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1 / 1)

人生哲思錄 周國平 4388 字 3個月前

的理解。她知道,接納了一個流浪漢,還遠遠不等於建立了一個家園。於是她著手編築一隻搖籃,搖籃才是家園的起點和核心。在搖籃四周,和搖籃裡的嬰兒一起,真正的家園生長起來了。

我曾經寫過一本題為《人與永恒》的書,書中談了生與死、愛與孤獨、哲學與藝術、寫作與天才、女人與男人等等,惟獨沒有談孩子。我沒有孩子,也想不起要談孩子。孩子真是可有可無,我不覺得我和我的書因此有什麼欠缺。現在我才知道,男人不做一回父%e4%ba%b2,女人不做一回母%e4%ba%b2,實在算不上完整的人。一個人不%e4%ba%b2自體驗一下創造新生命的神秘,實在沒有資格奢談永恒。

並不是說,養兒育女是人生在世的一樁義務。我至今仍蔑視一切義務。可是,如果一個男人的父性、一個女人的母性人性中最人性的部分未得實現,怎能有完整的人性呢?

並不是說,傳宗接代是個體死亡的一種補償。我至今仍不相信任何補償。可是,如果一個人不曾%e4%ba%b2自迎接過來自永恒的使者,不曾從嬰兒尚未沾染歲月塵埃的目光中品讀過永恒,對永恒會有多少真切的感知呢?

由於你的到來,我這個不信神的人也對神充滿了敬意。無論如何,一個%e4%ba%b2自迎來天使的人是無法完全否認上帝的存在的。你的奇跡般的誕生使我相信,生命必定有著一個神聖的來源。

在哲學家眼裡,生兒育女是凡夫俗子的行為。這自然不錯。不過,我要補充一句:生兒育女又是凡夫俗子生涯中最不凡俗的一個行為。

嬰兒都是超凡%e8%84%b1俗的,因為他們剛從天國來。再庸俗的父母,生下的孩子決不庸俗。有時我不禁驚詫,這麼天真可愛的孩子怎麼會出自如此平常的父母。

孩子的世界是塵世上所剩不多的淨土之一。凡是走進這個世界的人,或多或少會受孩子的熏陶,自己也變得可愛一些。被孩子的明眸所照亮,多少因歲月的消蝕而暗淡的心靈又煥發出了人性的光輝,成就了可歌可泣的愛的事業。

我記下我看到的一個場景

黃昏時刻,一對夫婦帶著他們的孩子在小河邊玩,興致勃勃地替孩子捕撈河裡的蝌蚪。

我立即發現我的記述有問題。真相是

黃昏時刻,一個孩子帶著他的父母在小河邊玩,教他們興致勃勃地捕撈河裡的蝌蚪。

像捉蝌蚪這類“無用”的事情,如果不是孩子帶引,我們多半是不會去做的。我們久已生活在一個功利的世界裡,隻做“有用”的事情,而“有用”的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哪裡還有工夫和興致去玩,去做“無用”的事情呢?直到孩子生下來了,在孩子的帶引下,我們才重新回到那個早被遺忘的非功利的世界,心甘情願地為了“無用”的事情而犧牲掉許多“有用”的事情。

所以,的確是孩子帶我們去玩,去逛公園,去跟蹤草葉上的甲蟲和泥地上的螞蟻。孩子更新了我們對世界的感覺。

電視鏡頭:媽媽告訴小男孩怎麼放刀叉,小男孩問:“可是吃的放哪裡呢?”

當大人們在枝節問題上糾纏不清的時候,孩子往往一下子進入了實質問題。

兒童的可貴在於單純,因為單純而不以無知為恥,因為單純而又無所忌諱,這兩點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相反,偏見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敵。偏見使人滿足於一知半解,在自滿自足中過日子,看不到自己的無知。利欲使人顧慮重重,盲從社會上流行的意見,看不到事物的真相。這正是許多大人的可悲之處。

耶穌說,在天國裡兒童最偉大。泰戈爾說,在人生中童年最偉大。幾乎一切偉人都用敬佩的眼光看孩子,因為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做事隻憑真興趣,不受功利和習俗的支配。如果一個成人仍葆有這些品質,我們就說他有童心,而童心正是創造力的源泉。凡葆有童心的人,往往也善於欣賞兒童,二者其實是一回事。相反,那些執意要把孩子引上成人軌道的人,自己的童心往往也已經死滅。

華滋華斯說:“孩子是大人的父%e4%ba%b2。”我這樣來論證這個命題

孩子長於天賦、好奇心、直覺,大人長於閱曆、知識、理性,因為天賦是閱曆的父%e4%ba%b2,好奇心是知識的父%e4%ba%b2,直覺是理性的父%e4%ba%b2,所以孩子是大人的父%e4%ba%b2。

這個命題除了表明我們應該向孩子學習之外,還可做另一種解釋: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他的童年狀況也是他的成年狀況的父%e4%ba%b2,因此,早期的精神發育在人生中具有關鍵作用。

在失去想象力的大人眼裡,孩子的想象力也成了罪過。

我一再發現,孩子對於榮譽極其敏[gǎn],那是他們最看重的東西。可是,由於尚未建立起內心的尺度,他們就隻能根據外部的標誌來判斷榮譽。在孩子麵前,教師不論智愚都能夠成為權威,靠的就是分配榮譽的權力。

在這個世界上,唯有孩子和女人最能使我真實,使我眷戀人生。

在孩子眼中,世界是不變的。在世界眼中,孩子一眨眼就老了。

如果孩子永遠不長大,那當然是可怕的。但是,孩子會長大,嬰兒時的種種可愛留不住,將來會無可挽回地消失殆儘,卻也是常常使守在搖籃旁的父母感到遺憾的。

看著孩子可愛的模樣,我心中總是響起一個聲音:假如這情景能長駐該多好啊!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孩子會長大,以後會有長大了的可愛和不可愛,沒有任何辦法能夠阻擋孩子走向輝煌的或者平凡的成年。

即使有辦法,我也不願意阻擋,不過那是另一個問題了。

成長是人生最重要而奇妙的經曆之一,我們在一生中有兩次機會來體驗這個經曆,一次是為人子女,在父母撫育下長大,另一次是為人父母,撫育孩子長大。然而,我們所經曆過的事情,未必就是我們所了解的。事實上,在這兩種情形下,我們的處境都帶有某種不可避免的盲目性。因此,孩子怎樣長大這始終是一個需要我們特彆關注的題目。

在這方麵,有一個做法值得提倡,就是從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堅持不懈地為孩子寫日記,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在我看來,凡是有文化的父母都應該這樣做,這是他們能夠為孩子、也為自己做的一件極有價值的事情。

在做了父母以後,我們也未必是旁觀者清。孩子的成長並非一個發生在父母的生活之外的事件,它始終是與父母自己的生活交織在一起的。孩子長大的過程,同時也是父母撫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我們身在這同一個過程中,並不是超%e8%84%b1和清醒的旁觀者。一個人即使是專門的教育家,一旦自己為人父母,撫育孩子長大仍然是一種全新的經驗,必須在實踐中摸索。正因為如此,記錄孩子的成長對於我們自己也有了必要。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同時也是在對自己撫育孩子的經驗進行反省和思考,被記錄下來的不僅是我們觀察到的孩子學習做人的過程,也是我們自己學習做父母的過程。因此,這一份將來送給孩子的珍貴禮物同時也是我們自己生命中一段重要曆程的寶貴留念。

第三編 人性觀察 人性1 [本章字數:4907 最新更新時間:2009-02-05 15:25:12.0]

----------------------------------------------------

在極其無聊的時候,有時我會突然想到造物主的無聊。是的,他一定是在最無聊而實在忍受不下去的時候,才造出人來的。人是他的一個惡作劇,造出來替他自己解悶兒。他無休無止地活在一個無始無終的世界上,當然會無聊,當然需要解悶兒。假如我有造物主的本領,當我無聊時說不定也會造一些小生靈給自己玩玩。

讓我換一種說法

這是一個荒謬的宇宙,水遠存在著,變化著,又永遠沒有意義。它為自身的無意義而苦悶。人就是它的苦悶的產物。

所以,人的誕生,本身是對無意義的一個抗議。

※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在希臘神話中,造人的不是至高無上的神宙斯,而是反抗宙斯的意圖因而受到酷刑懲罰的普羅米修斯。這要比基督教的創世說包含更多的真理。人類的誕生是反抗上帝意誌的結果。

上帝最先造的是光。在此之前,他運行在無邊的黑暗中,渾渾噩噩,實在算不上是一個上帝。可是,有一天,他忽然開竅

“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和暗分開了。”

這是創世的開端。通過創造光,上帝開始了他的創造萬物的活動,從而使自己成為了一個上帝,即造物主。同時,也因為有了光,天地才得以分開,晝夜才發生交替,事物才顯示出差彆,世界才成其為世界。

上帝創世的最初靈感來自他對黑暗的厭倦和對光明的渴望,他%e4%ba%b2手造出的光又激起了他從事進一步創造的衝動。正是在光的照耀下,他才發現了世界的美麗和自己的孤獨。於是,他又造各種生靈,最後造人,來和他一起賞看這光。

自由,正義,美,真理,道德,愛,理想,進步……這一切美好的詞眼,在人類心目中是一種安慰,由一位神的眼光看來卻是一種諷刺。

人這脆弱的蘆葦是需要把另支蘆葦想象成自己的根的。

我喜歡的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包括弱點。

我愛躺在夜晚的草地上仰望星宿,但我自己不願做星宿。

有時候,我們需要站到雲霧上來俯視一下自己和自己周圍的人們,這樣,我們對己對人都不會太苛求了。

在人身上,弱點與尊嚴並非不相容的,也許尊嚴更多地體現在對必不可免的弱點的承受上。

既然我們人人注定要下地獄,我們身上怎麼會沒有這樣那樣的弱點呢當然,每人通往地獄的道路是不同的。

有時候,我對人類的弱點懷有如此溫柔的同情,遠遠超過對優點的欽佩。那些有著明顯弱點的人更使我感到%e4%ba%b2切。

一個太好的女人,我是配不上的。她也不需要我,因為她有天堂等著她。可是,突然發現她有弱點,有致命的會把她送往地獄的弱點,我就依戀她了。我要守在地獄的門前,阻止她進去……

有時候,我會對人這種小動物忽然生出一種古怪的憐愛之情。他們像彆的動物一樣出生和死亡,可是有著一些彆的動物無法想象的行為和嗜好。其中,最特彆的是兩樣東西:貨幣和文字。這兩樣東西在養育他們的自然中一丁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