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1 / 1)

人生哲思錄 周國平 3750 字 3個月前

是個強者。

世上許多事,隻要肯動手做,就並不難。萬事開頭難,難就難在人皆有懶惰之心,因為怕麻煩而不去開這個頭,久而久之,便真覺得事情太難而自己太無能了。於是,以懶惰開始,以怯懦告終,懶漢終於變成了弱者。

在較量中,情緒激動的一方必居於劣勢。

假如某人暗中對你做了壞事,你最好佯裝不知。否則,隻會增加他對於你的敵意。他因為推測到你會恨他而愈益恨你了。

真誠如果不講對象和分寸,就會淪為可笑。真誠受到玩弄,其狼狽不亞於虛偽受到揭露。

對待世俗的三種居高臨下的態度:一,天才:藐視;二,智者:超%e8%84%b1;三,英雄:征服。

在各色領袖中,三等人物恪守民主,顯得平庸,二等人物厭惡民主,有強大的個人意誌和自信心,一等人物超越民主,有一種大智慧和大寬容。

人生中的有些錯誤也許是不應當去糾正的,一糾正便犯了新的、也許更嚴重的錯誤。

輿論

輿論對於一個人的意義取決於這個人自身的素質。對於一個優秀者來說,輿論不過是他所蔑視的那些人的意見,他對這些意見也同樣持蔑視的態度。隻要他站得足夠高,輿論便隻是腳下很遠的地方傳來的輕微的噪音,決不會對他構成真正的困擾。唯有與輿論同質的俗人才會被輿論所支配,因為作為俗人之見,輿論同時也是他們自己的意見,是他們不能不看重的。

輿論是多數人的意見,並且僅對多數人具有支配的力量。當然,多數人也很想用輿論來支配少數人,禁止少數人的不同意見。但是,如果不是輔之以強權,輿論便無此種力量。一個優秀者麵對強權也可能有所顧忌,這是可以理解的。撇開這種情形不談,倘若他對輿論本身也十分在乎,那麼,我們就必須對他的優秀表示懷疑,因為他內心深處很可能是認同多數人的意見而並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的。

“走自己的路,讓他們去說吧!”因為他們反正是要說的!你的幸與不幸並不關他們的痛癢,他們不過是拿來做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所以,你完全不必理會他們,尤其在關涉你自身命運的問題上要自己拿主意。須知你不是為他們活著,至少不是為他們茶餘飯後的閒談活著。

讒言傷人,謠言殺人,諛詞求寵,諫詞招禍。查一下以言為部首的中國字吧,語言的名堂可真不少。中國人是深知語言的厲害的,所以有“一言興邦”、“一言危邦”、“人言可畏”之說。有時候,語言決定著民族、個人的命運。語言甚至預定了人類的生存方式。我不禁想,假如沒有語言,人間可省去多少事。可惜的是,沒有語言,人也不成其為人了。

禽獸的世界倒是單純。倘若禽獸有朝一日學會說話,造謠、拍馬、吹捧、辱罵之事恐怕會接踵而至,它們也就單純不下去了。

輿論是最不留情的,同時又是最容易受愚弄的。於是,有的人被輿論殺死,又有的人靠輿論獲利。

對於新的真理的發現者,新的信仰的建立者,輿論是最不肯寬容的。如果你隻是獨善其身,自行其是,它就嘲笑你的智力,把你說成一個頭腦不正常的瘋子或呆子,一個行為乖僻的怪人。如果你試圖兼善天下,普渡眾生,它就要誹謗你的品德,把你說成一個心術不正、妖言惑眾的妖人、惡人、罪人了。

第五編 讀書和寫作5 [本章字數:1991 最新更新時間:2009-02-05 15:46:21.0]

----------------------------------------------------

4,我與寫作

有兩樣東西,我寫時是決沒有考慮發表的,即使永無發表的可能也是一定要寫的,這就是詩和隨感。前者是我的感情日記,後者是我的思想日記。如果我去流浪,隻許帶走最少的東西,我就帶這兩樣。因為它們是我最真實的東西,有它們,我的生命線索就不致中斷。中國也許會出創體係的大哲學家,但我確信我非其人。平生無大誌,隻求活得真實,並隨時記下自己真實的感受,借此留下生命的足跡,這就是我在哲學上的全部野心了。

我的所感所思,不實際,也不深奧,多半是些空闊平易的人生問題,諸如生與死、愛與孤獨之類。我的天性大約不宜做深奧的學問或實際的事務,卻極易受這類大而無當的問題吸引和折磨,欲罷不能。我把我的理解和困惑都寫了下來。我的理解聽憑讀者處置,我的困惑隻屬於我自己。

我的第一使命不是就某一課題寫出材料詳儘的專著,以填補學術史的空白;而是寫出我的命運之作,以完成我的生命史。因為前者是彆的許多人都能夠做的,而後者卻隻能靠我自己做。

我並不想標新立異,說出前人或今人從未說過的話。我隻想寫出我自己的感受,隻要這感受是我的真實感受,並且我準確地表達了這感受,我就滿足了,不在乎彆人是否寫過類似的東西。事實上,在這些所謂的永恒話題上,人類的感悟有共通之處,說不出多少新奇的話來。不過,隻要你的感受的確是你自己的,是活生生的,你把它寫出來,彆人讀了就會有新鮮之感。可貴的是新鮮而非新奇,真實的、活的就是新鮮的。

如果我現在死去,我會為我沒有寫出某些作品而含恨,那是屬於我的生命本質的作品,而我竟未能及時寫出。至於我是否寫出了那些學術著作,並不會如此牽動我的感情。

我應該著眼於此來安排我的寫作的輕重緩急。

我的天性更是詩人而不是學者,這也許是因為我的感受力遠勝於記憶力。我可以憑勤奮成為學問家,但那不會使我愉快。我愛自己的體悟遠甚於愛從彆人那裡得來的知識。

●思●兔●文●檔●共●享●與●線●上●閱●讀●

我的追求:表達真正屬於我自己的人生體悟。不拘形式,學術研究和人生探索,哲學和文學,寫作和翻譯,皆無不可。在精神生活的深處,並無學科之分。人類和個人均如此。

我當然不是一個%e8%84%b1俗到了拒絕名聲的人,但是,比名聲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回到我自己。我必須為自己的心靈保留一個自由的空間,一種內在的從容和悠閒。唯有保持這樣一種內在狀態,我在寫作時才能真正品嘗到精神的快樂。我的寫作應該同時也是我的精神生活,兩者必須合一,否則其價值就要受到懷疑。無論什麼東西威脅到了我所珍惜的這種內在狀態,我隻能堅決抵製。說到底,這也隻是一種權衡利弊,一種自我保護罷了。

我的寫作必須同時是我的精神生活,兩者必須合一,否則其價值就要受到懷疑。

如果我的寫作缺乏足夠的內在動力,就讓我什麼也不寫,什麼也寫不出好了。一種沒有內在動力的寫作不過是一種技藝,我已經發現,人一旦掌握了某種技藝,就很容易受這種技藝的限製和支配,像工匠一樣沉湎其中,以為這就是人生意義之所在,甚至以為這就是整個世界。可是,跳出來看一看,世界大得很,無論在何種技藝中生活一輩子終歸都是可憐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充實完整的內在生活,而不是寫作或彆的什麼。如果沒有,身體在外部世界裡做什麼都無所謂,寫作、繪畫、探險、行善等等都沒有根本的價值。反之,一個人就可以把所有這些活動當作他的精神生活的形式。到目前為止,我仍相信寫作是最適合於我的方式,可是誰知道呢,說不定我的想法會改變,有一天我會換一種方式生活。

你認為自己的理論建樹和學術成就是什麼

答:我不認為自己有什麼理論建樹和學術成就。我的家園在理論和學術之外。如果說我的作品尚可一讀,那隻是因為我在其中說了一些關於人生的真話。

我寫作從來就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隻是為了安頓自己讓自己有事情做,活得有意義或者似乎有意義。

回過頭去看,我的寫作之路與我的心靈之路是相當統一的,基本上反映了我在困惑中尋求覺悟和走向超%e8%84%b1的曆程。我原是一個易感的人,容易為情所困,跳不出來。我又是一個天性悲觀的人,從小就想死亡的問題,容易看破紅塵。因此,我麵臨雙重的危險,既可能毀於色,也可能墮入空。我的一生實際上都是在與這兩種危險作鬥爭,在色與空之間尋找一個安全的中間地帶。我在尋找一種狀態,能夠使我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極,我的寫作就是借助於哲學尋找這種狀態的過程。

我自己寫作時心中懸著的對象常是隱藏在人群裡的今日的朝聖者,不管世風如何浮躁,我始終讀到他們存在的消息。

這裡是我的生命的果實。

請吧,把你們選中的吃掉。剩下的屬於我自己,那是我的最好的果實。

即使我沒有更多的東西可讓你們回憶,我也要提供更多的東西讓你們忘卻.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

感謝上傳分享本文,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