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1 / 1)

內容介紹:

【法醫穿越━━盛世牡丹之長孫皇後】 作者:素馨小花

一場牡丹盛宴,夢回大唐皇朝!

是順者昌?

還是逆者亡?

在21世紀,她是炙手可熱的法醫界新秀,

在大唐,她是集三千寵愛在一身的盛世牡丹、貞觀之魂!

她上馬能戰、下馬能謀,

她靜若處子、動若%e8%84%b1兔…

她具備一切禍國殃民的條件卻選擇了一條無人明辨猜透的路,

優雅和嫵媚相得,驕傲與自負益彰…

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帝王━━李世民,擁著她睥睨天下,“我奪江山隻為你,我的江山隻有你!”

★【片斷一】

戰事膠著,久攻不下…

他獨坐軍營看著女人的畫像發呆。

某部下好心詢問,“秦王想王妃了?”

他抬頭歎道:“每每此時,我在勉勵本王,難道還有什麼是比她更難對付的嗎?”

★【片斷二】

衝鋒陷陣,他向來在最前端…

隻是今天,他捂著肚子痛苦之極的落與人後,“快,去找個隱蔽的地兒,朕肚子壞了。”

某部下大驚失色,“陛下,是有人下毒?”

“…昨晚沒如皇後的意,今早喝的茶有可能是減肥茶。”

嘿嘿…簡介小白,文乃正劇!

<我的長孫皇後>

序言 寫在《我的長孫皇後》之前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豔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麵色,簷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此詩名曰《春遊曲》,詩中的佳人在桃花芳菲爛漫之際,翩然穿梭於漫天錦繡之中觀蝶聆鶯。她驕傲地認為桃花之所以灼灼是因為“偷”得了她的麵色,嫩柳之所以翩翩是因為“學”得了她的身輕;她自負地認為無須說出名姓,世人也曉她是誰,因為她的出眾風流已是遠播世間、有口皆碑。

毋庸置疑,這首詩是一位被丈夫寵愛的妖嬈女子張揚的自畫像!這位得寵的佳人通過這首詩表達她的驕傲、幸福、尊寵,她是那般的意氣風發、躊躇滿誌、神采飛揚。

這位佳人到底是誰?她到底是得到了何等的尊寵才能寫出這般張揚的詩句?

這位佳人,正是被大唐“貞觀天子”李世民稱作“嘉偶、良佐”,被史書稱為“矜尚禮法、母儀何煒”的一代賢後長孫皇後。

喜歡上長孫,就是從這首《春遊曲》開始的,一首令多少紅顏羨慕、嫉妒、恨的《春遊曲》啊!

令我感到有趣的是,想當年長孫皇後這首《春遊曲》被小李同誌視為掌中寶,史書記載小李同誌“見而誦之,嘖嘖稱美”。而在近代,這首詩卻被某些老學究斥為“豔詩”?我深深為那些老學究感到惋惜,要麼他們是沒有遇到可以令他們這般疼寵的女子,要麼他們根本就是不明白如何疼寵一個女子,要麼他們身邊的女子從來就沒有被他們這般疼寵過……

因了這首詩,慢慢的去發覺長孫的一切,越來越覺得她是一位非常‘有趣’的皇後,是一位充滿了‘謎’般色彩的皇後。比如,她自稱從不乾涉朝政,但在被小李同誌逼急的情況下她還是會說些‘近賢臣、遠小人’之類的再比如,她不允許同母兄(長孫無忌)執掌大權,卻偏偏用幾滴眼淚融化了小李同誌那遵紀守法的心,赦免其異母兄(長孫安業)的謀叛之罪。又比如,她明明‘造次必循禮’,可偏偏就有這首浪漫嬌橫的《春遊曲》傳世。更有甚者,史傳她‘恭德賢良’,但偏偏這首《春遊曲》中她自稱‘豔妾’,令人產生無儘的暇想:是容貌豔?是氣質豔?是笑顏豔?是才氣豔?還是……豔?

種種不解謎團,隻能用一句話來解釋━━長孫是被小李同誌疼在心尖上的愛人!

厚重的史冊是嚴肅的,不可能在一個男權製度滿天飛的時代記載一個女人絢爛的一生,更不可能記載帝後是如何恩愛情長。在原來那個男人是天的世界裡,一個女人無論多麼強勢出眾,若沒有男人的垂青,她幾乎不可能名留青史,更談不上名垂青史,而長孫皇後卻是一個例外。

大家都應該知道‘望陵毀觀’的故事,如果不知道‘望陵毀觀’的故事也應該知道‘生同衾、死同%e7%a9%b4’的故事,它們的主人翁講的就是小李同誌和長孫皇後(在他們之前,夫妻同墓就是非常榮寵了,而長孫和小李同誌開創了夫妻同%e7%a9%b4的先例)。它既反映出小李同誌對長孫皇後刻骨銘心的追戀之情,又反映出小李同誌追戀愛妻的行為是違背禮教傳統的。在那個“以孝為先、夫不祭妻”的時代裡,作為封建帝王的小李同誌對此規則不可能不知,但他還是毫不避諱的明知故犯,建層觀、望昭陵、死同%e7%a9%b4……怎一個‘用情之深、情不自禁’來解讀?

13歲初嫁,36歲去世,在長孫皇後短暫的36年生命中,她有23年陪伴在小李同誌的身邊,走過了隋唐風雲那段曆史,走過了兄弟傾軋的曆史,走過了擴充大唐版域的曆史。如果說起初他們的婚姻是建立在政治基礎上的,那麼在他們共同生活的23年中,愛會逐漸滋生,不然的話很難想像如果他們之間沒有愛情,小李同誌又怎麼會在痛失‘良佐’後痛苦的追憶了大半生━━他的後位一直空懸,他的後宮再無所出。

漫看隋唐風雲,閱儘二十四史……無論是民間野史傳聞還是官方史書正冊正傳,長孫皇後和小李同誌可謂是民間、官場上最被後世認同的夫妻組合檔。而我個人也認為,中華曆史上下五千年,若論領袖群倫的夫婦,這一對是惟一。

“唐文德皇後遺履,以丹羽織成,前後金葉裁雲為飾,長尺,底向上三寸許,中有兩係,首綴二珠,蓋古之岐頭履也。”━━摘自《舊唐書》┇思┇兔┇文┇檔┇共┇享┇與┇線┇上┇閱┇讀┇

上段描寫的是長孫皇後遺留在世上的一雙鞋子,由鮮豔光燦的羽毛織成,黃金珍珠點綴其中……一雙鞋子尚且華麗如此,那麼衣飾的華麗程度更是可想而知。看到這裡,有人肯定要出聲辯駁,史載長孫皇後不是“布衣補丁求賢臣”嗎?嗬嗬……我在這裡要說的是,長孫皇後是想布衣補丁,可小李同誌不讓啊,偏偏就要將他的皇後裝扮得豔比牡丹,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小李同誌對她的愛是一意孤行、徹頭徹尾甚至偶爾會有些惡搞的成分在裡麵。惡搞說明了什麼?惡搞說明了小李同誌對長孫皇後的愛情並不是淡淡疏疏、齊眉舉案的,而是我行我素、率性而為、由心而發的。

正是這種我行我素、率性而為、由心而發,使得長孫‘不辭勞苦’的為小李同誌生下了7個孩子。這7個孩子中,有小李同誌最大的孩子,也有小李同誌最幼的孩子,其中還有3個是小李同誌在日理萬機的情形下%e4%ba%b2自拉扯大的。仔細一算,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和最後一個孩子中間的年份跨度長達16年。16年啊,人生能有多少個16年?16年的獨寵,試問天下有幾個女人比得上?

翻看厚重的史冊,呈現在我麵前的僅僅隻是一位長孫‘賢’後,比如說她是小李同誌的良佐,她是忠臣的保護傘,她是後世皇後的楷模,她是所有女人的標杆……但通過這些記載細細推敲琢磨,我震驚的發現,成就長孫皇後‘賢’之名的幕後無處不透露著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小李同誌對她無邊無際、任意滋生的愛。而隱藏在‘賢’之名背後的她方才是一位在中華曆史上真正集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女人,一位被丈夫疼在心尖上的女人。

正是因了小李同誌的那份寵愛,成就了長孫皇後或嫵媚靈秀、蘭心惠質的一麵,或自信美麗、端莊從容的又一麵。無論是你濃我濃的兒女情長還是波瀾壯闊、爾虞我詐的政治生涯,她要麼圓滑狡黠、諳於世事,要麼口才恣意、睥睨縱橫!

慢慢的,我發現了更多、更多……

比如說史冊上有載長孫皇後的‘賢’最直接的表現是治理後宮。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她就不妒忌後宮的女人嗎?尋著厚重的史冊一一分析下來,我恍然大悟,原來那些後宮的女人根本不值得她妒忌,長孫之所以不妒忌是因為她們根本沒有她妒忌的資本。與其說是‘賢’,不如說是‘和’,正所謂‘家和萬事興’,正因了她的‘和’,小李同誌才能順風順水的成為天之驕子、千古一帝,成為四方來朝的‘天可汗’。正因這份‘和’,造就她成為了小李同誌引以為驕傲的‘盛世牡丹’。

再比如說史冊上有載長孫的‘賢’還表現在不希望家族得到更多的皇寵。我又奇怪了,難道她不希望自己的家族興旺發達嗎?再度分析下來,我喟然長歎,原來聰明的長孫早就知道‘權臣、外戚乾政、功高蓋主’的後果,是以不停的壓製著小李同誌對長孫家族的獎賞和爵封。與其說是‘賢’,不如說是‘智’。正因這份‘智’,造就她成為了小李同誌引以為自豪的‘貞觀之魂’。

“世上有兩部曆史,一部是滿紙假話的曆史,是給皇太子看的;一部是大膽揭露秘密的曆史,它才能還曆史的本來麵目。”這句話是法國人巴爾紮克一針見血的道出的曆史真相,無非是說曆史受政治的局限性,大有受當朝統治者之%e6%b7%ab威而不乏吹噓、作假之文墨……這一點,我也信!

所以說,縱觀整部隋唐曆史,對小李同誌的描寫應該也不乏有誇大、摒惡記善的文筆。但通觀大唐貞觀的曆史,我震驚的發現小李同誌做出了非常多‘於禮法不合’的事,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裡,他非常巧妙的讓曆史記住了他的皇後,讓曆史記住了他的長孫。我震驚的發現,原來小李同誌對長孫皇後的愛都隱藏在曆史文筆之中,而且是那樣的執著、深厚,即便是我這樣一個現代人,每每讀及“望陵毀觀”的史實,不禁有些淚盈於眶。

然後在某一個夜晚,當我又一次翻開這篇篇史實,當我再一次看到小李同誌駕崩後終於如願以償的和長孫同葬一%e7%a9%b4的時候,心震動了、情滋生了,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呐喊,寫下我心中呼之欲出的《我的長孫皇後》。但願我的思想穿越了時空,道出了小李同誌的心聲。

那一年,太原城中,我意氣風發,

那一年,洛陽城外,你寄人籬下。

天地色變、急風勁雨,大隋王朝危如朝露,十八路反王四麵討伐。