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1 / 1)

嫡妻不賢 溫涼盞 4313 字 2個月前

葉曾祖父剛剛去世時。

作為嫡長孫,為祖父守孝期間生子納妾都是大不孝的行為,更何況從那案宗上來看,沈承宣與秦素素苟/合時,恐怕老威遠伯死了還不到一月。

這種大不孝的案件,可比聽兩個女人扯皮有意思多了。

大理寺卿眼前一亮。

於是,本來隻想著看陸世子命根被斷案的閒人們,居然又免費看了一場戲。

已經削職為民,久已未出現在京城人民眼前,甚至也久已未出現在人們口中的沈承宣這回大大出了一回風頭。

雖說這風頭換誰誰也不想出。

上一次京城人說起沈承宣,還是同情他被富貴發達起的妻子渠宜生“拋棄”,那時他是被同情的,被可憐的,哪怕許多人知道他做了前朝老皇帝男寵,但一個男人被發達後翻臉不認人的妻子“拋棄”,雖說窩囊,但總歸是有些引人同情的。

雖然這“同情”有八成是為了表示對渠宜生的反抗。

然而這次,隨著大理寺卿雷厲風行的調查,陳年舊事被翻了個底朝天的沈承宣再也沒有人同情了。

陳年舊案不好查,原本大理寺卿以為要查探這事兒還需要費一番周折呢,誰知冥冥之中好似有人相助似的,案件進展簡直順利地不可思議。

當年的事知道的人已經不多,除了沈承宣秦素素和宜生三人外,當時威遠伯府的許多仆人也是知道的,然而這些仆人卻多半都被譚氏清理了,想要再找當年的人證,的確不太容易。

然而,大理寺卿還沒來得及發愁,這些人證幾乎是自個兒就送上門來了。

據他們說,當初他們因為知道了少爺的醜事,或是自己,或是家中%e4%ba%b2人便被譚氏清理,有的直接打死,有的賣到遠處,他們懾於譚氏威脅,始終不敢說出當年真相。

然而如今譚氏已死,威懾不再,官府又有意調查,他們自然是和盤托出,也是為當年的%e4%ba%b2人或自己討一個公道。

有了這些沈家舊仆的證詞,案件真相幾乎已經完全水落石出了。

再加上當時出了那事兒之後,秦素素立刻便被送給孫義慶,這個時間節點更是一查便能查出,對比一下沈青葉的真實出生日期,真相如何已經無需多言。

當然,最駭人聽聞的不是祖父死後不滿七日便與家中丫鬟交/歡,而是交/歡的地點居然就在祖父的靈堂之上。

這豈止是大不孝,簡直是大逆不道。

而且,做出這等醜事還被妻子撞破,以致妻子小產,事後闔府上下又把這事兒瞞地□□無縫,居然還有臉說妻子是為操持祖父葬禮太過勞累而小產。

如此丈夫,如此人家,怪不得女尚書要和離!

不孝乃人倫大忌,更何況是這般的大不孝,因此,這次便是再迂腐的書生也不站在沈承宣一邊了。

沈承宣如此作為,是為大不孝,且大大的有傷風化,影響惡劣,因此除了被判終身不齒——即終身不被錄用,徹底斷送官途外,還被杖責三十,流三千裡。

同樣,沈問知做為沈承宣之父,雖然包庇兒子情有可原,然而不敬父%e4%ba%b2無法可恕,因此同樣終身不被錄用。

判決一出,除了沈家外的幾乎所有京城民眾都拍手稱拍。

而這邊父%e4%ba%b2沈承宣的判決剛出,那邊女兒沈青葉傷人致殘的案子也落下帷幕。

杖二十,牢獄三年。

畢竟隻是致殘並未致死,因此沒有如鎮國公府的願一命償還,然而對於一個普通古代女子來說,這樣的懲罰,可以說一輩子已經毀了。

作者有話要說:  晚來的更新,昨天下班後太困直接睡了,十二點又爬起來碼的這一章hhhh

對啦,新文的名字我確定了,就叫《美人有所思》!……雖然綜合起來還是《養郎為患》的票數高emmmm 但是我喜歡美人啊2333

然後就是……繼續求新文收藏,現在這預收根本不敢開文啊,收藏一下吧爸爸們!

☆、第154章 基石

沈承宣和沈青葉的判決一出, 宜生便知道了, 作為沈承宣守孝期間犯戒案件的當事人,她也被大理寺的人詢問過當年的事。

於是自然也發現了沈承宣案件的蹊蹺之處。

這種陳年舊案,不說無人告發的情況下大理寺那幫人會不會出力,便是出力了, 因時間久遠,難以查證,往往也無法快速結案。但沈承宣這事這般迅速, 很顯然, 是有人在背後推動。

宜生有些遲疑地問了沈問秋:“是你麼?”

沈問秋似乎沒動機做這種事。雖然他不喜沈承宣, 對他倒黴或許樂見其成,但討厭沈承宣的同時,他還把如今的沈家視作自己的責任。前些日子,他悉心尋找名師,就為了教導沈家的孩子們成器,沈家人有願意腳踏實地自力更生的, 他也都儘力相幫。他心底裡,是希望沈家能夠重新振作的。

然而, 沈承宣和沈青葉的事一出, 沈家幾乎成了京城最不堪的人家。

沈家人出門都被指指點點, 合家上下每個人,包括沈問秋自己,都被人拿出來嚼%e8%88%8c一番。還有老伯爺沈振英,有人提起他當年拋棄發妻娶新妻的事, 說他之所以子孫不肖,也是他自己當年造下的孽。

沈家遭此打擊,想要洗白,恐怕沒個一二十年都緩不過來,這還需要沈家子孫爭氣,若是被此時打擊的一蹶不振,那沈家才真叫完了。

所以宜生才有些遲疑地問沈問秋,沈承宣案之所以如此順利,是否有他在背後主導。

聽宜生問,沈問秋搖頭,又點頭。

若說沈承宣這場災禍的根源,倒的確是他,因為那記載著沈青葉出身**的案卷是他讓人送到陸澹手上的。然而之後的發展,卻不是他能控製也不能想到的了。

及至大理寺卿審理陸澹沈青葉一案,發現沈承宣有大不孝逆行,都是自然而然的發展,然而之後,卻的確是有人在推動。

這個“人”,是羅鈺,也是沈問秋。

羅鈺早對沈承宣不滿,但原先沈承宣都已經那樣,爛進泥裡的人,便是踩一腳,也不過弄臟了自己的鞋,因此羅鈺不屑,也根本沒功夫收拾他。但如今,沈承宣他自己撞上來讓人收拾,羅鈺自然不會放過。

他也不需要做什麼,隻是叮囑大理寺全力徹查便可。

皇帝一句叮囑,勝得過黃金萬兩的引誘。本就對這案子感興趣的大理寺卿自然是卯足了勁兒要把當年的事查地水落石出。大理寺真用心查起來,當年那事兒也不是多隱蔽,遲早都會查出,因此,沈問秋便讓這個時間提前了。

“晚痛不如早痛。”沈問秋道,“隻要大理寺秉公辦理,無論什麼結果,都是他們應得的。念在父%e4%ba%b2的麵上,我會照顧沈家,但卻絕不會包庇縱容他們。人總要為自己做的錯事付出代價,一味包庇,那才是真正害他們。”

“況且,不破不立,知恥而後勇,若那幾個孩子是有誌氣的,就該知道要重振沈家,就需得自身立得正,一步步用榮耀來洗刷長輩帶來的恥辱。若他們不爭氣……那更沒有什麼必要好包庇的了。”

沈問秋的話說地很淡然。

他將沈家當作責任,卻不會將沈家抗在肩上。

重振沈家,終究還要靠沈家後輩,他這個已經分家的叔叔,不可能把什麼都替他們做了,那隻能是又培養出一堆沈承宣。

“你覺得我冷血麼?”沈問秋又問宜生。♀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宜生搖頭,“不,這樣很好。”

沈承宣便抑製不住地笑了。

宜生也失笑。

過了一會兒,宜生又說起沈青葉,“雖說判決已下,但鎮國公府恐怕不會善罷甘休。牢獄那種地方,想弄死一個人……太容易了。”

沈問秋道:“放心,羅鈺不會讓鎮國公府的手伸那麼長。”

如今羅鈺雖給了鎮國公府信任,但這信任是帶著條件的,鎮國公府老老實實還好,一旦出什麼幺蛾子,羅鈺絕不會容忍。

鎮國公府掌握著北地的軍權,如今的鎮國公算得上忠心耿耿,但誰也不能保證這衷心能保持多久,更何況如今陸澹已廢,也已經不可能再有後代,雖有兩個庶子,卻又年紀太小,況且就算以後長大,能不能出息可一點都說不好。可以想見,一二十年後的鎮國公府,幾乎肯定會衰落。

所以,鎮國公府若是聰明,就不會把事情做的太過。

沈承宣和沈青葉的案子,都是在羅鈺的關注下,由大理寺卿秉公做出的判決,無論他們以前做了什麼,受到懲罰便算是兩清了,沈問秋不會幫他們,卻也不會讓彆人為了泄憤借機將他們徹底踩死。

大衍五十,其用四九,天道尚且處處留一線,為人何必事事做絕。

“不要像這些了。”沈問秋笑道,“以後如何看他們自己造化,都不關你我的事了,咱們隻關注眼前便好。恩科不是馬上便要開了?你彆的事不要想,隻專心於此便可。”

宜生也笑著點了下頭:“嗯。”

跟沈問秋談過後,宜生果然不再關注那兩人的事,隻偶爾聽紅綃提起,說沈承宣已經被流放了,卻沒有一人願意陪同,他的父%e4%ba%b2,他的侍妾,他的子女,不管往日如何信誓旦旦山盟海誓父慈子孝……到了這般需要共赴死地的時刻,卻沒有一人願意陪沈承宣去受那磨難。

這時候,宜生想起了譚氏。若譚氏還在,她定會二話不說,不管前路如何,都陪著沈承宣一起吧。

然而譚氏已經不在了。

不知道沈承宣會不會也想起譚氏,宜生心裡這樣想著,然而也不得而知。

而沈青葉也已經被下獄,她被打了板子,幾乎去了半條命,鎮國公府果然想趁機讓她“傷重不治”,然而卻沒能得逞。沈青葉從大理寺移交到刑部,每一步都透明公正,該她受的罪她逃不掉,不該她受的,彆人也彆想妄加。

隻是,便是鎮國公府不做什麼手腳,一個原本嬌養在閨閣的弱女子在牢獄裡待三年,能不能活著出來,活著出來後還能不能好好活著,都是一個大大的問號。能不能挺過來,隻能看她自己。

宜生隻聽紅綃閒聊時說起,之後便再沒聽到那兩人的消息,不過對他們來說,沒消息便是好消息吧。

她也不在意,隻是如沈問秋所說,一心撲到了新朝建立後的首次科舉上。

此次科舉重在選官,補充朝中眾多空缺的官位,因此錄取名額比前朝多了許多,而考題範圍,選拔標準也與以前大相迥異,主要變化便是重實乾,輕經義,經義做的再是花團錦繡,深諳聖賢之道,沒自己的思想也會落榜,而若士子了解民生,對朝政對民生有自己的見解,便是經義答的不太出色,也有可能被錄為同進士。

此外,前朝已經被廢除的明算、明法等科重新被納入科考範圍,隻是此次倉促之下開恩科,通曉算學法律等的學子並不多,因此沒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