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1 / 1)

人生哲思錄 周國平 4195 字 3個月前

,如果天下絕大多數人都能過上這種日子,那就是一個非常美好的世界了。

人活世上,主旨應是享受生活樂趣,從這意義上理解“玩物”,則“玩物”也可養誌,且養的是人生之大誌。因它而削弱、衝淡(不必喪失)其餘一切較小的誌向,例如在權力、金錢、名聲方麵的野心,正體現了很高的人生覺悟。

“玩物”可能會成癖,不過那也沒有什麼不好。一個人能夠長年累月乃至一生一世迷戀於某種大自然的或人類的作品,正說明他有真性情真興趣。癖造不了假。有癖即有個性,哪怕是畸形的個性。有癖的人肯定不會是一個隻知吃飯睡覺的家夥。可悲的是,如今有癖之人是越來越少了,交換價值吞沒了一切價值,人們無心玩物,而隻想占有物。過於急切的占有欲才真正使人喪誌,喪失的是人生之大誌,即享受生活樂趣的人生本來宗旨。

我們時代的迷誤之一是把消費當作享受。當然,消費和享受不是絕對互相排斥的,有時兩者會發生重合。但是,它們之間的區彆又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純粹泄欲的色情活動隻是性消費,靈肉與共的愛情才是性的真享受;走馬看花式的遊覽景點隻是旅遊消費,陶然於山水之間才是大自然的真享受;用電視、報刊、書籍解悶隻是文化消費,啟迪心智的讀書和藝術欣賞才是文化的真享受。要而言之,真正的享受必是有心靈參與的,其中必定包含了所謂“靈魂的愉悅和升華”的因素。否則,花錢再多,也隻能叫做消費。享受和消費的不同,正相當於創造和生產的不同。創造和享受屬於精神生活的範疇,就象生產和消費屬於物質生活的範疇一樣。

金錢是衡量生活質量的指標之一。一個起碼的道理是,在這個貨幣社會裡,沒有錢就無法生存,錢太少就要為生存操心。貧窮肯定是不幸,而金錢可以使人免於貧窮。

在一定限度內,錢的增多還可以提高生活質量,改善衣食住行及醫療、教育、文化、旅遊等各方麵的條件。但是,請注意,是在一定限度內。超出了這個限度,金錢對於生活質量的作用就呈遞減的趨勢。原因就在於,一個人的身體構造決定了他真正需要和能夠享用的物質生活資料終歸是有限的,多出來的部分隻是奢華和擺設。我認為,基本上可以用小康的概念來標示上麵所說的限度。從貧困到小康是物質生活的飛躍,從小康再往上,金錢帶來的物質生活的滿足就逐漸減弱了,直至趨於零。單就個人物質生活來說,一個億萬富翁與一個千萬富翁之間不會有什麼差彆,錢超過了一定數量,便隻成了抽象的數字。

至於在提供積極的享受方麵,金錢的作用就更為有限了。人生最美好的享受都依賴於心靈能力,是錢買不來的。錢能買來名畫,買不來欣賞,能買來色情服務,買不來愛情,能買來豪華旅遊,買不來旅程中的精神收獲。金錢最多隻是我們獲得幸福的條件之一,但永遠不是充分條件,永遠不能直接成為幸福。

古希臘哲學家伊璧鳩魯把快樂視為人生最高價值,他的哲學因此被冠以享樂主義的名稱,他本人則儼然成了一切酒色之徒的祖師爺,這真是天大的誤會。其實,他的哲學的核心思想恰恰是主張,真正的快樂對於物質的依賴十分有限,無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條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財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帶來快樂的增加了。奢侈對於快樂並無實質的貢獻,往往還導致痛苦。事實上,無論是伊壁鳩魯,還是繼承了他的基本思想的後世哲學家,比如英國功利主義者,全都主張快樂更多地依賴於精神而非物質。這個道理一點也不深奧,任何一個品嘗過兩種快樂的人都可以憑自身的體驗予以證明,沉湎於物質快樂而不知精神快樂為何物的人也可以憑自己的空虛予以證明。

健康是為了活得愉快,而不是為了活得長久。活得愉快在己,活得長久在天。而且,活得長久本身未必是愉快。

創造

在我看來,創造在生活中所占據的比重,乃是衡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的主要標準。

生活質量的要素:一、創造;二、享受;三、體驗。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人類精神生活的特征,那麼,最合適的便是這個詞創造。所謂創造,未必是指發明某種新的技術,也未必是指從事藝術的創作,這些僅是創造的若乾具體形態罷了。創造的含義要深刻得多,範圍也要廣泛得多。人之區彆於動物就在於人有一個靈魂,靈魂使人不能滿足於動物式的生存,而要追求高出於生存的價值,由此展開了人的精神生活。大自然所賦予人的隻是生存,因而,人所從事的超出生存以上的活動都是給大自然的安排增添了一點新東西,無不具有創造的性質。正是在創造中,人用行動實現著對真、善、美的追求,把自己內心所珍愛的價值變成可以看見和感覺到的對象。

由此可見,決定一種活動是否具有創造性的關鍵在於有無靈魂的真正參與。一個畫匠畫了一幅毫無靈感的畫,一個學究寫了一本人雲亦雲的書,他們都不是在創造。相反,如果你真正陶醉於一片風景、一首詩、一段樂曲的美,如果你對某個問題形成了你的獨特的見解,那麼你就是在創造。

真正的創造是不計較結果的,它是一個人的內在力量的自然而然的實現,本身即是享受。有一位夫人督促羅曼羅蘭抓緊寫作,快出成果,羅曼羅蘭回答說:“一棵樹不會太關心它結的果實,它隻是在它生命液汁的歡樂流溢中自然生長,而隻要它的種子是好的,它的根紮在沃土中,它必將結好的果實。”我非常欣賞這個回答。隻要你的心靈是活潑的,敏銳的,隻要你聽從這心靈的吩咐,去做能真正使它快樂的事,那麼,不論你終於做成了什麼事,也不論社會對你的成績怎樣評價,你都是度了一個有意義的創造的人生。

一個人隻是為謀生或賺錢而從事的活動都屬於勞作,而他出於自己的真興趣和真性情從事的活動則屬於創造。勞作僅能帶來外在的利益,唯創造才能獲得心靈的快樂。但外在的利益是一種很實在的誘惑,往往會誘使人們無休止地勞作,竟至於一輩子體會不到創造的樂趣。

繁忙中清靜的片刻是一種享受,而閒散中緊張創作的片刻則簡直是一種幸福了。

一個人的工作是否值得尊敬,取決於他完成工作的精神而非行為本身。這就好比造物主在創造萬物之時,是以同樣的關注之心創造一朵野花、一隻小昆蟲或一頭巨象的。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力求儘善儘美,並從中獲得極大的快樂,這樣的工作態度中蘊涵著一種神性,不是所謂職業道德或敬業精神所能概括的。

文化與工作是不可分的。對於一切創造者來說,文化隻是完成自己的工作,以及工作中的艱辛和歡樂。每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自己所熱愛的那項工作,他藉此而進入世界,在世上立足。有了這項他能夠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他的生活就有了一個核心,他的全部生活圍繞這個核心組織成了一個整體。沒有這個核心的人,他的生活是碎片,譬如說,會分裂成兩個都令人不快的部分,一部分是折磨人的勞作,另一部分是無所用心的休閒。

我相信,凡創造者必定都是熱愛工作、養成了工作習慣的人,這工作是他自己選定的,是由他的精神欲望發動的,所以他樂此不疲,欲罷不能。那些無此體驗的人從外麵看他,覺得不可理解,便勉強給了一個解釋,叫做勤奮。世上許多人是在外在動機的推動下做工作的,他們的確無法理解為自己工作是怎麼一回事,一旦沒有了外來的推動,他們就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還有一些聰明人或有才華的人,也總是不能養成工作的習慣,終於一事無成。他們往往有懷才不遇之感,可是,在我看來,一個人不能養成工作的習慣,這本身即已是才華不足的證明,因為創造欲正是才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一個醉心於自己的工作的人,他不會向休閒要求文化。對他來說,休閒僅是工作之後的休整。

“休閒文化”大約隻對兩種人有意義,一種是辛苦勞作但從中體會不到快樂的人,另一種是沒有工作要做的人,他們都需要用某種特彆的或時髦的休閒方式來證明自己也有文化。

我不反對一個人興趣的多樣性,但前提是有自己熱愛的主要工作,唯有如此,當他進入彆的領域時,才可能添入自己的一份意趣,而不隻是湊熱鬨。

一切從工作中感受到生命意義的人,勳章不能報償他,虧待也不會使他失落。內在的富有找不到、也不需要世俗的對應物。像托爾斯泰、卡夫卡、愛因斯坦這樣的人,沒有得諾貝爾獎於他們何損,得了又能增加什麼?隻有那些內心中沒有歡樂源泉的人,才會斤斤計較外在的得失,孜孜追求教授的職稱、部長的頭銜和各種可笑的獎狀。他們這樣做很可理解,因為倘若沒有這些,他們便一無所有。

聖埃克蘇佩裡把創造定義為“用生命去交換比生命更長久的東西”,我認為非常準確。創造者與非創造者的區彆就在於,後者隻是用生命去交換維持生命的東西,僅僅生產自己直接或間接用得上的財富;相反,前者工作是為了創造自己用不上的財富,生命的意義恰恰是寄托在這用不上的財富上。

寂寞原是創造者的宿命,所以自甘寂寞也就是創造者的一個必備素質,不獨今天這個時代如此。精神文化創造在實踐上是最個人化的事業,學術上或文學藝術上的一切偉大作品都是個人在寂寞中嘔心瀝血的結果。在創造的寂寞中自有一種充實,使得創造者絕對不肯用他的寂寞去交換彆人的熱鬨。他基本上是彆無選擇,這倒不是說他肩負著某種崇高的使命,而是說唯有這樣活著他才覺得生活有意義。他在做著他今生今世最想做、不能不做的一件事,所以不論成敗得失,他都無怨無悔了。

一個好思想,一個好作品,在成形之前,起初隻是一顆種子。這種子來自人類生活的土地,然後如同柳絮一樣在人類精神的天空飄蕩。倘若它落到了你的心中,你的心又恰巧是一片肥土,它就會在你的心中萌芽和生長,最後有希望發育成一棵好的植物。

精神的創造當然是離不開外部的環境的,但更重要的是內部的環境。滿天柳絮,陽光明媚,水分充足,可是倘若你的心是一片瘠土,你的心中仍然不會綠柳成蔭。一顆種子隻有落在適宜的土壤上,才能真正作為一顆種子存在。

在某種意義上,精神創造的過程的確是一個自然過程。隻要你有適宜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