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1 / 1)

,合共五十五萬石。

但是在戰後,麵對背叛西軍的指責,甚至是對他的人身攻擊,使他精神受挫(也可能是為了防止德川算計而裝瘋)。而後沉迷於酒色當中。不久,他的精神開始不正常,以為看見大穀吉繼的靈魂。最後,在沒有子嗣繼承下病死,小早川氏正式滅亡。是德川政權以來第一個因為沒有子嗣而改易的氏族。據記載,他曾經喜歡與他同性的片倉重長。

3死亡原因

編輯

關於秀秋的死因,至今還沒有一定的定論,比較普遍的有以下幾種說法:

病死說-同上段

暴斃說

被害說-傳說秀秋是一個脾氣非常暴躁的人,稍一不如意就會大發雷霆。故有一次喚小姓(近侍)傳膳時因為過慢而大聲嗬斥。而小姓因受到嗬斥而滑倒,飯菜散滿一地。盛怒的秀秋令小姓切腹謝罪並賜其佩劍,但小姓反而用劍殺死秀秋。雖然該小姓隨即被家臣殺死,但小早川氏卻因為沒有繼承人而滅亡。

4主要家臣

編輯

稻葉正成

平岡賴勝

杉原重治

鬆野重元

5人物評價

編輯

在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兩位梟雄的努力下,日本逐步走向有序的統一。1590年,豐臣秀吉平定關東北條氏,收複奧羽,大致完成了日本的統一。日本似乎逐漸趨於和平,但是豐臣家內部長久以來的派閥之爭為日本不久後的內戰埋下了導火索。1592年——1598年的文祿慶長之役更是加深了近江派(吏僚派)和尾張派(武功派)之間的矛盾。

德川家康為了奪取天下,通過各種手段主動拉攏尾張派,並且促使兩派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化。在德川家康的一手策劃下,日本分裂為兩大陣營,雙方動員了超過20萬的兵力。1600年9月15日,東軍和西軍在美濃關原爆發了日本曆史上空前的大決戰,勝方將會在戰後獲得日本政局的主導權。

由於關原之戰參戰雙方在兵力上勢均力敵,所以在上午4個小時的戰鬥中,雙方互有攻守,難分高下。西軍雖然擁有超過8萬人的兵力,但是真正投入戰鬥的兵力隻有三分之一,而駐守於鬆尾山擁兵1萬5千人的小早川秀秋的立場則足以左右戰局的勝負。小早川秀秋名義上從屬西軍,暗地裡卻私通東軍,早已是東軍的內應。但是當東軍與西軍打得難分勝負時,小早川秀秋開始舉棋不定。正當小早川猶豫不決的時候,德川家康命鐵炮隊沿黑血川一帶對小早川隊進行威嚇性射擊。受到東軍攻擊的小早川秀秋疑雲頓逝,下令對西軍大穀吉繼隊發動攻勢。西軍右翼逐漸崩潰,隨後其他西軍各部的士氣大受打擊,西軍迅速瓦解。德川家康在半天內獲得了關原決戰的壓倒性勝利,這其中小早川秀秋可謂功不可沒,而小早川秀秋也因此在隨後的幾百年內成為了叛徒的代名詞。秀秋作為豐臣家的繼承人之一,理應誓死守衛豐臣家才對。秀秋究竟出於什麼目的背叛西軍?

想要了解秀秋背叛的原因,先來了解一下秀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在遭受德川攻擊以後,秀秋是出於慌亂匆忙倒戈,還是經過一番迅速而細致的思考後作出了決定?表麵上看來,秀秋在德川家康的驅趕下背叛西軍,倒向東軍,其形象不可謂不狼狽,因此後世很多人認為秀秋是一個資質駑鈍的暗愚之輩。那麼秀秋是否真的是一個暗愚之輩?

小早川秀秋的生父木下家定是豐臣秀吉正室北政所的哥哥。秀秋三歲時便成為豐臣秀吉的養子。由於豐臣秀吉遲遲沒有子嗣,秀吉的外甥豐臣秀次和北政所的外甥小早川秀秋(當時的羽柴秀俊)成為了豐臣家的繼承人。幼年時的秀秋聰明伶俐,深得秀吉喜愛。秀秋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但是1593年,隨著秀吉嫡子豐臣秀賴的誕生,豐臣秀次和小早川秀秋同時成為了豐臣秀賴順利繼承豐臣家的絆腳石。豐臣秀次終日沉迷酒色,終於被太閣抓住把柄處死。而秀秋則憑借著低調的作風,逃過了被處死的厄運。秀秋被送往西國成為小早川隆景的養子,最終繼承了小早川家業。*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6原因之一

編輯

1597年的慶長之役中,16歲的小早川秀秋擔任日軍左路軍的總大將,於蔚山戰役中表現出色。1597年12月23日,大明和朝鮮3萬聯軍發動蔚山戰役的總攻,包圍日將加藤清正6千人據守的蔚山城。由於雙方兵力懸殊,日軍隻能進行消極防守,等待援軍。加藤清正向後方的小早川秀秋求援,但是秀秋遲遲沒有前往救援。苦守蔚山城的加藤清正糧道斷絕,陷入絕境,將士隻得煮土殺馬充饑。由於明朝聯軍的消極進攻,蔚山城久攻不下,彈藥供應也逐漸短缺。蔚山被圍10天後,小早川秀秋率5萬日軍突然出現在明軍背後。毫無準備的明軍頓時指揮失序,急忙撤軍。日軍銜尾追擊,斬殺明軍甚多。此戰明軍損失約2萬人,日軍損失約1萬人,雙方均損失慘重,日軍慘勝。此後半年內雙方都無力組織較大攻勢。蔚山戰役中,日軍眼見蔚山被圍,沒有馬上馳救,而是待明軍防備鬆懈,補給漸窘的時候發動突襲,對明軍造成巨大打擊。這正是“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理論的實戰應用。雖然此計未必一定出自16歲的秀秋本人,但是能夠采納這樣的奇謀,也足以證明秀秋的年少老成。在整個7年的文祿慶長之役中,雖然前期日軍侵朝非常順利,但是當明軍參戰以後,日軍少有獲得較為明顯的戰績。蔚山戰役是日軍少有的一次勝仗。小早川秀秋在蔚山戰役的表現較為突出,但是也正是因為他軍事上的突出表現,給他帶來了政治上的巨大麻煩。小早川秀秋作為豐臣家的繼承人之一,他的存在本來就是對豐臣秀賴的威脅,如果秀秋建立了過於讓人矚目的軍功,樹立起了威信,那麼無疑將會對秀賴造成巨大威脅。所以豐臣秀吉急忙將秀秋從前線調回,並以秀秋在前線屠殺居民以及作為總大將不顧身份衝鋒陷陣等理由將秀秋的領地減封至北之莊城。據說此次秀秋被貶事件是由於石田三成等近江派在太閣跟前進讒所致。由於秀秋是北政所的外甥,所以他的政治派彆應該是北政所支持的尾張派,近江派排擠尾張派似乎也是順理成章。這次事件中石田三成的作祟也成為後來關原決戰中小早川秀秋背叛西軍的原因之一。

年僅16歲的小早川秀秋就在蔚山戰役中做出了突出表現,並且由此招致太閣的戒備而遭貶。很難想象一個資質駑鈍的暗愚之輩能夠獲得如此戰功,並且讓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對其產生戒備之心,所以曆史上流傳的小早川秀秋是暗愚之輩的定位並不可靠。在關原之戰中,小早川動員了1萬5千兵力,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力量。當時的1萬石俸祿能夠養活約300名士兵,那麼動員1萬5千人需要至少50萬石的俸祿,而關原之戰時小早川實際控製的領地隻有35.7萬石。小早川秀秋能夠超額動員大量兵力,說明他理財有道。這並不是一個暗愚之輩能夠做到的。

那麼小早川秀秋作為一個年少有為的大名,他為什麼會在決定天下歸屬的關原決戰中背叛西軍?這就要從當時各大名的參戰心態說起。除了誓死保衛豐臣家的石田三成,以及與石田三成結怨深厚的幾個武功派大名,還有關原決戰總導演德川家康,其他大名的參戰目的基本上都是站在自己認為最可能戰勝的一方,以便戰後在保存自身的基礎上擴大領地。沒有幾個人會顧及什麼正義,隻有利益才是最終的追求。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上,總是由勝利來決定正義,而不是由正義來決定勝利。況且當時東軍和西軍都自稱是豐臣家的軍隊,兩邊都是豐臣的家臣。雖然後來的事實證明,東軍總大將德川家康確實是出於背叛豐臣家的目的導演了這場決戰,但是在決戰當時,參戰的東軍大名大多不清楚德川家康的叛逆野心,大家都認為家康是為了儘忠豐臣家而除去奸臣石田三成。這不能責怪那些被家康利用的東軍大名不忠,隻能埋怨家康過於陰險狡詐。表麵上站在哪一邊都是儘忠豐臣家,那麼不管這些大名投靠哪一邊都沒有錯,而他們選擇立場的主要標準就是利益的得失。哪一邊勝算更大,就參加哪一邊。我們明白了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小早川秀秋背叛西軍的原因。

小早川秀秋由於沒能及時參加德川家康的會津征伐,被迫參加了西軍。作為尾張派的秀秋,向來與石田三成等近江派不和。在蔚山戰役中更是由於近江派的挑唆,秀秋立功反遭減封。這一奇恥大辱對於秀秋來說是無法忘懷的,所以在決戰前,秀秋曾兩次派遣使者前往德川家康處表示願意擔當內應,獲得家康首肯,而且此前家康已經恢複秀秋在九州的部分領地以示%e4%ba%b2善。但是作為北政所的外甥,豐臣家的繼承人之一,秀秋非常希望能夠擔任關白一職,繼承太閣秀吉的事業。在關原決戰的前一天,也就是1600年9月14日,西軍為了獲得小早川秀秋的支持,派遣大穀吉繼前往小早川所在的鬆尾山陣營宣讀誓書,保證在豐臣秀賴15歲以前,由小早川秀秋擔任關白一職,同時贈予播磨一國領地。誓書由安國寺惠瓊、大穀吉繼、石田三成、長束正家及小西行長五人連署。接到誓書的秀秋欣喜若狂,此前成為東軍內應的決心也受到了動搖。東軍和西軍對於小早川秀秋都非常重視,所以秀秋不管投靠哪一邊都會受到厚重的封賞,不過似乎西軍拋出的關白一職更為誘人。但是不管怎麼說,秀秋隻有站在勝利者的一邊才能獲得封賞,站在失敗者一邊則會一無所獲,而且還會被沒收領地,甚至被斬首。第二天的關原戰場上,小早川秀秋的心情是複雜的,但是在最關鍵的問題上他已經心中有數:必須站在勝利者一方。

1600年9月15日,勢均力敵的東軍與西軍於美濃關原激戰正酣,通過4個小時的戰鬥仍然難分勝負,誰能獲得擁兵1萬5千人的小早川秀秋的支持,誰就能獲得關原決戰的勝利。西軍的石田三成通過發送文書、派遣使者、燃點總攻狼煙信號等方式催促小早川秀秋加入戰鬥,東軍的德川家康也不斷派遣使者催促小早川秀秋叛變。此時秀秋正在左右為難之中,如果他幫助東軍打敗西軍,那麼東軍的德川家康一定不會虧待他,而西軍拋出的關白一職是他長久以來夢寐以求的官職。但是西軍誓書的五個連署人中沒有大老在內,為什麼作為大老的宇喜多秀家沒有簽名?沒有大老簽名就沒有足夠的威信。石田三成等近江派向來對秀秋沒有好感,現在拋出這麼大一個餡餅,這其中是否有詐?戰後毛利輝元將會成為首席大老,主導政局,作為同族的輝元顯然很樂意看到秀秋擔任關白,至於以後是否交還關白一職那是後話。顯然西軍的承諾不見得是一張空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