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1 / 1)

公主之道 南枝 4283 字 3個月前

何以是如今這副模樣。

太子出生時,大周基業剛剛奠定,皇帝接受前麵的一些政權短短時間就出亂子毀於一旦的教訓,所以開始有計劃地培養太子。

在大周之前的政權,包括北邊西邊和南邊,共有數個,有兒子殺了老子篡位而造成內亂的,有兄弟互相廝殺而亡國的,有臣子造反而被篡了帝位的,有嗜殺自取滅亡的……

所以啟元帝登基之後,一邊打仗一邊就找文臣們提出意見,要如何才能避免這些問題,這些文臣的確提出了很好的意見,之後大周境內重視農業,開渠引水,農桑便得到了恢複和發展;減輕賦稅,讓百姓休養生息;優待文士,讓文化得以發展傳播;對官員加大考察,政治清明……

諸如此類,這些讓大周很快就穩定下來,雖然年年交戰,但大周境內並沒有出現民不聊生的情況,反而在東邊之地,已經有盛世的繁榮景象。

這些都是讓皇帝非常滿意和有成就感的。

但這裡又有了問題,那就是在他的有生之年裡,西梁北齊和大周形成了鼎立之勢,他一直沒能一統天下。

因此,便又出了另外的岔子。

因他當時接受文士的建議,天下平定之後,以文治理天下,便可以避免以後出現之前這近百年的戰亂,啟元帝顧宗豫仔細斟酌後,覺得這非常有道理。

所以他挑選老師,從小教育太子,把太子教育成了擁有以文治理天下的思想的繼承人,不僅如此,太子受文人思想影響過重,還偏於重禪理,之後皇帝發現這樣的太子又並不是他所喜歡的,他還是喜歡更像他一些的人。

他希望自己還能夠改過太子的那些思想,在他才十五六歲的時候,就開始鍛煉他,讓他在大周國內巡查官吏的吏治,又讓他去督軍,但這些似乎並沒有改變太子的性格。

於是皇帝越發對太子不滿意了,這時候老七,現在的簡王又長大了,他覺得老七和自己很像,就又有意簡王。

不過他對太子,應該還是有父子%e4%ba%b2情在的,所以並沒有廢掉他。

比起前朝的皇帝,兒媳婦都不放過,和任何兒子都不特彆%e4%ba%b2近,甚至聽信宦官之言就想殺自己兒子,最後被兒子殺了,要求已經降得很低的寧寧覺得自己的老爹還算不錯了。

而且他的政治理念也沒什麼問題。

讓他時運不濟的,隻是在他優秀的同時,奈何西梁和北齊的君主也不昏庸,讓他一直沒有辦法一統天下。

大約就是周瑜那一句“既生瑜何生亮”吧。

寧寧在東宮,並不敢建議太子在和文臣相交且受文臣們擁戴的同時,去拉攏京中武將,畢竟皇帝在權利上心思特彆敏[gǎn]且多疑,到時候引起皇帝反感得不償失。

但是,不拉攏武將和他們關係密切,卻也不能不對有權勢的武將特彆了解,這樣一旦需要用到他們的時候,知道要怎麼辦。

寧寧也是此時才徹底明白皇後想把自己嫁給殿前都指揮使劉昶之子的良苦用心了。

不過她現在想,即使她想把自己嫁給劉家,但皇帝說不定還不允許呢。

是否是皇後想和武將之家搭上關係,所以皇帝之後才越發冷落她,寧寧不得而知,不過前朝有皇後悶死生病的皇帝自己跟武將跑掉的前車之鑒在,皇帝說不定真因此生疑也說不定。

☆、第32章

第十章

寧寧是不吝嗇對太子說一些自己的見解的,因她知道太子為人忠厚,即使自己說大逆不道之言,他也不會責怪自己。

所以寧寧對太子說了對武將之家要有些了解,以後想要用他們的時候,可以通過什麼關係得到他們的效勞,太子聽後,便言道:“有屬官對本宮提過此等建議,不過父皇在京中耳目不少,楊家又生怕抓不住我的把柄,東宮裡的屬官乃是父皇所設,不是人人為我所用,貿然讓人去打探武將之家之事,走漏風聲,反而不妥。”

寧寧不由道:“難道無一人堪用嗎?”

太子笑了笑,輕輕摸了摸寧寧的頭發,說道:“倒不是沒有,本宮心裡自有明賬,放心吧。”

各衙門是在正月初八就開始解印辦事了,太子便也忙碌起來,要掌管一個朝廷政府的運作,可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

不過寧寧並沒有因此就搬回靜安長公主府去住,她留在太子東宮裡,會幫太子看奏折,和提一些自己的問題。

通過這種辦法,她對這朝廷的運作和朝中不少大臣,便也有了一些了解。

和太子在一起之後,寧寧發現她哥哥倒沒有她之前想的那樣沒有心眼,在人前,他倒是個威嚴的太子,大約自己是他妹妹,他沒有防備,才將自己最脆弱的一麵露給自己。

以至於讓自己以為,他一直是那般地柔弱忠厚和沒心眼。

之後寧寧也意識到,太子東宮裡人少,並不僅僅是因為要響應皇帝所言的節儉的號召,而是太子不願意用太多人,人多必定耳目多,必定口%e8%88%8c多。

太子的書房裡,更是隻用一個不識字的啞巴在打掃,門口也是一直有守衛的,院落裡更是沒有種植任何的花木,顯得十分空闊,也是為了不讓任何人有掩藏的機會。

太子能夠敏[gǎn]和機警至此,想來以前日子也並不好過。

他是十六歲就入住東宮,當時還是個小少年呢,當了三十多年太子,隻是讓皇帝不滿,沒有被廢或者被殺,寧寧突然覺得她哥也挺不容易。

寧寧知道這時候並沒有密折製度,所以很多奏折,即使是直接上呈給皇帝,也可能被身邊伺候的太監和宮女看了去,然後將消息傳遞出去,更遑論那些一層層送來的奏折,不知道會被多少人看去,多少大事就是這樣被壞掉的,她便對太子建議了密折製度,太子也並不敢用,隻說等父皇回朝,讓其他官員上疏。

朝中官員所寫的折子,有相當一部分是互相傾紮,要從中有所判斷,便不是一件易事。

她見太子對這種折子的處理便是放到一邊,看似不予理睬,寧寧便問:“太子哥哥,這些都不處理嗎?”

太子便說:“這種事,若是處理,一時並不能公允掌握,有可能會使好官蒙冤,先放幾日,定還會有與此相關的奏折呈上來的,你再看看,就會明白了。”

寧寧便說:“但也有三人成虎的說法。”

太子道:“看這些奏折,便可知道,哪些人之間關係比較好,哪些人互相交惡了。先隻要心中有數便成。心中有數,之後就知道讓誰去調查此案較好。坐在政務殿中,想要了解人心,並不容易。”

寧寧覺得很對,說:“所以一個好的監查製度,便也非常必要。”

過年期間,太子和皇帝之間的信件幾乎是日日都有的,看來皇帝在前線也很關注京中政務。│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這說明了幾種可能性,第一,皇帝不信任太子,可能有人在皇帝跟前說太子壞話;第二,皇帝關心朝政,是勤政皇帝,腰時時了解政務;第三,皇帝還是很愛太子的,所以言辭都還很%e4%ba%b2切。

寧寧就問太子:“宮中也可給父皇寫信嗎?”

太子便道:“應該可以。楊同勳乃是督糧官,他可以帶信去。”

楊同勳正是貴妃楊氏的哥哥。

自從貴妃楊氏受寵,楊家便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不過皇帝也不是昏庸之君,雖然重用楊家,但並沒有偏聽楊家,所以楊家在京中雖然跋扈,但也有限。

寧寧讓去北邊前線的慕言帶了不少東西去給皇帝,小到擦手擦臉的膏脂,襪子,護膝護腰靴子,大到給將士們做的棉衣,還有不少行軍餅,這餅在現在還沒有出現,所以寧寧覺得做去給皇帝,皇帝吃到應該會比較高興。

當然,除了這些,便還有很厚的一封信,儘訴公主對皇帝的思念之情,各種想念和擔心皇帝身體囑托他要注意身體的用詞,有十幾處之多,在這些纏綿的句子中間,則不經意地夾雜著太子多麼用功處理政務,在靜安長公主府住得不錯,和哪些京中貴族世家有所交往,聽到了什麼傳言,諸如誰家跋扈等等……

在過了十多天之後,寧寧就收到了回信,而且是皇帝%e4%ba%b2自寫的信,不是讓身邊官員代寫,因為那字寫得很差勁,寧寧身邊隻有皇帝寫得那麼差,信裡也是關心寧寧的身體,並說很想她,讓她注意身體,和還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又讓人送了些北地才有東西回來給她,又言她送去的東西,他都有用,說女兒貼心之類,用詞直白肉麻,看得寧寧都有點不好意思了,這是她第一次收到皇帝的信,拿出來和他寫給太子的做了比較,她不得不承認,皇帝老爹的確要更愛她一點,隻是沒有看到他寫給楊貴妃的信,不好比較他是不是對他的女人也很肉麻。

不過他以前寫給皇後的信,她是看過的,是很規矩的囑咐信件,有點像公函,沒什麼意思。

到一月末,北方前線已經傳回了不少消息,北齊和大周已經打過了幾次遭遇戰,不過都是試探性質,各有勝負,所以一時倒是僵持不下了。

北齊說要大舉進攻大周,但他後有韃靼覬覦,和大周又有淮河相隔,大周又不是好欺負的,他想攻下大周,可不是容易的事。

所以這仗在試探了幾次之後,倒有點像打不起來的樣子。

現在北齊皇帝蕭祐才剛過而立之年,比起大周太子年紀還小一點,但自從他登上帝位,北齊就變得非常強勢,在和韃靼的戰爭中,雖然是各有勝負,但是他是勝多敗少,在韃靼老皇帝過世新君上位政權不穩之時,更是連克韃靼數座大城,現在韃靼不敢和他較勁了,他年富力強,精力旺盛,閒不住,才修養大半年,轉而就要打大周,不過這樣打了幾仗之後覺得大周不好啃,估計他就會多籌謀一陣再出手。也就是,這次的全麵大戰,應該是打不起來的。

至少寧寧覺得是這樣,和太子商討後,太子也有這個意思,不過他的一種言論又惹寧寧生氣了,他說:“若能和平相處,倒是好事。韃靼若是能再侵擾北齊,咱們周國便可安然一陣。”

寧寧不高興地說:“將自己的安危,寄希望於彆人不來侵擾,本就是錯的。若是大周有足夠的力量和雄心,讓北齊不敢來犯,甚而大周主動出擊,滅掉北齊,一統漢地,保有數百年天下安定,才是上上之策吧。”

太子隻是笑了,大約覺得寧寧隻是空口白話大發豪言而已。

當然,寧寧覺得自己的確也隻是說說而已,畢竟打仗的是前線將士,不是她。

不過要是沒有這種雄心,一味退縮,最後的結果肯定不會多好。

寧寧和太子生氣了,好幾天不去太子書房,也不和太子說話,太子就去哄她,不知道從哪裡搜羅來了一隻雪白的波斯貓送她,又陪笑臉:“寧寧,為何和哥哥這般慪氣。”看來他還不知道寧寧是恨其不爭才和他慪氣,但他的語氣神態,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