哲甚至沒有洗過一隻碗。蠔,也叫牡蠣,生長在沿岸淺海。2000多年前,中國就有養殖牡蠣的記載。潮汕地區的汫洲,家家戶戶以蠔為生。當地人食蠔偏愛小而肥,吃起來更鮮嫩,這也是蠔烙的最佳選擇。汕頭老城,洗儘鉛華,巷子深處,隱藏著蠔烙最傳統的做法。蕃薯粉打漿,包裹蠔肉,可以減緩高溫下的迅速縮水。烙到兩麵焦黃,還要保持蠔肉生嫩,汁水飽滿,不失鮮味。蘸上魚露提鮮,入口外焦內潤,脆嫩兼備。阿烏的手藝不止蠔烙,上門製作宴席才是主業。阿哲跟著父%e4%ba%b2出去辦桌,從打下手做起。畢業於工商管理專業,現在卻和最平凡的食物打交道。他發現刻好一個蘿卜花,並不比解一道高等數學題更容易。這一次,阿哲得到掌勺的機會,上桌前,還要父%e4%ba%b2最後潤色。

高速發展的中國,人們對新事物的追逐更加急迫,是堅守傳統,還是做出改變,這是一個問題。

揚州,長三角發達城市圈中,獨具個性的城市。楊明坤,63歲,評話藝人。揚州評話,一種流傳四百多年的民間藝術。戰爭,英雄,愛情,背叛,說不儘的故事,全憑一張嘴。這不僅是一張說書的嘴,也是一張挑剔的嘴。與廚師朋友,探討日常小菜的門道,對他而言是一樁樂事。

一盤精到的燙乾絲,代表了揚州人對生活的基本要求。大白乾,每塊橫批成28片,再切細絲,根根分明,韌而不散。100攝氏度的水,洗燙三遍,去除豆腥,澆上鹵汁和大量香油。素雅的外觀,卻有極為軟嫩鮮香的口感。楊明坤要準備一席家宴,這是每年一次的傳統,師傅下廚,款待徒弟,美食的傳承,離不開挑剔的美食家。豐富的閱曆和敏銳的味覺,讓楊明坤能準確把握這座城市的風味精髓,很少有人比他更了解揚州味道的正宗所在。

汕頭,日新月異,阿哲,正在嘗試突破。文蛤,花蛤,豆腐魚,顧客可以自由搭配。傳承四代人的蠔烙,在他手裡變幻出新意。阿哲經過反複實驗,不斷地往傳統蠔烙中添加新的食材。原本最熟悉的小吃,給食客帶來意外的驚喜。一門手藝的生命力,正是對傳統的繼承和升華。隨著時代而流變的美味,與%e8%88%8c尖相遇,觸動心靈。

對揚州人來說,上午喝茶皮包水,下午洗澡水包皮,如果再聽一場評話,便是平凡而精彩的一天。就像那些動人的故事,聽過千遍也不厭倦,尋常的衣食住行中,傳統日複一日地延續。阿哲家的小店,存在了百年,明天仍將帶著新意,開門迎客。

上海浦東三林塘,曾有一個鄉村廚師群體,人稱“鏟刀幫”。他們結伴闖蕩上海灘,曆經一個世紀,人才輩出。其中有一個家族,五代為廚,經過數十年磨礪,至今仍活躍於廚界,終成一代宗師。李明福,掌管家族經營的小餐館,每天早餐5點,他要去市場采購。為了保證原料新鮮,食材隻買當天所需,分量事先做了估計。精打細算,%e4%ba%b2力%e4%ba%b2為,是上海男人做事的習慣。每個晚上,後廚都是一番刀光劍影,李悅掌勺,李巍操刀。李明福的兩個兒子是廚房裡說一不二的將領。這對孿生兄弟的廚藝青出於藍,李明福不再需要%e4%ba%b2自下廚。家族的手藝得以傳承,是他最大的欣慰。

一條黃浦江,見證了上海的成長。在這座城市中西雜糅,包容開放的味覺曆史中,有一種滋味,出身低微,卻自成一家。在演變中,不因各方衝擊而消失,反倒越來越清晰,強大。這就是本幫菜,它奠定了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

在本幫菜的江湖裡,83歲的李伯榮,靠一身功夫,贏得一世之名。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功夫,沒有捷徑。李巍,李悅都是從14歲開始跟隨李伯榮學習廚藝。刀功,中式烹飪的核心技藝,代表一個廚師的功力。蓑衣刀法,依靠手腕控製,下刀力度,位置,方向,全在方寸之間。整魚%e8%84%b1骨,考驗對食材結構的了解,精確割開骨肉相連的結點,完美分離。極致刀功如同高深武術,隻有手上功夫練到純熟無比,運刀才能隨心所欲,遊刃有餘。

°思°兔°網°

本幫菜中的刀功菜,扣三絲,李巍的絕活。火%e8%85%bf,%e9%b8%a1脯,冬筍,三種極鮮的食材,先披薄片,再切成直徑不到0.5毫米的細絲。食材事先煮熟,切絲,為了擴大食材與湯汁的接觸麵。烹製過程中,三種味型同時釋放,融為一體。細致的刀功,更能讓食材呈現出獨特的美感。美味與形色兼顧,正是中國人的飲食哲學。哥哥刀功精湛,弟弟專攻火候。油爆河蝦,烹飪過程不足10秒,油溫達到200攝氏度,食材才能下鍋。蝦肉熟而不老,蝦殼脆而不焦,時間上不能相差分毫。李悅甚至能根據蝦殼的爆裂聲,判斷出鍋的時機。收汁時,再次入鍋,同樣乾淨利落。這道菜對火候的考校,有著教科書一般的嚴格。

關於火候,廣東菜中有更極致的例子。啫啫煲,追求食物的新鮮生嫩,猛火急功,儘可能縮短烹飪時間。不僅如此,廚師還要根據餐桌與爐灶的距離,調整火力和“抄起”沙煲的時機。奔跑的過程,烹飪仍在繼續。如果這是一出戲,隻有大幕拉起,也就是享用的那一刻,食物才完美亮相。在中文裡,“火候”一詞的使用並不局限在廚房,更能用來評價處世的修養以及為人的境界。

李伯榮最高興的,是回到自己工作過的廚房。1945年開始學藝,80歲告彆後廚。時代變遷,命運沉浮,李伯榮從未放下手中的刀和勺。好學,用心,傳道,授業,讓他收獲了今天的成就和尊敬。傳承中國文化的,不僅僅是唐詩,宋詞,昆曲,京劇。它包含著,與我們生活相關的每一個細節。從這個角度來說,廚師是文化的傳承者,也是文明的偉大書寫者。

徽州,榨油留下的餅渣,是莊稼最好的肥料。

陝北的窯洞前,張世新的兒孫們,掛出了自己製作的麵。

莽山瑤族,仍然感恩來自大山的饋贈。

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著對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隻要點燃爐火,端起碗筷,每個平凡的人,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