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1 / 1)

五十米深藍 劉同 4226 字 3個月前

<五十米深藍>

編輯推薦

少年時光充滿虛妄和彷徨,恍然間已不知今夕何夕。喬治庫特林說:濫用青春勝於虛度青春。於是那些日子過後,無數呢喃幻象,如海嘯般凶猛湧來,調頭回望,一路是歌謠,一路是青春的濫觴。《五十米深藍》便是有關於這樣一群少年對青春的追趕與回望,多年後再圍坐於街邊酒館,你我一言一語便是以往那段自以為毫無意義卻又被入木三分寫進成人禮的關鍵。本書是修訂版,亦是近年第一部將青春哲理思考融於其的作品,並收入了近年來作者對自身與周遭的關注和探討,獻給那些正準備一路孤獨狂奔而不知未來所蹤和那些已然停住腳步回望過往的人們。

內容簡介

2004年出版的《五十米深藍》是劉童第一本長篇小說,其中大部分是其大學生活的紀實部分,用鮮活直接的文風與細膩執著的情緒,詮釋了少年與成長、友情與迷局、愛情與抉擇、得到與失落的青春少年生活,使之成為當年暢銷小說中唯一的青春哲理作品。

5年後劉童重新審視寫作生涯中的第一部作品,增加了多篇對當時青春意義的注釋,並將幾年間讀者對作品的疑問以及其間涉及到的人物一一作答。經過了4年的洗禮,劉童仍然用清新的語言和少年虔誠的態度對待寫作,他所關注的是那些正在經曆青春,以及那些對青春有著無限惆悵的人們,他們的內心惶恐、迷茫、有小小的驕傲和理想,像風箏一樣飄蕩在貌似晴朗的上空,卻忍受著肉眼所不見的空氣的撕扯的流動。讀者更能從修訂版增加的篇幅了解他一直想表達的意思——無論我們的生活如此動蕩不堪,唯有保持內心的火熱,才能免於自身受到侵犯。

《五十米深藍》(修訂版)像劉童近年的新書一樣,也采用了不一樣的封麵設計。此前他分彆與有著先鋒理念的攝影名家223與阿Sam合作,而這一次則摒棄了照片為封麵,內封采用了大麵積的藍色油墨畫來表達大海般堅定的內心,而外封則是乾淨的白色封套襯了一小張臨海遠眺的素描圖片,簡潔乾淨的外封與內文相得益彰,使得《五十米深藍》(修訂版)更具有“每個青春都是一篇有寓意的故事”意味。

作者簡介

劉童

1981年出生於湖南最南邊的古老城市郴州

湖南師範大學中文係畢業

生活之外是職業電視人,生活以內是虔誠寫作者

已出版《五十米深藍》(2004)

《美麗最少年》(2006)

《離愛》(2008)

《五十米深藍》(2009修訂版)等

即將出版續集作品《離愛Ⅱ》

開創青春哲理小說派係,被稱為中國青春哲理小說代表人物。

曾為國內各大報刊雜誌撰稿,大學作品多被《青年文摘》《格言》等雜誌轉載。

近年在《YOHO潮流誌》《完全生活手冊》《MANSE》等雜誌開設個人專欄。

全國日播大型談話電台節目《城市日記》嘉賓。

曆任王牌娛樂節目《娛樂現場》、《娛樂任我行》、《最佳現場》(《明星BIGSTAR》)製片人,光線傳媒藝人部總監,現任光線傳媒營銷副總經理。

書評 海水,花朵、愛和失重青春(1)

《五十米深藍》:海水,花朵、愛和失重青春

《十少年作家批判書》作者:陳崢

拿到劉童的長篇《五十米深藍》,是在7月某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淡藍色的封麵上,鑲嵌其間的一行字:行%e5%90%9f少年的殘酷青春。

儘管讀過市麵上幾乎大部分的青春小說並且不甚滿意,但當時還是很快地被這行淡淡的字跡、這個奇怪的書名吸引住了,仿佛這些詞語就存在於自己的生命之中,仿佛這一切似曾相識。事實上,早在看到這本書之前,小水就曾不止一次的向我提起劉童,提起這本寫在夢想中的書。我記得每次談起時他總是神情激動,恨不得我馬上和他一樣可以熟練背誦書中的詞句章節,就象他自己的一樣。我心裡竊笑,覺得丫年紀這麼大了還這麼沒定力,但是這一天,當我自己拿到這本書並且翻開,並且讀下去,我才體會到小水當時的感覺。

秋微在給劉童《開謝》的序裡,逗俏地說“他文字的自如和幽默感,如果不是在這種情況下讀到,我沒準還以為是自己寫的後來又忘了呢”,我要說的卻不是劉童的幽默,相反的,卻是《五十米深藍》中流露出來的沉重。“無非是失重。姐姐在電話裡告訴我,小弟,你感到失重的時候就是你真正要變化的時候了。”失重是什麼感覺呢?失重之後會如何呢?飄來飄去,晃晃悠悠,少年時代的理想現在看來多麼幼稚,愛情和絕望一並呼嘯而來、呼嘯而去,剩下白茫茫大地一片,生活的快樂的源泉消失了,連痛苦也變得麻木不仁,隻能靠著短暫的刺激維持自身的平衡……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大學的生活,或者更廣泛地說,我們青春年少時發生的變化。

從90年代末鬱秀、韓寒等少年作者的崛起,到2000年詩歌界開始的“80後寫作”的命名,青少年一代的寫作變得越來越功利起來。許多年輕的寫作者身在校園,忙著記錄身邊人事,迫不及待地草草成書,甚至來不及一點對存在、對寫作的思考。這樣普遍的商業背景下,這些所謂的青春小說究竟有著多大的意義?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正值劉童在湖南電視台工作的第二年。嘈雜的往事靜夜裡潮水般退去,真相點點滴滴從湘江之水中浮上來。記錄我們自身的存在,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包括我們對存在之苦難的忍受。對於那些一去不複返的青春,對於我們最終無法擺%e8%84%b1的失敗,對於我們春天最初的%e4%ba%b2%e5%90%bb、我們石頭波浪的憂傷,對於凝聚在這一切毀滅的青春中的苦難的美,還有什麼比用身體去經曆並且記錄來得更加激動人心?

書評 海水,花朵、愛和失重青春(2)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學。這並不是說文學代代斷裂、各有不同,傳統總是以其自身頑固而永恒的方式烙印在每個人身上。這裡說的一代人的文學,指的是記錄這一代人生活狀態的文學。我想不得不提的一個詞語就是:情感喚起。一部作品是否應該以能夠喚起讀者(包括作者自身)的情感為追求並以此來評價這部作品的優劣得失?長久以來我審慎地認為這是片麵的,甚至是可笑滑稽的。但是當這些年來我%e4%ba%b2身經過了這些歲月,這些流淌過去的日子和人事,我想,會有什麼比我們的存在更值得我們關注?又有什麼會比人類的喜怒哀樂更加珍貴呢?那些蒼白的語言那些乾燥的文字那些枯澀的道理,真的比這些來得重要?

我一直沒有見過劉童。這個小名叫童童的同齡寫作者。但我習慣把《五十米深藍》中的楊絕看成作者的影子。這個古怪而脆弱的小男孩,這個經曆了無數次畸戀、無數次悲傷的小男孩,他,還有他的那麼多一起患難的朋友:林可、聶亞亞、Daisy、白小墓、阿慶……他們的青春隨著時光流逝漸行漸遠,生活的道路逐日明晰,失敗接連不斷,秘密與日俱增……最終,他們安靜下來,守著各自的角落各自的痛苦不堪相見。他們的青春、愛、在春天飄拂的蒼蘭、文心蘭、阿波羅,開了一半,這是他們的願望,是他們順從自己的天性並且去追求的開端;另一半在某個岑寂的夜晚,忽然之間凋謝了,這是他們最終無法擺%e8%84%b1的個人命運。~思~兔~網~

托爾斯泰在那本沾沾自喜的著作裡,總括性地說“幸福的家庭每每相似,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苦情”。在我們這個年代,至少,在我們這代人而言,實際情況恰恰相反。苦難和悲傷在我們當中千篇一律,而最終得到幸福的人,他們的途徑和方式卻各有不同。妄言苦難是可笑的。但這並不是物質的苦難,是精神的,是我們內在的,是人與人之間最終無法溝通、無法理解的苦難。在這樣一個物質化的年代,在這樣一個意義消亡的年代,甚至比以往任何一個年代更加需要文學、需要藝術,因為除此之外,我們兩手空空、一無所有。

勇敢、真誠、正直、卑微、深刻地記錄我們的存在、描寫我們的生活,這是我們需要的文學。我高興地看到了80後中這些優秀的寫作者,這中間,就有我們熟悉的劉童——這個小名叫童童的男孩,這本寫在夢想中的——叫做《五十米深藍》的書。

這本書就象我同樣喜歡的一位80後詩人蔣峰的詩歌一樣,鋼印一樣深刻地烙在我們的存在之中:

象大地那樣實在的絕望

象火車那樣堅決的到來——

蔣峰《迷人》

書評 花果是累(1)

花果是累

蔣鋒

我和劉童是“遠房%e4%ba%b2戚”。肖水是我的好朋友,劉童是肖水的好朋友。我沒有見過童童,但看了他的書。我和書中曲折流露的童童完全不是同一類人,他在有意無意努力的東西,正好是我要堅決避免和反對的。所以,這裡我為他的書寫的東西,可能對他也是最有意義的。但這意義的產生,也要看我們有沒有緣分,有沒有交流的基礎了。

童童在《五十米深藍》中寫青春,他說“書裡更多的是關於青春價值的討論”。從書名就可以看出,他用花朵的色彩來象征青春,“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一朵明豔脆麗的花”。書中的小標題裡,也嵌滿了花朵,海芋、蒼蘭、向日葵、文心蘭……反正有那麼多,我大都沒有聽說過。但他對青春是什麼還是很迷惑,這大概因為“生在此山中”的緣故。他說“我找不到青春的概念,如同我一直尋找著生活的坐標。”我今年24歲,我覺得自己已經離開了青春期,這讓我很高興,因為我對自我的意識在加強了,我也不再為何為青春而煩。在我看來,青春根本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種行為。青春不是可以用概念來抽象的認識的,所以童童也試圖用形象的文學的形式來探討。隻有年齡才是一個概念,青春更是一種行動,一種創造,一種回憶。童童在文字中找尋著青春的價值,青春的意義。每個人的青春都是開了一半便不知所蹤的花。這朵花沒有果。

書評 花果是累(2)

但是童童的這本書,卻是一朵結了果實的花。童童的朋友易術為這本書的出籠,為這朵關於青春的花結果而高興非常,“我恨不得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