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1 / 1)

人生哲思錄 周國平 4168 字 3個月前

成功之限度的人是不會誇耀自己的成功,也不會嫉妒他人的成功的。

對於一顆高傲的心來說,莫大的屈辱不是遭人嫉妒,而是嫉妒彆人,因為這種情緒向他暴露了一個他最不願承認的事實:他自卑了。

對於彆人的成功,我們在兩種情形下願意寬容。一是當這種成功是我們既有能力也有機會獲得的,而我們卻並不想去獲得,這時我們仿佛站在這種成功之上,有了一種優越感。另一是當這種成功是我們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機會獲得的,我們因此也就不會想去獲得,這時我們仿佛站得離這種成功太遠,有了一種淡漠感。

倘若彆人的成功是我們有能力卻沒有機會獲得的,或者有機會卻沒有能力獲得的,我們當警惕,因為嫉妒這個惡魔要乘虛而入了。

嫉妒的發生基於一種我們認為不公平的對比。對於我們既有能力也有機會獲得的成功,我們不會嫉妒,因為它唾手可得。對於我們既無能力也無機會獲得的成功,我們也不易嫉妒,因為它高不可攀。當一種成功是我們有能力而無機會獲得的,或有機會而無能力獲得的,我們就最容易感到嫉妒。

當我們缺少一樣必需的東西時,我們痛苦了。當我們渴求一樣並非必需的東西而不可得時,我們十倍地痛苦了。當我們不可得而彆人卻得到了時,我們百倍地痛苦了。

就所給予我們的折磨而言,嫉妒心最甚,占有欲次之,匱乏反倒是最小的。

嫉妒是對彆人的快樂(幸福、富有、成功等等)所感覺到的一種強烈而陰鬱的不快。

在人類心理中,也許沒有比嫉妒更奇怪的感情了。一方麵,它極其普遍,幾乎是人所共有的一種本能。另一方麵,它又似乎極不光彩,人人都要把它當作一樁不可告人的罪行隱藏起來。結果,它便轉入潛意識之中,猶如一團暗火灼燙著嫉妒者的心,這種酷烈的折磨真可以使他發瘋、犯罪乃至殺人。

成功有兩個要素,一是能力和品質,二是環境和機遇;因此,對成功者的嫉妒也相應有兩種情況,一是平庸之輩的嫉賢妒能,另一是懷才不遇者的憤世嫉俗。

當嫉妒不可遏止時,會爆發為仇恨。當嫉妒可以遏止時,會化身為輕蔑。

在仇恨時,嫉妒肆無忌憚地瞪視它的目標。在輕蔑時,嫉妒轉過臉去不看它的目標。

強者和弱者都可能不寬容,但原因不同。強者出於專橫,他容不得挑戰。弱者出於嫉妒,他經不起挑戰。

真正的精神強者必是寬容的,因為他足夠富裕。

嫉妒是弱者的品質。

嫉妒是蔑視個人的道德的心理根源之一。每一個人按其本性都是不願意遭到抹殺的,但是,嫉妒使人寧肯自己被抹殺也不讓更優秀者得到發揚。在一概抹殺之中,他感到一種相對的滿足:與損失更大的人相比,他幾乎可以算是獲利了。

既然嫉妒人皆難免,也許就不宜把它看作病或者惡,而應該看作中性的東西。隻有當它傷害自己時,它才是病。隻有當它傷害彆人時,它才是惡。

一個精神上自足的人是不會羨慕彆人的好運氣的,尤其不羨慕低能兒的好運氣。

我所厭惡的人,如果不肯下地獄,就讓他們上天堂吧,隻要不在我眼前就行。

我的嫉妒也有潔癖。我決不會嫉妒我所厭惡的人,哪怕他們在天堂享福。

鑒於嫉妒是一種很不優雅的感情,我們一般都不願意向人袒露自己的嫉妒之情,但這不妨礙我們優雅地討論這個問題。嫉妒有權作為一個人生話題得到討論,是因為它在人類心理中的普遍性,也是因為也許人生智慧能夠最有效地消解它。我們不妨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角度討論嫉妒的特征、根源、規律以及克服方法。倫理學可能是最不合適的角度,因為我們隻能對一種行為而不能對一種心理做道德判斷。

吝嗇

吝嗇者對於財產的任何支出都會感覺到一種近於生理性質的痛苦,這幾乎是他的一種本能,他再富裕也難以克服這種本能。因此,財產不但不能給他帶來真正的快樂,相反,財產越多,支出的機會也越多,他反而感覺到了更多的痛苦。

同樣的財產損失,對不同的人的傷害是不同的。在有一些人,隻要不危及正常的生活,他們就很容易輕忘,不會掛在心上。在那些重財的人,卻會念念不忘,不斷在心裡計算自己的損失,於是一遍遍地重複品嘗財產損失的痛苦,把那痛苦擴大了許多倍。

人的吝嗇之心隻有一把小尺子,它麵對大價錢往往無能為力,卻偏喜歡在小價錢上斤斤計較。因此,即使一個從來大方的人,在菜市場上也難免會討價還價。

對己節儉、對人吝嗇的人是守財奴,對己揮霍、對人吝嗇的人是利己主義者,對己揮霍、對人慷慨的人是豪俠,對己節儉、對人慷慨的人是聖徒。

某人買衣服,因為不同尺寸的衣服價格都一樣,他怕吃虧,總是買最大尺寸的,結果收藏了一大堆過大而不能穿的衣服。

“拿自己用不著的東西做人情,我們是十分慷慨的。”某位智者如是說。這算好的呢。有些人是這樣的:即使自己用不著,如果你很需要,他也不肯給你。因為,一,如果有一天他用得著了怎麼辦這是出於吝嗇。二,他嫉妒你由此得到的滿足和快樂。

自卑

有兩種自卑。一種是麵對上帝的自卑,這種人心懷對於無限的敬畏和謙卑之情,深知人類一切成就的局限,在任何情況下不會忘乎所以,不會狂妄。另一種是麵對他人的自卑,這種人很在乎在才智、能力、事功或任何他所看重的方麵同彆人比較,崇拜強者,相應地也就藐視弱者,因此自卑很容易轉變為自大。

也許有人會說,前一種自卑者骨子裡其實最驕傲,因為他隻敬畏上帝,而這就意味著看不起一切凡人。

然而事實是,既然他明白自己也是凡人,他就不會看不起彆的凡人。隻是由於他深知人類的局限,他對彆人的成就隻會欣賞,不會崇拜,對彆人的弱點倒是很容易寬容。總之,他不把人當作神,所以對人不迷信也不苛求,不卑也不亢。

我信任自卑者遠遠超過信任自信者。

據我所見,自卑者多是兩個極端。其一的確是弱者,並且知道自己的弱,於是自卑。這種人至少有自知之明,因而值得我們尊重。其二是具有某種異常天賦的人,他隱約感覺到卻不敢相信自己有這樣的天賦,於是自卑。這種人往往極其敏[gǎn],容易受挫乃至夭折,其幸運者則會成為成功的天才。

相反,我所見到的過於自信者多半是一些淺薄的家夥,他們雖不低能但也決非大材,大抵屬於中等水平,但由於目標過低,便使他們自視過高,露出了一副躊躇滿誌的嘴臉。我說他們目標過低,是在精神層次的意義上說的。凡狂妄自大者,其所追逐和所誇耀的成功必是功利性的。在有著崇高的精神追求的人中間,我不曾發現過哪怕一個自鳴得意之輩。

一般而言,性格內向者容易自卑,性格外向者容易自信。不過,事實上,這種區分隻具有非常相對的性質。在同一個人身上,自卑和自信往往同時並存,交替出現,乃至激烈格鬥。也許最有力量的東西總是埋藏得最深,當我在哀憐蒼生的麵容背後發現一種大自信,在扭轉乾坤的手勢上讀出一種大自卑,我的心不禁震驚了。

▼思▼兔▼在▼線▼閱▼讀▼

自卑、謙虛、謙恭之間有著重要的區彆。在謙虛的風度和謙恭的姿態背後,我們很難找到自卑。毋寧說,謙虛是自信以本來麵目坦然出場,謙恭則是自信戴著自卑的麵具出場。

按照通常的看法,自卑是一種病態心理,自信則是一種健康心態,或者,自卑是一種消極的生活態度,自信則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我想指出的是,自卑也有其正麵的價值,自信也有其負麵的作用。

我絲毫不否認自信在生活中有著積極的用處。一個人在處世和做事時必須具備基本的自信,否則絕無奮鬥的勇氣和成功的希望。但是,倘若一個人從來不曾有過自卑的時候,則我敢斷定他的奮鬥是比較平庸的,他的成功是比較渺小的。

也許可以說,自卑的價值是形而上的,自信的用處是形而下的。

的確,我曾說過,一切成功的天才之內心都隱藏著某種自卑。可是,倘若有人因此而要把自卑列入成功之道,向世人推薦,則我對他完全無話可說。如果非說不可,我也隻能告訴他兩個最簡單的道理:

其一,人可以培養自信,卻無法培養自卑;

其二,就世俗的成功而言,自信肯定比自卑有用得多。

那麼,你去教導世人如何培養自信吧這正是你一向所做的。

我信任每一個懷疑自己的人。我懷疑每一個過於自信的人。

兩種人最自信:無所不知者和一無所知者。後者的那份狂熱自信有時真會動搖我們自己的原本就不堅定的自信,使我們膽怯地以為又遇到了一個無所不知者。

事實上,許多偉大的天才並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幾分自卑,他們知道自己的弱點,為這弱點而苦惱,不肯毀於這弱點,於是奮起自強,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驚的業績。

你們圍著他,向他喝彩,他惶恐不安了。你們哪裡知道他心中的自卑,他的成就隻是做出來給自己看的,絕沒有料到會驚動你們。

人應該有一種基本的自信,就是做人的自信,作為人類平等一員的自信。在專製政治下,人們的這種自信必然遭到普遍的摧毀。當所有的人都被迫跪下的時候,那惟一站著的人就成了神。

在日常生活中,當一個人在某方麵例如權力、財產、知識、相貌等處於弱勢狀態時,常常也會產生自卑心理。但是,隻要你擁有做人的基本自信,你就比較容易克服這類局部的自卑,依然坦蕩地站立在世界上。

悔恨

悔恨的前提是假定有選擇的自由。一個人在可以做出正確選擇的情況下,卻做了錯誤的選擇,並且身受其禍,便會感到悔恨。如果無可選擇,即使禍害發生,感到的也不是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